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華
山西省介休公路管理段 山西介休 032000
道路工程建設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位于人口相對密集的地區(qū),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暗缆饭こ坦て谳^短,但任務量卻很大,只有使用大型設備才能提高施工效率,縮短施工時間[1]。”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秉持“綠色施工”的理念,在保證項目建設“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的技術管理和進步,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資源與減少對環(huán)境負面影響地施工活動”,實現(xiàn)四節(jié)一環(huán)保。
在獲得大型機械設備便利施工地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由此引發(fā)地環(huán)境保護問題,例如:噪聲污染、揚塵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等。如何有效減輕、避免此類環(huán)境問題,是放在我們眼前地重中之重。
在道路工程建設中,不但項目本身要占用大量地土地,而且項目建設過程中機械設備進出場、人員臨時辦工、住宿、設備材料堆放等等都需要占用土地,甚至還有農田也會受到相應地破壞。植被受到破壞后,如果沒有有效地保護,極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時,大量地棄土和棄渣,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很有可能受到雨水尤其是大暴雨地作用而產生泥石流等災害,破壞農田及水利設施,產生環(huán)境污染。
為盡量減少對土地的破壞和水土流失,在實際地施工過程中,我們應該重視對土地的保護。在設計之初,就應該盡量減少開挖面和開挖量,注重填挖平衡。在施工過程中,截水溝、排水溝等排水和防滲漏的設施要在施工前就規(guī)劃好、完成好,特別是多雨及雨季強降水地區(qū)。排水要在處理后與市政排水設施相連通,不能直接排放到水源、農田等區(qū)域,在排水過程中要注意清淤,避免水道淤塞。施工設備進出場、臨時房舍等,除條件不允許外,不要侵占農田,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生產與生活污水、廢油、垃圾等,要按規(guī)定方式處理,不得隨意排放至周邊土地中。
在道路施工過程中,各類施工機械、車輛不論是作業(yè)還是行駛過程中,都會排放出大量的尾氣,“而尾氣中含有氫化物、硫化物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成分,這些有害成分分布在道路兩旁的一定地域內,最終進入土壤和大氣中,造成周邊環(huán)境的污染”[2]。并且在施工材料的運輸過程或者裝卸、堆放過程中,由于風的作用,會形成揚塵污染。
在應對氣體和揚塵污染問題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在項目的布局上,要將易產生揚塵污染的設施例如攪拌站等建設到遠離居民區(qū)的位置,同時要選擇在當?shù)刈畲箢l率風向的下風側。運輸車輛應遠離居民區(qū)路線行駛,加裝控制尾氣的設備。其次,材料運輸時做好密封、在工地的料場要及時采取足夠的苫蓋措施,避免受風力影響而產生揚塵污染。最后,做好施工區(qū)域的“小環(huán)境”管理,種植樹木等綠色植物,吸附、降低氣體及揚塵污染。
噪聲污染的控制可以從下面幾點入手:第一,運輸車輛應選擇合理路線和合理時間,降低對運輸沿線兩側居民的影響。第二,采用封閉的施工現(xiàn)場,在夜間除必須工作外,不進行作業(yè),通過合理的安排,降低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第三,對現(xiàn)場施工人員要做好防噪音的勞動保護,對于周圍居民確有影響的噪音要做好提前告知。第四,從聲源入手,使用噪音小的設備或做好噪音降低、隔離工作。
光污染是一個容易讓大家忽視的問題,它的產生主要是由于照明設備的使用。在夜間施工,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和作業(yè)人員的安全,往往會采用高亮度的照明設備,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對周圍居民的生活產生影響。
在建設施工過程中,盡量避免夜間施工,徹底斷絕光污染。如果不得不在從事夜間作業(yè)時,要保證照明設備全部朝向廠界內的工作方向,可以加裝光線遮擋設施,防止光線外泄。同時,照明亮度滿足現(xiàn)場施工需求即可,不要意味采用高亮度照明。
水污染是由于設備的廢油、生產生活的廢水、人的糞便、材料伴隨雨水的滲透等原因產生的,當這些廢物滲透到地下,會引起地下水源的污染,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水系中,會引起自然水系的嚴重污染。
在施工中,我們要注意對設備廢油的回收;對生產生活廢水的沉降處理;對于生活垃圾、人的糞便要集中處理,有必要可以申請環(huán)境部門協(xié)助處理;加強對料場的管理,做好防水措施,避免材料隨雨水滲透到地下。
水泥塊、石灰、砂石料等固體廢棄物是在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要產生的,而這些廢棄物處理的最大難度,不單單在于它們的處置,而是在于這些廢棄物往往散落在整個施工沿線,并且會因雨水等沖刷而滲透到周圍的土壤中,這就會對土壤、地下水等產生污染。尤其是固體廢棄物的隨意填埋,會對土地特別是農田產生嚴重影響。
在固體廢棄物的處理上,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在材料堆放時,要做好料場的選擇,盡量減少對環(huán)境的破壞,同時,做好堆料場的場地管理,避免雨水將料場里的原料沖刷走。第二,對于施工過程中的棄渣要及時回收、統(tǒng)一管理,不得隨意丟棄、填埋。對于所有的固體廢棄物處理應建立登記,避免遺忘或處理不規(guī)范。第三,破壞的土地、植被、水利設施等應及時恢復,促使作業(yè)人員及時清理作業(yè)現(xiàn)場內的廢棄物,避免產生在工程后期被遺留在現(xiàn)場內而無法清理的問題。
道路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除了相應的控制手段及措施外,我們還要不斷提高管理人員及一線作業(yè)人員的環(huán)保意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對現(xiàn)場的環(huán)保行為進行監(jiān)管,優(yōu)化作業(yè)環(huán)境,從內、外兩方面入手,既重視素養(yǎng),又重視手段。通過科學的方法,將建設道路工程建設的環(huán)保水平提升到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