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中考真題】
作文。
“簞食瓢飲,貧居陋巷,而能不改其樂”,是顏回的精神;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的精神;
“一世忠貞興故國,滿腔熱血沃中華”,是趙一曼的精神;
“攻城不怕艱,攻書莫畏難”,是葉劍英元帥提倡的精神;
……
古往今來,那些優(yōu)秀人物的精神常常令人感動、向往,然而一旦遇到具體問題需要作出選擇時,人們往往又會猶豫,甚至畏難不前。請結(jié)合你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感受和思考,以“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現(xiàn)(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解析與指導(dǎo)】
蘇州市2021年的中考作文,仍沿襲了前幾年的命題風(fēng)格,采用了“引導(dǎo)語+命題”的形式,引導(dǎo)語詮釋文題,提示立意和寫作方向,作文題題面簡潔,一目了然。
在2021年的作文題中,“精神”是題眼。何為“精神”?既指人的思維活動、心理狀態(tài),也指人有活力、有生氣。說得通俗一點,“精神”就是一種情懷,一種境界,一種追求,一種血性和品節(jié),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引導(dǎo)語列舉了四個人物,分別暗示了四種精神,即安貧樂道、憂國憂民、熱愛祖國、不怕艱難。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列舉出“精神”的許多方面,比如愛崗敬業(yè)、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無私奉獻、誠實守信、刻苦鉆研等。這些都可以作為立意的方向。
題目中的“人”,泛指所有人。“一點”本來是量詞,用在這個題目中,顯然是在強調(diào)“無論是誰,不能一點精神都沒有”,強調(diào)“精神對一個人的重要性”。題目明確了兩種具體文體,并且要求考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感受和思考”來寫,因此,無論是記敘,還是議論,一定都要有自己的“影子”在里面。
綜上所述,蘇州市2021年的中考作文題,要求考生緊扣“精神”,或講述一個故事,展現(xiàn)人物風(fēng)采;或議論一個話題,亮明生命態(tài)度,最終突出“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一主題。文題既緊密聯(lián)系考生生活,又充滿時代氣息,還與課本作文訓(xùn)練(七下第一單元“寫出人物的精神”)遙相呼應(yīng),非常有利于考生的臨場發(fā)揮。
那么,如何來寫“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篇作文呢?
先看記敘文的寫作。
一、選人物,定“精神”。既可以講述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也可以記敘家人、鄰居、同學(xué)、老師等身邊人的精彩故事,還可把目光投向那些令人敬佩的古今中外名人,包括藝術(shù)作品中的人物,比如岳飛、袁隆平、霍金、保爾等,去敘述他們不平凡的人生。有了寫作對象,人物“精神”的具體內(nèi)涵就基本明朗了,后面的選材、寫作就可有的放矢。當(dāng)然,也可先確定寫人物精神的哪個方面,然后再挑選合適的人物。
為了讓自己的作文與眾不同,無論“人物”還是“精神”,都應(yīng)力求新穎獨特。比如不寫容易“撞車”的名人,而寫個性獨特的普通人;不寫拼搏進取、吃苦耐勞等常見品格,而寫剛正不阿、寧折不彎等個性,這樣就能引人注目。
二、選素材,理情節(jié)。要想在記事中突出人物精神,借此表達“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一主題,選材應(yīng)典型,這個大家都知道。但選好素材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不僅要對素材進行梳理,全面把握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局;更應(yīng)有意識地去設(shè)計一些波瀾,力求讓故事情節(jié)曲折多變,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比如你準(zhǔn)備寫村里的老支書,他渾身有一股敢闖敢干、永不服輸?shù)木?,帶領(lǐng)村民致富奔小康,把一個落后村建成了全國文明村。行文過程中,就可以把老支書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遭受的多個失敗呈現(xiàn)出來,扣住讀者的心弦。
三、選方法,塑形象。這篇記敘文寫作,任務(wù)是通過展現(xiàn)單個人或一組人物的精神風(fēng)貌,來反映“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一主題。因此,行文過程中,刻畫人物,塑造形象,就顯得非常重要。描寫人物時,既可正面著筆,進行外貌、神態(tài)、動作、語言、心理描寫;也可側(cè)面著筆,通過他人的表現(xiàn),以及環(huán)境描寫來進行烘托。特別是要注重描寫。
最后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在結(jié)構(gòu)上,最好采用“首尾呼應(yīng)式”,開篇點題:“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中間寫人記事;最后有感而發(fā),點出人的精神特征,強調(diào)“人還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一主題,呼應(yīng)文首,結(jié)束全文。
再看議論文的寫作。
一、選擇合適的中心論點。既可以以“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作為文章的中心論點,然后圍繞這一論點,擺事實講道理,論述“有一點精神”對人的重要性,也可由“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一觀點延伸出來,重新確定論證的話題,比如“怎樣才能做一個有精神的人”“我們需要怎樣的精神”等。
二、選擇合適的論證思路。一般情況下,議論文寫作,都是先提出觀點,然后運用多種論證方式展開論證,最后得出結(jié)論,結(jié)束全文。在論證過程中,可以采用并列式,即根據(jù)中心論點,從不同角度列出幾個分論點,然后進行論述。比如論證“怎樣才能做一個有精神的人”,就可從“做一個有精神的人需要胸懷大志”“做一個有精神的人需要腳踏實地”“做一個有精神的人需要敢于奉獻和犧牲”等角度進行論證。
也可以采用遞進式,逐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比如論證“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一觀點,就可先論述“精神對人成長的重要性”,再論述“人需要有哪些精神”,接著論述“一個人怎樣培養(yǎng)自己的精神”,最后論述“要把個人精神與國家民族利益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如此層層遞進,自然令人信服。論述過程中,在舉例的同時,也可運用正反論證、類比論證等形式,使論證方式更豐富,說服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