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脫貧路上,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勤勞肯干,依靠自己的雙手實現(xiàn)了脫貧致富。景德鎮(zhèn)市王港鄉(xiāng)王港村的汪永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說起汪永明,初識他的人總是心酸,高位截癱讓人心生憐憫;熟悉他的人則是敬佩,身殘志堅,憑借堅強的毅力硬是把荒山變成了果園。
20年前,29歲的汪永明遭遇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導(dǎo)致高位截癱。在接下來的20年里,汪永明的家庭也接連遭遇變故,母親和父親相繼離世。生活的艱難,幾乎壓垮了這個漢子。
2014 年,汪永明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幫助汪永明走出陰霾,王港村黨支部書記多次看望慰問,無數(shù)次交流鼓勵讓汪永明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他決定開荒造林,種果樹養(yǎng)土雞。
就這樣,堅韌推開了困難,勤勞戰(zhàn)勝了貧窮。一個小山坡上,一處簡陋的房屋,房前屋后干凈整潔,一排排的果樹,三五成群的土雞,高位截癱卻身殘志堅的汪永明,推著四輪車在果園里不畏辛苦的勞作著, 他一只手支撐身體,一只手拿著鐵鍬刨地、修剪樹枝,給果園除草施肥,就連坡地他也能靠四輪車慢慢上去,脫貧致富的夢想在汪永明心里日漸堅定!
然而,2017年,汪永明初建的果園遭受洪災(zāi),辛苦多年的果樹顆粒無收。正當他一籌莫展之時,王港鄉(xiāng)扶貧干部主動來到他家。扶貧干部向汪永明介紹了扶貧貼息小額信貸及辦理程序,并指導(dǎo)他向銀行申請5萬元小額信貸,用于果園的災(zāi)后重建。
2018年端午節(jié)前夕,王港鄉(xiāng)的楊梅豐收,游客絡(luò)繹不絕,大家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赏粲烂鞯墓麍@地段偏僻,因為宣傳不到位,幾乎無人問津??吹阶约翌w顆碩大的楊梅掛滿枝頭,卻銷售不出去,汪永明眉頭緊鎖,心情沉重。惦念著汪永明的扶貧干部來到他家,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發(fā)動鄉(xiāng)政府的同事,利用手機新媒體進行宣傳,吸引到了眾多游客到汪永明的楊梅園進行采摘,同時一睹這位身殘志堅的硬漢。300多公斤的楊梅幾天就罄銷。
果園的日常管理都是汪永明親力親為,包括騎四輪車上街購買肥料等物資。果園里忙的時候,他就花錢請附近的村民來做事,在一定程度上還帶動了周邊的貧困戶增收。經(jīng)過幾年辛勤的經(jīng)營,汪永明的果園已初建規(guī)模,果園里瓜果飄香,汪永明也實現(xiàn)了脫貧致富。從養(yǎng)雞、種植果樹,到現(xiàn)在成立專業(yè)合作社,20年的時間里,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們始終與汪永明站在一起,一步一個腳印共渡難關(guān)。汪永明感慨地說:“連我自己都沒想到像我這樣高位截癱還能脫貧致富!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更加堅強的走下去,把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并用我的故事帶動更多人邁向幸福的生活,以此來感謝黨和政府對我的幫助!”
責(zé)任編輯: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