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媛媛, 戴明佳, 張言超, 顏學兵
1.徐州醫(yī)科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2;2.宿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宿遷 223800;3.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感染及肝病科,江蘇 徐州 221002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為黃病毒科單股正鏈RNA病毒,其基因組具有高度變異性。目前,HCV可分為7個主要基因型,每一基因型可再分為不同亞型[1],分別由阿拉伯數(shù)字1~7及小寫英文字母a~z組合表示,如1a、1b、2a等。全球約有71 000 000例HCV-RNA陽性感染,目前,我國感染人數(shù)高居世界首位[2-3]?;蚍中徒Y果有助于制定個體化抗病毒方案及評估治療效果,其分布具有地方差異,我國以1型為主[4]。本研究旨在觀察2011—2020年蘇北地區(qū)HCV患者基因型的構成情況,并分析其臨床特征,為診療工作提供參考?,F(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2011—2020年于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宿遷市鐘吾醫(yī)院、宿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門診就診及住院的2 234例HCV抗體陽性患者的臨床資料。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颊呒凹覍倬橥狻?/p>
1.2 研究方法 抽取患者外周靜脈血2管:一管為血常規(guī)管,3 ml;一管為生化管,2 ml。生化管經3 500 r/min離心8 min,分離血清,-20℃儲存?zhèn)溆?。肝功能生化檢測:經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HCV-RNA檢測:采用上海科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CV核酸擴增[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熒光定量檢測試劑盒和英濰捷基(上海)貿易有限公司的實時熒光定量PCR儀(型號7500、7300Plus),操作按照說明書和相關實驗室操作規(guī)程進行。丙型肝炎基因分型檢測:宿遷市鐘吾醫(yī)院、宿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由南京金域檢測中心檢測,儀器為Agilent Stratagene Mx3000P熒光PCR儀、ABI Prism 7500熒光PCR儀、HHT GA2100基因檢測儀,試劑為泰普生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的HCV基因分型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儀器為ABI 3500Dx/3500xL Dx Genetic Analyzer基因分析儀,試劑盒為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的HCV基因分型檢測試劑盒(PCR-測序法);均按照HCV基因分型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2.1 2.1 不同基因型構成情況 2 234例HCV抗體陽性患者中,成功分型1 982例。其中,1型1 187例(59.89%),包括1a型208例(10.50%)、1b型970例(48.94%)、1c型9例(0.45%);2型(2a型)742例(37.44%);3型32例(1.61%),包括3a型24例(1.21%)、3b型8例(0.40%);6型(6a型)18例(0.91%);混合型3例(0.15%),包括1b+2a型1例(0.05%)、3a+3b型2例(0.10%)。1b型最多,之后依次為2a型、1a型、3a型、6a型、1c型、3b型、3a+3b型、1b+2a型。
2.2 不同基因型臨床資料比較 不同基因型年齡、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HCV-RNA紡織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基因型臨床資料比較/中位數(shù)(四分位間距)
2.3 各年份不同基因型例數(shù)及占比比較 1a型、1b型、1c型、2a型、3a型占比與年份變化具有趨勢關系,1c型、2a型、3a型占比總體呈現(xiàn)出隨著年份增加而升高的趨勢(P<0.05)。見表2。
表2 各年份不同基因型例數(shù)及占比比較/例(百分率/%)
2.4 各年齡段不同基因型例數(shù)及占比比較 年齡≥60歲患者最多,有473例(23.86%)。1a型、1b型、1c型、2a型、3a型、6a型占比與年齡變化具有趨勢關系,1b型占比總體呈現(xiàn)出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的趨勢,1a型、1c型、2a型、3a型、6a型占比總體呈現(xiàn)出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的趨勢(P<0.05)。見表3。
表3 各年齡段不同基因型例數(shù)及占比比較/例(百分率/%)
HCV在復制過程中因RNA聚合酶不具備校對功能而易出現(xiàn)變異,且同一基因組不同區(qū)段變異程度差異較大,進而產生了眾多不同基因型[5]?;蛐偷牡赜蚍植荚谌蚍秶鷥葏^(qū)別明顯[6]。有研究發(fā)現(xiàn),基因1型感染者所占比例最高,約占所有HCV感染的44%,其次為基因3型的25%、基因4型的15%[7]。
本研究結果顯示:成功分型的1 982例HCV抗體陽性患者中,1b型最多,970例(48.94%),之后依次為2a型742例(37.44%),1a型208例(10.50%),3a型24例(1.21%),6a型18例(0.91%),1c型9例(0.45%),3b型8例(0.40%),3a+3b型2例(0.10%),1b+2a型1例(0.05%)。這表明,蘇北地區(qū)丙型肝炎基因型呈多樣化、散在分布。本研究結果還顯示:不同基因型年齡、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HCV-RNA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年齡≥60歲患者最多,有473例(23.86%)。與既往研究[8-9]結果一致。隨著年齡的增長,暴露于不潔注射、不潔性行為的可能性增加,感染相關亞型HCV的風險也升高[10-12]。本研究中:1a型、1b型、1c型、2a型、3a型占比與年份變化具有趨勢關系,1c型、2a型、3a型占比總體呈現(xiàn)出隨著年份增加而升高的趨勢(P<0.05)。這可能與目前相關信息及檢測手段的可及性有關[13-14]。本研究結果中:1a型、1b型、1c型、2a型、3a型、6a型占比與年齡變化具有趨勢關系,1b型占比總體呈現(xiàn)出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的趨勢,1a型、1c型、2a型、3a型、6a型占比總體呈現(xiàn)出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的趨勢(P<0.05)。這與國內相關研究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數(shù)據(jù)一致[15]。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可能與正規(guī)采血、用血及增加血液檢測有關,因輸血感染的1b型患者逐漸減少。此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未統(tǒng)計分析感染途徑相關內容。
綜上所述,自2011年以來,蘇北地區(qū)丙型肝炎基因型呈多樣化散在分布,以1b型最為多見,且基因型與年齡、肝損傷程度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