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長管蚜,是薔薇科植物上一類很重要的害蟲,屬于同翅目蚜科。為害期可以從月季、薔薇等植物發(fā)芽開始直到葉片脫落。防治方法如下:
盡可能選擇排水良好、肥力適中的地塊作為月季的栽植地塊,以利于植株的生長、樹勢的展開和抗病性的增強。加強養(yǎng)護管理,合理控制種植密度,適當增強植株的通風和透光。施肥方面,重視增施磷、鉀肥,并控制好氮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性。除此之外,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購買苗木時,務必要重視植物的檢疫工作,購買健壯無病的植株,以有效杜絕病蟲害的傳播。
在月季長管蚜病害的初發(fā)期,要及時地人為剪除帶蟲枝,摘除有蟲的葉片。剪除下來的蟲枝、蟲葉要帶至他處進行集中燒毀,以達到消滅月季長管蚜和降低蟲口數(shù)量的目的。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保護好和利用好瓢蟲、草蛉、褐蛉、蚜繭蜂、食蚜蠅、小花蝽、步行蟲、赤星瓢蟲、異絨螨、食蚜蠅等月季長管蚜的天敵。在天敵孵化盛期,盡可能不對植株施用廣譜性農(nóng)藥。
利用月季長管蚜成蚜的趨黃性,用黃色黏蟲板誘殺有翅蚜。這是一種物理防治技術,具有綠色、環(huán)保、成本低等優(yōu)點。如全年應用色板誘殺,則可以大大地減少用藥次數(shù),有效降低蟲口密度,不僅不會造成農(nóng)藥的殘留,還不會增強害蟲的抗藥性。
為了準確掌握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應定期觀察害蟲,并適時噴藥防治。通常,施藥的時機應選在植物萌芽期、月季長管蚜的發(fā)生初期和越冬卵的孵化高峰期。當月季長管蚜大量出現(xiàn)時,就要及時噴灑藥劑防治。施藥的重點部位是嫩莖、葉片和花蕾。藥劑可選擇:20%氰戊菊酯4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2500~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粉劑1500~2000倍液,或20%菊殺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3000倍液,或2.5%聯(lián)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粉劑2000倍液,或1.2%煙參堿800倍液,或2.5%魚藤酮乳油500~600倍液,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1%殺滅斃乳油3000倍液,或80%敵敵畏8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10%烯啶蟲胺3000倍液,或50%吡蚜酮3000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乳油6000倍液,或5%啶蟲脒乳油5000~6000倍液,或1%阿維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500倍液,或50%二嗪農(nóng)乳油1000倍液等,進行噴霧防治??筛?~10天施藥1次,通常連續(xù)施藥2~3次,就可以取得比較好的防治效果。
月季長管蚜是一種很難防治的害蟲,因為其蟲體小、繁殖速度快。這就要求我們在噴藥時,不但要細致周到,而且要增加噴藥次數(shù)。蚜蟲易產(chǎn)生抗藥性,所以應多種藥液輪換使用。噴藥應選在晴好的天氣進行,且藥劑應當均勻噴灑在蟲害發(fā)生的中心以及周圍的枝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