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炳乾 文 平
仙客來屬多年生球根花卉,塊莖扁圓形。頂部萌發(fā)簇生狀新葉,葉叢生,心狀卵圓形。 花梗長15~25 cm,肉質(zhì),從葉腋處抽出而高于葉面。開花時花瓣形如兔耳,又名“兔子花”,色澤艷麗,觀賞期從12 月至翌年4 月。
仙客來性喜涼爽、濕潤和光線充足的環(huán)境。理想生長適溫18~20 ℃, 室溫低于5 ℃易受凍致死,夏季高于30 ℃則進入休眠狀態(tài)。 生長期相對濕度以60%~75%為宜,盆土要始終保持潤而不燥為最佳,喜酸性土壤。環(huán)境條件若是太差會引起病害甚至死亡, 根據(jù)我們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強烈建議使用現(xiàn)代化自控溫室生產(chǎn)。
仙客來的根系纖細脆嫩,對水分異常敏感,整個生長期都要保持基質(zhì)處于濕而不澤、 干而不燥的狀態(tài),通俗來講就是當基質(zhì)有大約30%含水量時就要澆灌。
仙客來一般使用播種繁殖, 在規(guī)模化生產(chǎn)中常選擇具有優(yōu)良表現(xiàn)性狀的F1 代系列品種來育苗, 應用智能溫室生產(chǎn)使其生長始終處于一個理想環(huán)境條件,避免植株進入休眠狀態(tài)。一般根據(jù)品種類型和具體用花時間決定播種日期,總的來說,大花系列在上市前9~10 個月播種,中花系列上市前7~9 個月播種,迷你系列上市前6~7 個月播種。
4.1 種子催芽 用500 倍硫酸銅溶液浸泡種子30 分鐘,放入純凈水中置于室內(nèi),次日早上換水沖洗數(shù)次,再用500 倍硫酸銅液浸泡30 分鐘,再放入純凈水中,如此往復,需要7~10 天,80%種子露白時停止浸泡。
4.2 育苗拱棚準備 在選好的苗床上鋪一層新的無紡布,用百菌清800 倍液或多菌靈1 000倍液噴灑消毒, 再用干凈的細竹和塑料薄膜做好拱棚。為了在較長一段時間保持基質(zhì)濕潤,注意拱棚不可過高,50 cm 即可。
4.3 育苗基質(zhì)準備及裝盤 選用國產(chǎn)基質(zhì)加細河沙按照3 ∶1 的比例混合,裝入蒸籠用大火蒸2 小時,待基質(zhì)變涼后裝盤,用288 孔的育苗穴盤,切記不要壓實,用溫室澆花用的純凈水澆透后放到苗床上。再準備適量的基質(zhì),過篩后留下細的蒸2 個小時后,晾干待用。
4.4 播種 種子直接施于基質(zhì)表面, 每穴1顆,用晾干的基質(zhì)均勻的灑在表面,覆土1 cm。把穴盤移入拱棚,蓋好薄膜,在薄膜上再覆蓋一層干凈的黑布(仙客來種子萌發(fā)需要避光)。 溫度保持在 18~20 ℃,經(jīng)過 15~20 天陸續(xù)發(fā)芽,待到基本都發(fā)芽后逐步撤去黑布, 使幼苗逐步適應有光環(huán)境。
5.1 環(huán)境控制 溫室溫度繼續(xù)保持在15~20 ℃, 濕度保持在 75%左右, 光照保持在12 000~15 000 lx。
5.2 煉苗 將拱棚逐步分次開口,直至全部去掉薄膜,2~3 天完成。2 周左右就會長出真葉,每周噴施1 次磷酸二氫鉀1 000 倍液, 促進葉片變大變厚,并將光照逐漸提高到20 000 lx,濕度降到 50%~60%, 溫度白天保持在 22~25 ℃,夜晚15~18 ℃,拉大晝夜溫差,促進肥料吸收。
5.3 移苗 當3 枚真葉長齊時移植到大一點的穴盤中,72 穴或 10 cm×10 cm 的營養(yǎng)缽,移植時不要栽植太深, 要將小球莖的1/3 露在外面,仔細操作不要對真葉造成機械損傷,栽植后用水澆透。
5.4 施肥管理 移苗半個月左右新根已經(jīng)長出,肥水也能很快吸收,用20∶20∶20 和10∶30∶20 三元素速溶肥交替澆灌,肥水EC 值保持在0.5~0.8 mS/cm,薄肥勤施,基質(zhì)pH 值保持在5.5~6.5 之間,每月堅持噴施螯合鈣2 000 倍液,上午9:00 以前下午4:00 以后噴施。 待到種苗冠幅蓋滿穴盤口或營養(yǎng)缽時就可作為種苗銷售。
6.1 移盆定植 6 月中旬, 仙客來根系已經(jīng)長好即可移植,選用 ?180 或 ?160(單位:mm)雙色塑料盆, 移植時同樣的塊莖須露出基質(zhì)1/3,移植后澆水。
6.2 溫室管理
6.2.1 環(huán)境控制 在這一階段, 保持室內(nèi)白天25~28 ℃,夜間 20~22 ℃,不要超過 30 ℃,以免導致葉片疲軟或引起植株休眠,濕度保持50%~60%以防病害蔓延,光照維持20 000~25 000 lx(光照過低容易引起株形散亂)。
6.2.2 施肥管理 次期生長旺盛, 肥水EC 可以逐步加大到1.5~1.8 mS/cm, 兩次肥水間隔1次清水, 肥料選擇還是用20∶20∶20 和10∶30∶10 交替進行。
6.2.3 疏盆和株形整理 疏盆就是根據(jù)實際定期調(diào)整株行距,使盆與盆之間葉子不擁擠,最大限度讓所有葉子接受更多光照。 株形整理就是長到一定階段,葉子就會長短不齊,這時就要將長的葉子處理一下,使得整個植株排列有序,呈現(xiàn)一個帽子狀。 具體做法為:拿住長葉柄中下部輕柔的往下進行捻拉,使得長葉在外,短的朝里,用力不可過猛,經(jīng)過處理,株形就會飽滿而緊致。
7.1 肥水管理 生長后期, 花芽開始萌發(fā),對鉀肥的要求劇增, 可以采用15∶10∶30 澆灌,肥水EC 值維持在1.8 mS/cm 左右,1 次肥水間隔1 次清水。
7.2 環(huán)境控制 8—10 月光照控制在20 000~25 000 lx,11 月到春節(jié)期間,隨著外界溫度的降低, 光照從 25 000 lx 逐步升高到 30 000 lx,濕度保持在60%~70%。
7.3 疏盆、株形整理和花序整理 疏盆和株形整理同前, 花序整理就是把開出的花枝進行梳理,使其整齊的挺立在冠幅中央。
仙客來的病蟲害很復雜,難防難治,病害一旦泛濫,損失巨大,所以要對基質(zhì)進行嚴格的高溫消毒。
8.1 病害
8.1.1 苗期猝倒病 萌芽初期,莖基部逐漸局部變褐色并發(fā)黑,最后蔓延到整個植株,直至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做好基質(zhì)消毒,使幼苗處于一個低感染環(huán)境。 一旦發(fā)現(xiàn)有此病苗頭第一時間降低室內(nèi)濕度,清理患病部位,噴灑阿米西達800 倍液或多菌靈 500 倍液,每隔 4 天噴 1 次,連噴 4 次。
8.1.2 細菌性疫病 整個生長期皆可發(fā)病,表現(xiàn)為初期葉柄中下部開始軟腐, 并且持續(xù)擴展,有水浸狀黏液出現(xiàn),繼而出現(xiàn)葉子黃化和倒伏。 防治方法:做好基質(zhì)和環(huán)境消毒,及時清理感病植株并隔離防治,用中生菌素600 倍液或農(nóng)用鏈霉素1 000 倍液噴灑,每隔4 天1 次,堅持1 個月。
8.1.3 枯萎病 從球莖頂部芽點部位開始發(fā)病, 開始偶爾幾個芽點發(fā)黑, 繼而蔓延整個芽點,使整株葉片黃萎或發(fā)黑,很難防治,一般采取清理防止蔓延。防治方法:樹立防大于治的理念,做好基質(zhì)高溫消毒,避免環(huán)境污染;清理患病嚴重的植株,去除病患部分;用500 倍液的硫酸銅液噴灑球莖, 每隔1 天噴1 次, 持續(xù)管控30 天或45 天;用乙磷鋁800 倍液噴灑球莖,每隔 4 天 1 次,連用 4 次。
8.1.4 灰霉病 花期發(fā)生頻繁,主要危害花瓣,花瓣上出現(xiàn)細小的黑點。防治方法:避免溫差太大、低溫高濕、光照不足,清理感病葉片,用腐霉靈 1 000 倍液每隔 3 天噴灑,連噴 4~5 次。
8.2 蟲害防治
8.2.1 蛞蝓 蛞蝓俗稱鼻涕蟲, 是一種類似蝸牛的軟體動物,啃食葉子,常造成葉子出現(xiàn)多處裂口和孔洞。 防治辦法:做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加強對衛(wèi)生死角的檢查處理,少量的人工捕捉,在苗床四周撒硫酸鋁顆粒(有特效)。
8.2.2 薊馬 薊馬造成花瓣枯萎, 主要來源為基質(zhì)攜帶。 防治方法:從源頭上入手,基質(zhì)高溫消毒, 定期對溫室周邊、 苗床底下用氫氧化鉀2 000 倍液噴灑, 氧化樂果1 000 倍液灌根,根據(jù)情況可以進行 3~4 次,間隔 4 天 1 次。
8.2.3 蚜蟲 加強光照控制, 濕度不能過高。2.5%溴氰菊酯3 000 倍液或氧化樂果1 000 倍液每隔 4 天噴 1 次,3~4 次即可防治。
8.2.4 紅蜘蛛 附著于葉片的背面吸食汁液,用螨危1 000 倍液或氧化樂果1 000 倍液輪換噴藥防治,注意背面一定要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