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 北京 100081)
言語藝術基本功是訓練言語藝術相關工作者的重要課程之一,如果言語藝術工作者不能掌握較好的言語藝術基本功及技巧,任何藝術角色及主持、解說等任務都無法完成。言語藝術工作者面臨著成百上千個觀眾和聆聽者,說出的言語必須觀眾聽得見、聽得清、聽得懂,動聽感人,同時要有科學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訓練方法,單憑天賦和先天條件是不行的。在言語藝術基本功訓練中氣息訓練是尤為重要的,因為氣息訓練是基礎,是聲音的原動力,是發(fā)聲的重要支柱之一,氣息也可以被言語藝術工作者運用在角色的情感表達之中。
言語藝術的語言同生活語言不同,生活語言具有一定的隨意性。生活語言是在人們?nèi)粘I钪袨榱吮磉_自己的思想,根據(jù)人的意志或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受個人的思維邏輯而說出的話,不受任何既定好的規(guī)定情境約束等限制,是真實的、自然而然流露出的語言。生活語言是用自己原聲進行說話,不加任何訓練和修飾,發(fā)音器官也處于自然狀態(tài),說話時,人的呼吸處于自然狀態(tài),只要用胸式呼吸即可,不需要兩肋擴張很大,氣息也不需要吸那么深,腰腹也不需要隨之用力進行支撐和控制,音量也無需擴大,只需要對方能聽得見、聽得懂就可以。與生活語言不同,言語藝術的語言具有一定的規(guī)范性。言語藝術的語言同舞臺語言一樣,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語言為基礎,以典型的現(xiàn)代白話文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普通話,要求言語藝術工作者語音純正。言語藝術的語言還富有一定的局限性,言語藝術的語言是劇作家和文稿創(chuàng)作者規(guī)范好、事先創(chuàng)作好的語言,是根據(jù)劇中角色的性格特征、職業(yè)、年齡、時代背景、社會地位、主持和解說內(nèi)容等特點組織好的言語。言語藝術也是構成人物形象,推動主持和解說內(nèi)容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言語藝術的語言還要求言語藝術工作者聲音圓潤,持久達遠,穿透力強,語義清楚并富有藝術表現(xiàn)力。為此,言語藝術工作者首先要進行言語藝術基本功的訓練。想要達到言語藝術的語言要求,在言語藝術基本功中氣息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
言語藝術基本功訓練從語音聲音的基本功開始,進行氣、聲、字的基本功訓練。言語藝術工作者的聲音要能強能弱,激烈時候不刺耳聽得清,細聲耳語時也要能夠聽得見。氣息是發(fā)聲的重要基礎,聲音是靠氣息震動聲帶而產(chǎn)生的,氣息和發(fā)聲要結合得有機自然,氣息促使聲音發(fā)出,聲音依靠氣息傳出,發(fā)聲必須用氣息,氣息生于情而又融于聲。言語藝術語言的用氣發(fā)聲,是在人本能的生活說話時候所用的氣息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但是遠比生活語言時用的氣息氣量大得多。因此,言語藝術工作者必須掌握正確的、科學的用氣方法。言語藝術工作者的氣息訓練主要是增強控制力,有了自如的控制能力,發(fā)聲才能夠自由。氣息要學會控制,同時又要靈活,這樣才能隨心所欲地自如運用。言語藝術工作者要經(jīng)過科學的、反復的氣息訓練,切實體會到正確的呼吸方法和呼吸時的狀態(tài)及感覺,知道哪里該緊張、哪里要松弛。過于緊張和松弛,都會導致發(fā)聲器官的不協(xié)調(diào),都不利于氣息的自如運用,更不能支撐發(fā)出圓潤的聲音,而且極易損傷聲帶。
氣息是聲音的發(fā)動機,是發(fā)聲的原動力,產(chǎn)生于情感,融入抒發(fā)于聲音。言語藝術的語言如上所述來源于生活中日常的呼吸及說話,但是言語藝術的語言更具有規(guī)范性、局限性和藝術性,對氣息量的需求也更大,因此作為言語藝術工作者,必須運用科學的氣息訓練方法進行訓練。氣息的訓練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氣息科學訓練方法,對言語藝術工作者在言語藝術呈現(xiàn)中氣息自如的運用都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呼吸練習:聞花法,吸氣時嘴微張,氣息主要通過鼻腔、支氣管吸入到肺的底部,兩肋擴張,橫膈肌下沉,小腹微收,氣沉丹田。所謂氣沉丹田,經(jīng)過學習與實踐,筆者認為是將意識用于力發(fā)丹田更為準確,然后將氣息均勻地呼出。在此基礎上可以采用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慢呼、快吸快呼等方法進行練習。
蓄氣練習:蓄氣練習也可以稱為貯氣練習,蓄氣練習是在氣息吸進肺部之后,將氣盡量存儲在肺部,同時借用兩肋及腰腹肌肉,使氣息更加穩(wěn)定充沛不泄漏。用氣時將氣息打到口腔上齒背,用口腔控制氣團,避免撒氣、漏氣。蓄氣練習中應更關注呼氣時兩肋及腰腹肌肉群的控制支撐以及口腔蓄氣的控制能力,以達到吸進來充沛的氣息可以持久均勻地呼氣的目的,為發(fā)聲說較長的言語藝術做準備,蓄氣練習可以用繞口令《數(shù)棗》等進行練習。
換氣練習:換氣練習中的偷氣要自然有機,要在觀眾不知不覺中從口腔與鼻腔快速將氣息補充進來。換氣時要輕換氣、口微張,不要用嘴大聲地喘氣,要悄無聲息、自然放松、順勢偷氣。換氣的重點在于吸氣,要從容不迫,少量自然且不僵硬。換氣練習可以用繞口令《望夜空》《滿天星》等進行練習。
此外,在氣息的訓練中,還可以用逐漸困難的數(shù)字、發(fā)音和詞句等練習來訓練氣息,以增強肺活量及其腰腹肌肉群的力量和控制以及彈性,使氣息更加充沛,對氣息的控制更加靈活自如。
有的人氣息較淺,表面化,說話時需要經(jīng)常換氣,因此消耗了大量體力,容易感覺疲乏。當一名言語藝術工作者在說一段較長的句子或者一段感情激動的句子時,若不能很好地合理運用氣息,就會大幅降低表達效果,甚至會破壞所表達的意思。有許多學生在念句子時就經(jīng)常發(fā)生這樣的問題,氣息吸得淺,說句子時又不能很好地蓄住氣,幾乎一有停頓處就需要換氣,讓觀眾聽起來覺得很費力。當言語藝術中說含有送氣音的句子時,更是尤為突出,氣息呼出了很多,韻也沒有念響,導致呈現(xiàn)出來的結果是有氣無音,語言也聽不清楚。
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不僅能在肺部集中大量的氣息,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言語藝術工作者自如地調(diào)節(jié)和控制氣息的運用,讓呼吸順從言語藝術工作者說話時的意志。例如,學生中喜歡用胸部呼吸的人有很多,有的學員氣息很淺,只用到肺上部,還會出現(xiàn)“端肩”的現(xiàn)象,還經(jīng)常不能蓄住氣。這時我們可以采用俯身吸氣練習,讓學生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雙膝微屈,上身向前俯身,頭頸自然放松,雙手放到兩肋處平靜地進行吸氣呼氣,反復練習,并感受兩肋及橫膈膜在吸氣時的變化,呼氣時可以長音發(fā)si、f、c 等音,并與之前呼吸時兩肋及腰腹肌肉力量進行對比,找到正確呼吸的狀態(tài)。此外,我們還可以使用仰臥吸氣練習,讓學生進行仰臥,不要用枕頭,將雙手放在橫膈膜處和兩肋及腰腹處,進行吸氣、呼氣的反復感受練習,仰臥與俯身時的吸氣會較深;感受兩肋及腰腹的控制力進行發(fā)長音,進行幾次的反復對比及查找問題的訓練后,學生就可以體會到所需的正確呼吸方法了。
筆者對學生進行氣息訓練時,總結了一些效果較好的方法。吸氣:假設面前有一瓶香水碎了,讓學生仔細地聞,看看是哪一種香水;現(xiàn)在我們到了花叢中,讓同學們嗅一嗅丁香、百合、牡丹、茉莉、玉蘭花等氣味;假設學生們現(xiàn)在很餓,忽然窗外吹來飯菜的香味,是紅燒肉還是燉魚呢,讓學生們聞一聞是什么菜等。呼氣:讓同學們將桌面上的塵土清理干凈,但是不允許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只能用嘴吹干凈;取一張薄薄的紙放在桌子上,吹一口氣將紙吹落;再取幾張大小不同的薄紙放在桌子的四方,深深吸一口氣,一次呼氣先后將薄紙全部吹落等。呼吸:學員們將自己想象成一個氣球,吸滿一肚子的氣息,用一個繡花針在雙唇之間扎一個小小的洞,然后用手輕輕地放在腰腹,讓氣息徐徐地吐出,強調(diào)呼吸要均勻、和緩,四肢放松不僵硬。
言語藝術基本功是言語藝術工作者需學習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文首先對言語藝術的語言與生活語言進行對比分析,簡述了言語藝術基本功中氣息訓練的重要性;而后從科學的氣息訓練方法出發(fā),對呼氣訓練、蓄氣訓練、換氣訓練進行簡要闡述;最后從實踐教學探索中進行部分氣息訓練方法的提煉與總結,闡述在氣息訓練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可以為相關從業(yè)者提供一些教學對策。同時本文是筆者的一己芻議,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