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英
(石家莊市藝術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31)
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各個院校對于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院校相繼開設舞蹈專業(yè),進一步推動了舞蹈專業(yè)教學的發(fā)展。舞蹈意識作為學習舞蹈的基礎所在,其主要指的是表演者在舞蹈表演進程中,當情感達到某種程度以后,就能夠自然而然將情感滲透到動作中來[1]。但從藝術院校舞蹈教學現(xiàn)狀來看,當前在舞蹈意識培養(yǎng)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失,大部分學生并不具備舞蹈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舞蹈教學的質(zhì)量。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舞蹈意識就成為各個藝術院校舞蹈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
從當前藝術院校舞蹈教學實際來看,教師普遍更為傾向于舞蹈技能方面的教學,在舞蹈意識培養(yǎng)方面則不夠重視,盡管學生的動作、技能更為標準,但學生在實際表演進程中缺乏情感方面的流露[2]。比如,對于藝術院校芭蕾舞教學而言,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開、繃、直、立”,但教學過程中過于傾向于舞蹈技能,學生欠缺舞蹈意識,在實際表演過程中則會導致動作過于僵硬,四個動作完全欠缺芭蕾舞的情感、優(yōu)美。因此,在舞蹈意識培養(yǎng)的背景下,教學中當某個動作停住的情況下,需要讓學生去關注腳尖、腿部位置的延伸性,同時引導學生去迎合音樂與舞蹈動作,使得肌肉能夠展現(xiàn)更好的流線性,真正將情感融入到舞蹈動作中來。
從學生的層面來看,在具備舞蹈意識的情況下,可以幫助學生更為深入的理解音樂、舞蹈、主題等,并將自身的情感融入進來,使得舞蹈技能具有更強的生命力、人情味,使得音樂、舞蹈、主題能夠順利銜接起來。如此,學生才能夠真正將舞蹈技能、舞蹈意識進行有效的融合,對舞蹈這門藝術產(chǎn)生更為濃厚的興趣,并嘗試將個人風格融入進來,在進一步提升舞蹈水平的同時,幫助學生去理解舞蹈作品、創(chuàng)新舞蹈作品。
對舞蹈意識培養(yǎng)來說,情緒傳遞是重中之重,能否掌握情緒傳遞的方法,直接關系到學生舞蹈能力的發(fā)展。對教師來說,在教學進程中,應當側重于情緒方面的教學,然后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訓練模式,圍繞學生這個教學主體來進行情感的引導,讓學生嘗試將自身感情融入到舞蹈中來,并利用舞蹈技術動作進行展現(xiàn)。比如,對于民族舞教學來說,其本身的風格極為獨特,無論是從風格來看,還是從韻律來說,都具有各個民族所獨有的特色,而這種特色正是各族人民在漫長生活歷程中的情感積累與表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預習作業(yè),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小組分工、合作,在課前進行民族舞有關知識的搜集整理,包括民族資料、習慣、風俗、舞蹈等等,然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資料的分享,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民族舞的理解,為學生情感傳遞奠定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則需要讓學生結合自身搜集的資料,引導學生將情感表達融入到舞蹈技術動作中來,逐步幫助學生掌握情感傳遞的方法[3]。
正如上文所述,舞蹈意識主要指的是個人對于舞蹈有關內(nèi)涵、外延認知的意識,針對不同類型的舞蹈,不同個體在認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與此同時,舞蹈本身作為人類文化藝術中的一種類型,其屬于人類進行情感表達的重要途徑,本身具有極強的文化屬性。要想培養(yǎng)學生舞蹈意識,教師必須要從文化認知層面著手,致力于讓學生了解各個舞蹈的類型、起源、藝術性等等,同時主動引導學生去建立舞蹈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真正理解舞蹈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理解舞蹈起源于人類勞動、生產(chǎn),本身是真實生活所實施的藝術性提升模式。在幫助學生建立文化認知的基礎上,教師再逐步針對舞蹈語言、舞蹈生命意識領域進行有效的拓展,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全面融入文化、語言、情感、生命等領域的內(nèi)容,使得舞蹈具有更強的活潑性、自然性,在幫助學生拓展認知的同時,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不斷提升。
相較于其他動作來說,舞蹈動作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性,其需要依靠氣息、力度等方面的表現(xiàn),對于力的表現(xiàn),離不開氣的支持,而氣的來源,又必須要順著力進行表達。倘若學生沒有掌握氣息、力度的表達,單純進行舞蹈動作的模仿,舞蹈則會與常規(guī)動作類似,缺乏表現(xiàn)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高度重視舞蹈動作的培養(yǎng),圍繞氣息、力度開展教學,讓學生注重銜接氣息、力度,并盡可能保持一致,在長時間的堅持下,逐步掌握情感與動作的統(tǒng)一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強調(diào)肢體動作、音樂節(jié)奏、形體訓練等方面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從而有效強化學生舞蹈節(jié)奏,進而逐步強化學生舞蹈意識。
綜上所述,舞蹈意識作為舞蹈教學的基礎所在,廣大教師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充分結合藝術院校舞蹈教學目標、學生實際能力,將舞蹈意識滲透到舞蹈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來,從而有效提升舞蹈教學的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