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你們都認識我嗎?我是海象哦。你問我是不是也像大象那樣擁有長長的鼻子?不是哦!我們并不是因為擁有長鼻子才被叫做海象的,而是因為擁有跟大象一樣又長又大的牙。你問我們的牙有什么作用?作用可多著呢,一起往下看吧。
北半球的“土著”居民
單從外形來看,我們海象的相貌十分古怪:腦袋圓圓的,嘴巴短而闊,大大的鼻子,眼睛小小的,沒有耳廓,身形龐大(雄海象體長可達5米,重4噸),皮膚粗糙,像老樹皮一樣,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對巨大的獠牙(長40~90厘米)。雖然我們相貌丑陋,但通常還是比較友善的,只有在受到騷擾的時候才會怒吼、咆哮。
我們終生都生活在北極圈內(nèi),因而有北半球“土著”居民之稱。
雖然我們的樣子看上去十分笨拙,但是在水里行動起來卻十分敏捷。我們可以不停地游泳,像小飛艇那樣從容不迫地向前滑行,能在鋸齒狀巖石附近洶涌的波濤中安全地游來游去。
此外,我們還是最出色的潛水能手呢。在潛入海底后,可在水下滯留2小時,一旦需要新鮮空氣,只需3分鐘就能浮出水面。我們海象之所以擁有這一特殊本領(lǐng),主要得益于體內(nèi)豐富的血液,我們體內(nèi)的血液占整個體重的20%,而人類的血液,僅占體重的7%。
我們天生喜歡群居,常常數(shù)千頭簇擁在一起。每年夏季,我們便會成群結(jié)隊游到大陸和島嶼的岸邊,或者爬到大塊冰山上曬曬太陽。
我們的視力很差,兩只小眼睛瞇縫著,像極了缺乏活力的老頭子。
不僅如此,我們還十分喜歡睡懶覺,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
我們的嗅覺和聽覺十分靈敏,睡覺時,會有一個伙伴在四周巡邏放哨,一有情況它就會發(fā)出公牛般的叫聲,把酣睡的同伴叫醒,迅速逃離。
用牙齒“走路”的海象
我們的四肢非常短,而獠牙則很長,當我們在冰面上行走時,由于四肢無法支撐龐大的身軀在光滑的冰面上行走,此時,我們就必須依靠這對長牙了。當我們在冰面上行走的時候,會將后肢彎向前方,獠牙則一邊刺向面前的堅冰,一邊支撐著身體前進。這時候獠牙所起的作用,就相當于是我們的“第五只腳”。
用途廣泛的獠牙
當然了,我們的獠牙不僅僅是用來走路的,除此之外,獠牙還擔負著很多重任——尋找食物或爭斗等。
我們是肉食性哺乳動物,當我們潛入海底覓食時,巨大的獠牙便成了挖掘工具。我們用堅硬的獠牙不斷地挖掘泥沙,同時,還用敏感的嘴唇和觸須探測、辨別,一旦碰到我們喜歡吃的烏蛤、油螺等,便會用牙齒將它們的殼咬破,然后將它們的肉吃掉。每次潛入海底覓食,我們都會吃掉足夠的魚兒和貝類后才會爬到岸上。這樣一來,便可以三個月不吃東西,而專心地尋找配偶。
而當兩頭雄海象為了爭奪配偶而互不相讓時,獠牙又派上用場了。雄海象會揮舞著利劍般的獠牙互相攻擊,直到一方獲勝。盡管雄海象會為了爭奪配偶而大打出手,但你要是就此認為我們是十分兇殘的動物那可就錯了。
其實我們海象還是很紳士的,不會真的爭個你死我活,一旦其中一方被刺中一下之后,它就會馬上表示臣服,放棄爭斗。而獲勝的一方也不會趕盡殺絕,一旦獲勝就會滿意而歸。
除此之外,獠牙還是我們防御外敵強有力的武器。每當有外敵來襲時,我們就會將長長的獠牙對準對手,只等對手一發(fā)動進攻就在它們身上刺出兩個血窟窿來。不過遺憾的是,我們通常等不到這樣的機會,因為對手一旦看到我們長長的獠牙,早就嚇得魂飛魄散,逃之夭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