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遼東地區(qū)玉米密植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分析

      2021-11-30 07:37:15
      關鍵詞:遼東田間病蟲害

      王 娟

      (遼寧省撫順市家業(yè)特產學校,遼寧撫順 113123)

      遼東地區(qū)位于開原、撫順、蓋州一線以東地區(qū),是遼寧省玉米的主要產區(qū)。在該區(qū)域玉米生產上,鑒于農民傳統(tǒng)種植觀念根深蒂固,稀植大穗型玉米品種長期占據(jù)主導地位。近些年,農業(yè)推廣部門加大密植栽培技術的宣傳、引導,通過培養(yǎng)示范戶,逐步轉變農民傳統(tǒng)種植理念,同時經過密植型玉米品種在遼東地區(qū)的試驗示范,發(fā)現(xiàn)該區(qū)域推廣種植密植型玉米品種具有可行性,且玉米增產效果明顯,相較于種植稀植大穗型玉米品種,密植栽培產量每667m2增產約200kg[1]?,F(xiàn)將遼東地區(qū)玉米密植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以期進一步挖掘該區(qū)域玉米增產潛力,促進農業(yè)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1 核心技術

      1.1 密植型玉米品種的選擇

      當前,在遼東地區(qū)玉米生產上,京科968、丹玉88、丹玉508、先玉335和鄭單958等密植品種表現(xiàn)突出,具有良好的抗倒性和較強的抗病性,而遼單1205(2019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和遼單299(2020年通過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為遼東地區(qū)密植型玉米品種的選用提供了更多選擇。耐密植玉米品種遼單1205、遼單299的特征特性如下,種植者能夠在玉米生產中合理選擇此兩種豐產性良好的中晚熟玉米品種。

      1.1.1 遼單1205的特征特性

      遼單1205生育期126d,屬糧飼兼用型中晚熟玉米品種,株型半緊湊,成株約19-20片葉,株高、穗位高分別為295cm、119cm,果穗長約21cm呈筒形,穗行數(shù)18-20行,穗軸、籽粒(半馬齒型)分別呈紅色和黃色,百粒重35.2g,出籽率84.2%。通過品質分析測定,籽粒容重740g/L,粗蛋白、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分別為10.61%、4.02%和76.16%。遼單1205具有抗逆性強,豐產性好,耐密植,增產潛力大等特點。

      1.1.2 遼單299的特征特性

      遼單299生育期127d,屬中晚熟玉米品種,株型半緊湊,成株葉片數(shù)19片,株高、穗位高分別為286cm、107cm,果穗長19.8cm左右呈筒形,穗行數(shù)16-18行,穗軸、籽粒(半馬齒型)分別呈紅色和黃色,百粒重37.7g,出籽率85.8%。通過品質分析測定,籽粒容重772g/L,粗蛋白、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分別為11.06%、3.10%和73.74%。遼單299具有適應性強,耐密性強,抗病抗倒,豐產穩(wěn)產等特點。

      1.2 合理增加玉米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科學、合理能夠有效提高玉米增產潛力。遼東地區(qū)屬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多丘陵和山地,耕地面積小而分散,土質一般,蓄水保肥能力較差,為此應結合該區(qū)域耕地狀況和氣候條件合理確定種植密度。

      1.2.1 合理密植的常規(guī)要求

      因地制宜確定玉米種植密度,確保畝種植株數(shù)和品種、栽培條件相適應,充分利用田間光熱、水肥等要素,增加干物質的積累,實現(xiàn)玉米產量的提高。遼東地區(qū)耐密緊湊型玉米品種合理種植密度通常為4 000-4 500株/667m2,大穗型玉米品種一般為3 500-3 700株/667m2。

      1.2.2 增加種植密度的技術措施

      1)根據(jù)玉米品種特征特性,種植具有較強抗倒能力和抗逆性的耐密型品種,如遼單299和遼單1205等品種。

      2)遼東地區(qū)玉米栽培以清種為主,合理應用縮距(縮小行距至60cm左右)增密栽培技術,高密度條件下可采取大小行種植,有助于田間玉米植株通風透光性能的改善,高產田大行距、小行距分別為70-80cm、40-50cm[2]。

      3)提高播種質量,確保種子大小均勻,播種深度基本一致,及時查田補苗,避免缺苗斷壟,確保田間有效苗數(shù)。

      1.2.3 增密防倒伏技術要點

      遼東地區(qū)屬中溫帶濕潤地區(qū),雨量充沛,玉米快速生長期間(7-9月份)往往遭遇暴雨伴有大風的惡劣天氣,極易出現(xiàn)倒伏的情況,為此在本地區(qū)合理增加種植密度的同時要注意多雨季節(jié)玉米防倒伏的問題,避免因玉米根倒、莖倒和彎倒造成減產或絕產。生產上除選用抗病抗倒能力強的耐密品種以外,還要強化下述幾項關鍵技術,以確保玉米穩(wěn)產高產。

      1)防止過密。根據(jù)栽培品種確定適宜密度,通常大田不應突破品種的耐密極限。過密會導致玉米空稈、禿尖和倒伏的發(fā)生,加重病蟲害且不利于玉米中后期的管理。一般大田種植中穗型品種不可超過5 000株/667m2,大穗型品種不可超過3 700株/667m2。

      2)苗期控水。玉米苗期應控制澆水,實施輕度干旱脅迫,并在拔節(jié)期及時復水,能夠顯著提高莖稈強度,增強玉米抗倒伏能力[3]。此外,應做好玉米生育關鍵期的澆水工作,在玉米整個生育期內,拔節(jié)-大喇叭口期、抽雄-吐絲期是玉米需水的高峰期,應結合天氣情況,在兩次需水高峰期及時澆水,以保證玉米生長發(fā)育對水分的需求。

      3)增施鉀肥。玉米生產中應重施基肥,輔以追肥,同時在肥料運籌中注意增施磷、鉀肥,從而實現(xiàn)以肥保密植防倒伏,確保玉米穩(wěn)產高產。結合整地底施磷酸二銨15kg/667m2、優(yōu)質農家肥2 500kg/667m2,苗期控制氮肥用量并注意蹲苗,玉米拔節(jié)期每667m2追施速效氮肥15kg,大喇叭口期每667m2追施速效氮肥25kg。有條件的區(qū)域可以采取配方施肥,相較于常規(guī)施肥,配方施肥不僅可以有效提高氮肥、磷肥和鉀肥的綜合利用率,而且能夠實現(xiàn)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內對養(yǎng)分的均衡需求,進而顯著提高玉米產量[4]。

      2 高產高效配套技術

      2.1 選地與整地

      一方面,密植型玉米品種盡量選擇土層深厚、具有中上等肥力以及便于開展農業(yè)生產的地塊種植,不宜在光照不足、有機質含量低的地塊和風口地、低洼地種植。另一方面,玉米為大根系作物,需要深厚的耕層以促使根系下扎,增強水肥吸收能力,防止玉米植株早衰和倒伏,倘若地塊長期未進行翻耕,土壤耕層變淺,犁底層堅厚,致使玉米根系難以下扎,并且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下降,不利于玉米植株生長,為此應強化田塊深翻深松作業(yè),將犁底層徹底打破,從而改善田間土壤環(huán)境,提高土壤水分含量,促進玉米根系生長。深翻深度一般達20-25cm,深松深度通常要超過35cm。整地要做到無漏耕、平整細碎,同時結合翻耕施入底肥。

      2.2 播種

      2.2.1 播種前準備

      選擇晴朗干燥天氣晾曬優(yōu)質種子2-3d,為確保晾曬均勻,應在平整潔凈的地面攤鋪種子并勤加翻動,通過晾曬能夠消除種子上的病菌,提高種子活力和發(fā)芽率。對晾曬后的種子進行藥劑處理,通過藥劑拌種或使用種子包衣劑能夠最大程度上減輕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的危害。

      2.2.2 適時播種

      播種期應根據(jù)品種特性、土壤墑情和本地氣溫狀況予以確定,遼東地區(qū)最早播種期以地溫穩(wěn)定≥10℃時為最佳播種期,田塊土壤墑情良好,應及時搶墑播種,倘若墑情不好,即田間土壤相對濕度<70%,玉米出苗率則會受到影響[5],應根據(jù)降雨情況借墑或造墑播種,亦或在播種后及時澆水以確保出苗齊全。

      2.2.3 機械化播種

      當前玉米生產上主要采取機械播種方式,選擇與耕地條件相適應的玉米播種機進行作業(yè),遼東地區(qū)耕地多為山地和坡地,為保證耕地作業(yè)靈活便利,應選擇低底盤、履帶式行走的小型播種機,不僅在開展作業(yè)時能夠穩(wěn)定行走,而且也可以確保作業(yè)動力充足,同時考慮到本地區(qū)7-9月主導風向為西南風,為加強玉米中后期抗倒伏能力,播種行向應以南北行向為主,耐密型玉米品種的播種量通常為2.5-3kg/667m2,播種深度視土壤墑情和質地確定,一般以3-6cm為宜。播種后覆土并進行適當鎮(zhèn)壓,鎮(zhèn)壓有助于提高出苗率,促使苗齊、苗壯,但當播種期遭遇陰雨天氣,使得田間土壤濕度過大時可不必進行鎮(zhèn)壓,以免造成土壤板結,影響出苗。

      2.3 中耕除草

      為確保田間種植密度,應在播種后7-10d查苗補苗,幼苗2-3葉期間苗,定苗通常在4-5葉期進行,選留植株均勻的壯苗。定苗后及時中耕,中耕旨在增加土壤通透性,有助于玉米植株生長發(fā)育。田間中耕管理通常進行三次,第一次中耕作業(yè)在玉米1葉期進行,玉米3葉期進行第二次中耕除草,玉米4-5葉期進行第三次中耕培土作業(yè),促進玉米植株根系的發(fā)育。密植型玉米品種的田間除草作業(yè)一般適用于化學藥劑除草,在播后苗前、苗期分別進行一次化學除草,選用廣譜高效、低殘留的藥劑于無風或風小的天氣早晚施藥,噴施藥劑做到均勻一致并且對藥劑噴灑范圍進行嚴格控制。

      2.4 病蟲害防治

      玉米作為一種病蟲害多發(fā)的農作物,倘若田間大面積發(fā)生病蟲害勢必影響玉米產量,不利于玉米穩(wěn)產高產,尤其近年來玉米市場需求旺盛,大部分地區(qū)集中連片種植玉米,一定程度上為玉米病蟲害大面積的發(fā)生提供了條件。遼東地區(qū)玉米苗期病蟲害主要包括粗縮病、苗枯病、黏蟲和地老虎等;玉米中后期病蟲害主要有紋枯病、褐斑病、銹病、大小斑病和玉米螟等,在玉米生產中應根據(jù)病蟲害發(fā)生特點和態(tài)勢,采取有效的針對性防治措施,防治策略采取以預防為主,農業(yè)、物理、生物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手段,最大程度上減輕病蟲害對玉米的為害,確保玉米穩(wěn)產高產。

      針對玉米粗縮病(由帶毒灰飛虱傳播致?。?,除采取加強監(jiān)測預報和調整播期等預防措施外,苗期發(fā)病可每667m2使用5%菌毒清100ml和10%吡蟲啉30g進行噴霧防治;使用70%甲基硫菌靈800倍液防治玉米苗枯??;黏蟲的防治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甲拌磷或甲胺磷顆粒劑以灌心的方式進行防治[6];玉米感染銹病可噴施40%硫磺懸浮劑600倍液,感染大小斑病可使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防治,連噴2次,每次間隔5d;玉米紋枯病可每667m2使用20g井岡霉素粉劑對水60kg噴霧防治,使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玉米褐斑病,連噴2次,每次間隔7d;玉米螟的防治可采取放養(yǎng)瓢蟲、赤眼蜂及使用黑光燈誘捕等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或者每667m2使用5%氯蟲苯甲酰胺SC 50ml或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EC 15ml[7]進行防治,對玉米螟的防效顯著。

      3 收獲

      玉米適當晚收能夠顯著增加產量和千粒質量,而收獲過早則致使玉米灌漿不充分,大幅度降低玉米產量,通常來講,玉米苞葉枯黃、籽粒堅硬、籽粒乳線消失且基部出現(xiàn)黑色層時即為成熟,遼東地區(qū)春播通常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獲,使用便于在坡地開展收割作業(yè)的玉米聯(lián)合收獲機進行收獲。

      猜你喜歡
      遼東田間病蟲害
      春日田間
      科教新報(2023年13期)2023-08-15 10:18:52
      田間地頭“惠”果農
      春季葡萄苗病蟲害咋樣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蟲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蟲害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52
      “碼”上辦理“田間一件事”
      田間地頭有了“新綠”
      金橋(2020年9期)2020-10-27 01:59:34
      明代遼東鎮(zhèn)險山參將地方城堡
      心向遼東
      明末遼東沿海一帶的“海上勢力”
      汶上县| 太和县| 华坪县| 宝鸡市| 洪洞县| 卓尼县| 汤阴县| 于田县| 高要市| 洛阳市| 澜沧| 托克托县| 承德市| 中牟县| 甘洛县| 松原市| 赣榆县| 通许县| 随州市| 西充县| 磐安县| 永年县| 南城县| 鹤庆县| 关岭| 昌乐县| 吴旗县| 上杭县| 西乡县| 林州市| 奉节县| 临西县| 侯马市| 开原市| 金塔县| 宜川县| 澎湖县| 丹东市| 缙云县| 吉木萨尔县| 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