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紅星路小學 吳嫻
漢字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字,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教師重視寫字教學,能讓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感。而正確地書寫漢字是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基本保證,也是學生學習語文和其他課程、形成學習能力的基礎。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認為寫字教學應成為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弘揚和發(fā)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會產生“渴望獲得”的動力和行為。我們可以舉辦有關練字的故事會,增強學生的寫字意識。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自古至今有許多書法家練字的軼事趣聞,比如懷素“芭蕉練字”、王羲之“黃庭換鵝”等故事。書法家王羲之為了洗筆方便,索性就到庭院的池塘邊去寫,邊洗筆邊寫,天長日久,水塘里的水就變成黑色了,成了后人傳為美談的“墨池”。這樣可以使學生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獲得力量,激發(fā)學生寫字的積極性及領會勤學苦練的精神。
良好的藝術氛圍能提高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因此我們可以在教室文化墻上下功夫,盡可能體現出濃濃的書法藝術氣息,可以在墻壁上貼上練字標語、格言,并用毛筆書寫,裝裱后懸掛。班內也可以設立書法園地,展覽本班學生寫字作業(yè),并每月定期更換。學生長期處于濃郁的藝術氛圍之中,耳濡目染,便會自然而然的產生濃厚的寫字興趣。
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范寫”非常重要,它是寫字教學的先導。寫字時究竟要注意什么?怎樣寫才規(guī)范美觀?通過教師的示范書寫,學生一看就懂,也方便進一步掌握書寫要領。每次寫字時,教師都要在田字格中進行示范,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邊書寫邊講述這個字第一筆在田字格的哪一個部位落筆,每一筆的名稱、運筆方法以及筆順等,從而使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老師可以握著學生的手寫,也可以讓學生看著老師怎樣寫,無形中老師成了一面鏡子,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正確的書寫習慣養(yǎng)成關鍵在低年級,因此要從剛入學開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這一習慣的培養(yǎng),可以從規(guī)范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和握筆方法入手,老師要向學生示范,講清正確的書寫姿勢和握筆方法,并要求學生把書寫姿勢基本要求和執(zhí)筆方法記到心中。
任何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學生必須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達到效果。第一節(jié)寫字課,教師首先指導學生正確的握筆姿勢,應當是拇指較食指稍上,中指抵筆,形成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合作握筆,無名指和小拇指自然彎曲地托中指的姿勢。其次寫字姿勢要領:頭正、背直、腳平、臂開,還可以運用兒歌幫助學生記憶,“頭正肩平,背要直,腳與肩寬平放地。讀書寫字要注意,必須做到三個一:頭離書本要一尺,胸離桌子要一拳,手離筆尖要一寸,書寫一定要認真”。
一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只有集合家校力量才能產生巨大的能量。在習慣養(yǎng)成過程中,教師和家長要反復表揚書寫姿勢好的學生,提醒學生糾正自己不正確的寫字姿勢,強調學生在每科的作業(yè)當中都要書寫規(guī)范,認真端正,樹立“提筆就是練字時”的意識。在家中,家長也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展示的平臺,看到孩子優(yōu)秀書寫作業(yè),可張貼在家中顯眼處,從而激勵孩子向更高的目標發(fā)展。學校和家庭通力協(xié)作,齊抓共管,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經過日積月累的練習,肯定能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境界。
總之,要讓學生“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需要家校的密切配合,需要師生的不懈努力,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