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同斌
(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1603)
書法藝術是中國人對世界文化藝術做出的杰出貢獻。國外很多文化藝術教育機構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中國書法,其影響范圍越來越大。亞洲的一些國家,比如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他們把書法教育與國民素質聯(lián)系起來,旨在提高國民的人文素養(yǎng)。在我國的書法教育實踐中,大多強調書法的實用性。當下有些高校對書法教育重視不足,沒有形成普遍重視的共識和行之有效的培養(yǎng)方案。一些理工科院校盡管營造了校園人文藝術氛圍,積極為學生開設若干藝術類公共選修課、文藝展覽活動,但并未構建完整的書法教育體系,書法教育的普及仍然是學校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之一。筆者在調查交流中發(fā)現(xiàn),有些高職院校書法教育過于淺顯,大多停留在書寫技巧的層面。部分老師隨心所欲地講授,規(guī)范性相對不足,難以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F(xiàn)代大學生大多缺乏基本的書法能力和素質,這已經影響到其教學質量,原因在于書法教育蘊藏的人文精神教育和藝術素養(yǎng)教育在一些院校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忽視了書法教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全面認識書法教育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價值。
中國書法是一門以漢字為表現(xiàn)對象,以毛筆為表現(xiàn)工具,以書法技法為手段,通過點線組合、黑白分割,把文字的意境以及書寫者個人的思想情趣藝術地表現(xiàn)出來,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線條造型藝術。
書法同時對人文領域語言文字、視覺圖形、意義闡釋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書法通過語言與整個人的精神生活關系密不可分,它通過精妙細微的圖形系統(tǒng),成為中國視覺領域最高境界的寶庫。因為成熟早,對后來的視覺藝術具有很大影響。它通過不斷的意義闡釋,成為中國意義生發(fā)的最典型的范例,它通過對人的高標準的要求,可成為大學生自我修煉自我完善的理想園地。
書法寫的是語言文字,人們所有的思維活動都不能脫離語言,我們研究任何一門學問,都要從歷史資料中去尋找答案,依據(jù)的全是語言著作。中國書法通過視覺形象,積累下無數(shù)的資料,留下無數(shù)的寶貴文獻。其積存下來的視覺信息在中國的文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與語言文字的關系密不可分。大學生時刻與語言文字打交道,因此書法教育對于大學生自我學習、自我修煉、自我完善非常重要。
書法是具有生命意味的筆畫線條造型藝術,書法線條具有長度和寬度,視覺上具有深度與厚度,有大小、長短、粗細、方圓、快慢、疾澀、輕重、剛柔、藏露、枯潤、虛實、斷連、收放等豐富的形式變化,構成生動活潑、異彩紛呈的造型數(shù)據(jù)庫。
篆書因形立意、古拙多變,曲筆弧線、體正勢圓;隸書略微寬扁,橫長豎短,形狀長方,蠶頭雁尾、一波三折;楷書結字平正、勻稱、飛動、參差,筆畫工整、法度規(guī)矩、字形方整;行書大小相兼、收放結合、疏密得體、濃淡相融;草書化繁為簡、點畫相連,使轉交替、多角多環(huán),借代異變、合并通用。一個個、一組組線條造型“無色而具有圖畫的燦爛,無聲而具有音樂的和諧”,復合而成具有感染力、充滿詩情畫意的漢字書法形象圖形集群。
書法利用多變的視覺性,造就了書法形象圖形的多彩紛呈,其精細精微蘊藏在筆畫、結構的蛛絲馬跡里。一個帖里同樣的字,線條距離精確里有極其細微的變化,每次變化要掌握合適的契機。整個書法圖庫里精微的變化浩如煙海,成就了中國圖形變化的最高境界,是培養(yǎng)大學生視覺圖形感受的藝術寶庫。
書法的意義不停地被人們體察到,形成了一個復雜的、豐厚的意義境界。書法直接呈現(xiàn)給我們的意義在于外在點畫、結體、章法審美形象,在于內在的生氣、情感、靈魂、風骨和精神,生發(fā)出抒情性的意境。
大學生長期寫書法、練經典字帖,就會把個人的思考、成長、人格的形成,甚至價值觀,通過筆墨、線條、力道等呈現(xiàn)出來,慢慢地形成一種思想、觀念、氣質、格調。想把字寫好,就得把修養(yǎng)提高上去,只有具備出色的修養(yǎng)、高尚的人格、寬闊的胸襟,才能寫出有格調有品位的書法。書法跟人深度融合,把人的完善和美質融合在一起。
人生經歷的各種體驗,會通過個人刻苦訓練的書法體現(xiàn)出來,每次書寫都有可能是生存的一個片段。大學生通過書法的學習和訓練會不自覺地改變自己的主觀世界,主動了解詩歌、戲劇、電影、繪畫,會更多感受一些人性的、技巧的、畫面的氣氛,把自己的心理結構,把自己的品質、修養(yǎng)提高一個層次,自然而然地在書法里表現(xiàn)一種高貴的、深刻的、精彩的精神生活。經過長年累月的刻苦訓練,經過各種探索之后,整個人與書寫融為一體,在書寫里能真實反映自身的精神內涵,達到書如其人的結果。
書法教育的意義超過書寫漢字本身,蘊含豐厚的文化價值。在高校的文化傳承中,書法教育具有廣泛的基礎性,對大學生的成長有深刻的影響,在傳授書法技能的同時促使學生學習認同中華民族文化。大學是學習書法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個體成長的重要階段。大學生學習書法可以促進書法藝術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推進書法文化的發(fā)展。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西方文化思潮沖擊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心。近年來出現(xiàn)教育功利化的現(xiàn)實,使教育的有效性受到限制,大學生一定程度上疏遠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弱化了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從理性的層次上削減對華夏民族的認可,動搖對中華民族的精神依賴,甚至影響著祖國的國防建設,因此大力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刻不容緩。有位哲人說,民族的語言與民族的精神是統(tǒng)一的。書法寫的就是語言文字,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積淀著中華民族的智慧,最鮮明地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精神。學習書法是大學生認同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
中國書法不但是中華民族文化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組成部分,而且對世界文化也產生著重大影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書法的價值遠遠超出漢字使用的范圍而被世界所認知。書法藝術簡練的線條、豐富的視覺造型,崇高和深廣的哲思情理,以及表現(xiàn)復雜意境情趣的特殊性,引起了世界各國專家學者的重視,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當代大學生的書法文化交流,能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fā)愛國情懷,塑造完美人格。
高校書法教育的重要意義在于教育大學生熱愛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感受中華民族對世界的認知方式,懂得一定的書法鑒賞常識,陶冶性靈,獲得審美享受,將中國書法文化繼承發(fā)展下去。我們不要求大學生人人成為書法家,而是要進行普及性教育,使書法藝術這一體現(xiàn)我們民族精神、震撼中國人心靈、影響整個世界的藝術形態(tài)不斷發(fā)揚光大,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支撐。
書法教育既是一個文化傳遞的過程,也是一個文化生成的過程,又是一個文化創(chuàng)造的過程。書法集語言文學、視覺圖形、意義闡釋和個體修煉于一體,已經深深地嵌入到了我們每個人的個體生命當中,我們每一個認識漢字、書寫漢字的人,其實自覺不自覺地介入到一場書法文化的建構過程中。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包括書法練了很多年的人,書法結構是最顯眼的,但書法的核心是線條。人們寫書法動作是自然連貫而不做作的,這種筆法是根據(jù)筆鋒的內部運動規(guī)律,不斷重復地試驗、千變萬化得到的效果,長期練書法的人其實是在進行一場文化創(chuàng)造的體驗。書法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那個時候的人寫字就有一套構成視覺圖形的系統(tǒng),秦代時木牘上文字的排列規(guī)則就成熟了,人們經過長期的書寫,手、眼、心不斷地體驗,很早就形成了書寫的標準。我們今天要建立的標準和書寫技巧,是要在過去的基礎上,在視覺的發(fā)展上充分擴大鍛煉的機會。中國書法文化的不斷創(chuàng)造,書法里線條的書寫發(fā)展到高級復雜、精微細致、浩如煙海的極致。把中國書法的內部運動線條用到不同的藝術形式里,一定能創(chuàng)造出不一樣的作品來。世界上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其線條的運動和圖形的精妙都不能與書法相比。西方有一位大藝術家說,中國抽象藝術要出現(xiàn)偉大的作品,一定是精通書法的人創(chuàng)造的。
書法藝術教育滲透著德、智、體、美、勞教育,書法藝術美與現(xiàn)實美相互融通,通過書法藝術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文明情感,提高思維能力,并以此輻射多學科教育教學,培養(yǎng)高質量的人才。
提升道德品質。書品高低與書寫者道德、品格、情操、修養(yǎng)等相關聯(lián),傳統(tǒng)書法審美形成字如其人、書品如人品的心理定勢,在人品與書品問題上更注重人品,古往今來書法大家都是以品高而書傳后世。書法與人格培養(yǎng)的密切關系是任何一門藝術不可替代的,是大學生素質提升不可或缺的教育內容。
培養(yǎng)頑強精神。練習書法要求嚴密細致,需要按步驟、有計劃、依程序進行、有條不紊,必須刻苦耐心、持之以恒,做到眼勤、手勤和腦勤。學習書法,大學生的韌性和耐力會得到充分磨練,培養(yǎng)出堅韌不拔的頑強精神。
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學習書法既要繼承傳統(tǒng),又要推陳出新、勇于創(chuàng)造,突出個性、開拓風格。學習書法能使大學生培養(yǎng)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在傳統(tǒng)繼承中得到求新求變的歷練,增強大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
培養(yǎng)審美素質。書法教育的過程是發(fā)現(xiàn)美、認識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從書法藝術的意境美角度,通過書法教育教學,使大學生懂得陽剛、豪放是美,陰柔、婉約也是美,外露、含蓄也各有其美,從書法藝術抽象、靈動、豐富的線條造型中,感受到豐富多彩的美。
總之,書法藝術歷經幾千年不斷地繼承與創(chuàng)新,所蘊涵的歷史文化積淀和人文精神,不僅在傳承、弘揚和創(chuàng)新中華文化過程中具有獨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更在推進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實現(xiàn)中華文化復興的進程中肩負著崇高的使命。當下,高度重視大學生的書法教育,突破中國書法教育的瓶頸,培養(yǎng)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者,已成為素質教育的當務之急。不少藝術家、教育家提出學校要重視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建議,越來越多的高校已開始著手推動校園書法氛圍的營造和書法理論、實踐課程的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