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年齡焦慮”到“姐圈文化”
      ——《乘風破浪的姐姐》的中年女性困境及其解圍之路

      2021-11-28 06:16:50曾一果
      中國圖書評論 2021年11期
      關鍵詞:小姐姐姐姐年齡

      □曾一果 肖 英

      【導 讀】由芒果TV推出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一、二季自開播以來引發(fā)強烈關注,與以往所有呈現(xiàn)青春靚麗女性形象的“她綜藝”不同,該節(jié)目試圖打破年齡規(guī)則,將鏡頭聚焦于“30+”的中年女性,通過彰顯中年女明星的成熟魅力,建構“姐圈文化”,以扭轉當代社會對中年女性年齡與性別的雙重偏見。

      最近芒果TV推出的女團成長類綜藝節(jié)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推出并再次引發(fā)廣泛關注,而在2020年,芒果TV推出的女團成長綜藝節(jié)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季推出當天,各維度數(shù)據均排名第一,上線三天播放量破3億,話題閱讀總量超過440億,節(jié)目完結之時播放量超50億[1],可見該檔逆齡女性選秀節(jié)目的火爆程度。《乘風破浪的姐姐》以及之前的《創(chuàng)造101》《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綜藝節(jié)目都聚焦當代女性的生活、工作和情感議題,節(jié)目亦被統(tǒng)稱為“她綜藝”。[2]“她綜藝”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的《超級女聲》——以“想唱就唱”為主題的電視選秀節(jié)目。而在今天,“她綜藝”不斷發(fā)展,話題也由“年輕女性”轉到三十而立的“中年女性”身上,《乘風破浪的姐姐》的主角們都是“30+”的中年女性,更準確地說是中年女明星。

      一、年齡焦慮:“她綜藝”節(jié)目的媚青與厭老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之前,霸占熒屏和社交媒體平臺的是《創(chuàng)造101》《青春有你》之類的青春偶像選秀綜藝,展現(xiàn)的都是一些膚白貌美、青春活力的美少女。但《乘風破浪的姐姐》摒棄了傳統(tǒng)女團綜藝的“白瘦幼”路線,第一次將目光集中于30歲以上的中年女性,不少人認為這場女性的逆齡之戰(zhàn)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凸顯個性獨立的女性價值觀。在絕大部分綜藝節(jié)目都趨向于“小鮮肉”時,《乘風破浪的姐姐》關注中年女性的權益問題。

      現(xiàn)代女權主義運動揭示了父權制社會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力求在父權制社會中為女性贏得同男性平等的權利。然而,整個現(xiàn)代社會除了男女的性別不平等,還存在年齡“不平等”。美國學者羅伯特·巴特勒(Robert N.Butler)注意到了這點,并在性別歧視基礎上引入“年齡歧視”的概念,即一個年齡組對其他年齡組的偏見,認為老年人是生理或社會方面的弱者,只有年輕才具有價值。在女權主義運動中,社會對女性的年齡不平等問題亦缺乏應有的關注。學者崔恩昊就指出,歷來我們忽略了女性內部的差異性:女性中的年齡和衰老問題一直處于空白地帶。甚至女權主義運動自身,也將老年女性視為“異己”。在整個社會厭老的意識形態(tài)環(huán)境中,老年女性處于邊緣和受歧視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這被認為是第三次女性主義浪潮失敗的重要原因。[3]年齡歧視在男性身上很少見,年齡增長通常是更加成熟、穩(wěn)重的標志,但對女性而言,年齡增長則意味著衰老和虛弱。所以,同樣的30歲,男性往往會迎來人生發(fā)展的黃金期,但部分女性卻選擇了“回歸家庭”,特別對女明星而言,30歲是一道坎。

      可以說,全球化以來的消費社會加劇了整個社會的年齡歧視和媚青心理。在消費主義時代,年輕人是消費市場的主力。為了吸引年輕人,文化產品也竭力討好年輕人口味。無論是電視、電影為主的大眾傳媒時代,還是今天的互聯(lián)網時代,媒體歷來傾向于20歲上下、青春靚麗的年輕女性,因為她們更符合當代媒介文化工業(yè)的審美和消費需求,中年女性則逐漸淡出。在《演員的誕生》節(jié)目中,宋丹丹直言“當自己到了三四十歲,基本沒人找她演戲了”。姚晨作為微博女王,卻在騰訊“星空演講”中敘述“一個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過去五年里,我生了兩個孩子,錯過了很多好導演的好項目,等再回到職場時,我的事業(yè)已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毕噍^之下,吳京、黃渤、徐崢等男明星卻都在三四十歲時迎來事業(yè)巔峰時刻。所以,對中年明星而言,年齡對男性友好,對女性殘忍,這便是娛樂圈的年齡法則。邁克·費瑟斯通在《消費文化中的身體》中引用Kern的話指出:

      我們的時代是一個癡迷于青春、健康和肉體之美的時代。電視、電影、占主導地位的可視媒體制造出大量堅持不懈地昭告人們要銘記在心,優(yōu)雅自然的身體和美麗四射的面龐上露出的帶酒窩的微笑是開啟幸福,甚至是開啟幸福實質的鑰匙。[4]

      媒體一味鼓吹和崇尚青春價值,在消費意識形態(tài)主導下,琳瑯滿目的化妝品和發(fā)達的廣告業(yè)和整容業(yè)不斷宣揚、制造青春和美貌神話,這又加劇了女性對衰老和變丑的恐懼。所以,當《乘風破浪的姐姐》以“30+”女性作為節(jié)目主角,展現(xiàn)她們在該年齡段特有的風采,這無疑是對當代媚青文化的一次重大反擊?!叭P,青春歸位”的節(jié)目口號,意在打破綜藝節(jié)目的年齡閾限,重新賦予“30+”女性新的青春內涵和獨立精神。

      二、從“小姐姐”到“浪姐”:一種新女性文化

      在整個社會崇尚“小鮮肉”的媚青文化下,《乘風破浪的姐姐》“背道而馳”,不僅鼓勵中生代女藝人掙脫身上的年齡枷鎖,展示中年女性的自信、獨立與成熟魅力,亦讓更多人開始關注長期以來被我們忽視的女性年齡與權益問題。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從女權主義的視角來看,《乘風破浪的姐姐》試圖打破社會對女性的年齡歧視,努力為中年女性發(fā)聲。具體而言,它通過賦予參加節(jié)目的“30+”女性的“姐姐”身份角色,這一重新命名意義重大。

      近年來,社會和媒體上興起一股關于女性社會稱謂的新型稱呼,最典型的就是“小姐姐”。語言作為社會的產物,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風向的轉變?!靶〗憬恪币辉~作為網絡流行詞肇始于2016年,最早源自“二次元”的亞文化圈層,日本聲優(yōu)偶像組合μ’s擁有9位成員,其中僅有一位成員小于20歲,相對粉絲群體年齡,她們不適合被稱為妹妹,但稱呼姐姐又不夠可愛,且相較于其他真正的偶像和藝人,她們更像鄰家姐姐一樣親切,因此粉絲用“小姐姐”作為對她們的愛稱,網絡流行語“小姐姐”由此而來。[5]因而,當下的網絡流行語“小姐姐”指稱年輕、溫柔、可愛的女性,它是繼“美女”“女神”之后對女性的又一稱呼語,泛指一切年輕漂亮的女性。在女性年齡焦慮的時代,“小姐姐”稱呼的流行恰好給予女性一絲心靈慰藉,滿足她們對年輕化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略凇吨R考古學》中將話語視為:“一個社會團體依據某些成規(guī)將其意義傳播于社會之中,并以此確立其社會地位,并為其他團體所認識的過程”[6]?!靶〗憬恪弊鳛橐环N從亞文化圈層傳播至互聯(lián)網進而成為大眾所默認的性別話語,滿足了當代女性求年輕、拒衰老的心理,但這樣一種稱謂其實也遮蔽了女性對于年齡與衰老的真正認識。當女性沉浸在“小姐姐”稱謂所建構的虛幻年輕感中,她們很難正視自己走向中年的現(xiàn)實。而“小姐姐”所指代的撒嬌、溫柔、可愛等內涵迎合的依舊是男權社會的審美取向,滿足的是男權視角下的凝視快感,在某種程度上反而加劇了整個社會的年輕化審美趨勢。有統(tǒng)計表明從2016年“小姐姐”作為網絡流行語傳播以來,關注該詞語的年齡最多分布在30~39歲,即開始步入中年階段、面臨年齡焦慮的群體。[7]而關注和使用該詞的男性多于女性,甚至到了后期,部分男性對于“小姐姐”的使用帶有撩人和挑逗意味,如“小姐姐,我想!”“小姐姐身材”等相關詞語開始被濫用于一些色情化的媒體公眾號中。男性以“小姐姐”作為對女性的稱呼或許緩解了女性的年齡焦慮,但也使女性進一步陷入整個男權統(tǒng)治話語所編織的“陷阱”中。

      或許正是受到“小姐姐”文化的啟發(fā),《乘風破浪的姐姐》節(jié)目不失時機地將“姐姐”一詞推出并賦予其新的意涵,從而有效地改變了更多女性的“年齡焦慮”情緒。李少威在對“姐姐”文化進行解讀之時表示:“一個人作為成熟的個體獨立面對社會,常常會感覺到自己的渺小、無力和不安全,有一種 ‘回歸母腹’的沖動,而姐姐,就是一個‘母腹’的人格化存在?!保?]在中國人的家庭文化結構中,姐姐通常具有一種“母腹”的人格化,她與母親的身份有所貫通,往往扮演著犧牲和付出的角色,在父權制社會的家庭與社會結構中,姐姐很容易成為獨立、堅強的代言人,并且其經常是柔弱弟弟的保護神。例如,在搖滾歌手張楚的《姐姐》中,“姐姐”就是一種溫柔又堅強的角色存在:

      這個冬天雪還不下,站在路上眼睛不眨,我的心跳還很溫柔,你該表揚我說今天很聽話,我的衣服有些大了,你說我看起來挺嘎,我知道我站在人群里挺傻,我的爹他總在喝酒是個渾球,在死之前他不會再傷心不再動拳頭,他坐在樓梯上面已經蒼老,已不是對手……哦!姐姐,我想回家,牽著我的手,我有些困了……

      精密稱取蘆丁對照品適量,置于2 mL容量瓶中,以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搖勻,得質量濃度為1. 0 mg/mL的對照品溶液。0. 45 μm微孔濾膜濾過,4 ℃保存?zhèn)溆谩?/p>

      像李少威所說的那樣,《姐姐》將“姐姐”的親切、溫柔和值得依賴,與父親的暴力、強權和不值得信任進行了直接對比。歌詞表達了對父權制世界的強烈不滿,而將贊揚的詞語都給予了“姐姐”。在這首歌中,“姐姐”成為在父權制社會環(huán)境中成長,但具備批判和反抗父權制社會能力的人物。她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母親,成為能夠切實幫助弱小的弟妹抵抗父權制壓迫,并帶領他們重新回歸溫暖家園的有責任、有擔當?shù)呐浴?/p>

      因此,與帶有萌文化氣質的“小姐姐”相比,“姐姐”摒棄了“小姐姐”所代表的幼稚與懦弱形象,彰顯的是成熟、自信、獨立的女性氣質。在整個社會媚青與厭老的年齡話語中,“姐姐”這一話語的橫空出世恰恰給予女性以自信與勇氣?!冻孙L破浪的姐姐》正是借助于時興的“姐姐”文化,以“乘風破浪永向前的姐姐們”的名義,為處于瓶頸期的中生代女藝人正名。節(jié)目所選取的30位女性年齡跨度從30歲至52歲,她們來自不同的職業(yè),有的早已結婚生子,有的離過婚,有的40歲仍孑然一身,總之,都處于年齡危機中。但節(jié)目緊扣“姐姐”二字,不斷強調“年齡只是個數(shù)字”“中年女性也有自己的風采”,并借助參加選秀的中年女明星之口,重構社會對中年女性的認識。50歲的鐘麗緹說道:“我不想覺得他們認為20歲會贏,為什么20歲會贏,我覺得年齡是個數(shù)字,我的狀態(tài)心態(tài)永遠只是22歲。”當具體問及年齡問題時,38歲的萬茜直言“每個年齡段的女生都有自己的魅力,我為什么要否定自己,我已經到了我的黃金期”。在這里,年齡不再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相反,“30+”被賦予了成熟、自信、獨立和知性之美。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季播出后,“姐姐”立刻成為風靡網絡和社會的流行詞。特別是到了7月份第一季節(jié)目播至第五期,“姐姐”的搜索指數(shù)飆升,并且跟關注“小姐姐”的男性多于女性的情況不同,《乘風破浪的姐姐》引發(fā)的是絕大部分女性對于“姐姐”一詞的關注。也就是說,當《乘風破浪的姐姐》以“30+”女性重新塑造中年女性形象,引發(fā)了整個社會女性的情感共鳴,特別是那些正處于人生瓶頸期的女性看到了希望。許多女性網友通過彈幕和網絡留言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

      看完《乘風破浪的姐姐》,突然沒那么害怕變老了。

      不知道為什么會被這些“30+”的女性吸引,可能是她們眼中那種堅定的眼神。

      我不追星,但是感覺到她們都在努力。

      《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一群“30+”女性為節(jié)目主角,通過強調中年女性的自信、獨立和勇敢,重新塑造綜藝舞臺上的中年女性形象,掀起了一股“姐圈文化”的新女性文化潮流。

      三、姐圈文化:中年女性多樣化的“自我呈現(xiàn)”

      《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30+”女性并非一事無成,她們都是擁有足夠知名度的成功女性——演員、歌手或制作人。豐富的閱歷與資源并沒有使她們止步不前,而是重新歸零,再次出發(fā),挑戰(zhàn)和嘗試自己從未接觸過的新事物,這就打破了外界對于中年女性保守怠慢、停滯不前的“刻板印象”。一直以演員身份亮相熒屏,從未有過舞臺經驗,不會唱歌不會跳舞的王麗坤一上臺,評委便指出“一看她就知道是沒有舞臺經驗的”;同樣第二季中的那英,雖然是歌壇大姐大,卻不會跳舞。在褪去光環(huán)之后,她們能不斷挑戰(zhàn)和塑造新的自我形象。作為中國最早女團2005年《超級女聲》季軍,張含韻當年憑借一首《酸酸甜甜就是我》走紅,成為八九十年代的人心中的清純可愛女神,但也正因如此,她的形象一直是長不大的“美少女形象”。但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張含韻厭惡了自己抹不掉的青春刻板印記,發(fā)出了“我已經可愛了大半輩子,我不想再可愛了”的吶喊,期望通過節(jié)目以成熟的新面孔出現(xiàn)。出道多年的黃圣依結婚生子后開始慢慢淡出熒屏,當節(jié)目組問及她是否擔心參加節(jié)目讓自己的完美形象破碎時,她直率地回答:“我有完美的形象嗎?我一直都是有質疑的,從來都有,我不怕外界的質疑?!辈徽撌窍M蚱仆饨缈贪逵∠蟮膹埡崳€是從容面對質疑想要打敗從前的“自己”的黃圣依,還有大氣颯爽的寧靜、敢言敢做的張雨綺,《乘風破浪的姐姐》試圖從多個方面展現(xiàn)豐富立體的現(xiàn)代女性形象,她們所展示的真實、獨立、灑脫和冒險精神,恰恰彌補了熒屏上長期以來單一的中年女性形象。正如波伏娃在論及女性獨立時所強調的:“今日的女人要做出豐功偉業(yè),最需要的是忘掉自己,但為了忘掉自己,首先必須堅信從今以后找到自我?!保?0]274

      如果說張含韻、黃圣依等中生代女星更多地希望突破傳統(tǒng)的自己,打破外界對自身的刻板印象甚至是質疑,那么作為節(jié)目中年紀最大的選手——52歲的伊能靜,則更多地反映了中年女性面臨的家庭與事業(yè)的抉擇。已經出道36年的伊能靜大兒子18歲、小女兒4歲,作為擁有多年母親身份的她,相比其他未婚或未孕的女星,更多地與家庭相勾連。如何平衡事業(yè)與家庭,也是當下中年女性不得不面臨的困惑,因為這意味著她們或將陷入“家庭主婦”的身份而難以脫離其中,“獨立”亦成為更加沉重的字眼。貝蒂·弗里丹發(fā)現(xiàn),20世紀20、30年代的美國女性是生氣勃勃的,戰(zhàn)后卻沉湎于舒適的家庭生活,只想做一個“幸福的家庭主婦”,當時媒體也極力營造出女性回歸家庭的溫馨圖像。[11]對這樣的社會思潮,弗里丹進行了嚴厲批評,她呼吁女性不能僅僅待在家里,而應該走出舒適的家庭,擁有自己的事業(yè)與價值。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52歲的伊能靜表示,她也沒想過自己回歸家庭后事業(yè)停滯這么多年,但她“現(xiàn)在又重新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至少嘗試去平衡,讓孩子覺得她不僅僅是一個忙進忙出的媽媽”?!皨寢尣恢皇且诩依?,你同時要有一個自我價值,女性不僅只有妻子、好媽媽的角色,更可以做令自己滿意的我?!边@種對于女性身份與價值的平衡恰恰是波伏娃與弗里丹一直努力傳遞的:無論歷史上還是當代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如何把婦女的職業(yè)限定在“主婦”的范圍內,把操持家務、撫養(yǎng)孩子、滿足丈夫作為女人的美德,女人首先應該是人,她應有作為人的一切權利。[11]1

      從30歲到52歲,盡管是在一個外界看來逐漸失去魅力的階段,但是《乘風破浪的姐姐》通過不同女性故事的熒屏書寫,展現(xiàn)了不再僅僅是圍繞著丈夫和孩子的家庭婦女形象,而是一個個擁有獨立想法的多樣化女性形象。

      另外,《乘風破浪的姐姐》也在努力打破傳統(tǒng)以來以男性作為觀看與凝視主體的觀看之道。首先,在節(jié)目的目標受眾上,女性觀眾占據了主流,根據百度的搜索指數(shù),關注節(jié)目的女性比例達到65.67%,男性比例僅占據34.33%。作為一檔展現(xiàn)中生代女星生活狀態(tài)與夢想追求的綜藝節(jié)目,其受眾同樣集中在作為中年女性的30~39歲的女性群體間。其次,節(jié)目本身也試圖弱化男性凝視,強調女性是絕對的敘事主體。具體而言,節(jié)目的男性角色包括作為成團見證人的黃曉明和作為評委的陳琦沅(舞臺總監(jiān))、趙兆(音樂總監(jiān))。黃曉明在節(jié)目中塑造的是一位姿態(tài)謙卑、處處謹慎、唯恐得罪各位姐姐的“侍者”角色,就像第二季他一進入賽場就對自己的身份進行定位“這一季我依然還是伺候大家”,以至于網友調侃該節(jié)目一面是“姐姐們的乘風破浪篇”,另一面是“曉明歷險記”,“女主男仆”的定位張揚的是女性主體地位。再次,對于決定30位女性去留的不是普通觀眾,真正擁有權利選擇誰淘汰誰留下的是全部為女性的500位現(xiàn)場大眾評審,這也是該節(jié)目與其他選秀節(jié)目的不同之處。它第一次將一個選拔節(jié)目最重要的去留權交給僅為女性身份的大眾評審,此時男性不再是凝視和選擇的主體,從而實現(xiàn)了女性身份從“他者”向主體的轉變。

      結語

      作為我國首檔逆齡女團選秀節(jié)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次將目光集中于“30+”的中年女性。它不僅反映了當今社會女性年齡歧視和年齡焦慮問題,同時通過展現(xiàn)中生代女藝人面對現(xiàn)實困境仍舊乘風破浪、勇敢向前的正面形象,致力于扭轉社會對中年女性的刻板偏見。當然,我們也不能指望,僅憑借一兩季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就能夠扭轉中年女性年齡歧視的社會現(xiàn)實。“小姐姐”“姐姐”的稱謂流行,確實撫慰了女性害怕衰老的心理,從而緩解了她們的年齡焦慮。然而,此種甜蜜的稱謂之下并不能真正幫助女性打破社會對女性的年齡歧視;相反,這樣的稱謂或許在更深層次上強化了女性年老色衰、退化貶值的知識體系。??抡J為,無論是再普通不過的知識還是話語,都隱含著一種權力的微觀運作。而在過去,女性往往只關注那些顯性的事物,關注權力的壓制模式,而忽視了隱性的卻無所不在的作為權力的話語。[12]但如今,或許恰恰是借助了這些“甜言蜜語”來建構了一套更深層次的男權思想。畢竟在當今社會,男權制思想精英不敢公開說女性是天生的二等公民,關于某一類人生而低等的話語在21世紀的話語中沒有合法性。所以在享受這些話語帶來的愉悅之時,應該保持一定的警惕與清醒。況且,僅僅依靠稱謂的轉變來獲得內心的愉悅與滿足,不足以真正支撐著女性走向獨立與自信。或者說,女性恰恰需要撕掉任何外界給予的標簽,正視自己真實的年齡和生活狀態(tài),不斷提高自我主體意識。

      其實,社會還是要正視年齡、衰老和真實的生活。當媒介、資本與商業(yè)合謀,不斷塑造著“黃臉婆”等污名化形象和“年輕才是真理”的價值論調,自然會加劇女性對于年齡的焦慮與恐慌感,厭老的意識形態(tài)(ideology of gerascophobia)會使女性越來越不敢正視自然的生理規(guī)則,畢竟沒有人可以永葆青春,任何人都會面臨衰老。但是就像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所說的,這種意識形態(tài)本身已經構成一套完整的表征系統(tǒng),它就像籠罩在我們周身的大氣一樣無處不在,我們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對意識形態(tài)系統(tǒng)之內所生成的任何假設失去了質疑能力。[13]如果女性自身沒有轉變這種觀念,很可能會淪為參與建構厭老意識形態(tài)的同謀者。法國社會學家大衛(wèi)·勒布雷東(David Le Breton)曾這樣評價:“我們慢慢走向死亡。卻始終感覺青春在自己身上得到了延長,感覺老人是另一個星球的事……在生命當中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老人都是指別人。”在勒布雷東看來,人類始終把衰老視為一種他者。[14]人類一直沒有正視這個最基本的生命法則,尤其是女性,將年齡、衰老視為敵人,即使是女性主義者,對衰老問題也一直缺乏關注。而在波伏娃看來,成長、成熟、衰老、死亡是基本的人類命運,讓老年不至于成為過往人生的戲仿的方法是正視其本身并尋求自己存在的真正意義?!皞鹘y(tǒng)的女人有意自欺欺人,她們企圖自我隱瞞自己的附屬地位,這就是她贊同依附的方式,但是敢于正視這種依附性本身就是解放,這是體現(xiàn)超越的第一步?!保?0]275可見,女性克服年齡危機、衰老恐懼的唯一方法是承認自己慢慢走向人生的新階段,且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獨特的意義和價值,與其感慨“青春飛逝”,不如享受每一個人生時刻帶給自己的真實體驗。

      《乘風破浪的姐姐》所昭示的“姐圈文化”展示了中生代女藝人在已經獲得一定人生成就時重新出發(fā)、挑戰(zhàn)自己的從容與自信,她們的成熟、氣場和與眾不同的風格,讓受眾看到了中年女藝人依舊具備的魅力與潛力,引發(fā)了社會對中生代女星的強烈關注,對于打破中生代女藝人單一固化形象、克服事業(yè)瓶頸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然而這種代表著“成熟、穩(wěn)重、大氣、自信”的中生代女星群體的“姐圈文化”能否突破中生代女藝人的邊界,在更大范圍內投射到整個社會的中年女性,從此改變社會對當下中年女性的歧視與偏見?恐怕是很難的。

      總而言之,雖然僅靠一檔綜藝節(jié)目來改變一種長期且結構化的社會認知是不現(xiàn)實的,但是《乘風破浪的姐姐》至少做了一次小小的嘗試,這種小小的嘗試也可能推動社會的進步,或許這就是菲斯克所說的“微觀政治”,“在微觀層面上,它們可以很好地充當一種對宏觀層面不斷加以侵蝕的力量,從這一體系內部來削弱它,以便更易于在結構層面上改變它,例如,有人會想知道,如果不是因為幾百萬婦女努力改善她們日常生活中的微觀政治環(huán)境,那么對改善婦女合法地位的努力能起多大的作用呢”。[15]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數(shù)字媒介時代的文藝批評研究”(19ZDA269)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

      [1]王琴.《乘風破浪的姐姐》:閃耀的女性力量[N].中國婦女報,2020-09-10(005).

      [2]劉嬌嬌,劉曉洺.“她綜藝”對女大學生的影響——以《創(chuàng)造101》為例[J].視聽,2020(01):49-50.

      [3]崔恩昊.老嫗無所依:女性主義的年齡歧視成因分析[J].天府新論,2017(02):6-13.

      [4]轉引自[英]邁克·費瑟斯通.消費文化中的身體[A].龍冰譯.刊載于汪民安,陳永國.后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C].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31.

      [5]周萍,衛(wèi)凱麗.稱謂語“小姐姐”的語義和語用研究[J].漢字文化,2019(24):12-13.

      [6][法]米歇爾·??拢R考古學[M].謝強,馬月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32-42.

      [7]來源于百度指數(shù),網址:http://index.baidu.com/v2/main/index.html#/crowd/%E5% B0%8F% E5% A7%90%E5%A7%90?words=%E5%B0%8F%E5%A7%90%E5%A7%90.

      [8]李少威.對“姐姐”的文化解讀[J].東西南北,2017(09):78-79.

      [9]許婧.《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出圈”密碼:彰顯獨立女性價值[N].中國藝術報,2020-07-15(004).

      [10][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李強選譯.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

      [11][美]貝蒂·弗里丹.女性的困惑[M].陶鐵柱譯.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

      [12]李銀河.女性權力的崛起[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183-189.

      [13]孟登迎.意識形態(tài)與主體建構:阿爾都塞意識形態(tài)理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17.

      [14][法]大衛(wèi)·勒布雷東.人類身體史和現(xiàn)代性[M].王圓圓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0:211-221.

      [15][美]約翰·菲斯克.解讀大眾文化[M].楊全強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12.

      猜你喜歡
      小姐姐姐姐年齡
      8萬元小姐姐為什么會選擇它?哪吒V的試駕體驗
      車主之友(2022年5期)2022-11-23 07:23:52
      變小的年齡
      Cлово месяца
      中國(俄文)(2020年9期)2020-11-23 06:24:08
      尚蕓菲攜最新單曲《瀟灑小姐姐》走進校園
      青年歌聲(2019年2期)2019-02-21 01:17:34
      TOO YOUNG TO LOCK UP?
      年齡歧視
      算年齡
      認識“黑”字
      大山深處的小姐姐
      大江南北(2016年8期)2016-02-27 08:22:46
      小寶寶
      临汾市| 鄂尔多斯市| 高州市| 耿马| 汕头市| 故城县| 巩义市| 连平县| 团风县| 昌吉市| 威海市| 潼关县| 巴彦县| 洪泽县| 定州市| 临猗县| 三台县| 大竹县| 仪陇县| 会宁县| 宝应县| 桃源县| 漯河市| 黎川县| 颍上县| 浦东新区| 公主岭市| 灌阳县| 南京市| 邛崃市| 霍山县| 临泽县| 崇明县| 合肥市| 万山特区| 大英县| 建昌县| 东源县| 珲春市| 武安市| 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