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郭明明
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會第30屆頒獎大會10月16日在京舉行。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于1992年10月16日建立?;鹗菫榱思o念當代工礦泰斗孫越崎先生70多年來為中國工礦事業(yè)作出的突出貢獻,由朱學范、錢偉長、程思遠等20位知名人士及能源界領導倡議并設立?;鸬淖谥际侵С趾唾Y助能源科技教育活動、獎勵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培養(yǎng)科技人才、促進中國能源科技教育事業(yè)的繁榮和后備人才的成長,以實現(xiàn)孫越崎先生發(fā)展科技教育、振興中華的宏偉愿望。
基金建立30年來,支持和資助能源科技教育活動,獎勵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已經(jīng)成為能源領域最有影響力的科技基金組織。孫越崎能源科技獎分別設置了能源大獎、青年科技獎、家鄉(xiāng)教育獎和優(yōu)秀學生獎四個獎項,每年評審、頒獎一次。已累計獎勵3500余人,其中110余名能源大獎獲得者中,已有30多人成為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今年,評選出了能源大獎4人、青年科技獎20人、家鄉(xiāng)教育獎9人、優(yōu)秀學生獎174人。李國欣、戴彩麗、范京道和張彥祿四位同志榮獲能源大獎。4位能源大獎獲獎者中,戴彩麗教授一直致力于“高含水油田進一步提高采收率”和“非常規(guī)油氣儲層改造高效開發(fā)”兩大方向應用基礎研究。李國欣同志長期致力中國石油勘探項目對標管理和風險勘探研究工作。范京道同志主要從事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開采等方面的科研與管理工作。張彥祿同志主要從事煤礦短壁機械化開采、無軌輔助運輸、巷道掘進等領域關鍵裝備科研工作。
煤炭領域有兩位同志獲獎,分別是能源大獎獲得者范京道同志和張彥祿同志。范京道現(xiàn)為陜西延長石油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任國家應急管理部煤礦智能化開采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主要從事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開采等方面的科研與管理工作。30多年來,范京道一直致力于煤礦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創(chuàng)新與礦業(yè)工程管理實踐,2014年,他帶領團隊率先在黃陵礦區(qū)建成了我國第一個智能化開采工作面,實現(xiàn)了智能化開采從0到1的突破,成為我國首個煤礦智能化示范基地。張彥祿現(xiàn)為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主要從事煤礦短壁機械化開采、無軌輔助運輸、巷道掘進等領域關鍵裝備科研工作。主持“大型礦井綜合掘進器人”等30余項科研課題,以及主持研發(fā)了我國首套短壁機械化開采成套裝備、綜采工作面快速搬家技術及成套裝備及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系統(tǒ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