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著
茶多酚對人脂肪來源間充質(zhì)干細胞成骨分化的影響
王 華,齊玉成,楊云芳,等(1)(1)
野菊花抗菌活性的網(wǎng)絡藥理學研究
代書景,劉 洋,桂金秋,等(1)(4)
乙肝肝硬化腸道菌群變化與肝功能Child-Pugh分級、LPS及血氨的相關性
張良杰,李 偉,陳家盛,等(1)(9)
Ki-67表達對大腸癌預后及臨床病理特征影響的Meta分析
梁家瑋,鐘 烺,郭海峰(1)(14)
中醫(yī)護理干預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療效的Meta分析
何 薇,尤 敏,袁 娟,等(1)(22)
延續(xù)性護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干預效果的Meta分析
陳文真,王 靜,王 倩,等(1)(27)
小梁消融術治療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的Meta分析
潘 妹,黃蘇敏,王佳君,等(1)(32)
血管內(nèi)超聲在左主干病變介入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王 博,袁 馳,汪和貴,等(1)(38)
肺腺癌差異基因的生物信息學研究
蘭宏偉,馬 微,李 娜,等(1)(43)
預見性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干預成效的系統(tǒng)評價
王朝亞,彭 靜,方淑嘉,等(1)(50)
SHP2和PDL1在胰腺導管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鄭佳薇,黃于芳,宋 麗,等(1)(55)
基于AHP模型分析陜西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特征
郎麗麗,張喜紅,康育慧,等(1)(59)
冷凍切片在乳腺病變術中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
苗長城(1)(64)
血液指標在不同程度和類型急性胰腺炎中的表現(xiàn)
史新格(1)(68)
血漿sTREM-1、sFLT-1水平與重癥肺炎APACHEⅡ評分的關聯(lián)性
郭鑫鑫(1)(71)
孕前BMI及孕期增重水平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戚文艷,江 會,余 慧(1)(75)
75例急性顱腦外傷患者凝血四項指標變化與疾病轉歸的關聯(lián)性分析
秦道峰(1)(79)
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晝夜節(jié)律變化與左室肥厚的關系
李云霞,范 丹,宋 芳(1)(83)
高血壓合并腦白質(zhì)疏松患者血壓晝夜節(jié)律與認知功能水平的相關性
常曉月,袁 彬(1)(86)
妊娠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預后及影響因素
孫祥玲(1)(89)
感音神經(jīng)性聾伴耳鳴患者中耳蝸壞死分布的影響因素
賴濟平(1)(92)
改良動態(tài)反饋式訓練對AF術后患者的療效
艾 秀,郁 冰,劉 倩(1)(95)
超聲三維斑點技術在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診斷中的應用
劉 玉(1)(99)
不同入路微創(chuàng)椎弓根釘內(nèi)固定術治療胸腰椎創(chuàng)傷性骨折
歐陽利云,唐 穎,上官文峰,等(1)(102)
維生素D對急性腦梗死老年患者血脂水平及腦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劉 娟,齊 錁,劉麗杰(1)(105)
荊花胃康膠丸治療初治HP陽性FD
魏松輝(1)(109)
半夏瀉心湯合左金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張向飛(1)(113)
自擬益氣通脈湯聯(lián)合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張永魁(1)(116)
Delphi法在骨折聯(lián)絡服務聯(lián)絡員的核心能力評價體系中的應用
閆苗苗,陶秀彬,鮑 娟,等(1)(119)
miR-9-3p對ConA誘導的小鼠慢性實驗性肝損傷的影響
王 闖,王 猛,聶 影,等(2)(1)
阿托伐他汀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炎癥機制
楊曉煒,姚立巖,李海紅,等(2)(6)
基于多種基因數(shù)據(jù)庫分析RPC1在非小細胞肺癌的表達及意義
王黎源,陸 進,吳 玥,等(2)(11)
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分析BTK基因在NSCLC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卜文超,郭 虹,陳世新,等(2)(15)
齊墩果酸對HL-60細胞AKT磷酸化的影響
王旭洋,郭麗雙,張鵬霞,等(2)(19)
DRD4/cAMP/PKA在酒精依賴大鼠海馬區(qū)的表達情況
安子宜,董澤嵩,霍楠楠,等(2)(23)
褪黑素對異氟烷麻醉大鼠術后IL-6水平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李 琳,李 超,夏洪蓮,等(2)(27)
Claudin-4在膽囊癌中的表達及與臨床病理特征、預后的關系
王 勇,龐 青,滿忠然,等(2)(30)
腦小血管病性認知障礙與外周血血漿外泌體濃度的相關性
孫文強,尹昌浩,劉 平,等(2)(34)
類風濕關節(jié)炎高頻超聲聲像圖表現(xiàn)與疾病活動度相關性分析
李艷嬌,孫正瑩,何仁杰,等(2)(38)
CTRP9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手術治療前后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郭麗男,謝 駿,高鳳敏(2)(41)
右美托咪定對肝損傷患者入ICU行機械通氣的影響
王 琨,李海紅,邢愛民,等(2)(46)
胎盤HO-1、IGF-1、IGFBP-1水平與胎兒生長發(fā)育的關系
李真真,魏碧蓉(2)(50)
剖宮產(chǎn)后再次妊娠孕婦自然分娩成功的影響因素分析
徐銀鳳(2)(53)
50例意外膽囊癌的診治和預后分析
楊云川,馬 翔,崔培元,等(2)(56)
哮喘兒童發(fā)作期氣道功能對評估患兒哮喘病情的臨床價值
崔文娟(2)(60)
參附注射液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急性腎損傷
鄭傳明,王振杰,杜召輝,等(2)(64)
布地奈德聯(lián)合特布他林治療AECOPD
別福鑫,王 迪,呂玉鳳,等(2)(67)
PVP手術治療骨質(zhì)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及再骨折原因分析
左 磊,劉 強(2)(71)
微型鎖定板經(jīng)跗骨竇入路內(nèi)固定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胡光亮,李 祥,何 龍,等(2)(74)
蒙古族高血壓前期人群健康信念與健康行為相關性研究
魯華鵬,馬 梅,郝鴻艷,等(2)(78)
家屬參與危重癥患者早期運動的效果研究
韓汝寧,李秀川,彭雅琴(2)(83)
轉運分級ICU患者安全轉運核查表的制定及應用評價
吳允東,張 偉,江海嬌,等(2)(88)
急性前循環(huán)腦梗死介入術后即刻頭顱CT高密度征影響因素分析
王麗麗,陳廣新,張美樂,等(2)(92)
原花青素口腔崩解片的研制
陳艷艷,于馥銘,于鳳波,等(2)(96)
國產(chǎn)鹽酸奧洛他定滴眼劑的質(zhì)量評價
董雙濤,李寶霞,沈丹丹,等(2)(100)
超聲引導下中心靜脈穿刺置管效果的Meta分析
孫夢偉,李彩娟,劉 楊,等(2)(106)
循證護理對手足口病合并腦炎患兒干預效果的Meta分析
曾葉純(2)(112)
GPX3過表達對甲狀腺乳頭狀癌細胞增殖、遷移的影響
于成龍,李 冀,陳培劍,等(3)(1)
TUSC3基因表達對乳腺癌細胞遷移和侵襲能力的影響
劉佳奇,楊 爽,宋 潔,等(3)(5)
PHF19對宮頸癌細胞增殖、侵襲和遷移的影響
劉瑞芳,張志迪,陳夢茜,等(3)(8)
LY294002聯(lián)合順鉑對卵巢癌細胞A2780和SKOV3增殖、侵襲的影響及機制
范競文,方 超,李婉玉,等(3)(13)
miRNA-21對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纖維化的影響
白雨鑫,孫立新,劉 勇,等(3)(17)
LncRNA H19對結腸癌細胞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
于 鑫,丁 晨,林 曉,等(3)(22)
吉西他濱對NK/T細胞淋巴瘤裸鼠模型的影響
李 冀,于成龍,趙 玉,等(3)(26)
YAP1、JAG1在三陰性乳腺癌中的表達及意義
劉 野,王紅艷,劉金麗,等(3)(29)
刺五加對酒精戒斷焦慮的作用及機制
趙容杰,王玉花,趙正林,等(3)(32)
生物信息學分析PDGFRB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蘇 旭,史維俊,王 靜,等(3)(37)
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鑒定與NMIBC相關的Hub基因
李洪明,吳 凱,歐 銅,等(3)(43)
Neuroligin-1細胞外域的表達、純化與鑒定
蘇曉男,畢鵬翔,黃 青,等(3)(49)
網(wǎng)狀蛋白1C與非小細胞肺癌預后的關系
楊立品(3)(53)
CRP、PCT、CRP/PCT比值在成人肺炎支原體肺炎、細菌性肺炎中的變化及意義
陳海龍,熊 凱,陸友金,等(3)(5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心臟手術患者術后發(fā)生痛覺過敏的關系
李慶豐(3)(61)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漿miR let-7b-3p水平及意義
張彩玲(3)(64)
miR-596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尹貴彬,金春明,李亞南,等(3)(68)
Hsa_circ_0001727在肝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與預后的關系
張 燕,齊紅杰(3)(72)
翼狀胬肉中IGF-2與COX-2的表達及相關性
陳碩然,李紅玉,安 寧,等(3)(76)
缺血后處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震蕩及氧自由基的影響
孫曉陽,王琮陽(3)(79)
冠心寧片治療穩(wěn)定性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VEGF、ET-1、NO的影響
莫秀麗,曾 梨,陳 文(3)(83)
血管介入治療糖尿病足療效的系統(tǒng)評價及試驗序貫分析
胡慧萍,陳明衛(wèi)(3)(86)
羅哌卡因聯(lián)合布托啡諾硬膜外鎮(zhèn)痛對帕金森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
李 超,劉 巖,夏洪蓮,等(3)(91)
超聲骨刀在TLIF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廖士洋,許必通,朱忠勝,等(3)(94)
Teach-back法對永久性腸造口患者主要照顧者照顧能力的影響
劉雨微,寧 美,于雅楓,等(3)(98)
28~36周早產(chǎn)兒振幅整合腦電圖的特征與演變過程以及宮外生活對其的影響
徐景武,武兆磊,劉麗君(3)(104)
賦能理論聯(lián)合盆底肌功能鍛練對中低位直腸癌保肛術后患者肛門功能的影響
李 意,王 雪,李云玲,等(3)(107)
不同感染部位的膿毒癥患者淋巴細胞計數(shù)、PCT及臨床預后差異性分析
李烽輝,王穎菁,唐鐘祥,等(3)(112)
CT血管征在肺微小磨玻璃結節(jié)中的臨床價值
馮國全,趙 天,李月峰(3)(115)
AIF核轉位在海藻糖抑制OGD誘導SH-SY5Y細胞死亡過程中的作用及機制
王本玄,尹昌浩(4)(1)
一氧化氮對間歇性主動飲酒大鼠戒斷后再飲酒時酒精偏好的影響
楊 濤,高 青,張洪艷,等(4)(5)
cGMP對大鼠酒精偏好的影響
高 青,楊 濤,張洪艷,等(4)(8)
仙靈骨葆膠囊對大鼠肝損傷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丁?;ⅲ?虹,王元元,等(4)(12)
姜黃素及其類似物H8對LPS誘導的單核巨噬細胞中炎癥因子表達的影響
李 超,賈 茜,袁曉環(huán),等(4)(16)
姜黃素對ApoE-/-小鼠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影響及機制
陳林津,李 巖,肖韓艷(4)(19)
丁苯酞對帕金森細胞模型的保護作用
周 倩,郭寶娟,王 慧,等(4)(22)
性腺動脈變異的應用解剖學研究
王宇航,單增強,胡子豪,等(4)(25)
HCC關鍵基因的篩選及其對患者生存預后的臨床意義
閆莉莉,陸 進(4)(29)
FGFR3基因突變在膀胱癌中的診斷價值
李夢雨,富宏然,徐明鑫,等(4)(35)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外周血中miR-488分子標志物實驗研究
張欽政,李 琪,閆本純,等(4)(40)
輕度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患者早期血清激素水平與抑郁情緒相關性研究
韓闖闖,徐 峰(4)(43)
糖尿病患者罹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血生化特點
蔣慧榮,陳思睿,陳 超,等(4)(46)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血漿微RNA-377-3p水平及與支架內(nèi)再狹窄的關系
鄒仁亮(4)(51)
會陰撕裂孕期相關危險因素風險預測模型的構建
劉 敏,方 甜,吳 敏,等(4)(55)
住院患兒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陳麗坤,韋國凱,李夢薇,等(4)(59)
基于網(wǎng)絡相似性整合算法的lncRNA與miRNA相互作用預測研究
丁尉哲,南 洋,吳卷書,等(4)(62)
立體定向伽瑪射線放射治療機房屏蔽計算分析
王雪航(4)(66)
2DSTI技術在評估H型高血壓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管壁彈性變化及功能的應用
王 超,楊 欣,孫 欣,等(4)(71)
散發(fā)型克雅氏病腦18F-FDG PET的影像學特點
周 燕,李燕飛,賈延劼(4)(74)
DCE-MRI與DWI在單純DCIS和DCIS伴微浸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
張 婷(4)(78)
131I治療甲亢患者的療效及其影響因素
鐘海蓉(4)(81)
伽馬刀聯(lián)合化療對局部淋巴結轉移性食管鱗狀細胞癌患者的影響
王皓穎,趙一電,梁 塏,等(4)(85)
地黃參芍湯治療帕金森病的效果及作用機制
馬曉燕(4)(89)
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聯(lián)合認知訓練對VCI-ND患者認知功能、P300及生活能力的影響
史新煒,楊衛(wèi)利,介衛(wèi)君(4)(93)
內(nèi)觀認知療法聯(lián)合復合維生素B、氯硝西泮對酒精依賴患者PSSS評分及復飲率的影響
裴曉媛(4)(96)
不同異丙酚輸注模式聯(lián)合瑞芬太尼對顱內(nèi)假性動脈瘤介入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成亞楠(4)(100)
鹽酸舍曲林改善穩(wěn)定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對照研究
陳 嘯,張嘉瑋,丁兆生,等(4)(104)
不同粘接固位修復方法對種植體周圍組織的影響分析
安永謙,軒 昆,張曉東,等(4)(108)
右美托咪定對甲狀腺腫瘤手術患者全麻恢復期間嗆咳反應的影響
陳美榮,鄧 壯,謝欣欣,等(4)(113)
腸內(nèi)腸外營養(yǎng)支持序貫對重癥患者營養(yǎng)狀況、炎癥因子及并發(fā)癥的影響
崔小麗,宋春蒙(4)(116)
構樹皮提取物軟膏的制備及含量測定
戴 晨,朱治文,陳 建,等(4)(120)
LncRNA HAND2-AS1檢測對腫瘤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
胡尚尚,王媛媛,高 宇(4)(124)
雙鋼板與單側鎖定鋼板內(nèi)固定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Meta分析
張頂頂,涂振興,申曉陽,等(4)(129)
經(jīng)陰道超聲對子宮內(nèi)膜癌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
丁彩云,馬 強,丁 錦,等(4)(135)
胰島素對糖尿病大鼠頜下腺超微結構的影響
胡惠貞,賈雪梅,桂 麗(5)(1)
截短型轉化生長因子β II型受體對急性肝損傷小鼠炎癥因子表達的影響
黃 珍,王小花,初彥輝,等(5)(4)
復方青風藤巴布劑對佐劑性關節(jié)炎大鼠的藥效學研究
劉夢麗,林欣媛,閆超雙,等(5)(8)
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的黃芪免疫調(diào)節(jié)機制
趙珈華,劉 洋,桂金秋,等(5)(13)
參附滴丸的成型工藝研究
楊 琦,于鳳波,佟 雷,等(5)(19)
微波消解-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中藥中鉛鎘含量
文紫純,劉雨晴,宋佳盛,等(5)(22)
風濕內(nèi)科患者恐動癥風險預測模型的構建與驗證
黃 英,朱雅潔,潘愛紅(5)(25)
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術后復發(fā)的相關危險因素及其預防措施
肖潔如(5)(30)
血漿肝素結合蛋白在肺炎伴膿毒癥早期診斷中的價值
劉麗芬,楊群芳,周愛知(5)(33)
根除Hp四聯(lián)療法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合并Hp感染者的療效
倉艷燕,周朝陽(5)(35)
超聲乳化術治療高度近視合并白內(nèi)障的臨床觀察
黃 頡,吳偉霞,劉陽園,等(5)(39)
CT值聯(lián)合紋理特征建模對腦膜瘤質(zhì)地的評估價值
李 穎,陳基明,高 靜,等(5)(42)
不同幾何形態(tài)學的椎動脈開窗血液流變特性
陳曉琴,成志國,陳廣新,等(5)(46)
10 Hz高頻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對腦卒中認知功能干預效果的Meta分析
孫彩杰,占婷婷,王 燕,等(5)(51)
延續(xù)性護理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生活質(zhì)量影響的Meta分析
王 倩,肖洪玲,肖云久,等(5)(56)
高通量血透與血透濾過對尿毒癥患者皮膚瘙癢療效的Meta分析
竇俊凱,陶秀彬,彭劍飛,等(5)(61)
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在NICU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
田 芳,魯華鵬,楊 靜,等(5)(65)
延長沖洗維護間隔對非治療期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相關并發(fā)癥影響的Meta分析
李雪兒,楊雪凝,AKIMANA SANDRA,等(5)(71)
不同強度訓練方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療效的Meta分析
周極新,李 瑛,傅亞君,等(5)(77)
小劑量納洛酮對阿片類藥物相關術后惡心嘔吐及術后疼痛影響的Meta分析
龍學晨,殷一博,李晶晶,等(5)(83)
人參皂苷Rh2對黑色素瘤B16細胞作用及機制研究
任 煜,劉婷婷,祁冰潔(6)(1)
miR-21對缺血/再灌注后血腦屏障的保護作用與機制
陳志強,邵 帥,王 建,等(6)(6)
DNA疫苗多次重復接種對特異性抗體滴度和親合力影響
王 靜,劉 洋,田向向,等(6)(10)
凍融胚胎移植日血清激素水平與結局的相關性
葛提妹,胡衛(wèi)華(6)(15)
檸檬提取物泡騰制劑的研究
王宏遠,劉 丹,王 強,等(6)(19)
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值診斷缺血性腦卒中的價值
于 帆,張 弛,周 正,等(6)(25)
前列腺癌風險列線圖預測模型的建立
李 菲,徐紫薇,路 帥,等(6)(28)
基于循證的ICU危重患者譫妄預防及管理最佳證據(jù)總結
張 偉,江海嬌,袁莉萍,等(6)(34)
妊娠期糖尿病產(chǎn)婦泌乳Ⅱ期啟動延遲發(fā)生率及影響因素的系統(tǒng)評價
李玉生,胡珊珊,劉 君(6)(40)
重組人腦利鈉肽聯(lián)合芪藶強心膠囊治療慢性心衰
徐湛翔,王孝錦,喬智力,等(6)(44)
固腎解毒沖劑治療早期慢性腎衰竭脾腎兩虛兼血瘀型臨床觀察
王 麗,王 馨,馬文政,等(6)(47)
沙棘干乳劑、復方消化酶聯(lián)合應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效果分析
黃麗紅,屈元婷,張珊旗(6)(50)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在早期腎損傷中的研究價值
張 蓓,倪觀太(6)(53)
體質(zhì)指數(shù)對鼻咽癌患者頸部淋巴結轉移的影響
張浩軒,陸 進,楊 月,等(6)(57)
持續(xù)循環(huán)腹腔熱灌注化療治療Ⅲ~Ⅳ期卵巢癌
董慧瀟,容佩妍,黃靜琳(6)(60)
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膠聯(lián)合玻璃酸鈉滴眼液在角膜塑形鏡配戴中的應用效果
鄭貴倩,崔亭松,張高波,等(6)(64)
合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對2型糖尿病病情進展的影響
莊天微,謝 偉,蔣紅瑞,等(6)(68)
腺苷蛋氨酸聯(lián)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療藥物所致膽汁淤積性黃疸
董愛蓮,黃麗紅,趙頌今(6)(71)
肌電生物反饋療法對卒中后偏癱患者上肢功能影響的系統(tǒng)評價
王 燕,占婷婷,孫彩杰,等(6)(74)
膠體層析法與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在HIV抗體檢測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葉曉芳,林小菊,黃 妹,等(6)(79)
血小板平均體積、紅細胞分布寬度與SYNTAX Ⅱ積分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癥患者中的相關性
王 博,朱春甲(6)(82)
中醫(yī)藥預防婦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療效的Meta分析
林光耀,張米佳,葉 濤,等(6)(87)
經(jīng)皮穴位電刺激預防患者術后靜脈血栓形成的Meta分析
劉 躍,蔣運蘭,岳 圓,等(6)(93)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效果的Meta分析
商 木,單叔煤,鄭坤龍,等(6)(99)
病例報告
卵巢高級別漿液性腺癌術后化療后腦轉移1例
許 慧,楊慧敏,陶 敏,等(1)(123)
左鼻前庭肌內(nèi)血管瘤1例
周 艷,范宗憲(1)(126)
16例艾滋病繼發(fā)腦卒中患者病情回顧分析
梁發(fā)俊,李華鋼(2)(116)
伴有梭形細胞病變的卵巢庫肯勃瘤1例
翟彬鑫,葉 婷,郭 楠,等(2)(120)
康復期COVID-19患者出院后出現(xiàn)心包積液1例
杜 清,趙本南,陳 紅,等(3)(186)
以遷延不愈的液氣胸為主要表現(xiàn)的肺癌1例
吳明銳,梁 嵐(4)(140)
晚期妊娠合并巨大腹膜后腎外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李 洋,王慧智,姜 薇,等(5)(88)
原發(fā)性中樞神經(jīng)淋巴瘤(脊髓)1例
郭世存,蔣靜涵(5)(92)
腮腺區(qū)Castleman病1例
周美云,田繡云,王倩倩,等(5)(94)
兩性霉素B聯(lián)合伊曲康唑治療著色芽生菌病1例
楊小娟,王燕清,陳圓圓,等(5)(97)
吡嗪酰胺致藥物超敏反應綜合征1例
汪慧芳,楊江華(5)(99)
產(chǎn)CR-HvKP肝膿腫1例
李 婕,單泳源,張 鵬(5)(101)
NCP誘發(fā)的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個案護理1例
萬菁菁,汪 琳,陶秀彬(6)(105)
全身多種類型皮疹梅毒1例
姚 惠,慈 超,何麗娜,等(6)(108)
二代測序診斷鸚鵡熱衣原體肺炎1例
胡思穎,蔣靜涵(6)(110)
腹腔鏡治療小兒膽囊結石合并再障1例
孫文露,馬 志,王富強,等(6)(113)
綜述與調(diào)查
細菌性肝膿腫的臨床研究進展
李 祺,顏 玉(1)(127)
剖宮產(chǎn)腰麻后低血壓預防策略的研究進展
張雪苗,趙文琪,范修穎,等(1)(132)
運動康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進展
王 焱,徐富剛,安 琪,等(1)(136)
翼狀胬肉復發(fā)機制及非手術治療進展
陳碩然,李紅玉,安 寧,等(1)(139)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維生素D缺乏相關性的研究進展
雷小紅,孫琳林,趙子鋅,等(1)(142)
學齡期近視的流行病學及相關危險因素研究進展
鄭貴倩,王中英,劉善賀,等(1)(146)
骨質(zhì)疏松藥物治療的研究進展
葉 丹(1)(148)
運動認知減退風險綜合征的研究進展
徐 錚,孟柯艷,孫宇婷,等(1)(152)
低溫等離子髓核消融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研究進展
李冬冬,李 罡,王瑞瑞,等(1)(155)
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病機制及治療的研究進展
肖健雄,武依娜,謝東輝(1)(158)
剪切波彈性成像的臨床應用前景
孟加新,向 橙,馬潤瑤,等(1)(161)
白癜風的治療進展
陳圓圓,馬志紅(1)(164)
非編碼RNA在肝纖維化中的研究進展
丁明璐,黃 珍,陳培劍,等(1)(168)
hs-CRP對缺血性卒中預測價值的研究進展
吳艷艷,劉貝貝,鄺笑笑,等(1)(172)
MicroRNA在乳腺癌中的研究進展
尹貴彬,金春明,李亞南,等(1)(175)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與感染關系的研究進展
阮子培,張景利,張曉敏(2)(122)
慢性鼻竇炎FESS術后鼻腔沖洗的研究進展
王園園,米光熙,田雅萌,等(2)(126)
NLRP3炎癥小體在炎癥性腸病及炎癥相關性腸癌作用中的研究進展
胡 韻,陸 軍,王章桂(2)(128)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礙的研究進展
黃 朗,陶明芬(2)(133)
神經(jīng)網(wǎng)絡在CT肺結節(jié)的分類應用進展
王遠航,唐 震(2)(135)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術在顱內(nèi)動脈診療中的應用進展
吳艷艷,楊印東,盧 鑫(2)(138)
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帶狀皰疹的應用進展
王燕清,孟祥慧(2)(141)
NGAL用于急性腎損傷早期診斷的研究進展
黃貝貝,劉孝琴,陳麗梅,等(2)(144)
區(qū)塊鏈在醫(yī)院病案管理中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展望
林 鑫,許鳳娟(2)(148)
組織定居B細胞的免疫學特征研究進展
劉 洋,閆冬梅(2)(151)
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商數(shù)的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范麗多,趙然然,修艷麗,等(2)(153)
心理韌性對援鄂護理人員自測健康狀況的影響
汪 玲,徐 巧,謝 暉,等(2)(157)
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機制治療靶點的研究進展
高雪冬,李 娜,連 續(xù)(3)(118)
ERCP術后相關并發(fā)癥防治研究進展
張珊旗,陳 晨,吳李珠,等(3)(122)
難治性糖尿病黃斑水腫治療策略的研究進展
宋瀟宇,樸天華(3)(125)
低級別漿液性卵巢癌的治療現(xiàn)狀及進展
陳 琦,朱誠程,楊軍文(3)(128)
子宮腺肌病治療方案的進展
徐凱媛,盧春茹,楊 月,等(3)(132)
脂質(zhì)影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進展
陳 盈,王 猛,楊 威,等(3)(135)
重復經(jīng)顱刺激治療酒依賴患者的研究進展
王瑞川,范小荷,楊衛(wèi)邊,等(3)(139)
microRNA在乳腺癌中的研究進展
李亞南,金春明,尹貴彬(3)(142)
血清ST2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其治療和預后中的研究進展
鐘軒明,杜 瑩,張驍軼,等(3)(146)
超聲評估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及胎兒血管變化的研究進展
李夢夢,馬潤瑤,尹慧華,等(3)(151)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顱內(nèi)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評估中的研究進展
侯宗易,楊曉帆,曹文慧,等(3)(154)
影像學特征在預測自發(fā)性腦出血擴大中的應用進展
彭 霞,包婉秋,何仁杰,等(3)(158)
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聯(lián)合嗓音訓練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的研究進展
徐 萌,田雅萌,孫毓晗,等(3)(161)
抗腫瘤藥物多藥耐藥機制的研究進展
王孝錦,徐湛翔(3)(164)
齊墩果酸聚乙二醇修飾的研究進展
毛 晶,張鵬霞,哈什姆,等(3)(168)
膝骨關節(jié)炎單髁置換術的現(xiàn)狀與進展
李慧彬,張延輝,王振海(3)(171)
老年人健康商數(shù)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
范麗多,李 意,劉婉露,等(3)(174)
應用數(shù)字化病案管理對臨床工作的影響
林 鑫,許鳳娟(3)(176)
程序化撤機在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進展
苗 奎,江海嬌,張 鵬,等(4)(142)
長鏈非編碼RNA在結直腸癌耐藥中的研究進展
朱 萍,浦 春(4)(145)
家庭護理對老年抑郁癥的影響及對策
梁春娥,李雪梅,展 濤,等(4)(148)
新型抗難治性抑郁癥藥艾司氯胺酮研究進展
李 嘉,韓 芳(5)(103)
艾滋病病毒學失敗研究進展
趙 銀,肖 寒(5)(107)
帕金森病軀體化癥狀與認知障礙的相關性
康婷婷,解金金,鄺笑笑,等(5)(110)
中西醫(yī)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新進展
趙鳳婷,麻京豫,唐榮欣,等(5)(112)
丙酮酸鈉藥理作用及其臨床應用前景研究進展
張 梅,鄭海倫(5)(115)
降鈣素原在重癥醫(yī)學中的應用進展
袁 成,劉 成,鄧晰明(5)(118)
黃芩苷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進展
孫 中,袁曼玲,劉 帥,等(5)(121)
SOX11基因在腫瘤中的研究進展
朱含梅,劉雅玲,汪向明(5)(125)
基于信號通路探討缺血性腦卒中疾病的研究進展
馬雪飛,馮冬軍,呂 東,等(5)(128)
上皮性卵巢癌化療增敏方法及機制的研究進展
王 永,聞先萍,楊軍文(5)(132)
顱內(nèi)動脈瘤的血液動力學研究進展
張美樂,尚芮竹,張春霞,等(5)(135)
MicroRNA在膀胱癌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于 帆,張 弛,周 正,等(5)(138)
King達標理論在國內(nèi)外臨床護理實踐中的應用現(xiàn)狀
王 甜,李 美,岳圓圓,等(5)(140)
炎癥免疫反應與熱性驚厥相關性的研究進展
任丹丹,孫鈺瑋,周云軍,等(5)(143)
后循環(huán)缺血性卒中與血管形態(tài)相關性研究進展
張鑫淼,劉 鶴,劉貝貝,等(5)(147)
腰骶神經(jīng)根磁共振成像研究進展
曾少良,包 權,趙金義,等(5)(149)
新醫(yī)改背景下完善公立醫(yī)院臨床藥學激勵制度的調(diào)查研究
高月娟,王加良,佟 雷,等(5)(152)
腦卒中后尿失禁的病恥感與生活質(zhì)量影響因素調(diào)查
黃 怡,單媛媛,甘譜琴,等(5)(156)
雄激素性脫發(fā)治療進展研究
季易環(huán),王 軍,姚 惠(6)(115)
2型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的影像學進展
孫藤高,朱冬雪,尹昌浩,等(6)(119)
細胞焦亡在腫瘤中的作用機制及治療意義
胡凌煜,吳 斌,鐘征翔(6)(123)
姜黃素抗消化系統(tǒng)腫瘤機制的研究進展
許 飛(6)(127)
CRISPR/Cas9技術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郝靜然,王少峽(6)(130)
行為干預防治酒依賴相關認知障礙的研究進展
江清梅,朱曉峰,尹昌浩(6)(133)
支氣管鏡檢查中不同麻醉藥物應用的研究進展
萬亞楠,張 偉,王丹丹,等(6)(136)
高頻超聲在神經(jīng)源性環(huán)咽肌痙攣診療中的研究進展
孫夢偉,李彩娟,劉 楊,等(6)(140)
腫瘤組織中eIF4E的調(diào)控機制及其靶向治療的研究現(xiàn)狀
安 寧,陳碩然,劉玉鑫,等(6)(143)
PVP與PKP治療OVCF的研究進展
李慧彬,王婷婷,張延輝,等(6)(146)
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在建立口服免疫耐受中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王 研,張智超,耿志軍,等(6)(149)
FeNO、痰嗜酸性粒細胞表達水平在COPD患者不同時期應用的研究進展
周永杰,趙麗麗,王雪珍,等(6)(152)
磁共振成像在診斷腦小血管病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趙金義,曾少良,張鑫淼,等(6)(155)
急性胰腺炎影像學評分的回顧與研究進展
董 天,楊偉振,徐志廣,等(6)(158)
護理醫(yī)學
責任制整體護理結合病種分管護理模式在介入血管科的應用
王玉鳳,鄭曉敏,付 妍,等(2)(163)
HBM健康教育對血管性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研究
胡丹丹,趙維納,侯健文,等(2)(167)
eCASH策略護理模式對預防ICU患者譫妄的效果評價
張 偉,江海嬌,李坤坤,等(2)(170)
急診科急救護理在急腹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鐘柳梅,關格雪,馮俏娟(2)(175)
基于跨理論模型的護理指導在胃底靜脈曲張術后患者飲食中的應用
張 寧(4)(151)
風險評估在預防ICU患者鼻胃管非計劃性拔管中的效果
金玲麗,袁莉萍 張 偉,等(4)(154)
賦能健康教育模型對直腸癌保肛術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
李 意,侯健文,戴 安,等(4)(158)
高教研究與高校管理
虛擬仿真平臺結合雨課堂實現(xiàn)有機化學實驗的線上教學
陳結霞,吳運軍,李祥子,等(1)(178)
護理學專業(yè)本科特色模塊化課程體系的構建及應用
李麗華,黃雙麗,郎玉玲,等(1)(181)
促進線上線下教學銜接與融合為導向的“雙螺旋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李蕾娜,李姝婧,李 強,等(2)(178)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智慧課堂的構建
張永軍,王德國,湯圣興,等(2)(181)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混合式金課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優(yōu)化
石玉榮,黃 樺,周繼紅,等(2)(183)
基于微課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導學實踐研究
張淑玲,丁坤敏,鄒 婷,等(3)(178)
國內(nèi)外預防醫(yī)學教育研究進展
王俊林,郭 琳,金麗嬌(3)(181)
審核評估模式下醫(yī)學院校內(nèi)部教育質(zhì)量保障體系的構建對策
李 丹,劉 冰,劉明明,等(3)(184)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潘麗英,曹蒙蒙,黃碧玲,等(4)(162)
“00后”本科護理新生職業(yè)認同感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陳倩楠,錢志剛,沈 明(4)(165)
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學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高鳳云,張 曉,潘芬忠,等(4)(170)
遵循“七個有力”標準推動三型黨支部建設
王廷華,張春麗,曹文超,等(4)(174)
審核評估模式下牡丹江醫(yī)學院教學質(zhì)量保障體系的實踐與成效
李 丹,劉 冰,劉明明,等(4)(177)
多媒體優(yōu)化課件在醫(y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于皓臣(4)(180)
高等學校財務預算與績效管理策略
張欣田,車 帥,李奕霖,等(4)(182)
以科研平臺為依托提升醫(yī)學生科研能力
張書捷,張春雷(4)(185)
基于SPOC教學模式的信息素養(yǎng)個性化教學改革
孫雅欣,付 佳,馬 英,等(5)(160)
本科護生心理彈性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學校適應的相關性研究
李 晶,劉明明,李遠珍(5)(163)
全科醫(yī)學生學習激情的影響因素及建議
龔海東,于 濤,金麗嬌,等(5)(167)
醫(yī)學生智能手機成癮及其對睡眠質(zhì)量、亞健康的影響研究
張 銘,杜少陵,侯善兵,等(5)(169)
CBL聯(lián)合構建知識結構導圖法在醫(yī)學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
鞠寶玲,聶 影,朱 偉,等(5)(173)
PBL結合混合現(xiàn)實技術在留學生骨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丁 海,郁 佳,高 涌,等(5)(175)
標準化病人教學法在精神科護士崗前培訓中的應用
周曉麗,李麗華,張家娜,等(5)(178)
應用型全科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張曉莉,劉 星,任鳳云,等(5)(181)
《中藥炮制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
周凌云,年四輝,何寶佳,等(5)(183)
思政元素融入口腔頜面外科學“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廖圣愷,洪 虓,楊東昆,等(6)(163)
基于培養(yǎng)崗位勝任力的《皮膚性病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
王 軍,何彩鳳,慈 超,等(6)(167)
基于多模式整合的《醫(yī)院感染管理學》教學法應用效果評價
張向君,朱敬蕊,崔 琢,等(6)(170)
病原生物學開展課程思政的思考及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案例
唐小云,李 霞,王 妍,等(6)(173)
本科護生主動性人格、可雇傭性與職業(yè)成熟度的關系研究
張艷芳,趙 龍,楊秀木,等(6)(177)
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局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
李 成,曹承亮,盧興浩,等(6)(180)
創(chuàng)客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方式、問題及其應對策略
李 穎,何治國(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