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小莉
目前,北京科學中心推出的首都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展“人類與傳染病的博弈”主題展正在全國巡展。該主題展自2020年9月推出,累計接待近150個團體10萬余名觀眾,主題展已入選“外文版科普作品庫”,向各駐外使領館推薦,成為促進青少年參與前沿科技體驗活動的典型案例。
然而,目前青少年參與科技體驗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比如,應試教育剝奪了青少年參與前沿科技體驗的機會;傳統(tǒng)的、以知識為核心的教育方式和陳舊的科教設備形式等因素,導致青少年對前沿科技探知興趣低。另外,科技教育活動中重展覽、輕教育,科技體驗活動形式與蓬勃發(fā)展的前沿科技不相稱,導致青少年在參與體驗科技活動的興趣和效果不佳。
對此,筆者建議,一要豐富和拓展青少年體驗前沿科技的活動場景。要遵循學生認知前沿技術的規(guī)律,創(chuàng)新科技教育的模式,營造社會、學校、家庭共同努力的氛圍,著力打造校外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三種教育相結合的前沿科技教育體驗場景。
二是完善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有效機制??萍脊ぷ髡撸绕涫枪ぷ髟谝痪€的科研人員,擁有豐富的科學研究實踐經歷,熟悉科學發(fā)現和探究過程,掌握前沿的科學知識和先進實驗儀器的使用技能。通過建立有效的機制,讓越來越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于幫助青少年參與前沿科技體驗的科技教育活動中,無疑對培養(yǎng)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是將前沿科技成果及時融入到義務教育學段的課程和活動中。鼓勵科研人員支持和參與中小學科學教程的編寫、教學改革和科學課程教師培訓,將最新的前沿科技內容及時補充進去,并與學校教師一起研究設計開發(fā)有利于青少年學生學習的原創(chuàng)科普教具、展品等,通過科技教育場所將前沿研究成果進行有效的融合,形成良好的互補。
四是創(chuàng)新青少年體驗前沿科技的活動模式。一方面要建立與科學家對話的常態(tài)化機制,建立與頂尖科學家對話的場景,以科學家人物的事跡幫助青少年更好地體驗前沿科技。另一方面要創(chuàng)新體驗模式,結合新媒體、信息技術等手段建立交互融合的體驗場景,創(chuàng)新前沿科技的宣教和體驗模式,以互動節(jié)目走近和體驗前沿科技。
此次北京科學中心推出的“人類與傳染病的博弈”主題展,就有多種創(chuàng)新,例如注重前沿科技成果的互動體驗、注重科學發(fā)展過程的展示、注重與日常生活的結合等。北京科學中心堅持“展教結合,以教為主”展教理念開展科普工作,在各類展項和科學教育活動中注重融入前沿科技內容,引導公眾能從奇妙的科學現象體驗到前沿科技在身邊應用中,激發(fā)科學探索的興趣、培養(yǎng)崇尚科學的情感;通過搭建首都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交流展示平臺,展示科技成果、科技創(chuàng)意,再現前沿科技探索過程,促進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傳播,推動科技推廣、成果轉化以及創(chuàng)新動力的培育,引導公眾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并將這種科學思維應用于日常的生活中,實現前沿科技體驗活動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