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CNSPHOTO提供)
中國古代將青、赤、黃、白、黑稱為“五正色”,那么秦始皇、宋徽宗、明代永樂帝、清代乾隆帝和大臣郎廷極分別代表其中哪一種顏色?答案就藏在香港藝術館展廳中。近日,其館藏的300多件中國文物共同呈現(xiàn)了一場“物色——館藏文物的色彩美學”展覽,包括陶瓷、漆器、刺繡、玻璃、玉器等門類。其中,逾80件以單色釉瓷器為主的藏品由“敏求精舍”會員、收藏家鐘棋偉捐贈。從北宋汝窯青釉筆洗、明永樂甜白釉暗花龍紋高足碗到清康熙郎紅釉觀音尊,觀眾們跟隨古代文物走進了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
超6000平方米的展覽空間、150余件藝術作品、六大線索梳理收藏研究譜系……這就是近日在上海寶龍美術館亮相的“現(xiàn)代的脈動:寶龍藝術大展”。此次展覽是上海寶龍美術館自2017年建館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收藏展,匯聚了來自全球百余位藝術家的150余件藝術作品。其中既有齊白石《咫尺天涯-山水冊》等近現(xiàn)代藝術大家之作,也有KAWS于2020年創(chuàng)作的《峰回路轉(zhuǎn)》等當代最潮流的藝術品。
90年前,一位14歲的少年從河北省冀縣一路顛簸進京,開始了其近30年的琉璃廠生涯。多年以后,他憑著天生聰慧與勤奮自律,終成一代書畫鑒定大家。他,就是劉九庵。前不久,位于北京琉璃廠的杏壇美術館以一場“雅興人和——紀念劉九庵先生文獻書法展”,將劉九庵生前一批書法、書信、影像等文獻首次展示在世人眼前。而其與謝稚柳、啟功、楊仁愷、王世襄、耿寶昌、謝辰生等名家的往來書信,將其書畫鑒定生涯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來。
蹲坐回望、開口低嘯、金光燦燦……近日,“2022壬寅(虎)年賀歲金條”在位于京城的菜市口百貨中心首發(fā)。湊近細看,可見金條正面主圖案以中國傳統(tǒng)剪紙的“蹲坐虎”造型為藍本,踞虎則取自“聚?!钡闹C音,寓意福氣綿綿。這是中國金幣集團有限公司發(fā)行的第20組賀歲金條,由上海金幣投資有限公司總經(jīng)銷。傳統(tǒng)的黃金澆鑄工藝加上吉祥的中國生肖賀歲文化,一面世就讓人想立刻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