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曉慶 王艷云(北京印刷學院)
進入21世紀,我國的書籍設計在現(xiàn)如今“人文精神”的影響下,書籍設計也將人文精神的追求作為設計理念的基礎,同時,人性化書籍設計所帶來的價值和意義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在國民文化素養(yǎng)的逐漸提高的背景下,人們對書籍的需求也不斷增多。面對書籍市場的激烈競爭,使得書籍設計逐漸開始注重結合內(nèi)在功能和外在形式,來進行全方位的人性化書籍設計,這種人性化書籍設計注重于書籍內(nèi)容所給讀者傳遞出來的情感訴求。在這個時代,我們必須不斷地研究和創(chuàng)新,從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角度探索讀者與書籍之間的和諧交互關系,為人性化書籍設計提供參考。本文試圖將人性化設計的理念應用于書籍設計中,并努力從新的理論角度來探索更多的人性化書籍設計方法,使書籍設計能滿足和尊重顧客的人性化的生理心理需求與精神追求,從而使讀者收獲到一種精神上的審美愉快感[2]。
書籍設計是指對書籍外部的封皮、封底、護封、開本、紙張、印刷工藝、裝訂方式,以及書籍內(nèi)部的文字、版面、插畫還有材料設計等進行綜合性的藝術設計。書籍設計不僅是從白紙到成書的整體設計,同時也是藝術設計與印刷生產(chǎn)過程相結合的產(chǎn)品[3]。
人性化設計理念是指:在設計過程中,要基于原始設計的基本功能,基于人的行為,人的生理狀態(tài)和人的心理結構之上,它更接近于滿足人類需求的優(yōu)化設計工作。由于人性化設計是針對人的設計,因此有必要使人們滿足于生理和心理需求,物質和精神的需要,還要著力于改善作品與人之間的冰冷機械化的關系。所以人性化設計就是要將作品與人轉變?yōu)榛ハ嗫梢詼贤ǖ年P系。
近年來,人性化設計已經(jīng)逐漸受到了人們關注。在書籍設計過程中,將根據(jù)人的審美需求和原始設計的基本功能對書籍設計進行優(yōu)化。它使本書更具藝術性和趣味性,滿足人們心理審美方面的需求,并使讀者更加方便和易讀。
1.人性化書籍設計關愛讀者的閱讀方式
現(xiàn)在閱讀已經(jīng)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從孩童到老人都要讀書,從書桌前到旅行中都可以讀書。那么設計師為關愛讀者的閱讀需要,就要將版面排列清晰流暢,讀起來賞心悅目,通過文字與形象要素的有機結合,增進讀者情感。
根據(jù)讀者的閱讀方式來進行人性化書籍設計的案例大量存在,如在日本地鐵上有一種口袋書,它的文本布局是豎版排版,而且書的大小恰好可以裝到衣兜里,因為讀者在坐地鐵的時候,需要用一只手來握住手柄,而另外一只手去拿著書閱讀,因此這本書通常不厚,內(nèi)容相對輕松。所以在人性化書籍設計時關愛讀者的閱讀方式,從而使讀者自然而然的激起對書籍的內(nèi)在情感,讓讀者不再是只能收獲知識和信息,還能使得讀者閱讀后有精神上的愉悅。
2.人性化書籍設計是一種綜合性設計體驗
人性化書籍設計是一種綜合性設計的表現(xiàn)方式,單靠圖形文字等一些簡單的設計元素是無法呈現(xiàn)書籍設計的美感,因此,要將人性化設計與書籍的材質、色彩、文字、版式圖形等設計元素相結合,從多種角度進行分析研究設計。由呂敬人設計的書籍裝幀設計作品《懷珠雅集》,這一套作品集的內(nèi)容編輯了大量有關名家對讀書的見解,襯托了本書主旨內(nèi)容。這本書的妙處在于書籍內(nèi)容的時代感是通過采用宣紙、瓦楞紙和麻繩這樣的材質,將整個封面做舊。從色彩上講,無論封套的綠色還是封面上的藍色,都體現(xiàn)著古樸的感覺。從版式上講,視覺流程清晰,文字位置布局合理。從圖形上講,書中插圖采用具象書票為實物,緊扣主題。因為整個書籍的設計都從人性化方面去體現(xiàn),所以十分打動讀者,讓這本書不僅僅具有閱讀功能,還有很好的收藏價值,這一特性深受藏家喜愛。
1.書籍與讀者的交互關系
書籍與讀者的交互關系是指:書籍設計主要是用一種不具象的藝術感,來把書籍內(nèi)容傳達給讀者,使讀者在閱讀書籍時,通過封面、版式、插圖設計等要素來感受知識的力量。人性化書籍設計要以書籍與讀者的交互關系為設計對象,這就說明在進行人性化書籍設計時,設計師不能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意見和判斷進行設計,而是充分考慮本書的讀者,對他們的特點和愛好進行研究和分析,并以讀者的人性化設計理念作為書籍設計的理念基礎。
2.書籍形式與讀者閱讀群體統(tǒng)一
書籍設計作為一個傳達信息的載體,那么它的受眾就是讀者,因此書籍與讀者的交互關系很重要。讀者作為一個復雜的閱讀群體,不可避免地具有差異性。例如學習者、設計師和企業(yè)老板等,這就說明不同類型的讀者就會有對書籍的不同需求[4]。設計師在創(chuàng)作藝術時必須考慮要為誰設計作品,以及他們的作品將被哪個社會群體和社會層次所運用。比如我們的設計面對的是兒童,那么所設計的書籍就要充滿趣味性,來喚起兒童的閱讀興趣。
3.注重實用功能的基礎上更注重書籍的藝術和審美
書籍設計具有審美功能和實用功能,這也是其最重要的功能。隨著書籍設計市場的日趨成熟,市場對書籍設計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人性化書籍設計不僅注重書籍本身傳遞信息的職能,更要注重書籍的藝術和審美。書籍的藝術形式強調了本書的內(nèi)容,這樣的書籍設計是值得推薦的。因此,在設計書籍時,需要運用幾何元素、文字協(xié)調、顏色搭配和其他元素來進行精美調整,以便使書籍的主要和次要設計變得清晰。
從注重書籍的藝術和審美出發(fā)進行設計是必要和可行的,但也要適可而止。設計師在進行書籍設計時不僅要照顧到讀者的購買成本,也要注意資源的節(jié)約和環(huán)境的保護。因為有些設計師常常過度追求超豪華的書籍,這不僅給讀者帶來了經(jīng)濟負擔,也是不節(jié)約資源的做法。
1.書籍外部封面的人性化設計
書籍封面的設計在書籍設計中尤為重要。因為杰出的封面不僅能使人們能夠在獲取信息的同時也能夠享受藝術之美。不同的書籍封面設計表現(xiàn)著不同的書籍形象,就像兒童閱讀的書籍需要活潑,就會使用到卡通圖形;而文學作品的封面一般都清新脫俗;關于政治學術書籍在進行設計時風格就會偏向正式和大方。例如《夢里尋你千百度》文學作品的封面由劉豐杰設計,他采用了居民、小橋、船和遠處的帆為元素,并以大面積的空白形成了背景面,讓人聯(lián)想到水面從而產(chǎn)生了夢幻般的感覺。這不僅將作品的主題“夢”點題,還引起了讀者積極參與的意識。
環(huán)襯頁的設計上面也要注重人性化設計。環(huán)襯頁的設計是采用利于封面到內(nèi)心色彩過渡的卡紙,還是采用比較淡雅的與內(nèi)容相配合的圖案設計,這些設計細節(jié)都是需要設計師進行人性化考慮的。
2.書籍外部開本結構、裝訂方式的人性化設計
書籍的題材方向決定了一個書籍的開本大小。例如:兒童讀物大多是采用異形開本或小型開本,小巧玲瓏且精致,適合兒童翻閱,能夠吸引兒童閱讀。例如字典等類型圖書的書籍設計,因為這種類型圖書的專業(yè)學術性很強,內(nèi)容豐富,所以,這就要求設計師根據(jù)書籍的內(nèi)容去選擇一個合適的開本。書籍外部設計中,書籍的裝訂方式也有很多種,就像王斌設計的《藏地牛皮書》,這本書實際上就是藏族旅游的導游圖。王斌考慮到使用圖書時會頻繁地翻閱,導致書容易分散,所以他通過在書的裝訂一側預留打孔,讓使用這本圖書的讀者可以隨意選擇具有民族特色的繩索并穿用,這個設計既方便讀者,也給讀者留下深刻回憶。設計還有我國傳統(tǒng)的裝訂方式:有卷軸裝、經(jīng)折裝、旋風裝、蝴蝶裝等,不同的裝訂方式給予人們不同的人性化書籍的體驗。
3.書籍外部形態(tài)造型的人性化設計
書籍形態(tài)設計的人性化也是引起讀者對圖書感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異化的書籍形態(tài)是突破傳統(tǒng)書籍設計的觀念進行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的書籍設計讓人耳目一新。其中異形的書籍形態(tài)在兒童讀物上很常見。就像有些異形形態(tài)的兒童書籍,如果是關于小汽車的故事書,那么書籍形態(tài)就是一輛小汽車。這種直觀的形象很容易讓孩子接受,充滿了趣味?,F(xiàn)在書籍市場上還有一種立體書,立體書的書頁上就會有立體紙質模型,隨著書頁的翻動,里面的模型也會站立起來,變得活靈活現(xiàn)。這樣的書籍,可以激發(fā)孩童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而且,這種立體書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1.書籍正文版式和文本編排的人性化設計
在書籍裝幀設計中,正文版式的設計是至關重要的。由于人們注重了書籍正文版式的人性化設計,所以從民國時期中文書籍的版式由豎排改為了橫排,并采用了標點符號。書籍正文的版式應考慮整體的而不是只考慮單面的版式設計,所以在進行書籍正文的人性化設計時,既要強調書籍正文版式的圖形和書籍內(nèi)容,并要使這些元素在畫面中合理搭配組合。在書籍正文中,文字編排直接影響著視覺傳達的效果,因此文字編排很重要。在進行書籍正文文本編排時,要提高文本的可讀性。在書籍設計中,它已被異化為點、線和平面,被有機地融入圖片中,產(chǎn)生有趣而新穎的形式特點,這些形式都在傳達著不一樣的情緒。例如,呂敬人的《朱嘉榜書千字文》的封面設計,使用了中國書法的點、撇、捺筆畫作為上、中、下三本書的基本符號特征,書法字符和文字元素的巧妙使用,顯示了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沉穩(wěn)特征。
2.書籍正文色彩應用的人性化設計
色彩是書籍內(nèi)部設計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因此,如何在書籍設計中正確使用色彩非常重要。書籍設計的色彩設計可以喚起讀者的心理聯(lián)想,不同書籍正文的內(nèi)容所采用的顏色也是千差萬別的,食品類書籍多以暖色為主調,暖色可以引起食欲。養(yǎng)生類書籍多采用健康綠色的色調。幼兒讀物一般采用明快亮麗具有強烈對比的色調,更吸引兒童的目光,帶領他們進入一個歡樂的世界。
3.書籍正文插圖的人性化設計
在書籍內(nèi)部設計中,插圖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它雖然是形式上的繪畫,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可以獨立欣賞的繪畫,它既具有相對獨立性,又具有從圖像本身可以表達出特定的書中主旨。有趣的插圖不僅豐富了文字表達情感,還使每個人都可以憑借插圖去品琢文字和體味思想。如在一篇《伏爾加河上的纖夫》課文里的插圖,這幅油畫作品的插圖里,纖夫們疲憊地拉著貨船。他們辛苦的直觀人物形象使讀者更容易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體會到纖夫的勞苦,讓讀者記憶深刻。
書籍設計師在設計人性化書籍時,可以根據(jù)自己對書籍內(nèi)容的理解,來選擇不同的材質,對于不一樣類型的書籍我們要做不同的考慮。不同質感的紙張有著它自身的文化語言,在進行書籍設計時,不同的材料特性可以使材料在書籍的人性化設計上更具個性特色。如《THE EARTH IS NOT FLAT》(地球不是平的)這本書的設計,它運用的材料是紋理紙,并且將它切割為水紋樣的形態(tài),從而點明了書籍名稱“地球不是平的”這一個主題,其效果真正給人以豐富的層次感,吸引了人們的閱讀興趣。
書籍設計既不是一般的實用設計,也不是純粹的審美藝術設計,而是兩者之間的緊密結合。因此,在書籍設計中,書籍的實用設計與藝術設計也是相輔相成的。實用設計是藝術設計的前提和基礎,藝術設計的表現(xiàn)應與書籍的功能性相一致。也就是說,書籍藝術設計的體現(xiàn)應著重于其實用性功能展開,并與實用設計和諧合作,同時藝術設計也反作用于增強實用設計。根據(jù)以上說明,證實了書籍的實用設計與藝術設計兩者是辯證統(tǒng)一的,所以實用設計與藝術設計相互促進,缺一不可。
如今,國家提出了以人為本,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厮葸^去,因為有了書籍的出現(xiàn)使我們了解了歷史,擴大了我們的視野并提高了我們的素質。所以,我們在進行書籍的人性化設計時,應建構中國書籍設計的語言體系。
首先,西方設計大多商業(yè)味十足,使大眾感到審美疲勞,這樣長時間會使人們出現(xiàn)厭倦。因此,中國書籍設計者在設計人性化書籍時要著眼于讀者,并努力發(fā)掘書籍中的文化內(nèi)涵。中國的書籍不能脫離中國人的審美意識和欣賞習慣。在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要挖掘和發(fā)現(xiàn)中國本民族最精彩的要素,繼而創(chuàng)造最具個性的作品。
在我看來,中國有著它獨特的文化背景和市場背景,更需要一個獨特的平臺來展示它的風采。所以,在構建中國書籍設計語言體系時,不僅需要使用民族文化,又要使用世界的新元素,用現(xiàn)代思維和理解來表達人性化書籍的時代感。為了具有更多的中國特色,還有必要將更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書籍設計方法與中國科學技術相結合。只有這樣與現(xiàn)代結合的審美觀念才能更加充分建構中國書籍設計語言體系,從而為中國人性化書籍設計錦上添花。
綜合上述,人性化書籍正在逐漸滲透到各個視覺元素中,并對圖書設計中的圖形、符號、顏色和文字等各個組成部分進行處理,使圖書的設計形式具有人性化的設計理念。 這樣,人們的精神情感就在詞句之間得以表達,人性化的精神力量得以傳遞。筆者認為,這就是人性化書籍設計的價值與魅力所在。人性化的書籍設計首先要顧及人文關懷,而在不同群體的讀者的實際需求中,書籍設計應該更加多樣化和合理化。不再僅憑直覺進行書籍設計,只有貼近人性的設計才會越來越為人們所喜歡。書籍的人性化設計不僅能使讀者與作者之間有一定意識上的親切感和舒適性,還能使一本沒有生命的書籍可以傳達出人性化的情感,讓讀者在領略形式美的同時,也釋放了自己心目中的精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