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說說,你每天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我聽到有人在回答了,吃飯。還有人說,拉。好吧,還有嗎?我終于聽到了一個我想要的答案:睡覺。
我很喜歡睡覺,尤其當(dāng)我很累的時候,我走到床邊去,覺得床在向我微笑,向我招手,它敞開懷抱,要把我抱住。孩子,你喜歡睡覺嗎?
有沒有人對你說,孩子,讓我們一起去睡覺吧。
這話不對,睡覺是獨自去完成的事。
可以一起上街,一起寫作業(yè),一起玩,一起吃飯。很多事情都可以一起。唯獨睡覺,不能一起。即使一起睡著,也是各自去各自的夢里。
一個睡覺的人,會變成一個孩子。一個再邪惡的人,他在睡覺時也是無害的。一個強大的人,睡覺時會變得脆弱。
有人睡覺時,戴著頭盔,手拿武器,他知道這時候自己最脆弱,最容易受到攻擊。
在希臘神話里,有一個巨人,叫阿耳戈斯。他有一百只眼睛,每逢睡覺,都只閉上兩只眼睛,其余的都睜著,在他的額前腦后如同星星一樣發(fā)著光,仍然忠實于它們作為眼睛的本分。
某一天,這個百眼巨人被天神赫拉派遣,去監(jiān)視一頭叫伊俄的母牛。后來,神使赫爾墨斯為了救出伊俄,坐到巨人的面前,不停地跟他聊天。
赫爾墨斯的話生動而迷人,時光不知不覺過去,阿耳戈斯的一百只眼睛都閉上了。在阿耳戈斯深沉的睡眠中,赫爾墨斯殺死了他,救出了母牛伊俄。
這是一個因為睡覺丟掉了性命的故事。在中國的三國時代,也有一個人唯恐別人趁自己睡覺的時候加害自己,而不敢放松警惕。這個人就是曹操。
曹操常常吩咐左右說,我夢中喜歡殺人,我睡著的時候大家不要靠近。
一天,曹操在帳中睡覺,被子掉在地上,一個侍衛(wèi)過來幫曹操把被子蓋好。曹操跳起來,拔劍殺了侍衛(wèi),又上床繼續(xù)睡覺。
醒來后,曹操故意驚問,是誰殺了侍衛(wèi)?左右把實情告訴了他,曹操痛哭,命令厚葬侍衛(wèi)。從此大家都以為曹操會在夢中殺人,于是不敢靠近他了。
而曹操也達(dá)到了恐嚇別人的目的。曹操用一種虛假的睡眠去捍衛(wèi)自己真正的睡眠。
曹操害怕自己一旦入睡,永遠(yuǎn)不會醒來。
很多心驚膽戰(zhàn)的人和曹操的想法一樣。他們在入睡時,高度緊張,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錢包還在,書還在,雨傘還在,家還在,伴侶還在,命還在,心中放下一塊大石頭。
同樣是三國時期,群雄爭霸,時任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lǐng)豫州的劉備也想爭奪天下。他聽說隆中臥龍崗上有個叫諸葛亮的人本事很大,于是求賢心切,帶著關(guān)羽和張飛三次前往拜見。前兩次造訪,沒有見到。
第三次,正好趕上諸葛亮在午睡。于是,劉備等人在門外安靜地等候。幾個時辰以后,諸葛亮還不醒。性急的張飛覺得受了怠慢,想放一把火把諸葛亮驚醒。結(jié)果被劉備罵了一頓。于是,三人只好繼續(xù)等下去。
終于,又過了很久,睡足了的諸葛亮終于醒來了。他很自在地伸了個懶腰,在下午的暖陽下隨口念了一首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p>
這是一個幸福的睡眠者的狀態(tài)。
所以,劉備的等待是值得的:一場好睡眠,換一個最杰出軍師的出山相助。
每個人都會睡覺,或早或晚。你在世界上找不到一個不睡覺的人。但是,睡眠是分層次的。很多人失眠,很多人在熟睡時被打斷(被鬧鐘打斷,被父母的叫喊打斷,被樓上的裝修和噪聲打斷)。很多人睡眠時仍保持高度的緊張,很多人睡著后再也不會醒來,很多人默念“快睡,快睡,快睡”,但從來都無法品嘗睡眠帶給自己最深沉、最奇妙的滋味。
明朝人張東海在《睡丞記》中說了一個嗜睡的故事。
客人去主人家拜訪,主人不在,客人就坐著睡著了,過了一會兒,主人回來,不忍叫醒客人,于是對坐而睡。之后,客人醒了一次,看見主人在睡,決定接著睡,主人也醒了一次,看見客人在睡,也決定接著睡。到最后,客人醒了,不忍叫醒主人,就自己走了,而主人醒了,發(fā)現(xiàn)客人走了,就去臥室睡覺了。編輯/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