尹燕華
筆者所在幼兒園有很多木制戶外大型拼搭積木,可以滿足小朋友的搭建需求。幼兒園場地大,搭建材料充足,筆者據(jù)此開展了“夢中的城堡”的建構活動。
在孩子們搭建游戲時,筆者提供了小推車、大籃子、滑板車、梯子等工具,把更多時間留給孩子搭建積木。游戲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插曲,筆者通過多種方式解決了這些問題。
由于工具數(shù)量有限,小朋友反映自己沒有籃子、沒有小推車運送積木。一名幼兒說:“我的籃子不見了。”另一名幼兒說:“這是我的小推車,你不能拿?!毙≤幋蠛埃骸袄蠋?,小麗搶了我的小推車!”拿著推車的小麗忙委屈地說:“你已經不用了,讓我也用一下嘛,不要那么小氣呢?!蔽尹c點頭,說:“對的,大方一點更好!”小軒說:“好吧,你用吧!”這時小金對旁邊的小涵說:“我的小車也空著,你可以和我商量一下哦。”小涵馬上問:“我能用一下你的小推車嗎?”另一名幼兒說:“小浩,你要用我們的籃子嗎?它現(xiàn)在空著呢!”慢慢地,搭建活動現(xiàn)場恢復了和諧共處的狀態(tài)。
如果我在投入工具時提前和幼兒商量一下使用規(guī)則,可能這些不和諧的聲音不會出現(xiàn),但孩子們也會因此失去一個自我學習和自我調整的機會。今天孩子們態(tài)度的轉變,恰是一個自我學習和調整的表現(xiàn)。
在幾次搭建活動后,小朋友的搭建技能明顯提升,筆者根據(jù)幼兒的需要投入了梯子。小朋友們激動地踩上梯子,建構著更高的建筑,可是積木搭得太高后倒下了,倒下的積木剛好砸到了旁邊的小朋友,幸好只是砸到了手臂。我馬上組織小朋友討論“如何在搭建時安全使用梯子”。小軒說:“爬上去的小朋友要穩(wěn)點、慢點?!毙『普f:“梯子旁邊的小朋友要遠離積木,剛剛我被倒下的積木砸到手臂了。”經過一番討論,大家知道了如何安全使用梯子。在游戲最后的分享環(huán)節(jié),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提出來和小朋友們商議,讓他們時刻注意安全。
出現(xiàn)問題后我馬上組織小朋友們進行探討,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安全問題刻不容緩,它是小朋友繼續(xù)進行搭建活動的前提。我及時干預了小朋友的游戲,引導小朋友更安全地使用梯子在高處進行搭建。
一是搭建時遠離積木架。活動剛開始時,孩子們在貨架旁邊搭積木,可是這樣建構作品很容易被經過的小朋友弄倒,自己的作品擋住了別人的路。在游戲的評價環(huán)節(jié),我組織幼兒進行討論,思考哪里更適合搭建城堡。大家一致認為建筑不能離積木架太近,不能影響其他小朋友拿積木,小推車或籃子不要碰翻別人的作品。孩子們在換位思考的過程中慢慢成長。
二是共同出力,收納整理積木。小金說:“搭建夢中的城堡挺好玩的,但是整理起來太累了?!狈e木數(shù)量多,搬回貨架的距離遠,小朋友們不會擺放,不會整理積木。我在游戲分享環(huán)節(jié)提出這個問題,讓大家一起討論如何整理積木。有的小朋友提出大家一起來整理,有的小朋友說自己拿出來的積木自己整理。根據(jù)孩子們的反饋,我們一起制作了積木的標記,貼在貨架上,一起整理積木,讓大家能積極參與建構活動。
建構活動可以鍛煉小朋友搭建和構思的能力,提高其搭建的速度等。孩子剛開始搭得很隨性,經過多次搭建活動,他們慢慢能提前思考要搭什么、怎么搭,需要拿什么樣的積木來搭建城堡了,大家的搭建水平得以穩(wěn)步提高。
剛開始,孩子們只能建構一些簡單的東西。有的小朋友把一塊塊的積木平鋪在場地上,組成了一個建筑群;有的小朋友選擇同種積木進行搭建;還有的小朋友拿著三四塊積木搭來搭去,玩耍了很長一段時間。
針對這種情況,我生成了“搭高樓”集體活動,讓大家回憶自己小區(qū)的樓房是什么形狀,建筑的主體部分是什么構造,通過觀看高樓圖片,讓幼兒明白房子是用柱子和樓板作為建筑支架搭建而成的。小朋友用教室里的積木進行基礎組合搭建和探究性搭建,有的搭出柱子和樓板,有的用積木壘成城墻,還有的用積木一塊一塊地壘出柱形城堡。在邊玩邊觀察的過程中,孩子們分享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小陳說:“一塊疊一塊的柱形可以搭得高,但是容易倒。”小金說:“搭城墻可以用同一種積木搭,方便快捷又穩(wěn)固?!?/p>
有的小朋友搭建了主體建筑,有的小朋友搭建了輔助建筑。在和孩子們對話和觀察其作品時,我發(fā)現(xiàn)大家的建構思維不夠活躍,于是組織了一次談話活動,讓大家一起探討建筑物周圍有哪些景物。通過欣賞生活中真實城堡的圖片,觀察城堡周圍的設施,孩子們發(fā)現(xiàn)城堡除了房子,還有馬路、橋、樹、路燈等,這豐富了孩子們的搭建內容,有利于激發(fā)其建構思維。
在搭建的過程中,小金和小徐的作品倒塌了,他們兩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金說:“我們重新搭吧?!彼麄冮_始了第二次搭建。我一直留意觀察,發(fā)現(xiàn)他們是用同樣寬度的柱子做支架,小心地調整了柱子間的距離,放上長條積木,接著開始搭第二層。柱子兩邊放好后放上樓板,開始搭建第三層。放樓板的一剎那,積木又倒了。這時小金說:“老師,你來看看,我們的城堡今天已經倒了兩次了?!蔽覇枺骸澳銈冞x對了搭柱子的積木嗎?”小金說:“它是正方形的柱子,難道小了?”我建議他們去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建構作品,觀察別人的柱子為什么不會倒塌。過了一會兒,小金和小徐又開始建構城堡了,這次他們選擇了粗一點的積木做柱子,用了三根柱子,搭到第四層就換了造型,這一次終于成功了,兩位小朋友十分開心。
今天風有點大,兩位小朋友的搭建作品倒了兩次,情緒有些沮喪,找我尋求幫助。這是個讓他們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觀察比較、解決問題的好機會。于是,我暗示他們作品倒塌的原因可能跟柱子的粗細有關,讓他們發(fā)現(xiàn)柱子不夠粗會導致建筑不穩(wěn),促使他們尋找更適合的積木做柱子,最后搭建成功。
小朋友們點綴了自己搭建的作品。有的給城堡裝上了三角形的頂,有的用小方塊給樓層進行了花紋修飾,大家想要把自己的城堡變得更漂亮。于是,我找了一些成熟的搭建作品,和大家一起欣賞分析,啟發(fā)小朋友們注重建構細節(jié),如可以在城堡中加上窗戶和門,可以用對稱的小三角形、小圓柱形裝飾花園,以此拓寬孩子們的建構思路。
在建構“夢中的城堡”的過程中,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如搭建能力、相互合作的協(xié)商能力、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等。筆者也有以下收獲。
(一)教師的關注和支持有助于提高小朋友們的搭建能力
在建構活動中,孩子們需要靈感和技術支持。教師的支持,如一句引導的話、一張指示圖、一個點撥式的提問等,就能打開小朋友們的思維,讓其深層思考,觀察到細處,把觀察到的東西轉換成自己的搭建想法,提高孩子們的搭建能力。
(二)教師要活躍小朋友的思維,鼓勵其進行更細致的觀察
場景中,小金和小徐在積木倒塌后不斷嘗試,我沒有直接給他們方法,而是讓他們觀察別的小朋友搭建的建筑的特點,有目的地進行觀察,讓孩子們在搭建時更有自己的想法,提高了孩子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妙橋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