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益陽市赫山區(qū)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配套技術

      2021-11-30 23:23:40夏日紅王迪軒孫立波簡麗蓉
      鄉(xiāng)村科技 2021年29期
      關鍵詞:秧田晚稻早稻

      夏日紅 李 琳 王迪軒 孫立波 簡麗蓉

      (1.益陽市赫山區(qū)會龍山街道辦事處,湖南 益陽 413000;2.益陽市赫山區(qū)農業(yè)農村局,湖南 益陽 413002;3.益陽市赫山區(qū)龍光橋街道辦事處,湖南 益陽 413046;4.益陽市農田謀士水稻專業(yè)合作社,湖南 益陽 413000)

      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是指在水稻機插秧作業(yè)的同時,通過側深施肥裝置,將肥料按照需肥要求精確定量地施在秧苗側靠近根部泥漿中[1]。該方法既可實現(xiàn)秧苗根系對肥料的精準吸收,又可避免肥料隨水流漂移,一般可實現(xiàn)減肥20%左右,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水稻生長,縮短秧苗返青時間,降低人力和肥料成本等[2]。

      近幾年,湖南省益陽市農田謀士水稻專業(yè)合作社會同赫山區(qū)科技專家服務團水稻、農機、肥料、植保專家,通過開展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田間試驗示范,以減人工、減化肥、增產量為目標,不斷總結完善了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的配套技術,現(xiàn)將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1 培育秧苗

      1.1 品種選擇

      選用生育期適宜、優(yōu)質、高產、多抗的品種,種子發(fā)芽率應在90%以上。

      早稻:雜交稻667 m2大田用種量2.5~3.5 kg,常規(guī)稻667 m2大田用種量5.0~6.0 kg;一季稻:雜交稻667 m2大田用種量1.0~1.5 kg,常規(guī)稻667 m2大田用種量3.0 kg;晚稻:雜交稻667 m2大田用種量2.5~3.5 kg,常規(guī)稻667 m2大田用種量4.0~5.0 kg。

      1.2 秧田準備

      秧田要早耕、早整,利用冬季將土塊凍酥,尤其是黏土,要干耕、干整、干做畦,實行旱育或半旱育。在秧田整平、畦溝開好后,要上水驗平,去高補洼,清溝補缺,推平畦面,再排水擱板備用。

      1.3 種子處理

      播種前需對種子進行曬種、選種、消毒浸種、催芽等技術處理。

      1.3.1 曬種。谷種浸水前應在光照下曬4~5 h。

      1.3.2 選種。揚去空癟谷粒后,浸入清水攪動5 h后,撈出浮在水面的空癟谷粒,沉在水底下的比較飽滿的谷粒即可作為谷種。

      1.3.3 消毒。對易感惡苗病的品種,應先用250 g/L咪鮮胺乳油1 500~2 000倍液浸種72 h后再催芽[3]。

      1.3.4 浸種。早稻在室溫下用清水浸種12~24 h,一季稻、晚稻用清水浸種12 h 左右,確保種子吸足水分。在浸泡過程中,每隔6 h 將谷種撈起清洗1 次,并晾曬0.5 h左右,使谷種充分吸收氧氣。

      1.3.5 催芽。早稻可選用蒸汽催芽、恒溫暗室催芽或電控催溫桶等方式進行催芽,種子破胸溫度控制在35~38 ℃。注意及時翻拌種子,使種子受熱均勻,破胸整齊一致。芽長宜控制在2 mm以內,晾干谷殼后播種。

      一季稻、晚稻可采用多起多落、少浸多露的方式進行催芽,至種子破胸即可。

      1.4 播種

      1.4.1 播種時間。根據(jù)品種生育期長短選擇,益陽市早稻一般于3 月15—20 日分批播種,一季稻一般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晚稻一般于6月20—30日播種。

      1.4.2 秧盤選用。選用規(guī)格為58 cm×28 cm的秧盤,667 m2大田育足50~55盤秧苗。

      1.4.3 擺盤。按南北方向或不同秧田丘塊形狀分廂擺放秧盤,每廂寬1.5 m、長10.0 m,廂溝寬0.6~0.8 m,擺平壓實,每盤置入2/3泥漿或育秧基質。

      1.4.4 播種。對于早稻,一般常規(guī)稻每盤播種100~120 g,雜交稻每盤播種65~75 g;對于一季稻,一般常規(guī)稻每盤播種66~100 g,雜交稻每盤播種50 g;對于晚稻,一般常規(guī)稻每盤播種80~100 g,雜交稻每盤播種65~75 g。要均勻播種,播后踏泥或覆蓋育秧基質。

      1.4.5 蓋膜。早稻播種后氣溫低,應蓋膜保溫。播種后用30%惡霉靈水劑800~1 000 倍液均勻噴灑廂面。待盤面干爽后,每廂秧按1 m 的間距插入竹弓。小拱棚育秧插竹拱時注意秧盤兩側各留10 cm 左右空位,防止蓋膜后影響廂邊秧苗的生長。農膜要保持干凈,膜四周要用泥土壓實。疏通秧溝、腰溝和四周的圍溝,便于排灌。

      1.5 秧田管理

      1.5.1 病蟲害防治。早稻育秧期間易遇低溫陰雨天氣,導致綿腐病或紋枯病發(fā)生,可根據(jù)使用說明,選用敵磺鈉、咪鮮胺或氰烯菌酯等藥劑防治。一季稻和晚稻育秧期間主要注意防治稻薊馬等。

      秧苗移栽前兩三天,667 m2用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20 mL+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100 g兌水30 kg 噴霧,防治二化螟、稻飛虱、稻稈蠅等。

      1.5.2 排水。早稻育秧期間,秧田要廂溝與圍溝相通,確保秧田不積水,保持秧田濕潤。一季稻和晚稻育秧期間,晴天保持滿溝水,雨天排水,保證秧田濕潤。

      1.5.3 溫度管理。早稻育秧,要注意保溫,出苗前保持農膜覆蓋嚴實,溫度控制在35 ℃以下。秧苗一葉一心后溫度控制在25 ℃左右,遇晴好天氣應于10:00 左右揭膜,兩端通風降溫。秧廂較長時,應同時揭開秧廂中間農膜,防止高溫“燒苗”,16:00 左右蓋膜保溫。遇低溫陰雨天,也要每隔5 d 左右揭膜,兩側透氣降濕2 h,防止發(fā)生綿腐病。

      1.5.4 揭膜煉苗。早稻育苗,當秧苗長至二葉一心后,4月上旬如遇晴天,可將秧廂兩側揭膜通風。揭膜時最好選晴天下午,廂溝內先灌水后揭開兩側或一側,以防青枯死苗。揭膜后,如遇雨天或極端低溫惡劣天氣要繼續(xù)蓋膜。移栽前三四天揭膜煉苗。

      1.5.5 控苗。一季稻和晚稻育秧應注意控苗,秧苗一葉一心時每1 000 個秧盤用2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80~200 g,兌水30 kg噴施。

      1.5.6 秧齡。早稻機插秧秧齡20~25 d,搶有利天氣及早栽插。一季稻和晚稻機插秧秧齡為15~20 d。葉齡以2.2~3.3葉為宜,不超過四葉一心。

      2 土壤耕整

      2.1 整地

      放水泡田,水深沒過耕層3~5 cm,泡田時間控制在5~7 d。整地要求做到整平、耙細、潔凈、沉實。深淺一致,高低差應控制在3 cm以內,整地深度16~18 cm。作業(yè)時水深控制在2 cm 左右為宜。秸稈還田切草不能過長,打漿水層要適當淺。作業(yè)結束后,表面不外露殘茬[4]。

      2.2 沉淀

      機插大田泥漿應達到泥水分離,寸水不露泥,表層有泥漿,土地潔凈無雜物,沉實不板結。壤土沉淀兩三天,沙質土沉淀一兩天,達到用手指劃溝后1~2 h 內可逐漸恢復平整為最佳沉淀狀態(tài)。

      3 肥料選擇

      3.1 肥料要求

      應選擇顆粒物球形、表面光滑均勻,有一定硬度(196 kPa以上),用手擠壓肥料顆粒,不會輕易壓碎,直徑小于5 mm,吸濕性較弱,顆粒不相互黏結的復合肥或緩控釋水稻專用肥。

      3.2 施肥量

      優(yōu)先采用水稻專用配方緩控釋肥,如51%高塔造粒復合肥料[m(N)∶m(P)∶m(K)=26∶10∶15]或44%水稻專用配方肥[m(N)∶m(P)∶m(K)=25∶6∶13],一次性作為基肥機插時同步施用,可較常規(guī)施肥減少10%~20%用量。667 m2早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量為25 kg;晚稻通過側深施肥一次性作為基肥施用,667 m2施肥量為36 kg,全生育期不再追肥[4]。

      4 機械插秧

      4.1 機具準備

      4.1.1 機具。目前生產上常用久保田2ZGQ-6D1(SPV-6CMD)型高速乘坐式側深施肥插秧機(側深施肥裝置型號:2FH-L8A),或井關2Z-6B5(PZ60-AHDRT)型高速乘坐式側深施肥插秧機(側深施肥裝置型號:2FHL8A)、洋馬YR60DZF型高速乘坐式側深施肥插秧機(側深施肥裝置型號:2FC-6)。

      4.1.2 準備工作。作業(yè)前應先檢查調試機具,調整好行距、施肥量。轉動部件要加注潤滑油,并空轉5~10 h,確保各運行部件轉動靈活,無碰撞卡滯現(xiàn)象,能正常工作。

      測量各施肥口排肥量是否一致,各施肥口排肥量是否與理論施肥量一致,根據(jù)理論值與實踐值間的差距進行肥量調節(jié)。

      4.2 插秧時期

      按照土壤地力和水稻品種熟期合理確定插秧時期。早稻一般于4 月10—25 日插秧,一季稻一般于6 月中下旬插秧,晚稻一般于7月中下旬插秧。

      4.3 插秧密度

      一般地塊應比常規(guī)施肥栽培密度減少10%~20%,低產或稻草還田、排水不良、冷水灌溉等地塊栽培密度與常規(guī)施肥一致。

      早稻栽植株行距一般為14.0 cm×23.5 cm,一季稻栽植株行距一般為16.0 cm×23.5 cm,晚稻栽植株行距一般16.0 cm×23.5 cm。

      4.4 施肥作業(yè)

      施肥機搭載在水稻插秧機上進行作業(yè)。要保證肥箱和各排肥部件干燥,如果插秧機停放超過1 h,應將排肥輪拔出,拉開插板把肥料清除干凈,防止潮解黏肥;經(jīng)常利用停機時間清除開溝器、排肥槽、覆土復泥器和排肥管上的泥和草,消除堵塞隱患;晚間停機時要取下排肥輪,放在屋內干燥處,以備第2 d再用。

      4.5 作業(yè)質量

      施肥位置要精準,應位于距離水稻根側4.5~5.0 cm、深5.0 cm 的泥中。作業(yè)過程中嚴防急停,防止高速啟動造成漏施。作業(yè)開始時,應慢慢平緩地發(fā)動機器。在插秧施肥的過程中,要注意查看肥料剩余量,及時添加肥料。在雨天環(huán)境下作業(yè),肥料箱應注意防水[3]。完成機械插秧同步側深施肥作業(yè)后,應將施肥機內的肥料排干凈,并清理傳感器表面[5]。

      4.6 補苗

      機械插秧后,在四周田角或漏插的地方要及時人工補蔸。

      5 田間管理

      5.1 除草

      移栽后5~7 d,水稻剛剛返青時,667 m2用53%芐嘧·苯噻??蓾裥苑蹌?0 g或30%芐·丁可濕性粉劑200 g拌細土(沙)均勻撒施在稻田中。藥前灌水3~5 cm 深,以不淹沒稻心為宜,藥后保持水層5~7 d。

      第1次除草后如發(fā)現(xiàn)效果不佳,667 m2可用25 g/L五氯磺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80~100 mL 加20%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懸浮劑100 mL 兌水15~30 kg 噴施,藥后灌水3~5 cm深,保水5 d。

      5.2 水肥管理

      與傳統(tǒng)施肥模式相比,水稻側深施肥模式水稻初期生長發(fā)育較為旺盛,但由于肥料吸收較快,必須仔細觀察葉色,及時追肥。另外,注重不同時期的水分管理。插秧后保持水層促進返青;分蘗期應以淺水為主,灌水3~5 cm;水稻生育中期根據(jù)分蘗、長勢,夠苗后應曬田,可多次輕曬;幼穗分化至抽穗揚花期應灌淺水;灌漿結實期干濕交替進行間歇灌溉;蠟熟末期停灌,黃熟初期排干。

      5.3 病蟲害防治

      應根據(jù)當?shù)刂脖2块T的病蟲害預測預報信息開展防控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病蟲害以防為主,堅持用咪鮮胺浸種;秧田期防治一兩次,主要防治水稻負泥蟲、稻薊馬、稻飛虱、綿腐病和立枯病等,預防南方黑條矮縮病發(fā)生。移栽前兩三天,打好“送嫁藥”,預防螟蟲、稻瘟病和南方黑條矮縮病等。大田期根據(jù)病蟲害預測預報信息,及時施藥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水象甲、稻稈潛蠅、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稻薊馬、福壽螺、稻瘟病、紋枯病和白葉枯病等病蟲害。

      防治水稻負泥蟲,667 m2用77.7%敵敵畏乳油100 mL噴施秧面后再播種。防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螟蛉等,667 m2用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5 mL(或10%溴氰蟲酰胺乳油20 mL)+5%阿維菌素乳油200 mL(或5%甲維鹽乳油60 mL)。防治稻水象甲,667 m2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80 g。防治稻稈潛蠅,667 m2用20%呋蟲胺懸浮劑20 mL(防治該蟲的首選藥劑)。防治福壽螺,水淹螺后667 m2用5%阿維菌素乳油200 mL。防治稻飛虱、稻薊馬等,667 m2用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20 g或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0 g或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16 mL。防治秧苗綿腐病、立枯病,在發(fā)病初期667 m2用45%敵磺鈉可濕性粉劑100 g 或25%咪鮮胺乳油20 mL。防治稻瘟病,667 m2用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30 g 或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20~30 g 或40%稻瘟靈乳油100~120 mL。防治紋枯病,667 m2用30%己唑醇懸浮劑16 g或30%苯甲·丙環(huán)唑乳油20 mL。以上藥劑采用常規(guī)噴霧器噴霧,667 m2均兌水30 kg 噴霧。施藥時加入碧護、植物油、有機硅等農藥助劑,可減少農藥用量,提高防治效果。作業(yè)時應避免在降雨、大風和氣溫超過32 ℃等條件下進行噴藥作業(yè),防止出現(xiàn)藥害和中毒事故。

      6 機械收獲

      選用帶莖稈切碎和拋灑裝置的半喂入或全喂入收獲機進行機械收獲,減少損失,綜合損失率控制在3%以下,含雜2%以下。

      猜你喜歡
      秧田晚稻早稻
      早稻迎豐收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應用及對水稻的影響
      作物學報(2022年9期)2022-07-18 00:51:04
      2021年全國早稻總產量2802萬噸增長2.7%
      2021年全國早稻總產量2802萬噸 比2020年增產72.3萬噸
      宋代早稻若干問題探討
      感懷
      早熟蓮藕-晚稻栽培技術
      2014年晚稻新品種生產試驗
      水稻機插秧育秧須選好秧田
      時代農機(2014年2期)2014-08-27 08:12:54
      洞庭湖區(qū)蓮藕套種晚稻高效栽培技術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13
      麻阳| 奎屯市| 晋宁县| 成都市| 沁水县| 汶上县| 休宁县| 博爱县| 绥棱县| 都兰县| 科技| 司法| 隆昌县| 瓦房店市| 岢岚县| 旅游| 舒兰市| 合江县| 桓仁| 略阳县| 廉江市| 纳雍县| 武宣县| 浮山县| 邢台市| 弥勒县| 阳原县| 观塘区| 正宁县| 河南省| 榆中县| 原阳县| 清水河县| 滁州市| 永善县| 芜湖市| 达拉特旗| 承德市| 襄垣县| 天镇县| 佳木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