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梅
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的第四個價值準則是友善,它意味著不僅要善待他人,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還應善待人類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即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齊文化中蘊含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豐富思想與實踐。
關鍵詞:齊文化 ? 友善 ? 人 ? 自然
友善是中華民族千百年形成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個人層面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還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支撐。友善意味著不僅要善待他人,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還應善待人類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即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重要源頭的齊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友善思想和豐富的友善實踐。深入挖掘和闡發(fā)齊文化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方面的友善精神及其時代價值,對于更好地培育和踐行友善價值觀,維系社會成員之間的和諧關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生,具有積極意義。
一、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方面的友善思想
齊人重視與自然保持和諧的關系,曾經(jīng)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的齊相管仲就曾提出了極其豐富的生態(tài)思想。第一,管仲主張順應四時,敬畏自然。《管子·五行》中說:“人與天調(diào),然后天地之美生”?!豆茏印ぐ仔摹分姓f:“萬物均,百姓平矣”?!豆茏印に臅r》中說:“然則柔風甘雨乃至,百姓乃壽,百蟲乃蕃,此謂星德”。“令有時……不知四時,乃失國之基”。認為山澤林藪是“天財之所出”?!豆茏印ち⒄分姓f:“山澤各以其時而至,則民不茍”?!豆茏印つ撩瘛分姓f:“順民之經(jīng),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廟,恭祖舊?!倍技畜w現(xiàn)其依天地四時來執(zhí)政、遵循自然規(guī)律、“人與天調(diào)”的思想,反映了其對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尊重,第二,管仲進而提出了“有度、有禁、有治”的與自然生態(tài)和諧共處的方法。一是有度,即主張對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要適度。如在《管子·權修》中,管仲明確指出:“地之生財有時,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無窮”,因而需要“有度”,稱“故取民于有度,用之有止,國小雖安”。在《管子·五輔》中,他還提出了“三度”:“上度之天祥,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順”,上度、下度就含有對自然界有度的倫理觀,并強調(diào)“審時以舉事……不可不度也”,要“貧富有度”1,“取于民有度”2,“宮室必有度”3,都可看出管仲對自然資源開發(fā)利用的適度原則。二是有禁,即主張對自然資源的保護,禁止濫捕、亂伐。如《管子·國準》中指出濫捕、亂伐的嚴重危害,“燒山林,破增藪,焚沛澤,不益民利?!薄豆茏印荨芬蟆安环柑鞎r、不亂民功”,《管子·立政》中說:“天財之所出,以時禁發(fā)焉”;《八觀》中說:“山林雖廣,草木雖美,禁發(fā)必有時”等等,均可田出管仲對自然資源有禁的方法。三是有治,即對自然災害的治理,修復自然界的生態(tài)功能。如在《管子·水地》中,管仲概括了古來富國的經(jīng)驗:“圣人治于世也,其樞在水”,并對如何防治水災作了詳細論述。在《管子·四時》中,他指出春天要“修溝瀆”,夏天要“除漏田”,秋天要“補缺塞坼”,冬天要“作土功之事”,即興修水利?!豆茏印の遢o》還提出通過治理可變害為利:“導水潦,利陂溝,決潘渚,潰泥滯,通郁閉,慎津梁,此謂遺之以利”等等。第三,管仲還認為君主應帶頭順應天時。“為人君而不能謹守其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立為天下王”4。意思是說:做國君的不能守住自己的山林沼澤,就沒有資格做天下諸國的盟主。強調(diào)了君主行為的表率作用及其對治國安民的導向作用。
二、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方面的友善實踐
第一,設置專門機構管理環(huán)境和生態(tài)保護事宜。如《管子·立政》中就以官名和機構合一的方式,記錄了當時國家機關設置的情況。如“虞師”是古代管理山澤的官,司孔是管理水利和營建的官,司田是管理農(nóng)業(yè)的官,其管轄范圍都直接與環(huán)境和生態(tài)保護有關。
第二,加強了資源與生態(tài)保護的立法。如《六韜》法令要求順應四時安排農(nóng)事?!读w·虎韜》的“神農(nóng)之禁”中說:“春夏之所生,不傷不害,謹修地利,以成萬物。無奪民之所利而農(nóng)順其時矣。”即神農(nóng)認為應當禁止違反季節(jié)用地,應順應自然時節(jié)利用土地。《管子·立政》強調(diào)修憲禮法保護自然生態(tài):“修火憲,敬山澤林藪積草?!惫苤僭谌螘r,根據(jù)秋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不同環(huán)保要求,提出了環(huán)?!八慕备拍?。據(jù)《管子·七臣七主》記載,其中之“春禁”是:“無殺伐,無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斬大山,行大火,誅大臣,收谷賦。”“天子之冬禁”為“天子服黑絻黑而靜處,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發(fā)號出令曰:“毋行大火,毋斬大山,毋塞大水,毋犯天之隆?!敝赋錾植菽臼侨f物孕育生長的重要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得任意破壞。對于那些破壞環(huán)境者,管仲還制定嚴刑峻法進行懲罰?!捌埳街姌s者,謹封而為禁。有動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斷;右足入,右足斷”5。還頒布了保護動物的法律。“五政曰:令禁置設禽獸,毋殺飛鳥”6。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友善與齊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內(nèi)在關聯(lián)。齊文化蘊含著極其豐富而又生動的友善精神,尤其是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方面。值得今人深入挖掘和闡釋。我們應自覺地將齊文化中有關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方面的“友善”精髓與當今社會現(xiàn)實相結合,通過轉化和提升,深入闡發(fā)和挖掘其時代價值,古為今用,并積極培育和踐行友善精神,以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以及新發(fā)展理念的踐行,提供重要精神支撐。
注釋
《管子·五輔》
2 《管子·權修
3 《管子·八觀》
4 《管子·輕重甲》
5 《管子·地數(shù)》
6 《管子·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