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公布后,沒人敢假裝認識他

      2021-12-09 15:00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22期
      關鍵詞:諾獎農(nóng)場非洲

      “歐洲應該以同情之心去看待那些移民,而不是敵視、侮辱、謾罵,歐洲不應該用帶刺的鐵絲網(wǎng)去迎接那些移民,不應該有這種卑劣的態(tài)度?!北本r間2021年10月7日19時(瑞典當?shù)貢r間13時),瑞典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坦桑尼亞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Abdulrazak Gurnah),一位敢“炮轟”歐洲的作家。頒獎詞是:“因為他毫不妥協(xié)并充滿同理心地深入探索著殖民主義的影響,關切著那些夾雜在文化和地緣裂隙間難民的命運。”消息一出,國內的讀者都傻了眼,沒人敢假裝認識這位諾獎作家,各大社交平臺沒有了以往的熱鬧,只有人悻悻地稱“村上春樹又陪跑了”。不僅在國內冷門,在諾貝爾獎的官方推特發(fā)起的投票中,有93%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讀者都表示從未讀過他的作品。那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為什么能夠獲得諾獎?他寫了什么?他筆下的世界是怎樣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揭開他的神秘面紗!

      獲獎人檔案

      后殖民主義作家、文學評論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是近20年來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非洲人,也是歷史上第七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非洲裔作家。

      他1948年出生在桑給巴爾(Zanzibar)。桑給巴爾位于東非,是印度洋上的島嶼。這個地方在1890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1963年和平解放,但次年,桑給巴爾就發(fā)生了暴力革命,發(fā)生了一場針對阿拉伯裔公民的屠殺和迫害。此時,作為受迫害對象的古爾納剛好18歲,他不得不離開家鄉(xiāng),流亡到英國,直到20年后,他才返回桑給巴爾,但故鄉(xiāng)變成了如今坦桑尼亞聯(lián)合共和國的一部分。在英國,他和石黑一雄相似,屬于典型的移民作家,用英語寫作,關注后殖民時代的議題。1982年,古爾納獲得了英國肯特大學博士學位。1985年,他開始在肯特大學英語系任教(現(xiàn)已退休),主要研究殖民主義和后殖民寫作,特別關注非洲、加勒比海地區(qū)和印度。在此期間,古爾納發(fā)表過不少關于當代后殖民作家及其作品的論文,研究奈保爾、拉什迪、索因卡等作家,主編過兩卷《非洲文學文集》(Essays on African Writing,1993,1995),還曾擔任英國文學刊物《旅行者》(Wasafiri)副主編。

      古爾納于1987年開始創(chuàng)作,目前寫有十部長篇小說和若干短篇小說(雖然已有多本小說問世,但遺憾的是,新出爐的諾獎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并沒有單行本在國內引進出版),盡管斯瓦希里語是他的母語,但英語是他的主要寫作語言,難民則是貫穿他所有作品的重要主題。英國文學評論界對古爾納的創(chuàng)作贊譽有加,認為他既有奈保爾的銳利文風,又有本·奧克里的詩性語言。在他的小說中有一種矛盾的心態(tài):一方面,出于對非洲故土的某些不盡如人意之處感到不滿甚至痛恨,流散者們希望在英國找到心靈的寄托;另一方面,由于非洲文化根基難以動搖以及英國社會的排外,他們又很難與英國的文化和社會習俗相融合,因而不得不在痛苦之余把那些埋藏在心靈深處的記憶召喚出來,不停地在現(xiàn)在與過去、現(xiàn)實與回憶之間協(xié)商,試圖找到一種平衡。

      作品簡析

      故鄉(xiāng)的記憶對古爾納的寫作至關重要,他的多部小說都與移民到英國的經(jīng)歷息息相關。如第一部小說《離別的記憶》(Memory of Departure,1987)里的故事發(fā)生在非洲,講述了一位試圖離開故鄉(xiāng),最終返回破碎家庭的青年的故事;第二部小說《朝圣者之路》(Pilgrims Way,1988)則講述了主人公的流浪生活,他試圖在新的家鄉(xiāng)英格蘭隱藏自己在坦桑尼亞的過去,最終還是與過去和解,找到了朝圣之路;第三部小說《多蒂》(Dottie,1990)講述了一位成長于20世紀50年代英格蘭的黑人移民女性如何通過閱讀建立了身份認同。

      古爾納多部作品的主題是殖民、后殖民主義、現(xiàn)代人的自我性。其中曾入圍布克獎的《天堂》(Paradise,1994)作為突破之作,是對英國作家約瑟夫·康拉德筆下一個青少年冒險故事的改寫——他將原作的圓滿結局改成了悲劇,這也彰顯了其創(chuàng)作特色,即刻意挫敗讀者的期待,挑戰(zhàn)類型敘事的邏輯。

      《令人羨慕的寧靜》(Admiring Silence,1996) 和《海邊》(By the Sea,2001)這兩篇小說的主人公掙扎在過去與未來、故鄉(xiāng)與新家之間,試圖通過沉默與自我欺騙抹除自己身上故鄉(xiāng)的痕跡。

      后來古爾納在小說《拋棄》(Desertion,2005)中的一句話,在某種程度上陳述了自己作為作家的使命——“這是一個包含著許多故事的故事,它們也許并不屬于我們,卻作為我們生命長河的一部分,捕獲我們的心,并永遠留存在我們心中?!?/p>

      《最后的禮物》(Last Gift,2011)在主題上延續(xù)了《朝圣者之路》,2017年出版的《礫石心》(Gravel Heart),書名則是對莎士比亞的《針鋒相對》(Measure for Measure)中臺詞的引用。2020年,古爾納最新出版的小說《死后》(After Lives)是對先前作品《天堂》的延續(xù),繼續(xù)講述了從20世紀初開始的非洲東部的歷史。這本小說還有一個反復強調的主題是,當主導性的意識形態(tài)(在這本書中是種族歧視)要求順從與犧牲時,個體是無能為力的。

      鏈接:對難民題材的關注,是他獲獎的重要原因

      古爾納獲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對難民題材的關注。正如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 Anders Olsson所說,古爾納自身的難民經(jīng)歷反映于其小說作品之中,他所塑造的角色往往糾結于文化、國界、新舊生活之間,呈現(xiàn)一種“永遠無法解決的不安狀態(tài)”。古爾納其人,自始至終有對真理的堅持和對過度簡單化的厭惡,他既是犀利的、不妥協(xié)的,又對個體充滿同理心。他的小說打破了刻板陳述,將我們的目光引領到多元的非洲東部——一個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民不太熟悉的地方。在那里,一切都是流動的,包括記憶、姓名、身份。他的創(chuàng)作既不是溫情脈脈的和解敘事,也不是政治口號的簡單控訴,而是在難民題材之下,嘗試重新定義非洲,重新理解非洲各國人民因殖民主義、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所產(chǎn)生的政治束縛。這在難民問題早已波及全球的當下,具備十足的現(xiàn)實意義。

      精彩賞讀

      囚 籠

      □[坦桑尼亞]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

      有時,哈米德會產(chǎn)生一種錯覺,以為自己已經(jīng)在這間小店里待了很久很久,而且將會在此度過余生。

      他不再覺得日子難挨,夜深人靜時,也沒有再聽到那曾經(jīng)讓他嚇破膽的竊竊私語聲?,F(xiàn)在他知道了那聲音是從長滿蟲豸的沼澤里傳出來的。正是那些季節(jié)性出現(xiàn)的沼澤,把市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分隔開來。

      小店正處在通往市區(qū)的一個主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不錯。每天清晨第一縷曙光出現(xiàn),最早的那批工人拖著沉重的步子走過時,小店就開門營業(yè)了。晚上,一直要等到最后的游蕩者沒精打采地回家才會打烊。

      他得意地說,當售貨員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過路人。店里忙的時候他腳不著地,一邊和顧客們插科打諢,幫他們從貨架上取下各種商品,一邊為自己的駕輕就熟而沾沾自喜。干得累了,就一屁股坐在一只充當錢柜的箱子上休息片刻。

      …… ……

      晚上關好店門,他就去法吉爾老人那兒坐上一會兒。老人是店鋪的主人,就住在店后頭。白天,一個住在附近的女人會過來照顧他,作為回報,她可以從店里拿一些日用品回去。但是到了晚上,這位體弱多病的老人還是喜歡哈米德坐在一旁陪他。

      他們聊天的時候,老人身上散發(fā)出來的行將就木的氣息彌漫在屋子里。通常也沒什么好說的,無非抱怨一下不景氣的生意,哀怨地祈禱一下能恢復健康之類的罷了。有時法吉爾情緒低落,會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說起等待著他的死亡和他的殘生。這時,哈米德就會把老人扶到廁所里,看看他的夜壺是不是倒干凈了,然后就走了。到了夜里,法吉爾會自言自語,有時還大聲喊哈米德的名字。

      哈米德睡在里面露天的院子里。碰上下雨天,就在店里收拾出一塊地方湊合上一晚。他獨自過夜,從不出門,有一年多的時間,幾乎足不出戶。在此之前也只是和法吉爾一起出去過,那時老人還沒有臥床不起。每周五,法吉爾都會帶他去清真寺,哈米德還記得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路面碎裂的人行道在雨天冒著熱氣的情景。

      回家路上,他們會順便去一趟市場,老人會告訴他那些甘美多汁的水果和色彩鮮艷的蔬菜叫什么名字,還會挑幾樣讓他聞聞或摸摸。自從十幾歲第一次來到這個小鎮(zhèn)后,哈米德一直在為老人干活。法吉爾為他提供食宿,而他則幫著法吉爾照看小店。每天晚上他都是一個人過的,他常常想念他的父母和他出生的那個小鎮(zhèn),盡管他已經(jīng)不再是個孩子了,但一想到這些還是會泣不成聲、黯然神傷……

      (選自《非洲短篇小說選集》譯林出版社,有刪減)

      【小編畫外音】哈米德被困在小店里很久很久,這放在我們的生活中或許很難想象,但是在作者筆下,真實再現(xiàn)了非洲的原生生活,讓我們看到“哈米德”們的無奈與掙扎。如果大家讀完整篇小說,就能感受到文中暗含多處隱喻和象征,作家的作品是其人生經(jīng)歷的縮影。或許在未來幾年中,我們有機會閱讀到這位出身于桑給巴爾島的作家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以及那個不為我們熟知卻十分多元且歷史厚重的東非世界。

      我母親在非洲住過農(nóng)場

      □[坦桑尼亞]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 譯/林曉妍

      “我母親在非洲住過農(nóng)場”,她(注:穆娜)聽到女兒卡迪加說,穆娜盡力記住卡迪加更喜歡被稱為卡迪,尤其是在她的朋友面前。那天下午,卡迪加和她的朋友,通常是和克萊爾、艾米一直在看《走出非洲》。大多數(shù)星期天下午她們都是這樣度過,輪流去各家看電影錄像。在卡迪家里看錄像,在其他人家里看DVD。

      當電影結束時,或是在故事結尾后的短暫沉默中,卡迪那樣說。這是對電影中重復的挽歌的模仿;“我在非洲有一個農(nóng)場”,用嘶啞的聲音說著,像是為這片土地哀嘆,讓凱倫·布力圣陷入悲劇之中。失去愛情,失去農(nóng)場,失去天堂,最后破落。卡迪接著說了那話:“我母親在非洲住過農(nóng)場。”

      穆娜想要沖進去告訴她們不是那樣(她去農(nóng)場是因為家庭因素,并非自愿;而她在農(nóng)場也曾遭人覬覦,是段復雜的記憶),根本不是那樣的。但在卡迪說話之后,她聽到有人嗤之以鼻,這讓她猶豫不決。她想,這是艾米,驚訝或開心得咯咯笑。你媽媽真的在非洲住過農(nóng)場?也許卡迪的話只不過是青少年朋友之間的吹噓。這是她童年的故事之一。孩子們小的時候,總喜歡聽故事。他們有時會催著她講故事,好像他們能從中得到啟示……

      卡迪沒有那么真切地記住故事,經(jīng)常不得不提醒她?!笆堑?,你知道他是誰,奧馬爾姨夫,我 14歲的時候在他的農(nóng)場住過幾周。”出乎意料的是,卡迪有時會記得。像現(xiàn)在這樣,在看了一些帝國的懷舊電影后,她想起了農(nóng)場,然后告訴她的朋友,我的母親在非洲住過農(nóng)場。但那個農(nóng)場和電影里的一點也不一樣,沒有飛馳而過的車馬和水晶玻璃,沒有仆人,沒有人可以自救。她是受管制的人,服從于生命和其他人,被那些愛她并擁有她的人從這里送到那里,再送回來。這就是卡迪的朋友竊笑的原因。她非常清楚,不可能像她們剛剛在電視上看到的美好生活一樣。不用多想,她就會知道卡迪的母親不可能生活在真正的非洲農(nóng)場里,那里有開闊的天空和濃濃的樹蔭,有刺槐大道和燈火通明的走廊。更可能的是,卡迪母親的非洲是你在電視上瞥到的另一個非洲,街道上擠滿了人,在塵土飛揚的田野里,孩子依偎著母親。

      也許卡迪的朋友不知道她這么想,也許她沒有竊笑。穆娜感到自己很愚蠢,她甚至想沖進去對她們抱怨。她好奇那種感覺留下的苦澀味道。是她的年齡?她聽到卡迪的請求?!罢埣傺b我媽媽在非洲時的樣子,假裝我像你。”也許這根本不是一個請求,卡迪只能把非洲想象為她剛看到的照片,只能看到她母親像那樣生活。

      她們已經(jīng)14歲了,她會讓她們感到尷尬,最重要的是卡迪。如果她進去了,告訴她們,她住的那個農(nóng)場和那個虛構的奢侈品一點也不一樣,它小而且貧瘠,也有人,它不在非洲,而是在一個真實的地方,從草和葉子的氣味到天氣的最小變化,一切都有名字……

      【小編畫外音】古爾納的作品中僅有三篇短篇小說(《囚籠》《博西》《我母親在非洲住過農(nóng)場》)有中文譯本,《我母親在非洲住過農(nóng)場》這篇小說通過描寫非洲少女在農(nóng)場短暫而真實的生活和對控制者的警覺與恐懼,流露出他對女性以及非洲生態(tài)的關懷,打破對非洲的浪漫幻想,還原非洲的現(xiàn)實。因版面原因,不能將全部內容呈現(xiàn),感興趣的素粉,可通過本刊微信公眾號“意林作文”回復“2021諾獎得主作品”查看。

      博 西

      □[坦桑尼亞]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

      那已經(jīng)是很早以前的事了,我們坐在藤壺密布的碼頭上,兩只腳在空中搖擺著?,敻覃愄毓鞔a頭籠罩在午后長長的陰影里,我們望著腳下的大海浪花飛濺,變幻出胳膊、腿和亮閃閃的牙齒。我給他講了個很長的故事,連篇的謊言,溫文有禮而不失睿智。我告訴他,有一個人站在海邊撒尿,就這樣尿個不停,仿佛一條看不到頭的舌頭,盤繞在人的體內。在瑪格麗特公主碼頭,我們看著費雷杰像一條鯊魚一樣喝著水。他獲得了聯(lián)校比賽冠軍那天,水面泛著波濤,明亮耀眼。1956年的一天,就在這個碼頭,善良的公主雙腳踏上這片卑微的土地。在歡迎儀式上,安放在碼頭另一邊面朝大海、用水泥加固的四門大炮響了起來。

      信就在那天早上送到,一張臟兮兮的紙片,撕碎了我為自己營造的寧靜。航空信封的背面,清晰地寫著名字“卡里姆”。手寫的“新年快樂”幾個字,占滿信封其余的空間。

      ……(注:這里主人公收到在外留學的同鄉(xiāng)人卡里姆的信,卡里姆對他說了留學生活的一些情況,然后在信的后面略略提到了以前的同學拉希德·博西的妹妹,說她現(xiàn)在成了妓女。)

      過去的錯事如今寫下充滿著快樂。有一次……可我們做得既莽撞又自私。如今這個品德惡劣的傻瓜會取笑你妹妹了。他在那里找不到法國象征主義詩人的書,要我寄給他幾本。你錯過了最慘的一幕,拉希德。你錯過了最慘的一幕,我的博西。你妹妹僅僅充當了一個注腳,沒人為她流下一滴淚。你也是,你和我,我們看著鄰居淪為乞丐,賣掉女兒換回鯊魚肉,也會坐視不理,也會一笑而過。那些人專橫地騎在我們頭上,來教我們如何溫順。你和我,我們有些東西……在這個冰冷且總是充滿敵意的地方,我經(jīng)常想起你。十二月的一天早晨,我第一次為你哭泣??赡菚r,無情的泥土已將你的鮮血變成了灰塵。

      (選自《非洲短篇小說選集》譯林出版社,有刪減)

      【小編畫外音】整個故事可能有點難懂,但值得細細回味,每看一遍都會心痛一次。在故事中,懵懂少年在經(jīng)歷個人生活的重大挫折和轉變的同時,被歷史風云所席卷。在舉重若輕的講述和充滿蒙太奇感的畫面中,古爾納寫出了年青一代在對抗殖民文化上的無力感。希望素粉們移步公眾號,我們一起討論!

      精彩時評

      將諾獎頒給古爾納,或許比頒給米蘭·昆德拉更有意義

      □宗 城

      其實,單純從文學性來說,布克獎、布克國際獎、龔古爾獎、卡夫卡獎等,都不遜色于諾獎,只是諾獎的影響力更大。我們不妨看到,諾獎不是評判杰出作家的唯一標準,普魯斯特、卡夫卡、托爾斯泰、魯迅都沒得過諾獎,但這不折損他們的偉大。

      文學沒有“最優(yōu)寫作者”一說,托爾斯泰和普魯斯特分不出高下,文學評判做的是通過嚴肅討論,甄別出更有創(chuàng)造力和潛在經(jīng)典意義的作家。昆德拉在有中譯本之前,在國內讀者眼中也是小眾的。所以對一個文學獎來講,更為重要的是現(xiàn)實意義,即為真正具有創(chuàng)造力,卻不被熟知的作家,打開通往遙遠土地的大門。

      因此,將諾獎頒給作品優(yōu)質但小眾的作家,比頒給米蘭·昆德拉、阿特伍德、村上春樹更有意義。昆德拉等人,都是具有國際影響力、作品暢銷且不缺乏譯本和讀者的作家,他們不需要靠諾獎來證明自己,也不需要通過諾獎被世人所知,與遙遠國度的陌生讀者相遇。換言之,昆德拉得不得諾獎,你都知道他,但更多作家,如果沒有諾獎,他們就很難被看見,他們的代表作也將遲遲不會被引入國內。

      比如羅馬尼亞作家米爾恰·格爾特雷斯,他是東歐的杰出作家,但目前的中譯本只有《生命邊緣的女孩》。他的代表作《炫目》三部曲和長篇史詩《黎凡特》都還沒有中譯本。

      又如匈牙利小說家彼得·納達斯。他的代表作《回憶之書》沒有中譯本,三卷本《平行的故事》也只有第一部被漫步文化引進。納達斯在中國寥人問津,可他在東歐和德國都享有很高的聲譽,他不僅是諾獎賠率榜??停€是匈牙利藝術獎(1989)、奧地利歐洲文學國家獎(1991)、萊比錫圖書獎(1995)、法國最佳外國圖書獎(1998)、弗蘭茨·卡夫卡文學獎(2003)得主。

      盡管我們已經(jīng)讀到了大量外國文學,但還有很多精湛的、屬于當代的作品,無緣被我們看到。這不是作家的遺憾,而是中文世界的遺憾,因為那些作品可能早在十年、二十年前就已經(jīng)出版,而中文世界錯過了第一時間讀到它們的機會。那些作品,不僅暗含著文學的創(chuàng)造、語法的革新,也有助于我們了解,在遙遠的國度,最前沿的作家究竟在寫什么、思考什么。

      其實別說遙遠,哪怕是鄰國印度、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你是否能不查資料,脫口而出三位當代作家的名字?

      至于心疼昆德拉、阿特伍德、村上春樹,更是大可不必。諾獎的投票是五十年后才公開的,各大賠率榜的名字,都只是莊家按照市場與賭注排的,而不是諾獎的官方賠率榜,所謂“陪跑”只是市場噱頭,這些作家是否被評委考慮在內,只有五十年后才知道。而他們,其實早就過了需要文學獎來證明自己的階段,未來檢驗他們文學分量的也不是諾獎,而是三十、五十乃至一百年后,他們的作品是否能超越時間的束縛,依舊一次次被人重讀。

      所以,對于諾獎,我們不妨以平常心看待。畢竟,如果連文學也變得急于分出勝負,這個世界就太沒意思了。

      (摘自微信公眾號“鳳凰網(wǎng)讀書”)

      猜你喜歡
      諾獎農(nóng)場非洲
      農(nóng)場假期
      聚焦諾獎
      農(nóng)場
      殘雪,為何能成諾獎熱?
      非洲反腐敗新觀察
      諾獎也征服不了的好萊塢
      非洲鼓,打起來
      一號農(nóng)場
      屠呦呦獲諾獎引發(fā)哪些思考
      豐收的農(nóng)場
      晴隆县| 宁海县| 荔波县| 平湖市| 武宁县| 满洲里市| 滨州市| 洛浦县| 剑阁县| 喀什市| 正宁县| 安龙县| 蒲江县| 桂东县| 玉树县| 凤冈县| 临漳县| 常熟市| 繁昌县| 舟山市| 昭苏县| 台前县| 涡阳县| 敖汉旗| 东乡| 巴南区| 敖汉旗| 灵宝市| 南陵县| 福贡县| 陇川县| 公主岭市| 五华县| 铜鼓县| 永丰县| 来安县| 西峡县| 柳江县| 广汉市| 茌平县|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