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費國、第二大棉花生產(chǎn)國。我國主要的產(chǎn)棉區(qū)包括黃淮海棉區(qū)、長江中下游棉區(qū)和西北棉區(qū)。根據(jù)測土配方平衡施肥的原則,棉花一定做到有機肥與化肥、基肥與生育期施肥、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相結合。有機肥在犁地前全部施入土壤做基肥。
黃淮海棉區(qū)包括河南、河北、山東以及山西、陜西、遼寧部分地區(qū)。當?shù)厥┓蕬裱韵略瓌t:一是增施有機肥,提倡有機替代比例20%以上,但不高于35%;二是依據(jù)土壤肥力條件,適當調減氮磷化肥用量,合理施用鉀肥,注意補充硼和鋅;三是氮肥分期施用,增加生育中期氮肥施用比例,降低基肥比例;四是肥料施用應與灌溉排漬和其他高產(chǎn)優(yōu)質栽培技術相結合。
當皮棉產(chǎn)量在85-100千克條件下,建議畝施優(yōu)質有機肥2噸以上,氮肥12-14千克,磷肥6-8千克,鉀肥6-8千克。對于硼、鋅缺乏的棉田,注意補施硼砂、硫酸鋅每畝1-2千克,硼肥葉面噴施,畝用量100-150克水溶性硼肥,在現(xiàn)蕾-開花期進行。
此區(qū)域包括江蘇、湖北、安徽、江西、湖南、上海、浙江、四川等省市。施肥時,要注意增施有機肥,提倡有機替代比例20%以上,但不高于35%。依據(jù)土壤肥力狀況和肥效反應,要適當調減氮磷化肥用量,穩(wěn)定鉀肥用量。對于土壤硼、鋅明顯缺乏的棉田,應基施硼肥和鋅肥,潛在缺乏的應注重根外追施硼、鋅肥。對于育苗移栽棉田,磷鉀肥采用穴施或條施等集中施用。還要注意肥料施用應與灌溉排漬和其他高產(chǎn)優(yōu)質栽培技術相結合。
施肥時,當皮棉畝產(chǎn)在90-110千克,畝施用優(yōu)質有機肥1.5噸以上,氮肥13-15千克,磷肥6-7千克,鉀肥10-12千克。對于硼、鋅缺乏的棉田,注意補施硼砂1.0-2千克/畝和硫酸鋅1.5-2千克/畝。低產(chǎn)田適當調低施肥量20%左右。
西北棉區(qū)施肥時,一要充分利用有機肥資源,增施有機肥,棉稈全部還田。二要施肥與高產(chǎn)優(yōu)質栽培技術相結合,尤其要重視與滴灌、水溶肥、水肥一體化技術結合。三要適當調整氮肥用量、增加生育中期施用比例,合理施用磷、鉀肥。
對于膜下滴灌棉田,當皮棉畝產(chǎn)在120-150千克,在秸稈全部還田的基礎上,畝施用棉籽餅50-75千克或者牛羊糞堆肥600-1000千克。氮肥20-22千克,磷肥8-10千克,鉀肥5-6千克;皮棉畝產(chǎn)在150-180千克的條件下,在秸稈全部還田的基礎上,畝施用棉籽餅75-100千克或者牛羊糞堆肥600-1000千克,氮肥22-24千克,磷肥10-12千克,鉀肥6-8千克。對于硼、鋅缺乏的棉田,施硼砂1.0-2.0千克/畝,硫酸鋅1.5-2.0千克/畝。硼肥葉面噴施,畝用量100-150克。
全生育期追肥8次左右,從現(xiàn)蕾期開始追肥,一水一肥。前期氮多磷少,中后期磷多氮少,結合滴灌系統(tǒng)實行灌溉施肥。提倡選用水溶肥配合尿素施用,水溶肥提倡選用高磷低鉀品種。一般前期尿素與水溶肥用量比例2:1,中后期尿素與水溶肥用量比例1:1,8月底開始只施專用肥。
對于常規(guī)灌溉(淹灌或溝灌)棉田,在皮棉畝產(chǎn)110-130千克條件下,在秸稈全部還田的基礎上,畝施用棉籽餅50千克或優(yōu)質有機肥1-1.5噸,氮肥22-26千克/畝,磷肥7-8千克/畝,鉀肥6-8千克/畝;皮棉畝產(chǎn)130千克以上,畝施用棉籽餅75-100千克或優(yōu)質有機肥1500-2000千克,氮肥25-28千克/畝,磷肥10-13千克/畝,鉀肥6-9千克/畝。對于硼、鋅缺乏的棉田,施硼砂1.0-2.0千克/畝,硫酸鋅1.5-2.0千克/畝。硼肥葉面噴施,畝用量100-1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