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珂怡
摘要:實物相對于圖片更能讓孩子獲得真實的感受和體驗,獲得生動的知識,也更能讓他們產(chǎn)生真實的情感。特別是對于小班孩子來說,一百張形態(tài)各異的兔子圖片,都比不上和兔子相處半天。把兔子帶到班里來飼養(yǎng),孩子才有了接觸真實兔子的機會,有了探究的基本條件,親自參與飼養(yǎng)與照顧,才能在與小兔的親密接觸中發(fā)現(xiàn)它們的秘密。
關(guān)鍵詞:真情境;真探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7-385
我們始終認為課程實施應該順應孩子的天性,遵循孩子們的足跡。
孩子們的思維往往活躍而積極,表現(xiàn)出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才會主動去探索,去創(chuàng)造。他們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需要來支配自己的行動,在自主的同時獲得全面的發(fā)展。所以我們應給予孩子充分的權(quán)利,讓他們自己去討論,去嘗試,主動且自然地解決問題。
一、親密接觸——它們的名字叫什么?
小兔子來的第一天,我們在觀察它們,它們長得很不一樣:“它們的毛不一樣! 眼睛不一樣! 大小不一樣,白的這只大,黑色的小…”這個它們到底是誰呢?兩只兔子我們分不清呀!于是秀秀說:我們給它們起個名字吧!
給兔子起名字的這一天,是我們第一次見到兩只小兔。在這之前,我們討論過兔子的外形、兔子的習性,討論過怎么照顧兔子,也唱了許多熟悉的兔子兒歌,可是我們卻從沒想過要給兔子起一個名字。直到我們見到它們,直到我們圍在一起討論小兔子的不同時,孩子們才突然提出了這個問題,自然而然生發(fā)出了要給小兔起名字的想法。
于是,一場關(guān)于兩只兔子的取名儀式開始了。
我們先把想給兩只小兔取得名字一一記錄(介紹名字)??梢钥闯龊⒆觽冎饕歉鶕?jù)兔子的顏色、眼睛等明顯的外形特征,以及他們對于兔子的喜愛之情來取名的,很簡單,也很直觀。接下來,我們用孩子們商量出來的、看得懂的符號表示好名字,再一個一個投票,最終大白兔和奧利奧分別以7票和8票被孩子們選中了。
看到圖片和見到真實的兔子,并與之相處,是完全不同的。在與兔子零距離接觸的這個真情境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地把兔子當成了自己的新伙伴,就像班里來了一個插班生,我們見到他會想要知道他的名字,于是發(fā)現(xiàn)了問題,兔子們應該有自己的名字,并且由孩子們?nèi)∶?、投票,“大白兔”和“奧利奧”就這么加入到了小六班的大家庭中。
只有在真實接觸的真情境之中,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真問題”,產(chǎn)生“真情感”,引發(fā)“真共鳴”,看到它們,接觸它們,它們才會成為我們真實的朋友。今后的日子里,小小飼養(yǎng)員們就在和小兔子的親密接觸中,擔負起了照顧它們的責任。
也許有時候活動中也會有興趣點不一致的情況,我們始終支持孩子們的自主探索,順應他們的需求,給他們探討的空間。
二、主動探究——黃色水漬是什么?
飼養(yǎng)的第二周,我們發(fā)現(xiàn)大白兔的籠子底部臟臟的。黑色圓圓的是兔子的便便,綠色長條的是掉出來的飼料。那么黃色的水漬是什么呢?對于這個問題,孩子們有自己的猜想,有人覺得是鼻涕,有人覺得是便便化在了水里,有人覺得是兔子拉肚子了,還有小朋友猜測這是兔子的尿。
對于每一種可能性,孩子們都用自己的方式開始了驗證過程。
湊到大白兔身邊仔細觀察,用手摸摸它的鼻子,看看大白兔沒有流鼻涕;拿一些便便混到水里攪拌,看看便便有沒有化開,水有沒有變成黃色。
對于拉肚子的可能性,大家很感興趣,有了許多猜想,也為每一種可能原因想出來了解決辦法:讓兔子在內(nèi)走廊安家,防止吹很多冷風;不給兔子們亂喂東西吃,跟我們小朋友一樣每天按時吃飯。其中,有人猜測是因為大白兔吃了剛洗的菜,導致了拉肚子。冉冉想起之前我們?nèi)ラT口百果園時,經(jīng)??吹侥抢飼裰S多菜,是不是兔子和小羊一樣,要吃曬干的菜呢?我們又一次來到了百果園,證實了自己的想法,孩子們也打算學習這個方法,專門把蔬菜切成小塊在陽光下曬,然后才給小兔子吃。
我們把大家的想法付諸行動,可是大白兔籠子底部仍舊出現(xiàn)了黃色水漬。于是排除了拉肚子的可能性。
不是拉肚子了?那只剩下一種可能了,這個黃色水漬是大白兔的尿吧!兔子是會尿尿的,可是如果是尿,為什么這么黃?小小飼養(yǎng)員們回憶自己照顧兔子的過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月月說可能是大白兔吃了太多的胡蘿卜,因為尿的顏色和胡蘿卜一樣黃。苗苗說可能是因為它喝水太少了,因為她平常喝水少,尿就會是黃色的。于是許諾馬上去接了滿滿一碗水來,大白兔果然喝的很歡快!根據(jù)這樣的猜想,我們決定對大白兔的飲食做一些改變,把原來的胡蘿卜和飼料換成水和干飼料。在后續(xù)的觀察中,我們果然看懂大白兔的尿變淺了!孩子們一下子就確定,兔子跟我們一樣是要多喝水的!
在探究黃色水漬的過程中,孩子們結(jié)合自身經(jīng)驗進行了大膽猜想,積極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提出假設(shè)后用自己的方式加以驗證,這本身也是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步驟和關(guān)鍵要素。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孩子們的積極思考,以及對驗證過程的熱情和主動。他們通過觀察和探究,不僅是對這一灘水漬,更對兔子的糞便、飲食、習性等都有了了解,猜想時說出理由并給出了證據(jù),更是學習方式的獲得。
在科學領(lǐng)域?qū)W習中,鼓勵幼兒“做中學”“主動探索”“獲得直接經(jīng)驗”,這是解決“真問題”的重要方法。
三、課程思考——真情境中的探索與實踐
1.真情境中才能有真探究。
圖片與真實的兔子是不同的。只有在和小兔子的真實接觸中,小朋友們才會關(guān)注到大白兔、奧利奧每一天的變化,發(fā)現(xiàn)每一處細小的不同,展開一系列的討論,并一一驗證。在飼養(yǎng)照顧它們的真情境中,生動有趣的真探究就生成了。
孩子們盡情的玩耍、自由的觀察、大膽的猜想、真實地探究,躍動的生命和生活就是他們的百科全書。
2.在觀察與照顧中發(fā)現(xiàn)生長點。
孩子們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是推動活動邁向更深更廣層次的原動力。教師要能夠抓住細微之處,抓住學習的契機,在孩子們充滿興趣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一個個生長點,支持并引導孩子們的探究過程,關(guān)注活動生成的價值。
支持孩子的親身實踐與探索,在活動中滲透相關(guān)的科學經(jīng)驗。只有真實、主動地與外界環(huán)境互動,孩子們才能自主建構(gòu)認知,一起感受快樂。
參考文獻
[1] 劉曉穎.發(fā)現(xiàn)兒童的力量[M].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2015
[2]胡華.幼兒園生活化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