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詩之感情系于其理想

      2021-11-23 06:03:05謝桃坊
      文史雜志 2021年5期
      關鍵詞:吳宓詩人

      謝桃坊

      詩歌創(chuàng)作在吳宓的整個人生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他在1933年曾說:“我今生只作三部書:(1)詩集;(2)長篇章回體小說《新舊因緣》或改名;(3)《人生要義》或名《道德哲學》,系由直接感覺體驗綜合而成之人生哲學,取東西古今圣賢之言,觸處闡釋其確義,而以日常實際公私事物為之例證?!比欢鴷r變事移,歲月蹉跎,吳宓僅于1935年出版了《吳宓詩集》,后兩種計劃的著作并未完成。

      吳宓(1894—1978),字雨僧,陜西涇陽人,幼年傳承家學,繼入陜西三原宏道高等學堂學習,1911年考入清華學校留美預備科,1916年畢業(yè),次年由清華學校派往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文學??粕钤?,1918年9月轉(zhuǎn)入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本科,1921年歸國后任東南大學西洋文學系教授。此后,吳宓于1925年任清華學校國學研究院主任,1926年任清華學校外國語言文學系主任,繼任西南聯(lián)大教授,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任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后任西南師范學院外語系教授,轉(zhuǎn)到歷史系講授世界古代史和世界中世紀史,1957年又轉(zhuǎn)到中國語文系講授外國文學史;1978年1月在故鄉(xiāng)涇陽縣去世。他的弟子李賦寧說:

      吳宓先生的確是近代中國一位杰出的愛國知識分子。他是詩人、學者、翻譯家、教育家和比較文學研究者的先驅(qū)。他的最重要的貢獻是:(1)溝通中西文化;(2)制訂國學研究和西方文學專門人才培養(yǎng)方案,并且身體力行,造就了不少學貫中西的學者,如王力、賀麟、錢鍾書、季羨林等……他是我景仰和學習的一位宗師和楷模。

      這應是對吳宓的公允的歷史評價。我們縱觀吳宓一生的學術成就,應以歐洲文學史和比較文學研究的成就與影響最顯著。他早年曾發(fā)表過《世界文學史》講義及比較文學之系列論文和外國文學作品譯著,晚年在西南師范學院中文系講授外國文學時主編的《外國文學史講義》于最近亦將出版。我們很難想到,這位以研究歐洲文學和比較文學的著名學者是反對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也反對新的白話詩。他畢生創(chuàng)作詩歌竟是中國的舊體詩,尤長于格律詩體。吳宓自15歲時在宏道高等學堂學習時開始作詩,訖于1973年10月的最后一首《示須妹》,共存詩1626首。當他于1935年(41歲)編訂《吳宓詩集》時收錄詩1064首,占全部詩作的三分之二;此后三十佘年間僅有詩561首?!秴清翟娂返慕Y(jié)集,標志詩人的創(chuàng)作達到了巔峰。它不僅數(shù)量大,有許多長篇巨制,情感和想象豐富,思想和藝術成就很高,風格獨特,而且已經(jīng)自成一家并在詩學界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吳宓曾分析英國19世紀詩人兼文學批評家安諾德的詩歌創(chuàng)作道路,認為安諾德詩篇佳作大多成于30歲以前,38歲以后則幾乎未嘗為詩,其原因是作詩的興致索然,情文皆已用盡,學識益進而無情感發(fā)抒傾瀉之必要。吳宓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道路亦是如此。他自己編訂的這部詩集特別珍貴,其特點甚為突出。詩集中保存了諸家的序跋和評論,詩題、詩句,詩后有許多關于人事、時地、歷史背景的注釋,有許多的插圖,附錄友人的作品;尤其在卷末還附錄了大量的詩話、詩論并選錄了在《學衡雜志》發(fā)表的詩學論文。這就有助于我們對詩人作品及其詩學理論進行較為具體的、全面和深入的認識。

      安諾德(Matthew Arnold,1822—1883)在《論詩之研究》里說:“詩最重理想,無需他物。理想而外,乃一虛幻世界,極高且美之虛幻世界。詩之感情系于其理想;此理想即是事實?!边@里實際上將理想、虛幻世界和事實混同了,但以為詩人之感情是附著于它們的。吳宓甚為推崇此論。他在談到詩歌創(chuàng)作途徑說:“予按藝術之徑路不外(1)入實以求幻;(2)幻以成真。(1)涉歷深廣繁復之生活經(jīng)驗,涵泳吟味,由此攝取人生之智慧,生活之精義。(2)再將此所得虛空普遍之思理,賦形造象,藉新構之事實人物表現(xiàn)之,說明之。”這應是對安諾德之說的解釋,吳宓以為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普遍規(guī)則。他始終追求道德與藝術的完美,是理想主義者,而又自許為道德現(xiàn)實主義者,或浪漫道德主義者,是真正具有詩人氣質(zhì)的詩人;所以他雖是學者,而其詩實為詩人之詩。

      我們?nèi)粢斫鈪清抵?,必須首先認知其詩學理論,因其詩作乃是其詩學觀念的體現(xiàn)。吳宓的詩學與創(chuàng)作在中國近世詩史上是獨特而自成一家的,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型而又富于中華民族古典藝術傳統(tǒng)之特色的。他認為關于詩之本質(zhì)的認識在中西各國是相同的:

      天理人情一定而不變,古今東西皆無少異,惟疆界、部落、政教、風俗、衣冠、文物,種種外象末節(jié),則時時遷改,絕無全同之時。此不可不辨之明審,惟其本質(zhì)之相同也。故若論詩之本質(zhì),詩之妙用,美惡工拙如何分辨,作詩必講韻律等事,則中西各國之詩相同。西儒自亞里士多德以下,其論詩論文,悉與吾國先賢名家之說,節(jié)節(jié)吻合,或互相發(fā)明,茍博讀細思,必知其然,而惟其外形之有異也。故韻律文字,各國不同,又詩中材料,多系本國之歷史國情,及當時之事跡,群眾之習尚,作者之境遇;凡此非熟知之,詳解之,則不能理解詩之妙義。

      這是就文學之本質(zhì)而作的中西比較之論述,表明詩之形式是中西相似而內(nèi)容是相異的。由此吳宓以詩之定義為:“詩者,以切摯高妙之筆,具有音律之文,表示人生之思想感情者也?!标P于什么是切摯高妙之筆,他以為是將詩人之強烈之情感與精到之見解以加倍的夸張的非常習的宣喻。關于什么是音律之文,他特別強調(diào)中國古典格律詩的音律的整飭和規(guī)則。關于表示人生之思想情感,他以為詩與其他藝術皆非簡單的對現(xiàn)實的模仿,而是造成人生之幻境,它與實境迥異。我們追溯中國詩史上關于詩之定義之說,如性情說、緣情說、興趣說、神韻說、性靈說、格調(diào)說、肌理說、境界說,以及現(xiàn)代從集中性、想象性和音樂性以論詩,或從內(nèi)容與形式之規(guī)范論,它們皆無吳宓之定義完善而確切;因其是在對中西各種詩論之比較后而作出此論定的。由此定義出發(fā),吳宓以中國古典格律詩體為詩歌創(chuàng)作之正法,而以為“新體白話之自由詩,其實并非詩”。他為中國詩之民族形式辯護說:

      今日舊詩所以為世詬病者,非由格律之束縛,實由材料之缺乏,即作者不能以今時今地之隨見事物、思想感情寫入其詩,而但以久經(jīng)常人道過之語意,陳陳相因,反復堆塞,宜乎令人生厭。而文學創(chuàng)造家之責任須能寫今地之聞見事物、思想感情,然又必深通歷來相傳之文章之規(guī)矩,寫出之后成為優(yōu)美鍛煉之藝術。易言之,即新材料與舊格律也。

      他因此認為“以新材料入舊格律”為作詩之正法。自中國新文化運動以來,白話自由體新詩成為現(xiàn)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流,并取得新的巨大的成就,今后也將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主流趨勢。吳宓反對新文化運動,同時反對新詩,此觀點是偏激而片面的。然而我們將新詩與古典格律詩體相比較,則后者確實最能體現(xiàn)我們民族文學形式的優(yōu)長和特色,因而它現(xiàn)在尚在民間有著旺盛的生命活力。吳宓所持詩學理論以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堅持采用古典格律詩體形式,是具有合理性的,現(xiàn)在仍值得我們重視與深思。

      吳宓之詩的藝術淵源同樣是中西古典詩歌的化合。他自述:“予生既十余年,于世界學問,未窺津涯,虛擲其至可寶貴之光陰,昏隋過日,即于詩文一道,所得亦絕少,良可深慨。在學校曾從先生習為古文,時亦命題自作游記贈序之類,凡若干篇;至于詩詞,則既不列于校課,父師亦未嘗以此教我。戊申歲(1909)始以意試為詩。”吳宓最初之習作得到姑丈陳伯瀾的指點,1912年在清華學校學習時受到國文教師饒麓樵的引導和評點,繼而讀《王荊公詩集》《劍南詩稿》及各家詩集,尤喜研讀清初吳梅村之詩。我們從他的詩話里可知他除喜以上三家詩外,尚致力學習杜甫、韓愈、黃庭堅等大家之詩,而于清代則喜趙翼、龔自珍、袁枚等之詩。當他在清華學校時讀到陳鐘麟集唐人詩句作的《紅樓夢曲》,即將唐詩和宋詩相比較說:“唐人之詩,多寫生活;宋人之詩,多寫思想。故集唐人詩可述說《石頭記》全書故事,若集宋詩則不可能也?!蔽覀冏x吳宓之詩易于見到其質(zhì)樸,以學為詩,以議論為詩,長于思致,風格瘦硬生新,具有宋詩的特色。他于1923年30歲在東南大學時說:“宓受胡先輔、邵祖平等之影響,此時始作宋詩?!标惒疄懺u他此前十年在清華學校時所作的《九月九日》詩,云:“杜公善用拗,放翁(陸游)學之,尚得其仿佛。君詩好用拗,宜細味此二家。再,君之詩多崛強語,宜學涪翁(黃庭堅)也?!彼曜鞯摹稓q暮感懷》,饒麓樵評云:“頗似宋人格調(diào)?!庇纱丝梢妳清翟缒甑脑娨殉霈F(xiàn)學宋詩的風格,這是自晚清以來詩壇的一種傾向,但他繼而學習清代性靈派詩,則又不完全同于宋詩風貌;尤其是他還吸收了西方古希臘及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詩,以及印度和阿拉伯古代詩之藝術表現(xiàn)方法,而使風格增添了特異的色調(diào)。

      英國19世紀浪漫主義詩人拜倫(1788—1824)和雪萊(1792—1822)對吳宓的影響很大。他不僅翻譯他們的詩,還常在自己的詩中化用他們的詩意。他的《西征雜詩》和《歐游雜詩》即是模仿拜倫的《哈爾德·哈洛爾德游記》原詩的體裁:“西征感興,蓋起于英人擺倫之長篇紀行詩之第三曲Canto。民國十九年九月,予復有歐洲之行,予學業(yè)志趣雖異擺倫,而遭際閱歷不無一二類似之處,遂乃模擬原詩體裁?!?930年吳宓旅游歐洲所作《牛津雪萊像及遺物》詩云:“少讀雪萊詩,一往心向慕。理想入玄冥,熱情生迷誤。淑世自辛勤,兼愛無新故?!痹娭斜硎緦ρ┤R的崇敬之意。然而對吳宓之詩意與詩情最有影響者應是英國19世紀后期的兩位浪漫主義詩人安諾德和羅色蒂。關于這兩位詩人,吳宓曾有專文論述,發(fā)表于《學衡》雜志。他認為:“安諾德之詩之佳處,即在其能兼取古學、浪漫二派之長,以奇美真摯之感情思想納于完整精煉之格律藝術之中……哀傷之旨,孤獨之感,皆浪漫派之感情也;然以古學派之法程寫出之,故所作詩,詞意明顯,章法完密,精警濃厚,錘煉深成,不矜才,不貪多,無一冗筆,無一懈字,所以難能而可貴也?!标P于羅色蒂女士(Christina Geolyina Rossetti,1830—1894),吳宓說:“羅色蒂女士之詩,情旨深厚,音節(jié)凄婉,使讀之者幽抑纏綿,低回吟誦,而不忍舍去……讀其詩者,敬其高尚純潔,喜其幽凄纏綿,而稔其一秉天真,發(fā)于至誠,則莫不愛之?!彼麑⑺矏鄣倪@兩位詩人的代表作品譯出,為中國詩壇引入新的詩歌風格。吳宓不僅選擇了中國和西方諸家詩人之作認真研究和學習,他還認為:“居今日作詩,非洞明世界大勢,及中國近數(shù)十年來之掌故,而必以新理想、新世事融鑄于舊風格,則徒見心勢時拙而已?!彼脑娛窃谥袊笆澜绲膹V闊的文化背景下,而將其新的理想和感受的新事物以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格律詩體表現(xiàn)出來的,因此能自成一家。

      吳宓具有詩人的氣質(zhì),富于藝術想象,情感豐沛而真摯,表現(xiàn)出天賦的詩才。1908年,吳宓15歲作的《二月二日三原縣城觀放煙火》詩云:

      燈棚高搭勢崔嵬,藥線驟然銀樹堆。光射云霄目直眩,聲傳霹靂膽橫摧。添花乍綻千層錦,結(jié)局終余一寸灰。莫便興衰傷時事,虛空樓閣易崩潰。

      中國傳統(tǒng)的煙火是在火藥中攙入鍶、鋰、鋁、鋇、鎂、鈉、銅等金屬鹽類,并用紙裹成種類不一者:有的狀如爆竹,發(fā)射到空中爆炸;有的用竹竿架起,燃放時發(fā)出火花,同時變幻出各種景物。吳宓所見的煙火是高搭的桶形燈棚。他將煙火描繪得生動細致,藉以表達了一種深刻的寓意。燃放煙火是用于重要節(jié)日或吉席慶賀,詩人卻透過錦上添花似的光焰的輝煌見到幻滅的結(jié)局而產(chǎn)生世事興衰的深沉感慨。此年為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詩人似預感到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像虛空樓閣一樣地即將覆滅。此詩已展示了少年詩人的詩才。同年作的《世界八杰詠》分別贊頌了西方的杰出歷史人物拿破侖、華盛頓、哥倫布和俾斯麥等,采用了新的題材。1914年,吳宓21歲時作的長篇千余字的七言古詩《清華園詞》發(fā)表于《益智雜志》,饒麓樵評云:“規(guī)模壯麗,步驟井然?!标惒疄懺u云:“通首敘事,本本原原,自是可取?!蓖曜鞯乃陌儆嘧值钠哐怨旁姟妒母琛罚抢^韓愈和蘇軾之后以及明清以來眾多詩人之后而能寫出新意并有藝術特色之作。詩的結(jié)尾云:

      我愧年來習梵唄,舊學荒涼等自鄶。徘徊摩撫空咨嗟,敢向蝌蚪乞靈獪。昔見長安景教碑,碧眼眈眈涎久垂。又聞孔廟籩豆籍,半入倫敦半巴黎。吁嗟乎!典章璀璨難更數(shù),亡羊尚幸牢可補。神州聲教危若絲,幾回珍重撫石鼓。

      這是在亂世發(fā)出對中華珍貴文物——國寶的歷史命跡的深沉慨嘆。陳伯瀾評云:“此首當為古體諸作之冠?!别埪撮栽u云:“對此茫茫,百端交集,與韓、蘇兩作,可謂異曲同工?!贝藘墒组L篇的出現(xiàn)標志吳宓詩藝的成熟,尤其是《石鼓歌》更展示了詩人的學者之詩的藝術傾向。我們縱觀吳宓的詩,它突出地體現(xiàn)了主體的詩學主張,即詩為自身寫照,表達真摯的情感,藝術表現(xiàn)質(zhì)樸、真實和明顯,講究格律,追求一種完美的理想。這些特點,我們皆于其感時的,抒情的和言理的詩篇中見到。

      從1908年吳宓開始作詩,至1935年《吳宓詩集》出版,這二十余年問正是中國的亂世。吳宓經(jīng)歷了清王朝的滅亡,辛亥革命,軍閥混戰(zhàn),北伐戰(zhàn)爭,并目睹西方列強和日本對中國的侵占和掠奪。他以一位愛國知識分子的視角對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出深深的憂慮和悲傷。在《辛亥雜詩》八首中,其第四、第五云:

      滿眼瘡痍劇可哀,民生吊望幾登臺。萬家枯骨千軍血,十丈嚴城一炬灰。改革今朝國已病,共和他日花方栽。座中袞袞咸英士,撥亂誰為匡濟才。

      一代興亡事已空,阽危國社例飛蓬。遠傳漢塞三邊外,已陷楚歌四面中。余孽跳梁殲未盡,強鄰逼視禍無窮。茫茫隱患誰先覺,哭向江邊料峭風。

      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帶來了新的希望,但仍社會瘡痍,民生困苦,強鄰逼視;詩人只有痛心疾首而已。1914年8月日本以日、德交戰(zhàn)事照會外交部,旋即進德租借地膠州灣,10月占領青州、濟南,控制大部分膠濟鐵路。吳宓為此憤慨而作了七言長篇《哀青島》,詩的結(jié)尾云:“吁嗟乎!廿載山河易主三,天運茫茫未易參。螳螂臂斷無佘勇,即今大陸尚沉酣。圣池淵源稱齊魯,一例蹂躪成亦土。鯨吞蠶食后患多,珠崖已棄難完補?!贝嗽娮匪輾v史,長于議論,表達了強烈的愛國情感。饒麓樵評云:“指事嘆惜,直而不野,此境良未易及?!?915年8月袁世凱授意其政治顧問、美人安諾德在京發(fā)表《共和與君主論》,力言君主政體憂于共和政體。吳宓記述:“近日《亞細亞報》等,多載異事,如天橋下之石碑,南下洼之蛇蟒,遼河畔之龍等等,藉以鼓吹君主。若籌安會一流人,其居心真不可問也?!碑敃r政客們?yōu)楣拇祷謴途髦贫圃煜槿鹗论E,吳宓的《詠史》追溯中國歷史上帝王制造祥瑞的荒誕之事,給予了嚴厲的批判,揭示了袁世凱的政治陰謀:

      讖緯前朝工附會,麟符螭篆總非真。狐鳴篝火魔成幻,黑水白山龍現(xiàn)身。漢史馬遷獨辟異,漸臺新莽尚邀神。星河黯淡天無語,馮道譙周是佞臣。

      此詩之意深蘊,多用事典,批判鋒銳,乃學者之詩。吳宓同時作的《秋日雜詩二十首》采用比興方式,詩意特別含蓄,于每首詩下注明所批判之事,如“君主政體之復活”,“官吏之貪財”,“共和虛名而已”,“當軸用人,非北洋系統(tǒng)不用”,“倡復古及君主制者,皆為個人私利耳”。在最后一首詩作者注云:“詩必有事實,不可無因而作。時局如此,安能作歌頌升平之語哉!”這可見詩人明確的進步的政治態(tài)度。1928年日本兵進入濟南,吳宓《五月九日感事作》:

      年年春盡事煩憂,急劫驚塵百事休。魚爛久傷長亂國,陸沉終見古神州。弦歌洙泗無遺響,發(fā)衽中原便此秋。政絕刑衰倫紀廢,空言擐甲事同仇。

      這似已預見到日本侵華戰(zhàn)爭乃必然,而深感神州之陸沉,希望有仁人志士同仇敵愾。吳宓屬于近代向西方尋求真理的知識分子,但從西方文學中吸收了白璧德的新人文主義思想,并未尋找到拯救中國的真理,因而他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實際上是自由主義者和文化保守主義者,沒有投入時代進步的潮流,而且未能廣泛地接觸社會現(xiàn)實;因而雖有愛國思想并也關注現(xiàn)實,卻最終陷于個人的悲觀的境地,深感理想的破滅。1932年他的《壬申歲暮述懷》云:

      讀史鑒得失,自然神智廣。興衰因果賾,推詳嘹指掌。今古事無殊,東西跡豈兩。陸沉痛神州,橫流誰砥磉。邪說增聾瞽,私利分朋黨。國亡天下溺,賢圣急奔搶??上诚唬橛褫x天壤。愧非執(zhí)梃徒,掩淚倚書幌。

      這應是他感時傷事的總結(jié),對現(xiàn)實極端的失望,未見到新的生活希望之光。

      西方近代新的倫理與中國舊的道德在吳宓的觀念中混為—體。他于1930年3月9日的日記里說:

      宓謂,依宓現(xiàn)今之見解,道德之要素有二:(一)日反省,即常覺自己有種種弱點及不是之處,謙卑而非虛驕。(二)日做事能負責任,認明前后因果,盡吾力以使與我有關系之人得利益與幸福。若反乎此二者,皆非真道德也。

      在此觀念指導下,他始終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對父母、親戚、朋友、同事,均表現(xiàn)出真摯的情誼。這是其詩作中極為重要的主題,而關于婚戀的作品尤多,而且最能體現(xiàn)作者對人生的真、善、美的理想的執(zhí)著的完美的追求。他自稱是“具有詩人或浪漫氣質(zhì)的道德現(xiàn)實主義者”。吳宓少年時代自寫愛情解脫之意而作的《花》云:

      我生從不解愛花,簪插瓶供意未賒。何者芬芳疑冰麝,何者燥爛如云霞。含嬌斗媚艷凝香,澆壅培植勞更忙。觀之徒覺亂人意,可憐辜負好韶光。雨打風摧不自保,千紅萬紫園中老。枯枝敗葉任凋零,對景觸情增懊惱。好花蕭索不耐秋,種花誰是惜花儔。解得忘情情忘我,栩栩終日任優(yōu)游。

      他雖然早年觸發(fā)愛情解脫之意,但終身困惑其中,并未得以解脫,以理想的破滅而留下遺恨。北京外城西南隅的陶然亭,原為遼金古寺慈悲院,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在其中建廳三間,取自居易詩意為名,為舊時游宴之處。吳宓的《陶然亭題壁》組詩,其三乃憑吊香冢之作:

      碧血青燐姓字渾,美人幽冢倚孤村。幾堆花草埋芳跡,萬古風煙泣露痕。佳士可曾吟楚賦,大招誰與吊秋魂。殘碑斷碣巉巉在,詞話飄零更細論。

      這是對美的消失的悼念。詩風清麗而柔婉,乃詩人之詩。吳宓在現(xiàn)實中的婚戀都是失敗的。他以極含蓄的構思和優(yōu)雅的意象抒寫悲傷的情緒,如《九月十五日夜夢醒枕上作》:

      是危是福隨緣住,傷亂傷離入夢來。慰我詩書忘永日,從他消息斷陽臺。褰裳欲去云鬟墮,執(zhí)手相看淚眼開。冷月侵床雞報曉,柔絲萬縷寄情哀。

      是詩隱去了具體抒情對象,僅表現(xiàn)真摯的思念之情。1928年,吳宓于《九月十五日感事作》題下注云:“是日離婚,廣告登《大公報》,又登《新聞報》?!痹娫疲?/p>

      早識沉冥難入俗,終傷乖僻難為家。分飛已折鴛鴦翼,引謗還同薏苡東。破鏡成鱗留碎影,澄懷如玉印微瑕。廿年慚愧說真愛,孤夢深悲未有涯。

      這是追求人生美好情感的理想的破滅,它給吳宓造成精神的傷害和惡劣的社會影響。此后他多次欲復婚皆失敗,而此后的多次戀情亦毫無結(jié)果,在其詩里常見到:

      一春云物為誰好,從古情場不自由。(《獨游西山靈光寺》)

      蕉心蘭抱說難喻,綺恨詩情斬更牽。(《西直門東站候車眺望》)

      由來幻境成真美,豈有仙姿染俗塵。(《偶成》)

      終古相思不相見,釣得金鰲又脫鉤。(《吳宓先生之煩惱》)

      言情貴有真性情,愛美應求健美人。(《杭州賦贈盧葆華女士》)

      據(jù)吳芳吉說,吳宓對他談學詩之法:“律詩排句最難,入手之法,宜先將三四五六諸句排對停當,首尾自出?!边@是吳宓詩對偶工整精美的重要原因,而其抒情之作的對偶尤為精美,表意含蘊而貼切?!秴清翟娂纷詈蟮摹稇郧樵娙耸住纷饔?935年初春,是他多年失敗戀情的痛苦的總結(jié),其中第十七、二十六、三十一、三十三云:

      玉潔冰清相敬深,可憐虛愿負同衾。笑他始亂卻終棄,一語欺天補過心。

      一味矜狂失正道,無端癡受誤貪嗔。昔來笑指登場我,終局愁同厭世人。

      桌燈焚去絳紗帷,寒夜書成燭繼時。留取此燈長伴我,十年心事汝能窺。

      石不能言石兀立,花原解語花飛空?;埵槠窗V笑,入夢仙娥話曲衷。

      在這些詩里,我們可見到詩人的最真摯熱烈的情感和虛幻的美好的理想。陳寅恪評云:“直抒胸臆,自成一家。自懺即所自解,正不必求人解也?!眳清涤谥T多言情之作中皆有自懺之意,然而終未解脫。在他的整個作品中言情詩在藝術上是最成功的,是主體真情的表露,所追求的是虛幻的理想而最富于詩情畫意。

      吳宓既是詩人,又是學者。他說:“詩人異乎學者不為專門考據(jù)之學,但非記誦精詳,博學多聞,則其詩必空疏而乏材料,情志無所寄托,無由表現(xiàn)?!边@強調(diào)作詩與學問有密切的關系。吳宓受宋詩的影響,又是學貫中西的學者,故多有言理之詩。它是將詩人于人生現(xiàn)實的諸多經(jīng)驗與感悟,概括成高度集中具有哲理意義的詩篇,我們從中可時見富于新意的理趣。1928年吳宓作的《落花詩》八首,純以言理的方式言志和批判時事,例如其二:

      色相莊嚴上界來,千年靈氣孕凡胎。含苞未向春前放,離瓣還從雨后開。根性豈無磐石固,蕊香不假浪蜂媒。辛勤自了吾生事,瞑目濁塵遍九垓。

      作者關于此詩之意注云:“此首言我之懷抱未容施展,然當強勉奮斗,不計成功之大小,至死而止?!逼渌脑疲?/p>

      曾到瑤池侍宴游,千年圣果付靈修。故家非是無長物,仙國從來多勝流。苦煉金丹經(jīng)九轉(zhuǎn),偶憑夙慧照深幽。同仁普渡成虛話,瘏口何堪眾楚咻。

      作者自注:“此言我至美洲,學于白璧德師,比較中西文明,悟徹道德之原理,欲救國救世,而新說偽學流行,莫我聽也。”這組詩雖言理,但很含蘊,若非作者注釋而難解其意。1934年吳宓作的《治道》純是枯燥的言理:

      治道千年國與家,是非顛倒亂如麻。禮能化俗供虛偽,法可齊民許等差。畏亂寒蟬巢幕燕,欺人毒蠆入林蛇。神州莽莽澄清意,視息偷生老歲華。

      此詩失去理趣,而于治道的認識流于空虛。不過他的許多悟真感事的作品,倒時常有精警的言理詩句:

      曲曲為人人不諒,頭頭是道道難銓。(《自況》)

      身猶多事寧增累,向人情類炭投冰。(《感懷》)

      世棄方知真理貴,情多獨嘆此生休。(《失眠》)

      盹誠豈必人能感,孽果分明自造基。(《續(xù)南游雜詩》)

      世上原無難處世,人生卻有斷腸時。(《寫懷》)

      寸心搏戰(zhàn)情兼理,萬事迷離假倚真。(《八月二十四日夕作》)

      皓月終古無圓缺,真理何嘗有舊新。(《杭州賦贈盧葆華女士》)

      這些句子含蘊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意義,有似箴言,但時得理趣,并不迂腐,獨具新意。吳宓的許多言理之詩皆體現(xiàn)作者對學理和人生的深入認識和高度的概括,表達了對高遠深奧的思想意境的追求。因有這些言理之作,使吳宓的詩又頗富學者之特色。

      當吳宓談到以新材料入舊格律時,在其詩中最突出的是譯詩和以西方歷史文化為題材的作品。在近世中國翻譯西方詩歌的過程中,吳宓是較早而較為成功的。關于譯詩,他說:“譯詩與譯文同理,惟譯詩者不特須精通兩國文字,多識成語,且須具詩人之才與性,則為之方有可觀耳。”1921年7月,吳宓留學歸國后將英國沙克雷小說《鈕康氏家傳》之《酒店主人歌》譯出,是其譯詩之始。此后他翻譯了歐洲、阿拉伯、印度及古希臘諸多詩篇,而以譯英國羅色蒂女士之詩最為成功。羅色蒂曾有兩次戀愛,但終覺婚姻之事存在無限危險,憂疑恐懼,不能自決,遂轉(zhuǎn)向宗教尋求安慰。吳宓說:“予居恒好讀書,羅色蒂女士詩,即以其中事雖無多而情極真摯,夢想天國而身寄塵寰,如湖光云影,月夜琴音,澄明而非空虛,美麗而絕涂飾,馥郁而少刺激,濃厚而無渣滓,此乃詩之純粹者?!眳清底g出羅色蒂詩三篇,以為所譯的《愿君常憶我》最佳:

      愿君常憶我,逝矣從茲別。相見及黃泉,渺渺音塵絕。昔來常歡會,執(zhí)手深情結(jié)。臨去又回身,千言意猶切。絮絮話家常,白首長相契。此景傷難再,吾生勿易轍。視告兩無益,寸心已如鐵。惟期常憶我,從茲成永訣。君如暫忘我,回思勿自嗔。我愿君愉樂,不愿君苦辛。我生無邪思,皎浩斷纖塵。留君心上影,忍令失吾真。忘時君歡笑,憶時君愁顰。愿君竟忘我,即此語諄諄。

      在吳宓的影響下,同時譯此詩者有陳銓、張蔭麟、賀麟、楊昌齡。他們皆以五言古體詩譯出,甚為流暢,詩意清晰,極適合他們的審美趣味。當時以古體詩譯西方詩歌為一時風尚,而吳宓之譯詩則是最有影響的。吳宓在讀英文某政治史,其中引述一首《譏英國貴族院議員》之詩,特為譯出:

      納貲得顯爵,此風重英倫。工匠躋侯伯,流氓廁縉紳。誰復別嫡庶,誰復辨假真。多財而無恥,榮寵遂及身。

      此詩揭露了英國貴族院議員的真相,我們現(xiàn)在看來尚極富現(xiàn)實意義。譯詩給中國詩壇帶來了新的風氣,但它不是吳宓詩的新材料。其真正的新材料是以西方歷史文化事物為題材之作,這集中在1930—1931年旅游歐洲諸國作的《歐游雜詩》五十五首。它們“皆依事實,平鋪直敘”,但充滿海外的異域色彩,例如:《游莎士比亞故鄉(xiāng)》第三首:

      更尋紀念堂,銅像瞰溪流。眉宇憺威棱,隱含百世憂。入門隨導觀,壁畫映層樓。摹擬傳神態(tài),今古列名優(yōu)。雄文極萬變,人性洞深幽。薄物明理象,常事寓機謀。版本紛羅列,精工見校讎。東邦譯全集,摩挲增吾羞。

      這給予莎士比亞及其著作以高度的評價。詩的結(jié)尾針對日本學者坪內(nèi)逍遙于1929年已將莎士比亞全集譯出,而當時中國尚無全譯本;為此吳宓感到羞愧。英國19世紀傳奇小說家司各脫的作品由林紓翻譯了多種,其詩有張蔭麟譯本。吳宓作的《愛丁堡司各脫紀念塔》三首詩,其最后一首是對司各脫文學成就的評價:

      詩名滿一世,稍衰百年中。音節(jié)似奔馬,低昂急且沖。又如大軍合,鞋搭金鼓隆。淝水草木動,昆陽風沙矇。說部最卓絕,傳誦及婦僮。磊落投赤膽,艱難奏膚功。桃園共日月,梁山仰穹窿。颯颯壯士魂,彌漫海西東。

      在詩后附錄了關于司各脫的生平事跡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成就的介紹,尤其詳述了其戀愛事跡,并附圖三幅。吳宓為使中國讀者能理解司各脫傳奇小說的特點,采用了淝水之戰(zhàn)、昆陽之戰(zhàn)、桃園和梁山結(jié)義的歷史事典,使西方新材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結(jié)合,成為一種新的思路,易為中國讀者接受。《日內(nèi)瓦盧梭像及遺物》三首,第一首云:

      名城日內(nèi)瓦,公民一盧梭。音容今猶在,跡象紛何多。疏林圍芳草,白島舞綠波。小島連長橋,銅像立巍峨。姣媚同蕩子,樸拙類村婆。生涯歷鄙賤,情智見通和。貌寢意則揚,執(zhí)筆儼揮戈。布衣勝王侯,百世仰文魔。

      關于這位法國18世紀啟蒙思想家,吳宓說:“白璧德師評論盧梭之學說及影響,最為確切透徹。拜倫論盧梭之性行,亦鞭辟入里。而今法國人士尤多責詆盧梭者?!彼谠娎锔攀隽吮R梭的形象,并表示景仰之情。吳宓最得意之作是五言古體長篇敘事詩《海倫曲》。古希臘的海倫是天下第一美婦人,由她引起特洛與希臘的戰(zhàn)爭。荷馬的《伊里亞特》即以此為史詩之題材。吳宓在詩里詳述了海倫的故事,結(jié)尾云:

      哀哉兩軍眾,摧樸無余繼。水月鏡中花,美境由心締。追求底虛空,顛倒成衰敝。碌碌苦紛爭,宇宙一玄謎。嗚呼海倫身,古今億萬蛻。貪嗔癡愛緣,無明同夢寐??斓稊貋y絲,精勤依智慧。至理獨永存,閑愁隨時瘞。

      這表達了對海倫史事的評論,似欲以理性藉以驅(qū)散其個人在生活中引起的閑愁,因而在詩的敘述中融入了強烈的情感,故為作者特別珍惜之作。吳宓認為中國的古體詩的體式自由靈活,可以隨意表達思想情感,尤長于敘事,故其譯詩與吟詠西方風物之詩皆用古體,實現(xiàn)了其以新材料入舊格律的詩學思想。吳宓因有許多此類新材料和新風格的詩篇,使其藝術風格新奇和豐富,故能自成一家,獨樹一幟。

      自中國新文化運動以來,自由的白話詩成為中國詩歌的主要形式和詩史的主流,傳統(tǒng)的古典詩體的創(chuàng)作被邊緣化,被排斥于文學的主流。然而古典格律詩體畢竟是我們的民族文學形式,它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根基和旺盛的生命。吳宓以傳統(tǒng)的詩歌形式、新的題材和真摯的感情,表達其新的理想。其詩具有中西文化結(jié)合與詩人之詩和學者之詩共存的顯著特征,而其執(zhí)著追求的完美的人生理想?yún)s是虛幻的美的想象。這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20世紀初年一位愛國知識分子的思想情感的真實。1934年方瑋德讀了吳宓的詩評論說:

      丈詩往往因情見道,又因道悟情,而以情道合一為教訓,寓莊嚴于纏綿之中,其發(fā)也于感,其止也于悟。丈詩雖受十九世紀初年浪漫派之影響,但所含維多利亞時代詩人之意旨亦不少。丈集中并無情感進發(fā),一瀉千里之作,而多憂怨睜限之情,處處深自斂抑,故云然。又丈詩所涵中國前輩典型思想甚富,蓋由師友淵源故耳。

      此論甚為確切,評價極高。吳宓之詩在當時詩壇上具有新的意義,并在藝術上取得新的成就,影響巨大。他非??粗卦姷膭?chuàng)作在其人生中的意義,而且堅持數(shù)十年的創(chuàng)作。1935年出版的《吳宓詩集》是詩人創(chuàng)作達于巔峰的標志。我們對這部詩集應認真研究和重新評價。

      猜你喜歡
      吳宓詩人
      吳宓對借錢的不同態(tài)度
      閱讀時代(2022年9期)2022-10-05 05:10:21
      新銳詩人
      椰城(2022年8期)2022-08-05 06:16:16
      吳宓檔案中的“紅學”資料
      紅樓夢學刊(2020年3期)2020-02-06 06:16:20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吳宓與錢鐘書
      做人與處世(2017年8期)2017-05-20 23:05:01
      吳宓和毛彥文的紅塵糾葛
      吳宓、梁漱溟與錢
      婦女生活(2015年4期)2015-09-10 07:22:44
      詩人與花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8
      砚山县| 咸丰县| 九龙县| 石泉县| 渭南市| 巴里| 梅州市| 深泽县| 麻栗坡县| 鲁山县| 岳阳县| 嘉定区| 城固县| 镇康县| 凤冈县| 舟山市| 南投县| 什邡市| 安义县| 常熟市| 镇雄县| 长顺县| 郑州市| 泽库县| 沂南县| 英吉沙县| 台山市| 义马市| 英德市| 上饶市| 唐海县| 桦甸市| 建宁县| 河池市| 通化县| 锡林郭勒盟| 铜川市| 肃南| 禄丰县| 五家渠市|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