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友志
摘要:汽車起動機是汽車起動的關鍵核心部件,也是車輛日常使用和維修中較為常見的故障點之一?;谄嚻饎訖C的工作過程,做簡化電路圖分析,有利于汽車電器從業(yè)者以及汽車運用專業(yè)的學生一目了然的了解和掌握汽車起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為起動機的檢修和使用提供便利。
關鍵詞:汽車起動機;控制原理;起動繼電器;自動啟停
中圖分類號:U464?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01-0043-02
0? 引言
汽車的起動系統(tǒng)主要由蓄電池、起動機、起動繼電器和點火開關等組成。當點火鑰匙打到起動檔,起動電路接通,起動機通電旋轉,將蓄電池的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通過起動機的驅動小齒輪帶動發(fā)動機的曲軸飛輪組運動,使發(fā)動機能夠進氣、壓縮、做功、排氣,當發(fā)動機開始做功時,起動機退出工作,發(fā)動機的起動過程完畢。在整個工作過程中,起動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起動機的維修和檢測是汽車電器從業(yè)人員必備的基本功之一,然而起動機的工作過程,特別是控制電路復雜不易了解,為起動機的維修帶來一定難度,對控制電路圖進行簡化分析,化繁為簡,有利于提高起動機的維修效率。
1? 起動機的結構和工作過程分析
汽車起動機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串勵式直流電動機、傳動機構和電磁開關。
1.1 串勵式直流電動機
串勵式直流電動機,顧名思義,是一個電動機,主要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其工作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磁場力的作用而發(fā)生運動。在起動機的工作過程中,將起動機從靜止狀態(tài)轉變?yōu)檫\動狀態(tài),產(chǎn)生電磁轉矩,通過旋轉運動輸出動力。
串勵式直流電動機中,通直流電,由電生磁,磁生運動。主要由電樞、磁極、換向器、電刷及電刷架等組成。
磁極也稱為定子,由勵磁繞組和鐵芯等組成,其作用是產(chǎn)生磁場。電樞也稱為轉子,是電動機輸出電磁轉矩的元件。
電刷固定在電刷架上,主要由石墨和銅粉壓制而成,起導電作用。其作用是將電流引入勵磁繞組和電動機電樞。一般有兩種接法:
①兩個電刷直接搭鐵,是負電刷;另外兩個電刷為絕緣電刷,稱為正電刷。其電路為:電磁開關C端子→勵磁繞組→正電刷→電樞繞組→負電刷→蓄電池負極。
②兩個電刷接電磁開關C端子,稱正電刷,另兩個電刷是絕緣電刷,即四個電刷都是正電刷;勵磁繞組一端直接搭鐵。其電路為:電磁開關C端子→正電刷→電樞繞組→絕緣電刷→勵磁繞組→蓄電池負極。
在以上兩種情況中,勵磁繞組和電樞繞組通過電刷串聯(lián)起來,故稱為“串勵式直流電動機”。
1.2 傳動機構
傳動機構在啟動過程中,將串勵式直流電動機的轉矩進一步降速增矩后傳遞給發(fā)動機的曲軸飛輪組,在啟動完畢后,促使起動齒圈退出嚙合,避免打齒。
傳動機構主要由驅動齒輪、單向離合器、撥叉及回位彈簧等組成。
驅動齒輪有外嚙合式和行星齒輪式,主要起降速增距的作用。
單向離合器,一個方向是一體轉動的,傳遞轉矩給驅動小齒輪;反方向則是空轉打滑的狀態(tài),避免驅動小齒輪退出不及時,造成電樞繞組損壞。
撥叉和回位彈簧是將驅動小齒輪推出和退出的機構,受控制機構控制,是傳動機構和控制機構的連接站。也就是說,控制機構控制傳動機構什么時候工作,什么時候不工作。
1.3 控制機構
起動機的控制裝置采用電磁式控制裝置,即電磁開關。電磁開關內(nèi)有兩個重要的線圈,即吸引線圈、保持線圈,用于產(chǎn)生磁場;有一較長的活動鐵芯,鐵芯的一端在磁場的吸附下,通過接觸片接通主電路,同時,另一端通過撥叉將驅動齒輪推出與飛輪齒圈的嚙合;斷電時,通過回位彈簧,使驅動齒輪退出嚙合。
電磁開關主電路的端子30接蓄電池正極;端子C接串勵式直流電動機的勵磁繞組;端子50接點火開關,為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的公共端,其中保持線圈的另一端直接搭鐵,吸引線圈另一端接端子C,與勵磁繞組和電樞繞組串聯(lián)。
2? 帶起動繼電器起動系統(tǒng)電路圖簡化分析
起動機的起動瞬時電流較大,為了保護點火開關,減小通過點火開關的電流,大部分的車輛裝有起動繼電器。起動繼電器上有四個接線柱,分別是點火開關接線柱1、接地接線柱2、蓄電池接線柱3和起動機接線柱4。點火開關接線柱1和接地接線柱2之間是繼電器的電磁線圈;蓄電池接線柱3和起動機接線柱4之間是是繼電器的觸點。接線時,點火開關接線柱1接點火開關的起動檔,接地接線柱2直接搭鐵,蓄電池接線柱3接蓄電池正極,即起動機電磁開關上的端子30,起動機接線柱4接起動機電磁開關上的端子50。
以帶起動繼電器的起動系統(tǒng)為例,對起動的3個階段,3個回路進行分析。
起動的3個階段即起動時、起動中和起動后,對應點火開關的起動檔接通時、接通中、切斷時。起動機電路的3個回路,即控制回路、電磁開關回路和主回路,其控制關系為:控制回路控制電磁開關回路,電磁開關回路控制主回路。
啟動的三個階段,電路的通斷情況如表2所示。
2.1 起動時
起動時,點火開關打到起動檔,撥叉撥動驅動小齒輪與靜止的飛輪齒圈逐步嚙合,此時起動機的主電路沒有接通。
①控制回路:蓄電池正極→電磁開關主電路端子30 →點火開關接線柱1 →繼電器線圈→接地接線柱2 →蓄電池負極。
②電磁開關回路: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
吸引線圈:蓄電池正極→電磁開關主電路端子30 →點火開關接線柱1 →電磁開關線圈公共端端子50 →吸引線圈 →電動機端子C →直流電動機 →接地接線柱2 →蓄電池負極。
保持線圈:蓄電池正極→電磁開關主電路端子30 →點火開關接線柱1 →電磁開關線圈公共端端子50 →保持線圈 →接地接線柱2 →蓄電池負極。
③主回路:未接通。
2.2 起動中
起動中,給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通電,由于兩個線圈繞組的的電流方向相同,磁場力方向相同,產(chǎn)生較大吸附力,使活動鐵芯克服回位彈簧的作用,一側通過接觸片接通主回路,另一側在撥叉的作用下推動驅動小齒輪與飛輪齒圈完全嚙合。完全嚙合時主電路接通,此時吸引線圈被短路。
①控制回路:蓄電池正極→電磁開關主電路端子30 →點火開關接線柱1 →繼電器線圈→接地接線柱2 →蓄電池負極。
②電磁開關回路: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其中吸引線圈被短路。
保持線圈:蓄電池正極→電磁開關主電路端子30 →點火開關接線柱1 →電磁開關線圈公共端端子50 →保持線圈 →接地接線柱2 →蓄電池負極。
③主回路: 蓄電池正極→電磁開關主電路端子30 →接觸片 →電動機端子C →直流電動機 →接地接線柱2 →蓄電池負極。
2.3 起動后
起動后,松開點火開關,電磁開關線圈公共端端子50電源被切斷,此時,接觸片依然保持接觸,電磁開關主電路的端子30繼續(xù)給起動機供電。起動機的端子C給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供電,此時兩線圈的電流繞向相反,磁場力方向相反,吸附力變?nèi)?,活動鐵芯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復位,撥叉拉動驅動小齒輪與飛輪齒圈分離,主電路斷開,完成起動。
①控制回路:蓄電池正極→電磁開關主電路端子30 →點火開關接線柱1 →繼電器線圈→接地接線柱2→蓄電池負極。
②電磁開關回路: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由電動機端子C供電,電流發(fā)生變化。
蓄電池正極→電磁開關主電路端子30 →接觸片 →電動機端子C→吸引線圈 →電磁開關線圈公共端端子50→保持線圈→接地接線柱2 →蓄電池負極。
③主回路:蓄電池正極→電磁開關主電路端子30 →接觸片 →電動機端子C →直流電動機 →接地接線柱2 →蓄電池負極。
3? 帶自動啟停功能的起動系統(tǒng)分析
發(fā)動機自動啟停功能是指當車輛在低速行駛或靜止后,發(fā)動機自動熄火,一旦釋放制動踏板(自動檔車輛)時,發(fā)動機便自動啟動。此過程不需要駕駛員操作點火開關。啟停系統(tǒng)的主要優(yōu)點是節(jié)省燃油,減少廢氣排放。
該系統(tǒng)采用了大容量蓄電池和高性能起動機。高性能起動機的最大特點是將傳統(tǒng)起動機中的電磁線圈一分為二,分別由兩個繼電器控制。其中一個線圈MDR控制起動馬達電機的電磁開關,另一個線圈PDS用來驅動單向離合器,控制驅動齒輪與飛輪的嚙合或分離??刂崎_關由發(fā)動機的ECM控制。
4? 總結
汽車起動機控制原理主要分析的是電磁開關對傳動系統(tǒng)的影響,只要將電磁開關的端子和作用進行簡化分析,慢慢理清控制思路,控制原理和工作過程會變得一目了然,在用萬用表進行檢修時也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汽車電子與電氣系統(tǒng)及檢修[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謝群英.汽車起動機及相關技術發(fā)展探討[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22):181.
[3]陳滿秀,譚克誠.淺析汽車起動機的構造與維修[J].內(nèi)燃機與配件,2017(22):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