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歷史微劇場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中的運用

      2021-12-06 00:28:22陳寶云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21年10期
      關鍵詞: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劇場綱要

      陳寶云

      (上海電力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1306)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近年來,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推行力度也非常大。“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以下簡稱 “綱要”)課程作為思政課中重要的一門課,任課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也是不斷創(chuàng)新,相關教學成果層出不窮,比如案例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實踐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和創(chuàng)新式教學法等,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源于作為教學主體的大學生的群體性特征不斷變化,教學效果的提升也永遠在路上。今天的“00 后”已經成為高校大學生的重要群體。隨著信息時代加速發(fā)展,“00后”與“90 后”相比有著明顯不同的代際特征。他們的成長背景以及隨之而形成的思想意識與觀念及行為都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我們教學團隊針對“00后”的特點,進行了歷史微劇場在“綱要”課教學中運用的實踐探索,本文簡論之并求教方家。

      一、歷史微劇場教學的特點

      所謂的微劇場,又稱作短劇劇場,2008年由導演江耀鑫提出這個概念,并開始拍攝制作發(fā)行。其拍攝的方式靈活多樣,每集約5-10分鐘,表現(xiàn)社會時事、人文風情,達到通俗、易懂,且給人以啟發(fā)的效果。微劇場體現(xiàn)了信息化時代速食文化的特點,但也往往正由于其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更容易給人啟發(fā)的效果。歷史微劇場,其實是戲劇與歷史的結合,借助戲劇的教育功能,達到歷史課程教育的目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對演劇者,戲劇是寓教于樂的好方法,是抒發(fā)情感的好媒介,是陶冶性情、調試性格的好方式,是與人相處、團結協(xié)作的好途徑;對觀劇者,戲劇是有益的消遣,是社會教化的良方,是感乎人心、培養(yǎng)情操的鍛煉”[1]歷史微劇場教學,就是通過以歷史為內容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讓學生觸摸歷史、融通過去與現(xiàn)在,找到歷史觀教育的價值皈依。其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

      一是趣味性。如果說長期的專業(yè)的表演是比較枯燥的話,而這種微劇場式的表演則有趣得多。人人參與,自己創(chuàng)作,無論是表演還是觀眾,都是一次特殊的身心體驗。正是有趣,才有進一步學習理解的可能性,才能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潛力。

      二是互動性。歷史微劇場從創(chuàng)作到表演,就是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學習探索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動態(tài)過程。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為了主體和主導者,在參與的過程中主動構建知識、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在老師指導下更增強了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歸納總結的反思能力。如此,教師和學生的優(yōu)勢在互動中相得益彰。

      三是共情性。歷史是不可觸摸的,但是當歷史成為編演的素材,歷史就在我們身邊,歷史就是那一句話、一個表情、一種氣勢。在策劃編演歷史微劇的過程中,從選取材料,到表演完成,都是在同歷史對話,都是在揣摩歷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因此,歷史微劇場也就是歷史的一次共情展現(xiàn)。對歷史的認知、人物的評價、邏輯的分析,必然更加深刻,對現(xiàn)實的思考和人生的認識,必然也更加深入。

      二、“綱要課”運用歷史微劇場教學模式的針對性意義

      在“綱要課”教學過程中,采用歷史微劇場教學法,無論是從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來看,還是從教學的內容與教學的價值導向性來看,都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重要的意義。

      1.歷史微劇場教學可以針對性地滿足“00后”群體的獨立性主體性要求與參與意識

      2018年第一批“00后”進入大學,“00后”逐漸成為大學教育的主體。他們生命的黃金時期覆蓋“兩個100年”戰(zhàn)略目標,是擔負民族復興重任的“強國一代”。在全國學聯(lián)秘書處指導下,QQ攜手中青報對QQ平臺7.83億活躍用戶進行了調研,內容覆蓋“00后”的家庭觀、就業(yè)觀、興趣喜好等多元內容。隨后聯(lián)合發(fā)布的《“00后”畫像報告》 通過數據揭示了“00后”群體的一些群體性特征,這也為高校的思政教育提供了參考?!?0后”大學生被稱為“數字土著”,很早就廣泛接觸互聯(lián)網信息,從思維方式到娛樂方式都屬于“互聯(lián)網的一代”。他們與同樣享受互聯(lián)網影響的“90后”也有很大不同。一方面,隨著中國的快速發(fā)展,大多數“00后”大學生家庭物質條件已經比較寬裕,家庭的思想觀念上也有了很多變化,更加注重孩子們個體的情感表達和價值體現(xiàn)。另一方面,“00后”大學生成長于一個更加提倡開放、獨立和自由的時代,他們面臨的對于個人能力和知識儲備的挑戰(zhàn)也越來越大,他們在潛意識中往往會更加注重個人意識的表達。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對網絡陣地話語權的追求,更促使其在各個平臺汲取相關知識,以期運用移動互聯(lián)網以個性化的方式表達觀點,帶動和引領他人產生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2]因此,個性化、獨立性以及參與意識,成為他們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群體性特征。歷史微劇場教學模式在鼓勵參與的同時更給予了他們創(chuàng)作的自由空間。他們可以在其中充分展現(xiàn)個性化的探索,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情感認知與價值訴求。無論是參與排演的同學,還是作為觀眾觀看演出的同學,都參與了進來,大家集體進行的一次教學活動,可以實現(xiàn)獨立性、主體性與參與性的統(tǒng)一。

      2.歷史微劇場教學可以針對性地減少“綱要課”內容重復性、增強趣味性與生動性

      “綱要課”內容的重復性是眾所周知的。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初中生和高中生都有對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普及學習。尤其是高中階段,有些中學歷史教師的教研做得非常深入和細致,無論是具體的歷史事實介紹與記憶,還是人物、事件的分析與討論,甚至是歷史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想思考,都有很多典型的案例和深入的探討。所以,當大學的“綱要課”出現(xiàn)在大一新生的課表中的時候,學生的第一個念頭往往就是“這個我學過了”。雖然,大學生“綱要課”的教學要求,不是單純學習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知識,而是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幫助學生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要讓大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方面要比中學有更進一步的提升,要讓他們在增長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學會和運用歷史分析的方法,要彰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力量等等。但實際上,我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也經常會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還不能完整地把握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發(fā)展脈絡,還不能準確地理解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和主要經驗,對與“四個選擇”有關的歷史情況,還缺少深入的了解。而這一切的實現(xiàn)都需要內容這個載體。因此,“綱要”課的教學,特別需要注意避免與中學課程的重復性,讓學生有“炒冷飯”、枯燥之嫌,從而破壞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后歷史觀價值觀的教育才有可能。歷史微劇場教學模式,因其自身的新穎與趣味性和互動性,可以大大增強大學生學習近現(xiàn)代史的興趣,也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

      3.歷史微劇場教學可以針對性地強化“綱要課”教學目標的導向性

      習近平曾說過“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他強調,要了解中國近代以來的斗爭史、我們黨的奮斗史、新中國的發(fā)展史,了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tǒng)、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在深入學習和不斷領悟中,弄清楚我們從哪里來、往哪里去,弄清楚艱苦卓絕是什么、是怎么來的,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3]自2007年以來,全國各高校普遍開設“綱要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核心課程之一。其教育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學生認識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社會發(fā)展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及其內在的規(guī)律性,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因此,在“綱要課”教學中,必然暗含著對當代大學生教育的導向性。從這個課程內容及其目標來看,“綱要課”的導向性大致可以概括為知識導向、邏輯導向、現(xiàn)實導向、價值導向與情感導向。[4]知識導向主要就是對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中的人物事件等歷史事實的把握。邏輯導向則是對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把握?,F(xiàn)實導向主要是通過學習,發(fā)揮以史為鑒的功能,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而價值導向與情感導向是“綱要課”教學的最深層次追求,如家國情懷、社會集體認同感、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英勇的革命情懷以及正確的歷史觀。在歷史微劇場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中,無論是選擇一連串的歷史事件“維新運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建立”“西安事變”“重慶談判”“解放戰(zhàn)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等作為表演內容,還是自主創(chuàng)作“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日出”等,從選材、寫劇本、表演、反思等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都是學生個性認識與具體歷史知識及教師指導的碰撞。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實現(xiàn)四大導向性教育的最佳場合和機會。這遠遠勝過傳統(tǒng)課堂上單向度的知識傳授或者說教。

      三、“綱要課”開展歷史微劇場教學的具體路徑

      大學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識視野和深度思考的經驗,對于歷史微劇場的選材創(chuàng)作和表演往往缺乏必要的能力和經驗,對于微劇場表現(xiàn)的內涵與啟示也缺少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理論水平,因此,歷史微劇場教學要發(fā)揮作用,需要教師明確觀念、調整教育模式、積極調動并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在整個過程中予以積極有效的指導。

      1.輔助學生進行有效分組與合理選材

      所謂有效分組,主要是推動全班同學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課堂教學的死角就是往往有部分同學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強。當一開始學生就沒有參與到活動中,這部分學生就有可能在接下來的一個學期的教學中,都會成為旁觀者。這是特別需要警惕的。只有動員學生從一開始就自主參與,才能保障活動對全班的吸引力與學生的學習活躍度。在輔助學生有效分組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合理選材?!熬V要課”以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作為基礎,對于學生而言,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就是“虎門硝煙”“鴉片戰(zhàn)爭”“五四運動”一連串的事件等構成的。所以,合理選材是可以選擇有意義的歷史事件?!熬V要課”教學目標還是要讓學生了解歷史的規(guī)律性、理解四個選擇的必然性。所以合理選材也可以選擇自主創(chuàng)作的素材,但是必須在主題上突顯中國近代歷史發(fā)展的主線或是四個選擇的必然性。

      2.輔助學生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作與表演

      一般來說,創(chuàng)作和表演主要由學生自主完成,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是由于是歷史微劇,所以教師的輔助指導必不可少。在確定選材的基礎上,由學生在教師輔助下確定大概的故事結構、人物事件等,進一步搜集材料、編寫劇本。一般而言,由于教學時間以及場地等其他條件的限制,一個合適的劇本建議時常二十分鐘左右,以對話和獨白為主、四幕劇或五幕劇的形式較為合適。[5]在劇本基礎上的排練和表演,都需要教師在主題思想、語言表達等方面及時進行把關和指導,不能讓學生偏離主題或是教學目標太遠。

      3.指導學生進行活動后的反思

      活動之后及時進行反思教育,會非常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此處的反思主要包括對歷史微劇場從選材到創(chuàng)作表演整個活動的反思,也包括對主題內涵的反思。一方面指導學生自己反思總結從分組選材到創(chuàng)作表演整個活動過程中的思考與啟發(fā),另一方面指導學生對主題內涵進行反思,再一次結合教學內容用正確的歷史觀引導學生,深化學生對本課程理論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提升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4.將成果反哺課堂與校內大思政教育

      歷史微劇場教學和課堂教學相輔相成,歷史微劇場的教學成果可以很好的反哺課堂,也可以服務于校內大思政教育。在學生完成微劇場節(jié)目的創(chuàng)作表演之后,教師可以把其中優(yōu)秀的成果搬進課堂、走上講臺。教材上的歷史是粗線條的大歷史,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感,從而缺少對歷史的親近感,因而也對歷史學習缺乏興趣。微劇場的優(yōu)秀成果在課堂上表演,可以很好地拉近學生與歷史教科書之間距離,通過自己或同學的表演,讓歷史變得可以觸摸,讓學生理解歷史不僅僅是遙遠的歷史事件或是歷史人物或是冷冰冰的歷史規(guī)律,歷史也是有溫度的,歷史是由活生生的人去完成的,才能產生共情性,更容易理解歷史的發(fā)展脈絡與歷史的必然性。同時,對于校內大思政而言,這些微劇場的優(yōu)秀成果,可以通過集體展演、圖片展覽或者視頻巡演等形式,對全校同學進行同伴教育,發(fā)揮歷史教育的更大功能。讓更多的學生體驗“活著”的“歷史”,從而更好地增強歷史意識,培養(yǎng)歷史思維,更好地體味家國情懷,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并加快其思想建設進程。[6]

      四、結語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思政課的教學內在地要求與大思政同向同行,協(xié)同育人。歷史微劇場教學,通過以歷史為內容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不僅極大地調動了00后大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還潛移默化地增強了歷史文化的傳播力,提升了學生的歷史意識、鍛煉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思維能力,是提高“綱要課”教學效果的一條很好的方式。但這也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應根據具體情況,恰當使用。孟子曰:“路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痹跁r代變遷的大背景下,思政課如何上得有趣有效、如何提升大思政的影響力,是需要針對性地研究學生特點以及在實踐中不斷嘗試探索的長期課題,教育教學效果的提升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歡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劇場綱要
      國家標準化發(fā)展綱要
      歡樂劇場
      幼兒園(2020年24期)2020-04-07 12:52:00
      一圖讀懂這本《學習綱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基礎
      論《日出》的劇場性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三位一體式教學研究初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的教學路徑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14期)2016-06-08 13:56:09
      新形勢下中國夢教育與“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的融合
      科技視界(2016年1期)2016-03-30 13:58:53
      《促進大數據發(fā)展行動綱要》解讀
      “三維”綱要促轉型 競進提質再跨越
      學習月刊(2015年8期)2015-07-09 03:55:36
      梨树县| 廉江市| 娄底市| 伊川县| 桃园县| 天台县| 太谷县| 长治县| 宜黄县| 布拖县| 苏尼特右旗| 闽侯县| 宜宾县| 云林县| 马边| 隆林| 香港| 定西市| 平泉县| 鸡西市| 平乡县| 响水县| 新昌县| 久治县| 石阡县| 肥西县| 剑川县| 石屏县| 临澧县| 苍南县| 彝良县| 武宣县| 延津县| 杭锦后旗| 城固县| 蕲春县| 久治县| 调兵山市| 普宁市| 广东省| 弋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