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郜泉州
除夕,來到城市的大街上,看著栩栩如生的各種花燈,不由得想起了燈的變遷。
聽爺爺講,他父親的幼年時代,家里照明用的是蠟燭。那時的蠟燭僅有小指頭那樣長短和粗細,每到晚上,土窯洞里黑得像鍋底一樣時,家里才將蠟燭點燃。那時蠟燭價高又不好買,為了節(jié)約,每天晚上僅點燃一小會兒,當一支蠟燭燃到三分之一時,就趕忙吹滅。只有春節(jié)時,才會在家里供神牌位前點上一支蠟燭,奢侈地讓它整支燃燒完。
爺爺的幼年時代,家里照明用的是煤油燈——用一只小墨水瓶,在瓶蓋上鉆個黃豆大小的窟窿,蓋上等大的鐵片,中間穿個鐵軸筒,軸筒中間是長長的線芯,直拖至墨水瓶底。把煤油注入墨水瓶,為防止瓶倒漏油,瓶蓋和鐵片、鐵軸筒間的縫隙,都用蠟油牢牢封住。燈做成后,用火柴將燈芯點著,燈頭便燃起了小毛筆頭大小的火苗?;鹈珉m小,但在黑暗里仍顯得一片光明。這時的春節(jié),家里供奉的牌位前便換成了整支三寸高的蠟燭。
父親的幼年時代,家里照明用的是高腳玻璃罩子煤油燈。往高腳玻璃瓶里倒?jié)M煤油,把四角帶腿帶風口的燈芯插進玻璃瓶里,點燃燈芯后,再把一尺來高的玻璃筒罩子罩上,杏黃的火焰在玻璃罩子里格外亮,照得半間房子都通透明亮。再到春節(jié),各家的供神牌位前便換成了大拇指粗細、七八寸高的大蠟燭,可以盡情地讓它燃完一整支,亮上半宿。
我的幼年時代,家里照明徹底告別了煤油燈和蠟燭,用的是電燈泡。正像村娃口中的順口溜說的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電燈成了家家戶戶的標配,有的人家不僅有了電燈泡,還用上了電棒。漸漸地,家家戶戶的桌上有了小巧玲瓏的臺燈,床頭上有了五彩繽紛的床頭燈,每逢過年,大門外還會掛起裝有燈泡的大紅燈籠,十分好看。這時的供桌上開始擺上了電蠟燭——燈柱形如蠟燭,還雕鏤有吉祥圖案,燭火處便是一盞小燈泡,美觀、無煙,還能徹夜長明。
如今,家家照明用的電燈,更是各式各樣。特別是春節(jié)和燈節(jié),街市上、廣場上、公園里的燈著實讓人眼花繚亂:宮燈、荷花燈、星星燈、動物燈……不一而足。
最有特色的是生肖燈:老鼠燈小巧玲瓏,渾身透明,在光暈中躥上蹦下,十分有趣;牛燈的兩只角里暗藏著粉紅熒光燈,四只牛蹄分別是紅、白、綠、藍燈,尾巴則是一條五顏六色的霓虹燈,開關一開,“老?!本箵u頭擺尾地走動起來;老虎燈威風凜凜,兩只眼睛綠光閃爍,四只爪子紅黃分明,不時發(fā)出一聲虎嘯,仿佛一只真老虎跑進了公園;兔子燈的兩只耳朵透著紅光并不停轉動著,直把兔子的嫻靜、機敏現了個完全;龍燈更是威武,數十米長的龍身掛滿了珍珠似的明燈,大龍游走,滿身珠光耀眼…… 讓人驚奇的當數孔明燈了:燈籠里放上一支小蠟燭,點燃后,燈便乘著熱氣緩緩升空,漸漸化作夜空中的一顆明星。孩子們紛紛在孔明燈上寫上心愿,隨后放飛。只見廣場上空,上百盞孔明燈順著東風,在空中一閃一閃地搖搖飛升。
我心底便突然涌出一首詩來:天星街燈相愛戀,相擁相伴相纏綿。天星降落人間游,街燈飛天更鮮艷。街燈天星空中舞,萬里長空更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