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程
(浙江農林大學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浙江 杭州 311300)
杭州市某垃圾焚燒廠于2014年10月投產,生活垃圾平均日處理量450 t。項目配套建設了100 m3/d的滲濾液處理站。2019年8月項目進行優(yōu)化升級改造后,其系統(tǒng)采用預處理+厭氧+MBR+納濾工藝,其出水水質要求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表二排放標準,出水達標后納入城市污水管網。
該項目主要指標設計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指標設計參數(shù)Table 1 Main index design parameters
該項目工藝流程圖見圖1。
圖1 滲濾液處理工藝流程Fig.1 Process flow of leachate treatment
滲濾液被焚燒廠垃圾儲坑中的滲濾液收集系統(tǒng)收集后,通過滲濾液原水提升泵,泵送至滲濾液處理系統(tǒng)進行處理。滲濾液處理系統(tǒng)包括預處理系統(tǒng)、厭氧系統(tǒng)、MBR系統(tǒng)、納濾系統(tǒng):
預處理系統(tǒng)將垃圾滲濾液加壓送入初沉池,通過機械格柵機對大型懸浮物、浮物、纖維狀物質等大型固體顆粒物質進行預處理,然后通過重力流入調節(jié)池,調節(jié)水質、調蓄水量。之后由厭氧進水泵提升進入下一系統(tǒng)。
調節(jié)池尺寸(L×B×H)為13 m×11 m×8 m,有效容積為 1050 m3。為地上鋼砼防腐結構,池底設曝氣裝置及排泥口,避免池體內部產生死角而導致固體顆粒的沉淀、沉積。
采用上流式污泥床-過濾器(UBF)厭氧反應器,通過厭氧微生物的水解酸化、產甲烷作用,將復雜大分子有機物轉化微生物細胞或者CH4、CO2和H2O等[1],污水由反應器下部進入、并從上方排出。厭氧反應器出水進入厭氧沉淀池,沉淀后出水由反硝化進水泵提升進入下一系統(tǒng)。
厭氧反應器為地上鋼砼防腐結構,厭氧池尺寸(L×B×H)為7 m×7 m×13 m,有效容積為600 m3。厭氧系統(tǒng)設有厭氧進水泵2臺,厭氧潛水攪拌機2臺,厭氧循環(huán)泵2臺,厭氧沉淀池污泥泵1臺。
由兩級A/O工藝+外置管式超濾膜組成MBR系統(tǒng)。A/O工藝流程簡單,運行費用低,設置硝化液回流管路[2]。在原水中碳源不足的情況下,添加葡萄糖作為碳源,脫氮反應充分。利用鼓風機保證硝化池內的溶解氧充足,使好氧菌有足夠的氧氣,從而可以將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變成CO2和H2O等[3]。出水進入外置式超濾膜系統(tǒng),前端設置超濾系統(tǒng)袋式過濾器,A/O出水進入超濾系統(tǒng),由超濾系統(tǒng)在一定工作壓力下實現(xiàn)固液分離,出水進入下一系統(tǒng)進行深度處理。
兩級A/O系統(tǒng)采用地上鋼砼防腐結構,反硝化池2座,硝化池2座,單池尺寸(L×B×H)均為7 m×7 m×9.65 m,有效容積為375 m3。A/O系統(tǒng)出水先經過濾袋式過濾器,攔截大顆粒物質和毛發(fā)等纖維物后進入外置式管式超濾系統(tǒng)。MBR超濾系統(tǒng)選用MO83G66.0318V超濾膜,設有超濾環(huán)路3條,膜面積27.2 m3每支,膜過濾孔徑30 nm,設計產水量100 m3/d,跨膜壓差0.2~0.5 MPa。
采用納濾膜對MBR系統(tǒng)出水進行深度處理,證出水水質達標。NF系統(tǒng)選用GEDK8040F-30D納濾膜,處理量為100 m3/d,凈化水回收率85%。納濾產水進入納濾產水箱進行后續(xù)處理,濃縮液排入濃縮液水箱進行后續(xù)處理及回噴。
因垃圾滲濾污染物有機污染物濃度較高,厭氧反應器設計負荷為5 kg COD/(m3·d),處理量以100 m3/d計算,厭氧反應器污泥濃度計算見式1。滲濾液CODCr實際進水濃度為平均約為16000 mg/L計,厭氧反應器有效容積為600 m3,系統(tǒng)污泥理論濃度為533 mg/L。
(1)
其中Ns為污泥負荷,kg COD/(m3·d);Q為每天進水量,m3/d;S為 COD濃度,mg/L;V為厭氧反應器有效容積,m3;X為污泥濃度,mg/L。
利用系統(tǒng)原有已馴化污泥和投加的污泥,嚴格控制污泥濃度不小于計算值,經控制反應器溫度在(32±1)℃、pH在7.2±0.2、C/N在30、水力停留時間為6.5 d調試后。測得其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90天的主要污染物去除率效果如圖2所示。
圖2 厭氧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90天主要污染物去除率Fig.2 The removal rate of major pollutants in anaerobic system stable operation for 90 days
由運行結果所得,厭氧系統(tǒng)整體運行較為穩(wěn)定。90天內其對COD的去除率為70.11%~85.71%,平均值為76.30%,去除效率較為良好。對總氮的去除率為1.30%~26.70%,平均值為15.16%,去除效果較低、不穩(wěn)定。厭氧反應器對TN的去除率較小,波動較大,其主要原因為異養(yǎng)厭氧生物處理過程對氨氮的去除性能較差。
垃圾滲濾液中的氮較難去除[4],是近年來研究的重點。MBR系統(tǒng)中兩級A/O段是整個工藝脫氮的重點。而溶解氧、碳氮比、硝化液回流比的控制對脫氮效果影響較大[5]。通過控制系統(tǒng)碳氮比為6,反硝化溶解氧控制在小于0.5 mg/L,一級硝化溶解氧0.5~0.8 mg/L,二級硝化3~4 mg/L,回流比控制在1100%后。測得其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90天的主要污染物去除率效果如圖3及圖4所示。
圖3 MBR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90天COD去除率Fig.3 COD removal rate of MBR system stable operation for 90 days
圖4 MBR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90天TN去除率Fig.4 TN removal rate of MBR system stable operation for 90 days
由運行結果所得,MBR系統(tǒng)整體運行較為良好。90天內,其對COD的去除率為80.00%~89.13%,平均值為84.95%,對總氮的去除率為83.17%~95.73%,平均值為90.03%。系統(tǒng)整體運行穩(wěn)定,主要污染物去除效率較高。
NF系統(tǒng)對污染物質的去除效果主要由膜通量來決定。而運行中的操作壓力、運行時間、溫度、流量、pH等因素都會對膜通量產生影響[6]。通過控制進液溫度為25 ℃,進液流量為9.5 m3/h,pH為7.5±0.2,操作壓力為3 MPa。測得其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90天的主要污染物去除率效果如圖5所示。
圖5 NF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90天主要污染物去除率Fig.5 The removal rate of main pollutants in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nanofiltration system for 90 days
由圖5可知運行90天內,NF系統(tǒng)對COD的去除率為88.36%~98.81%,平均值為96.00%,對總氮的去除率為60.00%~69.90%,平均值為64.17%。系統(tǒng)整體運行穩(wěn)定,主要污染物去除效率較高。
而在運行過程中,NF膜的膜通量會逐步降低。其主要原因有:(1)膜內部存在污泥等雜質,使得NF膜被堵塞;(2)膜管的內壁會結垢,從而影響廢水的通過;(3)膜的化學污染[7]。所以在保證進水水質穩(wěn)定的情況下,還需要定期給NF膜進行膜清洗,長時間不清洗,不僅影響其產水效率,也會對NF膜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通常,清洗方法是反洗和化學清洗(酸洗和堿清洗)的組合。本項目清洗頻率為12~14 h酸堿清洗一次,100 h進行反沖洗一次。酸洗通常使用0.3%鹽酸溶液、pH約為2~3,堿清洗0.5%次氯酸鈉溶液,用氫氧化鈉調節(jié)為pH約為10~12。
表2 工藝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Table 2 Process main pollutant removal effect
該組合工藝在90天滿負荷運行階段,測得的各項水質指標的平均值見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該工藝對焚燒廠滲濾液擁有良好去除效果,COD去除率為99.9%,TN去除率為98.0%,NH3-N去除率為99.9%。出水可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表二排放標準。
實際工程運行中的直接運行成本主要包括電費、藥品及耗材、人工費、日常維修及設備折舊費用。
(1)電費:主要設備總耗電量為2349 kWh/d,電費安裝0.65元/kWh,每天電費為1526.85 元,折合噸水為15.27 元/m3。
(2)藥劑和耗材:藥劑耗材包括系統(tǒng)投加的藥劑以及實驗室檢測等的花費,每日為509.1 元,折合噸水成本為5.09 元/m3。
(3)人工費:人員以6人計,包括1名技術人員,4名操作人員,1名化驗員。每月以32000元計算,噸水處理成本為10.66元。
(4)日常設備維修及折舊費用按照每月平均20000元來計算,噸水處理成本為6.67元。
以厭氧+MBR+NF工藝處理焚燒廠滲濾液的運營成本合計為37.69 元/m3。受現(xiàn)場多方面因素影響,此運行成本未計算廢氣處理費用及廢水納管運輸費用。
(1)垃圾焚燒廠滲濾液具有較好的生化性可提高系統(tǒng)脫碳除氮效果,通過增加反硝化停留時間及好氧回流系統(tǒng),能提高碳、氮生化處理效果。
(2)采用預處理+厭氧+MBR+納濾工藝,可使COD去除率達到99.9%,TN去除率達到98.0%,NH3-N去除率達到99.9%。出水可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表二排放標準。
(3)以厭氧+MBR+NF工藝處理焚燒廠滲濾液的運營成本合計為37.69 元/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