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新材料作文給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教師在高中寫作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實踐出發(fā),仔細分析作文材料,體會如何從材料中立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為他們的自由創(chuàng)作增加內(nèi)驅(qū)力。除此以外,內(nèi)容豐富且具有文采的作品能給讀者以美的享受,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提升語言表達技能,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一、調(diào)整句式,搖曳生姿
在新材料作文的創(chuàng)作中,學生往往只關(guān)注是否表達出了自己的想法,卻不太注重句式的使用。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嘗試調(diào)整文章的句式,這樣學生會慢慢發(fā)現(xiàn),句式富于變化能增強文章的節(jié)奏感,使語言變得靈動而不呆板,豐富而不單一。如果學生能靈活地運用長短句、整散句,會使作品語言變得錯落有致,能明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要表達堅強的意志對人生影響的觀點,在作文中寫這樣一段文字:“他有著堅強的意志,所以哪怕命運坎坷,也能靠努力使其變得繁花似錦;他有著堅強的意志,所以哪怕人生面臨的都是漆黑的夜空,他也能看到繁星閃爍……”這段文字雖然文辭比較優(yōu)美,而且也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但其中反復運用“他有著堅強的意志,所以哪怕”這樣的語句,顯得有些重復。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能合理調(diào)整詞句,采用“削減法”進行修改,將其中重復的詞句刪掉,但要保留排比句的氣勢。學生在經(jīng)過了仔細的思考后,將原句改為:“他有著堅強的意志,所以哪怕命運坎坷,前程也終究繁花似錦;他有著不敗的斗志,因此就算在漆黑深夜,最終也能看到繁星閃爍……”在這段修改的文字中,學生用同義詞替換掉了原本重復的詞句,這樣既保留了原句的意思,又能讓語句變得更輕盈。教師引導學生在修改后對比兩段文字,并分別誦讀,進一步感受修改后的文句。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到修改后的語段給人朗朗上口的感覺,進一步感受到句式變換的重要性。
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調(diào)整文章的句式,若出現(xiàn)連續(xù)長句或連續(xù)短句的情況,則要思考如何合理調(diào)整,將長句和短句整合起來。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思考是否能運用排比句、反問句、感嘆句等特殊句式,使文章顯得整齊劃一或氣勢磅礴,這樣論證也變得更有力,文章也更有感染力。
二、妙用詩詞,營造意境
不少學生在創(chuàng)作新材料作文的時候常常思考如何提煉中心思想,寫出觀點新穎的作品,但忽略了如何使文章更有意境。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這一點,思考能否在寫作中加入詩詞或者名人名言等,通過引用營造出特定的意境,使文字清秀雋永,讓讀者產(chǎn)生更強烈的閱讀欲望。
在以“人生的選擇”為主題創(chuàng)作的時候,一些學生認為人生會面臨很多選擇,別人可能會給你的選擇提出建議,但最終做出決定的還是你自己,所以要謹慎選擇,這樣才能展現(xiàn)出對未來的期盼和渴望。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學生寫了這樣的語段:“當你背上行囊,準備前進時,你的身邊還有很多人指指點點,他們都希望你走上他們?yōu)槟阒敢牡缆?,你卻對他們淡淡一笑,背著行囊走上了沒有人注意到的那條路。于是,你在眾人的哀嘆和惋惜聲中,踏上了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边@段文字雖然表達了學生的意思,但寫得較為平淡,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能否將古詩詞或名人名言融入作品,既能表達本來意思,又能使文章詞句更清秀雋永。學生思考后進行了調(diào)整,化用了“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那些指指點點的人為你消得人憔悴,可是他們卻并不知道你的理想,所以,你在眾人的哀嘆和惋惜中,踏上了那條只為你存在的路?!边@樣的化用使文章更有詩情畫意。
在引導學生引用古詩詞或名人名言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注意這些詞句是否符合自己表達的主題思想,不能強行引用詞句。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思考是否可以通過調(diào)整詩句中個別字詞的方式進行“化用”,使表達效果更好。
三、調(diào)動體驗,凸顯個性
在閱讀的時候,學生常常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的作者往往有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新材料作文的時候,教師也要引導他們注意這一點,在寫作中錘煉語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情感融入作品,將生活體驗和感悟滲透其中,這樣學生能更好地找到適合自己的語言風格,寫出有個性的作文。
在一次作文訓練中,教師給學生展示了不少“新型肺炎疫情”的新聞材料,并引導學生思考新型肺炎到底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還是使人們的距離更遠了。在學生寫作的時候,教師引導他們回憶自己的真實生活,并說說在疫情期間,他們遇到了哪些人,發(fā)生了哪些事情,自己的感受是怎樣的。學生產(chǎn)生了豐富的感悟,并將真情實感融入寫作?!奥飞先伺c人的距離都保持在一米以上,人人都戴上了口罩,自己的情感似乎也被隱藏在面具之下。一聽到有人咳嗽,周圍人的眼睛里都流露出了驚恐的表情,會下意識地向后退幾步……”這些都是學生在生活中真實看到的、感受到的,學生將這些寫入了作品中,自然能更好地表達情感。此后,該生不僅寫了疫情拉大了人們之間的物理距離,而且還寫了人們利用網(wǎng)絡(luò)進行工作、交流,更有人積極參與到捐款之中,人和人內(nèi)心的距離實際上并沒有因為疫情的出現(xiàn)而拉大。由于整篇文章所寫的都是個人的情感,而且還添加了不少真實的生活事件,所以文章展現(xiàn)出了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帶有鮮明的個性色彩。
學者孫紹振認為:“立足寫作來看,不曾撼動過自己心靈的事情,不能說是我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是無法也無須貼近的。”因此,要寫出具有個性的文字,就要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作品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觀察生活的基礎(chǔ)上寫出貼近自我、表達自己真實情感的文字,這樣的文字才能展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
在高中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從材料中提煉中心思想,更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能合理調(diào)整作品語言,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之下,學生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品,文字也更具有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