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健
每天固定一個時間,餐前1小時服藥效果最佳。
目前使用的阿司匹林基本都是腸溶劑型,如腸溶片的特點是通過在片劑外邊添加耐酸物質,使其不被胃酸溶解,到達腸道才溶解釋放,對胃部的損傷相對而言小很多,因此不必像普通片劑那樣強調飯后服藥。
而空腹服藥可以使藥物快速通過胃并進入腸道,避免食物中堿性成分對藥物的干擾破壞。如果食物堿性物質過多,反而可能提前讓阿司匹林從腸溶片釋放,導致胃部黏膜受藥物刺激、損傷。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血液內藥物濃度基本固定,即使停止服藥,體內血液中的阿司匹林也能持續(xù)保持抗血小板作用達7~10天。因此,偶爾一次忘記服藥影響不是太大,下次服藥時也不需加倍補上,只需按之前劑量服藥即可。但人體也每天不斷增加新生的血小板,需要持續(xù)服藥才能抑制其活性,切忌連續(xù)漏服藥物。
血小板壽命約1~2周,阿司匹林停藥后,1~2周內仍然具有抗血小板功效。因此,至少停用阿司匹林7天,才能進行手術。否則,因為血小板功能未恢復可能導致凝血功能障礙,引發(fā)手術出血的不良后果。
阿司匹林可能導致出血風險。長期用藥可導致皮下出血,表現為皮膚淤斑或出血點、牙齦出血或鼻出血,而最多見也是最嚴重的副作用是胃腸道損傷導致出血,同時可能發(fā)生胃腸道潰瘍、穿孔,表現為黑便、嘔血。服藥期間一旦發(fā)生這些癥狀,需要立即去醫(yī)院就診。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還可能引起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耳鳴、聽力和視力減退等癥狀,此時可能發(fā)生中毒,也應停藥并立即就診。
首先是要加強監(jiān)測。出現胃腸道不舒服的癥狀,如胃痛不適,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表現,應當積極進行胃鏡檢查,評估胃腸道有無損傷。
其次要注意阿司匹林劑量不能過大。劑量越大,發(fā)生胃腸道出血風險越大。
再次,對于65歲以上、有消化道潰瘍或出血病史、幽門螺桿菌陽性、同時使用其他抗血小板或抗凝藥物如氯吡格雷或華法林、同時使用激素藥物的這些高危人群,建議同時合并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藥物(拉唑類藥物),可有效預防出血。
最后,阿司匹林服藥后12個月內為消化道損傷的多發(fā)階段,3個月時達高峰。應提醒患者每1~3個月定期檢查糞便潛血及血常規(guī)。一旦出現白細胞、血小板計數下降或血紅蛋白降低應立即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