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天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林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遼寧 阜新123100)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阜新縣”)現(xiàn)有林地面積15.13萬hm2,森林覆蓋率24.8%,其中松林面積7.55萬hm2(含 礦 林1.71萬hm2),占 林 地 總 面 積 的49.88%。除有少量落葉松和樟子松外,絕大部分林分為油松純林,分布在阜新縣35個鄉(xiāng)鎮(zhèn)和8個國有林場。
紅脂大小蠹是我國的檢疫對象之一,是來自北美的外來林業(yè)有害生物。2018年,該害蟲在阜新縣首次發(fā)現(xiàn),之后在個別地塊點片發(fā)生,如果防控不及時,會對縣域內(nèi)油松林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紅脂大小蠹主要危害油松、白皮松、華山松及樟子松等,其成蟲、幼蟲通過取食韌皮部、形成層進行危害,嚴重時會造成樹木枯死。根據(jù)紅脂大小蠹生活習性,其主要危害健康木和輕度衰弱木,蟲口數(shù)量少時危害新伐倒木和瀕死木,蟲口數(shù)量多時入侵健康木。當蟲口密度較大,與受害部位相連形成環(huán)剝時,會造成整棵樹死亡[1]。在阜新縣,紅脂大小蠹發(fā)生范圍主要集中在火燒跡地。
紅脂大小蠹成蟲體長5.3~8.3 mm,棕褐色至黑褐色;觸角錘狀,頭部額面具有規(guī)則的小隆起,額區(qū)有稀疏的黃色毛,頭蓋縫明顯;前胸背板,近前緣處縊縮明顯;鞘翅斜面刻點溝8條。蛹體長6.0~10.0 mm,初為乳白色,后漸變?yōu)闇\黃、暗紅色。卵圓形至橢圓形,乳白色,長1.0 mm左右,寬0.5 mm左右。幼蟲體白色,蠐螬形,頭為淡黃色,口器為黑色;尾端臀板上有褐色胴痣,痣上有牛角狀的刺鉤7個。
紅脂大小蠹在阜新縣一年發(fā)生一代,主要以老熟幼蟲和成蟲、幼蟲、蛹在樹干基部或根部的皮層內(nèi)越冬。紅脂大小蠹生活史不整齊,除在冬季不見卵,其余蟲態(tài)四季可見。紅脂大小蠹成蟲揚飛期為4—9月。
在阜新縣,紅脂大小蠹對火燒木、過火木及健康樹的危害部位、危害癥狀均具有不同特點。在火燒木上,紅脂大小蠹的侵入孔位置貼地皮,排出顆粒狀物;在過火木上,侵入孔位置基本貼地皮,排出顆粒狀物和脂狀物;在健康樹上,侵入孔位置距地面5~50 cm,排出來的脂狀物較多。紅脂大小蠹主要危害胸徑10 cm以上松樹的主干和主側根以及新鮮油松伐樁、伐倒木、新鮮火燒木等[2]。
蟲情普查是紅脂大小蠹防控工作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蟲情普查可以全面掌握紅脂大小蠹的發(fā)生及危害情況,為科學合理地采取防控措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進行紅脂大小蠹踏查可以采取遠觀林、近看樹的方法,在每年4—9月,特別是5、6月,在全面普查的基礎上,對火燒跡地、近期間伐或修枝的林分及有針葉枯黃現(xiàn)象的疏林地進行重點踏查。對于林邊向內(nèi)50 m左右的樹木可以邊走邊看,對于重點地塊要做到逐棵查看。在近看樹的過程中,主要觀察樹干基部至1 m以下處有無侵入孔的紅褐色漏斗狀或不規(guī)則的凝脂塊、有無小圓孔以及樹根處是否有灰白色顆粒狀蟲糞。
在每年4月下旬至7月末,在接近林分林緣5~15 m處,可以設置信息素引誘劑誘捕器。在紅脂大小蠹揚飛期前7 d,將誘捕器垂直掛在樹木主干下部,誘捕器下端距離地面10~30 cm為宜,每隔100 m左右懸掛1個,通過觀察誘捕器誘蟲量判斷紅脂大小蠹的發(fā)生及危害程度。試驗發(fā)現(xiàn),通風較好的地方誘捕器誘蟲量較多,林地邊緣較林內(nèi)誘捕器誘蟲量多。
堅持“預防為主,科學治理”原則,堅持防控結合,大力推廣普及紅脂大小蠹防控技術知識,提高林業(yè)技術人員和林農(nóng)疫情排查和除治的責任意識,加大監(jiān)測排查力度,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迅速除治,全力控制疫情擴散蔓延[3]。
4.1.1 引誘劑誘殺。引誘劑和聚集信息素對紅脂大小蠹均有很強的引誘作用,可利用其在油松林內(nèi)誘殺成蟲。具體來看,每100 m設置一個誘捕器,懸掛在樹木主干1.5 m高處,下置容器,容器內(nèi)放常用觸殺劑。
4.1.2 磷化鋁密閉熏蒸法。5—9月,在受害樹干離地面50~80 cm處,繞樹干鋸一周凹槽,深至樹皮裂縫處,刨開樹干基部30 cm范圍內(nèi)的土層,將厚0.06 mm、寬1 m的塑料布裁成梯形圍繞樹干一周,上緣用線繩嵌入凹槽綁緊,地面處塑料布邊緣至少距干基30 cm且呈裙狀,邊緣用土埋實,內(nèi)置磷化鋁三四片后,將塑料布接口處用膠帶粘牢,進行密閉熏蒸。
4.1.3 打孔注藥法。在侵入孔位置用大號螺絲刀或無繩手電鉆從斜上方向斜下方打直徑8~12 mm、深到達木質(zhì)部的孔,斜打孔的目的是讓這個孔能盡量多地存儲藥液。之后在第1個孔的兩側斜下方各打2個同樣的孔,將每個孔灌滿氧化樂果5倍液后封孔。
4.1.4 噴灑觸殺劑防治。根據(jù)紅脂大小蠹危害情況的不同,配制3種配方觸殺劑,一是氰戊菊酯柴油混劑,配制比例為10.0份柴油+1.0份20%氰戊菊酯乳油+0.5份40%氧化樂果。二是油劑,配方是0.5份甲維鹽+1.0份20%氰戊菊酯乳油+2.0份廢機油。三是氧化樂果5倍液。
4.1.5 火燒地死樹及伐根清理。對火燒地死樹,應及時采伐并就地粉碎。應在當年11月集中進行伐根除治作業(yè),伐根用鉤機鉤出后就地晾曬,通過破壞紅脂大小蠹越冬場所,達到防治目的。
在調(diào)查監(jiān)測的基礎上,主要根據(jù)火災類型、林分狀況、撫育作業(yè)類型及侵入時間等劃分不同類型區(qū),如火燒致死木型、過火未死木型和未過火侵染型。由于危害侵入部位不同,活樹與死樹的藥物傳導性不同,需制定不同的防治措施[4]。
4.2.1 火燒致死木型。對于火燒致死木的有蟲伐根,將樹根周圍挖開一圈,深度30 cm,將伐根的樹皮從伐面起向下扒掉20 cm左右,再用氰戊菊酯柴油混劑對暴露的伐根皮部進行涂抹,盡量把樹皮浸透,伐根的木質(zhì)部不需要涂抹。之后將5%阿維·毒死蜱顆粒劑10 g均勻撒入靠近樹皮的坑內(nèi),再將挖出的土回填、踩實。對于蟲口密度較大的伐根,可采取塑料布密閉磷化鋁(3.2 g/片)進行熏殺。
對于火燒致死木的無蟲伐根,因其散發(fā)的松脂氣味對紅脂大小蠹成蟲有較大的誘集作用,可對伐根涂抹油性觸殺劑殺死誘來的成蟲。具體來看,可用小型噴霧器對伐根噴灑持效性較長的油性殺蟲劑,每株施藥量6~8 mL,油劑配方是5份柴油+1份20%氰戊菊酯乳油+2份廢機油。
4.2.2 過火未死木型。對于過火未死的樹木,紅脂大小蠹侵入孔大多位于樹干基部靠近地面位置,因此,可將樹根周圍挖開一圈,深度約30 cm,在接近地面位置將樹根的樹皮環(huán)一周用大號螺絲刀或手電鉆鉆出4~6個孔,之后用氰戊菊酯柴油溶劑對鉆孔及鉆孔以下的樹根根皮部進行噴藥處理。再將5%阿維·毒死蜱顆粒劑5 g均勻撒入靠近樹皮的坑內(nèi),最后回填土并踩實。
對于離地面1 m左右的侵入孔,一是采取打孔注藥法,二是采用刀具或斧頭將侵入孔向下割開樹皮,找到蟲體位置,直接噴灑廢機油和氰戊菊酯混合劑進行防治。
4.2.3 未過火侵染型。對于剛侵入型樹木,采取打孔注藥法進行處理,侵入后期采取磷化鋁密閉熏蒸法防治。
紅脂大小蠹的防治必須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除治,勤普查、勤防治。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不及時,侵入孔前的白色堆積物被雨水沖掉,會造成漏查、漏防,留下蟲源[5]。
阜新縣地處遼寧省西部、科爾沁沙地南緣,氣候干旱,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油松作為阜新縣的主要造林樹種,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荒山荒坡等立地條件貧瘠的土地上進行栽植,經(jīng)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阜新縣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構成了阜新縣生態(tài)公益林的主體。油松林營造在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涵養(yǎng)水源、保田增產(chǎn)、提升鄉(xiāng)村生活質(zhì)量、加快縣域經(jīng)濟振興發(fā)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成了保護沈陽市的重要生態(tài)屏障。要想保護好這些松林,鞏固綠化成果,就要切實做好紅脂大小蠹的監(jiān)測與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