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五臺縣草原資源現狀及生態(tài)保護與修復

      2021-12-02 20:16:39任素蘭
      中國畜禽種業(yè) 2021年5期
      關鍵詞:五臺縣苔草中質

      任素蘭

      (山西省忻州市草原工作站 034000)

      五臺縣位于山西省東北部,東經112°57′41″~113°50′56″,北緯38°28′~39°4′49″。南北長50km,東西寬70km,總面積2865km2,其中山地2215km2,盆地364km2,丘陵286km2。屬溫帶大陸性氣候,西南部最低海拔624m,東北部最高海拔3058m,形成梯次明顯的氣候特征。

      按照山西省草原資源清查總體部署,以20 世紀80 年代第一次草原資源調查,第二次山西省草原資源調查為基礎,結合應用地面調查和衛(wèi)星遙感技術,快速準確掌握五臺縣草原資源數量、質量、類型及其空間分布,分析其變化情況,編制《五臺縣草原資源清查報告》 和成果圖件,建立五臺縣草原資源數據庫,實現全縣草原圖斑的邊界、類型及資源、生態(tài)、利用狀況等信息的數字化管理。具體包括草原類型、面積、產草量、退化程度、質量等級等,編制出五臺縣(1:5 萬)系列草原類型分布圖、草原質量分級圖、草原等級劃分圖等專題圖。全面摸清五臺縣草原面積分布、類型等級、利用現狀、生態(tài)狀況等基礎信息,提高草原精細化管理水平,明確草原管理范圍,為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有效保護和永續(xù)利用草原資源提供信息基礎、監(jiān)測預警和決策支持。

      1 草原分類系統及類型特征

      1.1 分類系統

      五臺縣有山地草甸類、溫性草原類、高寒草甸類3 個草原類。高山蒿草與雜類草、地榆與雜類草、苔草與雜類草、白蓮蒿與禾草、蒿與旱生禾草、具灌木的白蓮蒿、具灌木的苔草與溫性禾草、長芒草8 個草原型。

      1.2 類型特征

      1.2.1 草原類特征

      溫性草原類:在溫帶丘陵區(qū)干旱半干旱氣候條件下,以旱生多年生禾本科草為主發(fā)育形成的草原類型。

      山地草甸類:在溫帶山區(qū)氣候溫和與降雨量充足的氣候條件下,以豐富的中生草本科植物為主發(fā)育形成的草原類型。

      高寒草甸類:又稱高山草甸類,是在寒冷的環(huán)境條件下,在高山氣候條件下,以冷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主發(fā)育形成的草原類型。其植被組成常伴生中生多年生雜類草,植物種類繁多,莎草科、禾本科及雜類草都很豐富,密叢性短根莖蒿草屬,為重要的組成植物,群落結構簡單,層次不明顯,生長密集,植株低矮,有時形成平坦的植氈。

      1.2.2 草原型特征

      8 個草原型中占草原面積較多的草原型有具灌木的白蓮蒿、苔草與雜類草、長芒草,其特征如下。

      具灌木的白蓮蒿:蒿屬半灌木狀草本,根稍粗大,直徑可達3cm;葉二至三回櫛齒狀羽狀分裂;頭狀花序近球形;瘦果狹橢圓狀卵形或狹圓錐形;花果期8~10 月。

      苔草與雜類草:苔草是莎草科苔草屬的植物,多年生草本,具根狀莖,形成疏叢;稈直立,高8~15cm,基部具淺紅褐色枯死葉鞘;葉細條形,近等長于莖,寬1.5~3.5mm,邊緣內卷,灰綠色,粗糙;小穗2~4,頂生小穗雄性,棒槌形,長0.5~2cm,具短梗或近無梗;側生小穗,卵形或長圓形,長0.5~1.5cm,有5~15 小花,具梗;雌花鱗片寬卵形,先端鈍或尖,銹色,明顯地短于囊苞;囊苞革質,卵形,三棱狀,長3~4mm,黃褐色,有光澤,頂端具直的喙,后面具3~5 條脈。

      長芒草:長芒草匍匐根狀莖黃白色,細長,橫走地下,甜而可食;節(jié)上生褐色鱗片和不定根。稈直立,高30~80cm,具2~3 節(jié),節(jié)上有長柔毛;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葉背有堅硬而突出的主脈,葉鞘無毛或鞘口具纖毛,葉舌小,干膜質。圓錐花序圓柱狀,密生長白色柔毛,將小穗完全隱蔽;小穗披針形或長圓形,長3~4mm,淡黃色,每小穗含2 花,僅第二花結實;熟后自柄上脫落,隨風雨傳播。

      2 草原資源清查結果

      2.1 草原面積與分布

      五臺縣草原資源分布在空間上主要分布在南部、東北部,正西部零星分布。其中草原面積小于0.1 萬畝的有369 個圖斑,面積10.46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6.18%;0.1~0.5 萬畝之間的有111 個圖斑,面積24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14.17%;0.5~1 萬畝之間的有12 個圖斑,面積8.18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4.83%;大于1 萬畝的有34 個圖斑,面積126.67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74.82%。

      2.2 草原類型評價

      草原類有山地草甸類、溫性草原類、高寒草甸類3 個,其中溫性草原類139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82.10%;山地草甸類22.82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13.48%;高寒草甸類7.49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4.43%。

      草原型有8 個,其中白蓮蒿與禾草型18 個圖斑,面積11.56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6.83%;地榆與雜類草型7 個圖斑,面積1.81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1.07%;高山蒿草與雜類草型19個圖斑,面積7.49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4.43%;蒿與旱生禾草型36 個圖斑,面積9.32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5.50%;具灌木的白蓮蒿型253 個圖斑,面積87.8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51.86%;具灌木的苔草與溫性禾草型38 個圖斑,面積3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1.76%;苔草與雜類草型53 個圖斑,面積21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12.41%;長芒草型101 個圖斑,面積27.33萬畝,占草原面積的16.15%。

      2.3 草原產草量評價

      草原資源平均產草量3832.66kg/公頃,可食產草量3257.76kg/公頃。

      2.4 草原等級評價

      依照《天然草原等級評定技術規(guī)范》 的草原等級綜合評定指標,將草原5 等歸并為優(yōu)質、中質、劣質,草原8 級歸并為高產、中產、低產、共計將草原等級劃分為優(yōu)質高產、中質高產、劣質高產、優(yōu)質中產、中質中產、劣質中產、優(yōu)質低產、中質低產、劣質低產9 個等級。

      草原等級主要以優(yōu)質高產、中質高產兩個為主,其中優(yōu)質高產草原193 個圖斑,面積54.6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32.25%;優(yōu)質中產草原19 個圖斑,面積4.22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2.49%;中質高產草原150 個圖斑,面積50.28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29.70%;中質中產草原108 個圖斑,面積32.08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18.95%;劣質高產草原54 個圖斑,面積28.11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16.60%;中質低產、劣質中產草原各有1 個圖斑,面積分別為120.25 畝、68.53 畝。

      2.5 草原載畜量評價

      草原資源總產草量112.03 萬t,理論載畜量186.71 萬個羊單位。

      2.6 草原植被蓋度

      五臺縣草原資源綜合植被蓋度為60.27%。

      3 草原退化現狀

      3.1 退化草原面積與分布

      五臺縣草原資源輕度退化主要集中于西北部;中度退化主要分布于中部和東北部。無退化草原419 個圖斑,面積139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82.10%;輕度退化草原24 個圖斑,面積1.98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1.17%;中度退化草原83 個圖斑,面積28.33 萬畝,占草原面積的16.73%。

      3.2 草原退化特征與原因

      3.2.1 草原退化特征

      西北部輕度退化草原,草原生產力下降,植被蓋度降低,地表裸露,土壤持水力降低,生物災害頻繁發(fā)生。

      中部和東北部中度退化草原,原有的建群草種和優(yōu)勢草種如旱生禾草、溫性禾草、長芒草、苔草等逐漸減少或衰變?yōu)榇我煞郑械拇我参锶绻硪姵畹戎饾u增加,草群中優(yōu)良牧草的生長發(fā)育減弱,可食產草量下降,不可食部分比重增加;不同程度地出現地面裸露,沖刷溝越來越多土壤持水力降低,水土流失嚴重;生態(tài)平衡遭到破壞,生物災害頻繁發(fā)生。

      3.2.2 草原退化原因

      草原所有權、使用權不明確,有草無主,責、權、利不明,“管、建、用”與“責、權、利”不統一,濫墾、濫牧、濫挖、濫占、私植等現象時有發(fā)生,更談不上合理的保護與科學的利用。

      4 草原資源生態(tài)保護與修復

      4.1 草原生態(tài)保護

      草原屬于陸地生態(tài)系統之一,具有調節(jié)氣候、防風固沙、涵養(yǎng)水源、保護水土及美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防治公害等重要作用。

      4.1.1 劃定基本草場

      選擇適宜機械作業(yè)、草原等級高的草原資源劃定為基本草場,作為牧草刈割地,發(fā)展牧草加工產業(yè)。

      4.1.2 休牧禁牧、劃區(qū)輪牧

      根據草原資源牧草生長特性和產草量,實行暖季以草定畜、劃區(qū)輪牧,冷季休牧禁牧牲畜回圈舍飼,促進草原資源的再生,達到草畜平衡、生態(tài)平衡。

      4.1.3 草原有害生物防控

      建立健全草原有害生物預測預報體系,完善應急機制,制定防控實施方案。運用生物、物理、化學等措施防控草原中華鼢鼠、布氏田鼠、蝗蟲、草地螟等草原有害生物,采取保護和利用天敵、改變有害生物適生環(huán)境等生態(tài)治理措施,使草原害鼠害蟲密度控制在經濟閾值允許水平以下。

      4.2 草原生態(tài)修復

      根據退化草原植被蓋度采取不同的人工干預措施,待草原植被蓋度達到或超過70%以后再行牧草刈割或劃區(qū)輪牧。

      4.2.1 人工草原建植

      針對草原植被蓋度在30%以下的嚴重退化草原或耕地實行翻耕播種,采用適合當地耐旱、耐寒、耐踐踏的優(yōu)勢草種,如紫花苜蓿、沙打旺、晉農1 號達烏里胡枝子、藍花棘豆等豆科草種和披堿草、無芒雀麥、冰草、老芒麥、羊茅、草地早熟禾等禾本科草種5~6 種進行混播或某1 種單播,實施人工草原建植。

      4.2.2 免耕圍欄補播

      針對草原植被蓋度在30%~50%之間的中度退化草原先行圍欄,然后劃破地皮選用當地耐旱、耐寒、耐踐踏的優(yōu)勢草種,如紫花苜蓿、沙打旺、晉農1 號達烏里胡枝子、藍花棘豆等豆科草種和披堿草、無芒雀麥、冰草、老芒麥、羊茅、草地早熟禾等禾本科草種5~6 種進行混播或某1 種單播,實施免耕圍欄補播或免耕補播。

      4.2.3 圍欄封育

      針對草原植被蓋度在50%~70%之間的輕度退化草原,實施圍欄封育,減少人為破壞,減少牲畜啃食,促進草原生態(tài)植被自然修復。

      4.2.4 建設本土草種繁育基地

      選育適宜本土草原生態(tài)修復的草種,建立本土草種試驗、繁育基地,增強本土草種的適應性和供給能力。

      5 小結

      通過清查五臺縣草原資源面積的基本情況,為進一步草原生態(tài)保護和開發(fā)利用打下了良好的科學技術基礎。

      猜你喜歡
      五臺縣苔草中質
      安居樂業(yè)逢幸事 喜遷新居過大年——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構建“安居工程”實現城鄉(xiāng)扶貧一體化
      國奶養(yǎng)育扶貧工程在五臺縣啟動
      真扶貧還要扶真貧 美了鄉(xiāng)村富了百姓——山西交控集團駐五臺縣東雷鄉(xiāng)扶貧工作隊縮影
      五臺縣:統防統治二代粘蟲好評如潮
      論動產質押監(jiān)管中質權人與監(jiān)管人的義務界定與責任承擔
      灰化苔草葉片鉛脅迫的光譜響應研究
      苔草特征特性及防治技術
      牛、羊乳酸乳發(fā)酵過程中質構學特性的變化規(guī)律
      食品科學(2013年17期)2013-03-11 18:26:49
      北京野生苔草屬植物資源調查及觀賞性狀評價
      18種苔草屬植物種子生物學特性的比較
      合江县| 阜新市| 乐亭县| 祁门县| 张家港市| 张家口市| 大安市| 托克逊县| 尚义县| 桐柏县| 西贡区| 土默特左旗| 湖南省| 涡阳县| 台东县| 屏东市| 凤山市| 漾濞| 自治县| 广饶县| 安多县| 禹州市| 蚌埠市| 喀什市| 开化县| 麦盖提县| 安仁县| 惠水县| 武平县| 汝阳县| 武定县| 黄梅县| 合水县| 洮南市| 清河县| 武汉市| 泸溪县| 驻马店市| 竹溪县| 芦山县| 闸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