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萍
隨著阿富汗局勢突變,阿富汗的文物安全一直牽動著人們的心。令人遺憾的是,至今,阿富汗并未提出對阿富汗國家博物館舉世聞名的藏品有何保護計劃。阿富汗政府人士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阿富汗需要保護這些文物,但問題是需要找到一個安全地點。
據(jù)悉,目前這批文物還在阿富汗,部分文物存放在總統(tǒng)府的金庫里,處于安全的狀態(tài)。
人類文明的十字路口
幾個世紀以來,阿富汗都是人類文明的十字路口,是貿(mào)易的中心,是強大力量的交融之地。歷史上,阿富汗是連接古伊朗、中亞、印度、中國與更遠的希臘和羅馬文化的重要紐帶。
阿富汗這個詞出現(xiàn)的時間較晚,興都庫什山兩端地區(qū),在古代曾被眾多帝國所占領(lǐng)。它在歷史上曾從屬于伊朗,也曾跟北印度結(jié)合為一個興盛的帝國。在中國唐朝時期,唐帝國還長期成為阿富汗地區(qū)的宗主國,將其作為朝貢體制下的藩屬地區(qū)長達200年。這里還曾經(jīng)是眾多宗教的起源地,許多宗教至今還對世界文明的格局產(chǎn)生著巨大影響。
阿富汗的歷史延綿了將近5000余年,經(jīng)歷了阿契美尼德、亞歷山大、巴克特里亞、貴霜、薩法爾、薩曼、帖木兒、莫臥兒……這些帝國的首都全部都建立在現(xiàn)在的阿富汗地區(qū),這里又是印度教、瑣羅亞斯德、佛教等興盛及裂變之處。
因此,不論從政治、經(jīng)濟還是文化的角度,解讀阿富汗色彩斑斕、波瀾壯闊的文化和藝術(shù)史,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阿富汗文物在中國
當阿富汗國內(nèi)頻遭戰(zhàn)火之際,為了保護文物,它們只能以展覽的方式在世界各地“流浪”。
從2006年開始,來自阿富汗的231件文物以巡展的方式,流轉(zhuǎn)于歐洲、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13個國家。這些文物曾于2017年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敦煌研究院、成都博物館、鄭州博物館、深圳南山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shù)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香港歷史博物館接力守護。
在將近30家博物館中輾轉(zhuǎn)展出后,阿富汗文物回到了它們的祖國。提及這次巡展,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館長拉西米的愿望良好——很多人提起阿富汗的第一印象就是戰(zhàn)爭和混亂,希望通過這個巡展,打破大家對阿富汗的負面印象。阿富汗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這些展品所蘊含的藝術(shù)、文化、技術(shù),是一個了解阿富汗文明的窗口。
文物界的“辛德勒們”
說到阿富汗文物保護,不得不提那些在戰(zhàn)爭中挺身而出、不顧生命安危保護文物的“辛德勒們”。
20世紀90年代,當戰(zhàn)火燃燒到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時任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館長的馬蘇迪焦灼萬分,他和同事們反復商量,給每件文物設(shè)計了避難路線,并編冊、打包、裝箱、運輸,希望能將它們偷偷運到安全地點。然而,1993年5月,一顆炮彈還是落在了博物館屋頂上,精美的佛像被炸成碎片,青銅器被熔成廢銅。
萬幸的是,炮彈落下之前,館藏最珍貴的文物已被轉(zhuǎn)移了。早在1989年,博物館人員已從10萬件珍寶中挑出國寶中的國寶,封存在總統(tǒng)府的地下金庫內(nèi)。沒有冒險,沒有探寶故事,守護寶藏的每一日既平淡又危機四伏。塔利班控制阿富汗的年月,馬蘇迪不定期進到總統(tǒng)府,默默打開地下室的鐵門,檢測室內(nèi)濕度,查看箱子外觀,走時再默默關(guān)上鐵門。面臨走在大街上都隨時會被炸飛的險境,這些博物館人員仍關(guān)心著地下室濕度的高低,仍舊沒有變賣金庫中的任何一件文物。
1996年,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開始清點文物并進行登記。工作人員分布較散,有些在博物館樓里,有些在其他儲存室。即使在沒有電和水的情況下,國家博物館工作人員和專家仍然堅持工作,文物的清點和登記工作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
2002年,阿富汗的政治安全局勢趨于穩(wěn)定,比以前好了很多,阿富汗國家博物館迎來了發(fā)展機會。國家地理協(xié)會和其他基金會開始贊助博物館,一同清理文物。登記卡不僅有英文的,還有其他語言的,關(guān)于文物的所有信息都詳細記錄。
2003年,塔利班被推翻后阿富汗重現(xiàn)和平的希望。那一天,馬蘇迪和30多名文物保護者擠在封存文物的小房間里,2萬多件文物——包括在中國展出時引起轟動的皇冠,均毫發(fā)無損。然而諷刺的是,如今我們回顧過去,竟找不到馬蘇迪一張清晰的照片。
此后,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的接力棒傳到了穆罕默德·法希姆·拉西米手中。如果說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馬蘇迪的任務是保護文物的話,那么,在相對較為和平、文化事業(yè)快速發(fā)展的世界環(huán)境中,拉西米的使命則多了一層——推廣阿富汗文物及文化。
2019年11月,阿富汗古代珍寶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展品上至公元前2200年,下至公元1世紀,代表了阿富汗考古發(fā)掘的主要成果,其中包括著名的蒂拉丘地寶藏的文物。
他帶著阿富汗的231件文物在世界各地巡展,更是在中國多地的博物館做巡回講座,他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我來到中國很多次,看到每個博物館建得非常大、設(shè)施非常專業(yè),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激勵,希望能將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建設(shè)得很大、很專業(y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