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景秀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qū)行政審批服務局,山東濟寧 272100)
大棚蔬菜種植需要充分考慮蔬菜的種苗質量,調整大棚內部的蔬菜生長環(huán)境,通過技術手段對土壤、環(huán)境等進行優(yōu)化調節(jié);同時,也需要通過多種手段對病蟲害問題進行防治,有效提高所種植蔬菜的質量。
大棚的搭建與建設地的選擇要與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考察當?shù)氐沫h(huán)境后進行大棚的建設以及實施。其中,種植地需盡量選擇平坦的地塊,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和排灌水條件,以便能夠更好地做好大棚和后期蔬菜管理工作。同時,根據(jù)當?shù)氐沫h(huán)境選擇塑料大棚還是日光溫室大棚,需要基于實際蔬菜的生長環(huán)境來確認和設計大棚的透光率,此方式不僅可以減少對大棚建設的經濟投入,還易被廣大農戶所接受。
溫度和濕度是影響大棚蔬菜栽培效益的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大棚蔬菜的栽培和培育過程中,寒冷的天氣直接影響大棚蔬菜的產量和質量,必須采取防治措施。科學控制大棚內溫濕度,結合蔬菜實際生長情況設計適宜的灌溉方案,確保灌溉措施為大棚內蔬菜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和水分,在大棚內進行溫度和濕度的控制設計,確保大棚內蔬菜生長的適宜性,有效保證蔬菜的產量和質量,通常白天塑料大棚內的溫度會上升到最高點,此時,需要進行塑料大棚內的換氣作業(yè),有效降低塑料大棚內的溫度。傍晚,大棚內的溫度相對較低,應該在這個時期關閉大棚,將大棚內的溫度控制在適當?shù)姆秶鷥?。特別是在冬天晚上,大棚內的溫度更低,這時可以通過生火來提高大棚內的溫度,使大棚蔬菜不受凍害的影響而損失。同時,應控制大棚內濕度,防止大棚內濕度過大影響蔬菜正常生長,造成大棚蔬菜生長中的病蟲害問題。由于大棚內的溫度和濕度較高,大棚內的蔬菜無法疏散生長過程中產生的CO2等有害氣體,因此有必要積極進行大棚內的空氣流通工作,有利于大棚蔬菜的生長。在栽培蔬菜的大棚內燃燒清潔環(huán)保的燃料,如動物糞便,或在大棚建設時在外部建設擋風墻,通過擋風墻的設置可以減少大風對大棚內蔬菜生長的影響,保障大棚蔬菜的栽培效益。
在大棚蔬菜的培育時,應始終堅持科學施肥的原則,以有機肥為主要肥料進行科學種植,化肥為輔,這樣的施肥方案可以保護棚內蔬菜,減輕化肥對蔬菜營養(yǎng)效果的影響。同時,大棚內的溫度因為蔬菜的生長狀態(tài)以及外界要素的影響時會產生較大的溫度變化,為了應對溫度的變化可以在大棚內適當輸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以此確保大棚內的蔬菜的施肥效果最佳。
在大棚內部種菜的過程中,大棚的封閉性導致種植環(huán)境空氣流通異常,內部蔬菜經常長時間處于缺氧狀態(tài),蔬菜也像發(fā)酵一樣產生酒精,蔬菜無法保持正常狀態(tài),容易發(fā)生腐敗變質等化學反應。另一方面,在蔬菜栽培的過程中,施肥和投藥等作業(yè)不可避免,內部封閉導致空氣流通不良,肥料和藥物產生的有毒氣體等物質堆積,長期對塑料大棚內的蔬菜造成不良影響。嚴重的情況下,有害氣體長時間蓄積也會對蔬菜栽培者的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蔬菜在大棚內部種植時,也會因為氣候的變化而受到影響。例如在氣溫高的環(huán)境中,大棚會因此更容易受高溫影響而加速內部蔬菜或者土壤水分的蒸發(fā),從而影響蔬菜成長甚至因此而損傷或者枯萎;同時,水分的缺失也會增加維持內部水分的成本,需要增加灌溉的頻率,造成較大的人力物力損失。相比普通的蔬菜種植模式,北方大棚蔬菜的種植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其主要是在特定的封閉式環(huán)境下由人工管理蔬菜的整個生長過程,因而對大棚式蔬菜種植工作來說,關鍵點在于對其實際生長條件的科學把控。在大范圍的封閉空間內,空氣往往難以實現(xiàn)良好的流通,長此以往不流通的空氣很可能成為蔬菜根莖腐爛的主導因素,一旦腐爛的范圍較廣或留存時間較長,就為病蟲害的衍生提供良好的條件,會引發(fā)一系列病蟲害問題。
在大棚種植過程中,為了有效防止病蟲害問題的發(fā)生,要采取生態(tài)防御措施,在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中進行環(huán)境優(yōu)化,使大棚蔬菜的種植環(huán)境不呈現(xiàn)酸性條件,以免誘發(fā)病蟲害的發(fā)生。其中,在管理溫室蔬菜時可以選擇堿性無污染化學試劑進行棚內噴灑,降低蔬菜對酸性環(huán)境的反應。同時,進行蔬菜大棚內的清掃、消毒工作,利用熏煙棚處理技術對棚內的蔬菜、空氣進行消毒、殺菌。熏煙棚處理工作開展后,立即通風,優(yōu)化大棚蔬菜空氣質量,保證棚內蔬菜質量。
無公害蔬菜栽培過程中,采用物理方法控制病蟲害也是常用措施之一。物理防治技術是指只用物理方法而不是化學方法消滅病蟲害的技術措施,不僅可以防止作物和土壤受到破壞,還可以有效控制病蟲害,防護設施:在無公害蔬菜栽培過程中,利用防護設施可以對病蟲害起到比較明顯的防治效果。例如,在大棚蔬菜的栽培過程中,周圍配置害蟲防護網(wǎng)和遮陽網(wǎng),可以保護溫室內的蔬菜,防止病蟲害進入溫室,大大降低病原菌的傳播和入侵概率。屏幕可以避免強烈的日曬蔬菜,大幅提高溫室蔬菜的質量和產量。高溫蒸鍋。在夏季炎熱、陽光充足的情況下,種植者可以利用高溫悶熱的天氣對大棚進行消毒處理。工作中要求種植者完全關閉溫室,讓溫室內的水分在陽光下盡快蒸發(fā),進一步促進溫室內溫度的提高。密閉型隧道的消毒時間一般控制在2h 以內,溫室關閉后,必須立即通風。通過這種消毒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角斑病和白粉病對無公害蔬菜的危害。在無公害蔬菜的栽培過程中,種植者可以根據(jù)病蟲害的生物學特性,采用誘殺法進行色板誘捕、誘餌殺滅、光誘捕等,還可采用燈管雙重誘殺多種害蟲。醋的味道可以吸引飛蛾,死魚可以吸引蒼蠅;把蜂蜜涂在黃色的木頭上可以捕捉和殺死蚜蟲;同時還可以利用超聲波防治蔬菜上的病蟲害,超聲波最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是干擾害蟲交配、取食、產卵等生物學行為,使害蟲種群無法快速繁殖。
藥物防治是利用生物藥物防治病蟲害,在有機蔬菜的實際生長過程中,合理使用生物農藥,由相應的微生物滅絕,不斷加強有機蔬菜的綠色防治創(chuàng)新。在病蟲害的生物防治過程中,可以通過大蒜液、生姜提取物等植物汁防治病蟲害。有機蔬菜的種植中堅決不允許使用農藥,微生物藥物可用于防治病蟲害的發(fā)生。應用印棟素乳油可有效預防十字花科蔬菜害蟲;蘇云金桿菌、球孢白僵菌的聯(lián)合使用能有效控制病蟲害,具有快速、長效,有效降低生物農藥的成本。甲蟲是綠色有機蔬菜栽培過程中常見的害蟲,防治蚜蟲多是采用礦物油與除蟲菊素等,但在具體使用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正確方法,且控制其使用量,避免出現(xiàn)藥害;白粉病在青椒和番茄上的發(fā)病率最嚴重,可利用黃連素進行有效防治。
蔬菜大棚內部溫度的來源主要以地中傳熱占10%、縫隙傳熱占10%~20%,其余熱量主要來源于棚膜投射。農戶在實際應用大棚種植技術時,應選擇性能較好的棚膜,滿足蔬菜生長所需的光照條件。同時,該技術對棚膜的密封性也有明確要求,如果大風天氣導致棚膜受損,會造成大棚內部溫度大幅下降,如果無法及時修補,則會導致作物的大面積死亡。因此,農戶在實際種植過程中通常采用大棚與小棚結合,或利用草簾進行覆蓋等多層覆蓋方式,確保大棚密封性以及溫度調控要求。還需要注意的是,春季正午時分光照條件較好,棚內溫度會大幅上升,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雨雪天氣較多時則易造成光照不足、棚內濕度較高,可能會導致作物落花或病蟲害問題。
大棚蔬菜病蟲害的一個常用方法就是農業(yè)防治方法。首先,在進行蔬菜種植之前,需要提高蔬菜種苗的品質,盡量選取對蟲害抵抗力強的蔬菜種苗,避免蔬菜因為蟲害而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壞死;部分蔬菜的成長周期往往比較短,在進行蔬菜種植的時候可以盡量選取蟲子少的時期,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蔬菜受到蟲子的大規(guī)模侵襲,確保期間種植蔬菜的質量更高,避免出現(xiàn)缺葉、多孔洞等問題。其次,需要分析記錄病蟲害易繁衍爆發(fā)的環(huán)境,總結適合蔬菜種植且不易發(fā)生病蟲害的環(huán)境需求,合理調控大棚內部的溫度、光照和濕度,有效降低病蟲害的爆發(fā)概率。在蔬菜種植的過程中,也需要避免長期種植一種不換茬的蔬菜,導致蔬菜因為病蟲數(shù)量的增長和變化而降低存活質量。最后,需要定期對土壤田地進行翻新,例如深挖消毒或者曬土清潔的方式將土壤中的病蟲進行清理;也需要對種苗進行嚴格的處理,清理其中可能存在的蟲卵或者毒素,提高種苗質量,確保蔬菜質量。
為了保證大棚蔬菜的質量和產量,最大限度提高大棚蔬菜的種植效率,在種植大棚蔬菜的過程中,必須采取合理的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策略,協(xié)調控制大棚蔬菜的生長過程,切實提高大棚蔬菜的種植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