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琦
相信很多同學在語文學習的過程當中都發(fā)現(xiàn),老師強調(diào)的最多的就是要“愛上閱讀”。作為老師提出這樣的要求,當然是為了同學們更好地學習語文,而作為學生,很多同學在閱讀上面又面對著內(nèi)心的一些矛盾:一方面同學們認同老師的觀點,知道閱讀對于語文學習來說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相當一部分同學似乎又不能坐著讓自己愛上閱讀,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那些沒有閱讀的欲望。
這確實是一個非?,F(xiàn)實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好閱讀欲望的問題,如果只是聽老師的話而不帶有一定的閱讀欲望去閱讀,那么這樣的閱讀終究不能長久。所以在這里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一下如何點燃內(nèi)心的閱讀欲望。
一、閱讀欲望是個什么樣子?
很多同學常常問老師一個問題:閱讀欲望到底是個啥?這個問題問得非常通俗,也非常可愛。這里就跟朋友們來說,說什么是閱讀欲望。
不少同學可能都知道,人都是有欲望的,只不過表現(xiàn)的地方不同而已。首先來看看在生活當中我們有什么樣的欲望:同學們小時候一定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當看到別的小朋友手上有自己喜歡的玩具時,自己心里就會有一種強烈的想法,那就是擁有一個一樣的玩具,這就是欲望;當看到別的小朋友吃著自己喜歡的零食時,會不由自主地咽口水,這也是一種欲望;當自己喜歡的動畫片時間還沒有到的時候,就早早地坐在電視前面,這還是一種欲望……所以說白了,欲望就表現(xiàn)為我們自己喜歡,然后總想著去做的事情。
相應的,閱讀欲望就應當表現(xiàn)為自己想著去閱讀。這種想還不是一般的想,應當是一種不由自主地想、一種比較強烈地想。我國古人曾經(jīng)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這就是閱讀欲望的一種體現(xiàn)。老師也遇到了很多喜歡閱讀的學生,他們在平常的學習與生活當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閱讀欲望,就是很多時候甚至是隨時隨地手上、手邊或書包里都有一本書,有時間的時候他們就會拿出來閱讀,而且不少同學還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那就是一邊閱讀一邊畫重點,有時候還會寫一些批注;如果注意比較還會發(fā)現(xiàn),這些同學在有時間的時候他們很少是跟別人高談闊論,也不會玩一些浪費時間的游戲——當然不是說這些同學的交流能力不強,事實上這些同學如果遇到談得來的人,會有很強的談吐表現(xiàn);也不是說這些同學不會玩,只不過他們玩的東西往往都帶有一定的智力因素。
知道的閱讀欲望有這樣一些表現(xiàn),那么同學們就可以對照自己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看看自己存在怎樣的差距,判斷自己的差距有多大。當然這里還需要解決一個問題:閱讀欲望從哪里來?
二、怎樣讓自己有閱讀欲望?
對于這個問題老師經(jīng)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和同學們的角度去思考。老師自己也是一個喜歡閱讀的人,在這里首先將自己的一些觀點、經(jīng)歷與同學們分享。
記得曾經(jīng)的自己也不喜歡閱讀,那么是什么時候又喜歡上閱讀的呢?那是因為無意當中發(fā)現(xiàn)了有與自己興趣愛好相近的讀物。這本書是哪里的呢?是親戚家的一個舊書堆里的,當時拍拍這本書上的灰塵,然后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就被書中所寫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后來,就是不斷尋找類似的書來讀;再后來,同學們可能也就猜到了,閱讀的面越來越廣,這實際上也就是閱讀的興趣越來越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雖然不能說手不釋卷,但也總是能夠做到天天有自己的閱讀時間,周周有自己的寫作時間……
也許有同學會說這樣的閱讀欲望被點燃太具有偶然性了,其實并非如此。雖然此前不喜歡閱讀,但是內(nèi)心就有一種不服氣的愿望,所以其實平常也總在找機會,看能不能愛上閱讀。事實證明,機遇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人,當你帶著點燃自己內(nèi)心閱讀欲望的想法去面對生活時,機遇會早晚出現(xiàn)在你的面前。
老師也與很多熱愛閱讀的同學做過交流,他們在點燃自己閱讀欲望的時候,也有一些非常值得借鑒的做法。這里老師向同學們介紹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這種情形:
情形一:從被強迫閱讀到自己愛上閱讀。
李同學的爸爸媽媽都是文化層次比較高的人,但是據(jù)李同學自己說自己一開始也不喜歡閱讀,于是爸爸媽媽就逼著他閱讀。雖然說一開始也有一些抵觸情緒,用女同學的話說就是當時就喜歡看電視,不喜歡看書。但是被爸爸媽媽逼著逼著,也就慢慢對電視淡化了興趣,而對書中的文字和圖片有了興趣,他還發(fā)明了一個讓自己愛上閱讀的方法——一邊看書,一邊畫畫。也就是將自己看到的內(nèi)容變成自己的理解,然后再用畫畫的方式體現(xiàn)出來。這么一來之后,對閱讀的興趣就是有增無減,內(nèi)心閱讀的欲望也從一個小火苗變成了熊熊大火,最終不僅讓李同學談吐不凡,而且作文水平非常之高。
情形二:給自己一個愛上閱讀的機會。
很多同學說自己沒有閱讀的欲望,實際上都是因為沒有給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畢竟在你們成長的過程中,首先遇到的不是書籍,而是電視或者其他媒體,因為沒有做到讓書籍先入為主,所以讓你們的閱讀欲望被其他對象占據(jù)了。要讓自己有閱讀的欲望,首先就要給自己開辟一個閱讀的空間,要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愛上閱讀的機會。呂同學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閱讀的欲望時,他就思考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有一次他受一個廣告詞的啟發(fā),就去嘗試先去讀一些篇幅較短、情節(jié)較為簡單的文章;在找到了感覺之后,就開始閱讀一些雜志;最后就愛上了書籍……這是一個循序漸進讓自己愛上閱讀的過程,對于很多同學來說也是可以借鑒的。
情形三:用自己的愛好點燃閱讀的欲望。
也許你不喜歡閱讀,但是你一定有自己的愛好,將自己的愛好作為出發(fā)點,可以尋找到一條通往熱愛閱讀的路徑。有一個張同學特別喜歡故事,一開始是喜歡聽故事,后來喜歡上了講故事,為了讓自己講的故事越來越精彩,他一開始選擇了讓別人給他講好聽的故事,后來就選擇了通過閱讀來給自己講故事“練內(nèi)功”(這是這個同學自己所用的形容詞)。雖然說他的目的是講好故事,但是客觀上也讓自己的閱讀欲望被點燃,所以這也不失為一條通往熱愛閱讀的有效途徑。
三、閱讀欲望驅(qū)動有效閱讀!
由于篇幅所限,老師沒有辦法跟同學們分享更多的案例。但是這三個案例已經(jīng)能夠說明很多道理:首先,不可能每個人生下來就有閱讀欲望,但是一定可以想辦法讓自己的閱讀欲望被點燃。上面三個例子當中,不同的同學可以說是選擇了不同的方法,但是最終都讓自己成功地愛上了閱讀,那么這些例子對于同學們來說就有很大的啟發(fā)意義;其次,在閱讀欲望被點燃之后,還要讓閱讀的火苗越燒越旺,只有這樣才能讓閱讀變得可持續(xù)。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凡事都需要堅持,閱讀尤其如此。雖然說閱讀的過程當中,讀者能夠體驗到很多的樂趣,但是這種樂趣畢竟沒有電視或手機那樣來得直接和刺激,如何讓自己的閱讀興趣不受干擾,其實很考驗我們同學的自制力,如果同學們能夠從小學階段就養(yǎng)成這種自制力,那么無論是對于閱讀來說,還是對于其他學習來說,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其實上面所說的這些都是為了讓閱讀欲望去驅(qū)動有效閱讀的發(fā)生。根據(jù)老師的教學經(jīng)驗,有效閱讀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能夠用自己的口頭語言將閱讀到的內(nèi)容復述出來;二是能夠用自己的筆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同學們可以用這兩個基本特征去對照自己的閱讀,從而判斷自己的閱讀是否有效。當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稚嫩,但是只要一直堅持下去,只要不斷地錘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水平,那自己的閱讀就一定會越來越有效。
總的來說,作為一名小學生,一定要想方設(shè)法讓自己內(nèi)心閱讀欲望這個火苗被點燃??梢圆豢鋸埖刂v,這一努力實際上是學好語文的必要條件,如果閱讀的欲望不能被點燃,或者閱讀的火苗只是若隱若現(xiàn),那么語文學習就會面臨很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