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海燕
一、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概述
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就是政府采購部門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基礎上分配、使用預算資金過程中開展的組織、協調及監(jiān)督等活動,是采購人員結合長遠發(fā)展規(guī)劃和配置目標,將年度政府采購計劃向所在部門或單位進行上報,根據既定審核程序由財政主管部門批復的動態(tài)管理過程。政府預算中需要將政府采購所需資金反映出來,并通過政府預算的方式來撥放對應資金。因此,政府采購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預算管理,政府采購中,執(zhí)行政府財政預算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也是政府支出決策的關鍵性內容。預算管理改革工作的主要方向是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工作,將其在政府實際采購工作中進行應用,需要對整個組織和協調過程加強預算編制和執(zhí)行監(jiān)督。通過編制和審批政府采購預算計劃,可以將政府采購情況全面反映出來,進而實現政府采購和運作的科學化水平;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凸顯政府采購預算的實際執(zhí)行情況,需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來編制出較為規(guī)范合理的政府采購預算,使績效評價和監(jiān)督控制工作均可以正常進行,這樣對日后發(fā)展財政采購事業(yè)也有積極作用。
二、完善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加強政府監(jiān)督,反腐倡廉
早在2013年政府部門就集中了所有的人力、物力等開展了同反腐反貪相符的一系列活動,使得本來就受到社會熱議的話題再次得到社會大眾的管制。2013年2月,政府采購網就發(fā)布了相關的政府采購工作報告,第一條內容就指出了在當前相關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將財政支出保障工作作為重點來抓,在治理腐敗的過程中要從源頭進行落實,以確保政府采購實現擴面增量、提質增效的要求。在2013年之前,政府部門中就出現了以巧立名目、高價采購等不同方式來采購必須用品的行為,同時非理性采購案例經常出現。政府人員打著政府采購的名義,經常會有超出預算或者無視預算的采購行為出現,直接造成政府采購預算如同虛設,這些現象的出現大都是由于在政府采購預算的過程中有關的監(jiān)督管理缺失造成的。在政府采購過程中,政府公務人員往往會有貪腐現象出現,采購中的“以公謀私”或“官商勾結”行為的出現,不僅在社會中產生負面影響,同時還會降低了政府部門在社會大眾心中的公信力。因此,政府采購預算的過程中需要將預算體系的科學性體現出來,結合實際情況對預算制度進一步完善,同時還要對預算執(zhí)行力進行加強。政府采購預算中監(jiān)督缺失還表現在采購中的超預算或者無視預算,直接造成政府采購預算成為空頭支票。因此,采取有針對性的辦法不斷完善預算制度,不斷凸顯預算體系的科學性水平,進一步加大預算執(zhí)行力是當前政府采購中急需要解決的問題。需嚴格執(zhí)行和監(jiān)督預算編制、采購內容、信息公開、采購落實等各項環(huán)節(jié),防止盲目采購、高價采購、超標采購、無預算采購等情況出現。
(二)有利于維持現代市場競爭秩序
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大,對資源進行合理分配、開展優(yōu)勝劣汰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較為常見。為了對市場進行有效引導,政府部門需要以身作則。在制定政府采購預算時,需始終以市場為表率,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對采購機制進行構建,并體現出其公平和公開性的特征,在企業(yè)之間實現公平競爭,不僅能對市場有序性和競爭性的原則進行維持,還能起到調整市場經濟結構的目的,以對市場調節(jié)機制不斷進行完善。
(三)發(fā)揮政府經濟宏觀調控作用
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政府宏觀調控可以防范市場風險、促進產業(yè)升級、引導產業(yè)結構調整、防止市場過熱等。實際上,政府采購制度是對國家經濟進行干預的一種手段,是現代市場經濟發(fā)展的一種產物,可有效監(jiān)督市場行為,進而對市場有關經濟行為提前進行規(guī)范。對于政府采購來說,具有十分強大的購買力,可在無形中將宏觀調控職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尤其是在經濟蕭條時期,不斷擴大政府采購規(guī)模,可使市場需求進一步拉大,還能對產業(yè)發(fā)展產生刺激作用,不斷促進市場朝著良性方向發(fā)展。我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進行政府宏觀調控,可推動社會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制定和公開政府采購預算,在引導社會經濟,促進就業(yè)、調節(jié)地區(qū)差異等方面均發(fā)揮著積極作用。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對各級政府采購預算進行合理編制,并嚴格把控物品、信號、數量方面的信息,可實現對財政資金的有效利用,不斷完善政府預算管理,確保整個國家財政收支平衡。
三、政府采購預算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獨立政府采購機構和人員
現階段,湛江市氣象部門幾乎沒有具有獨立性的采購機構,政府采購職能大都被財務部門或其他部門負責。相較于其它采購業(yè)務,政府采購涉及到了經濟、項目、業(yè)務等多項內容,其復雜性特點較為突出,不僅關系到采購法律經濟活動,還關系到采購項目的實用性水平。在編制、執(zhí)行和監(jiān)督政府采購預算的過程中需要財務及其他部門的共同配合,財務部門只是對采購預算進行錄入的部門,業(yè)務部門則具備采購需求,因業(yè)務部門還沒有完全重視起政府采購預算編制,只是單純認為采購預算需要在具備購買需求的基礎上開展工作,直接造成財務部門很難結合整個單位的實際需求對預算過程進行編制,很容易出現預算漏報的情況。另外,在預算中沒有納入業(yè)務部門的采購項目,進而不能發(fā)揮出政府采購預算編制的作用。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主要有歷史遺留問題,過去相關的政府采購機制缺失,很難有效解決機構編制方面的問題,再加上對政府采購工作的重視度不足,未清楚認識到執(zhí)行政府采購預算中存在的風險。
(二)不重視政府采購預算編制
在思想認知上,人們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的嚴肅性認識不足。還沒有全面認識到采購預算“先預算再計劃再執(zhí)行”的原則,直接導致人們對政府采購預算編制不夠重視;再加上采購預算審批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相較于市場價格,部分商品的價格優(yōu)勢并不明顯,針對政府采購工作,采購人員會從主觀意識上排斥。湛江市氣象部門對政府采購預算編制不夠重視的主要表現形式有:一是部分單位認為政府采購預采購和預算編制間并沒有太大關聯,即使在政府采購預算編制中有漏編或少編的現象,對政府采購活動的后續(xù)開展也不會產生影響,寧愿多報,進而造成預算同實際需求間有很大出入,預算的嚴肅性和準確性很難得到保證;二是預算部門在編制預算的過程中,針對年中臨時增加的項目資金估計不足,未將這部分需求進行考慮,降低了預算編制的準確性。
(三)未嚴格審核政府采購預算
湛江市氣象部門在對部門預算進行審核的過程中,主要將審核重點放在了經費來源、項目文本的齊全性、三公經費超標等方面,沒有對政府采購項目進行單獨審核。針對不同業(yè)務室提供的有關項目經費設備清單也未進行統一安排,各預算單位對采購設備數量、單價清單、品目及政府采購預算構成情況等方面的信息并沒有提供,使得財務處的預算審核人員很難逐一核對及審核政府采購預算情況。對申報采購項目的完整性、漏報情況、企圖規(guī)避政府采購等情況不能進行準確判斷;而針對采購項目的合規(guī)、合理性,是否存在對財政資金進行濫用等情況不能進行準確判斷,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方面的風險;不能全面判斷采購項目的真實性和必要性,未深入審核及檢查額度較大的項目,對采購項目的實用性很難進行判斷。
(四)政府采購活動存在違規(guī)行為
湛江市氣象局政府采購活動的違規(guī)行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選擇的采購方式不恰當。在開展政府采購的過程中,若是未將采購項目的特殊性、各種采購方式的范圍及情況考慮進去,直接減少公開發(fā)售項目數量,要么以任務和時間緊、急需為由,在公開招標數額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將采購項目化整為零,選擇不同的采購方式。其次,對于零星的物品來說,其需求時間并不是固定的,由于單價較低,在根據實際需求采購的過程中,通常時間緊迫,尤其是在購買復印機、臺式機、筆記本電腦、打印機等大批量設備的情況下,如果此時按照慣例進行政府采購,雖然數量不大,但涉及到的手續(xù)極為煩瑣,且需要較長的采購周期,不利于相關工作的開展。這就是為什么他們傾向于自己零星購買,并且經常不按規(guī)定程序報告的原因。最后,由于缺乏對采購項目進行充分、科學的市場調研和驗證,采購預算編制工作變得極為困難,導致預算不明確,預算結果與現實相去甚遠。
四、完善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對策
(一)設置政府采購機構人員
根據政府采購機構的設置情況,不難發(fā)現我國對事業(yè)單位的設置界限較為模糊,很難充分發(fā)揮出政府采購職能的作用,應從根本上將政府采購部門與其他部門劃分開來,切實分離管理機構和執(zhí)行機構。根據基層預算單位實際,有條件的單位設立政府采購管理部門,以實施和監(jiān)督本單位的政府采購活動??梢圆辉O置管理部門,但是該項工作需要交由專人負責。財務部門作為政府采購管理和監(jiān)督部門,負責政府采購預算的審核、批復環(huán)節(jié),對政府部門的日常工作事宜、基層單位政府采購部門和相關人員進行監(jiān)督管理,同時還負責回復供應商。財務、政府采購、監(jiān)審三部門共同組成“三位一體”的內部政府采購運行體系,對職責范圍內的內部監(jiān)督機制進行明確。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屬于綜合性較強的工作,為了對政府采購預算進行科學、合理編制,在采購機構設置的過程中,需要專門配備對政府采購流程、業(yè)務需求和財務制度都能進行全面掌握的政府采購管理人員。
(二)改進對政府采購預算的認識
為了將政府采購預算的指導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需對其進行準確定位和全面認識,從思想上重視政府采購預算工作。實際上,政府采購預算就是對年度不同單位的采購項目和所需資金進行提前計劃,是對財政預算進行補充和不斷完善的一種形式。在采購預算的基礎上,可對年度采購規(guī)模進行有效評估,并制訂初步的采購計劃;可以合理配置財政資源。若是不能深入了解該制度,在推行中會有各種阻力存在,對其正常實施產生影響??梢詮膹娀贫确矫鎭砑訌妼φ少忣A算的認識。針對本部門資金來源、預算編制及執(zhí)行等情況出臺相關的政府采購制度,包括納入政府采購管理中的資金范圍、政府采購預算編制流程、政府采購信息公開等方面的內容。強化制度建設后,需對政府采購管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不斷進行強化。除了要熟練掌握政府采購要求和制度,還要及時將新知識向下級預算單位進行傳授,使其對采購預算的重要性進行全面了解。財務部門定期對采購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并定期進行政府采購預算編制和執(zhí)行的業(yè)務考核,使其對政府財務預算編制與執(zhí)行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掌握。同時,對單位采購需求及項目實施部門的政府采購進行培訓,并全面了解政府采購預算的重要性,方便在政府采購預算中提供采購依據,以增強采購預算質量。
(三)規(guī)范政府采購活動的各項流程
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進一步規(guī)范氣象部門政府采購活動的各項流程:一是招標中不斷優(yōu)化管理模式。結合湛江市氣象局實際,對招標活動的實施細則進行制定,并凸顯其合理性水平。對評標專家管理機制進行優(yōu)化,在現代化技術的基礎上積極構建評標專家?guī)?,并在社會中邀請氣象裝備方面的優(yōu)秀專家,進一步拓展專家?guī)鞌盗?,增強評標專家質量。實施管用分離,在建立和管理專家?guī)斓倪^程中需要交給專人負責,在合理使用評標專家的同時,還要全面檢查和監(jiān)督評審專家的自律情況,以提升評標過程及結果的合理性水平;二是簽訂政府采購合同。對于重大的政府采購合同,應將業(yè)務、計財、法規(guī)和審計部門進行結合以聯合開展審查,會審開始前應積極組織經驗較為豐富的業(yè)務人員,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積極咨詢法律、財務、技術等方面專家人員的意見。嚴格根據合同業(yè)務控制有關流程和相關措施以更好的簽訂政府采購合同;三是組織驗收。嚴格驗收標準,根據政府采購合同、國家相關規(guī)定標準和項目開展情況,將實地驗收工作做好,并將驗收中的問題詳細記錄下來。在匯總驗收意見后,需要驗收組織對驗收結論進行評定,進而形成書面驗收報告;四是資金支付階段。驗收合格后,采購執(zhí)行部門提出支出申請并根據權限開展審批,核算部門通過審核相關資料付款,并做好賬務處理;五是采購檔案歸檔。對檔案管理有關制度進行嚴格執(zhí)行,并妥善保管有關資料,避免資料損壞、泄露或遺失。根據保密規(guī)定針對采購中出現的不需歸檔的文件資料可及時銷毀。
(四)加強預算編制的審核
政府采購預算過程中涉及的編制審批、項目審批、資產管理等不同崗位的人員需加強溝通交流,使政府采購預算編制人員可以全面了解項目建設的具體內容和資產配置情況,防止政府采購預算出現少編、漏編、錯編等情況。積極構建業(yè)務和財務部門聯合會審制度,審核包括建設內容、標準、金額等不同方面的內容。在采購活動未開展前需認真審核采購金額,防止采購金額和政府采購預算不符。為了提升政府采購預算效率,需從源頭上規(guī)范和整頓政府采購行為。首先,全面審核各個預算單位政府采購預算項目資金來源全面性、是否存在資金來源未經申報的情況;還要審核資金來源數額是否足額;其次,對單位的政府采購預算與單位發(fā)展需采購項目的情況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國家限制購買的產品且不能被批準購買;最后,對單位填寫政府采購預算項目的產品型號、預算數額、規(guī)格進行明確,避免出現錯填的情況。針對因編制人員粗心而導致的信息不全、錯填情況及時進行糾正,防止重復購買的項目列入政府采購預算中。
五、結論
綜上所述,政府采購預算不僅是政府支出領域的關鍵因素,也是滿足政府宏觀調控需求的主要內容,在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同時還能進一步強化財政支出管理和監(jiān)督,以有效提升政府消費的科學性水平,從根本上杜絕貪污腐敗現象的出現。對行政事業(yè)單位的政府采購預算管理不斷進行強化,凸顯政府采購管理的科學化水平。
作者單位:廣東省湛江市氣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