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朗
近日,一則“獨居老人贈300萬元房產給水果攤主,遭家屬質疑”的新聞上了熱搜。其實,這事以前就曾在網絡發(fā)酵,那時老人還很清醒,接受采訪時說明了緣由。在老伴去世后,老人獨自艱難地撫養(yǎng)患有精神病的兒子,親屬除覬覦他的房產,催他早點寫遺囑外,其余事情從來不管不問。倒是來滬賣水果的河南人小游,幾次在老人危難之際出手相助。于是,老人把小游當成可以依靠的家人,決定把晚年和遺產托付給小游,其中包括巨額房產,還到公證處辦理了意定監(jiān)護。這件陌生人間守望互助的事傳開后,輿論紛紛點贊:小游好心得好報,老人不用再過獨居的日子了!不料,近日“劇情”反轉,老人親屬稱老人有阿爾茲海默癥,說小游別有所圖并對簿公堂,法院終審判決認定老人無民事行為能力,這意味著老人的贈與無效。對此輿論難以接受,認為“打斷了這份來之不易的溫情,平添了許多紛爭與狗血”。人們無法預料此事的最終結局,卻可以感受到這位老人對“老有頤養(yǎng)”的渴望。
其一,真誠溫馨。從2017年開始,小游便給予了老人實實在在的陪伴和照料。與某些興趣只在繼承遺產、毫無情感紐帶的人不同,他發(fā)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傳統(tǒng)美德,覺得照顧老人天經地義,雖非親非故,卻不忍心老人在孤獨中受苦,這是他敬老的思想基礎。小游的人品使老人感受到勝似親人的溫馨,這才放心地托付晚年。
其二,滿足心愿?!靶⒆又B(yǎng)也,樂其心,不違其志”,這是敬老的前提。對于養(yǎng)老,金錢物質必不可少,但精神需求同樣重要。老人喜歡小孩,小游滿足老人的心愿,把老人當成自己的長輩來照顧,他的子女對老人以爺爺相稱,使老人享受到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其三,排憂解難。老人曾遭遇兒子猝死而手足無措,半夜求助小游,小游從追悼會到落葬全程辦理,親戚則無一露面。老人曾摔倒昏迷,小游及時送醫(yī),聯(lián)系老人親戚,親戚們卻推說走不開,小游白天看店、晚上去醫(yī)院陪夜,直到老人出院。思及前頭還有許多難事,老人讓小游成為家人實為明智之舉。
其四,尊重人格。由于身體機能退化,老人特別是一些失能、半失能老人,辛苦一輩子,到老卻因為臟、慢、事多、麻煩,遭受嫌棄甚至被侮辱人格,令人寒心!在這種情況下,小游卻成年累月地照顧老人,即使法庭判決房產贈與無效,他仍表示,假如有一天老人臥病在床,還是會一直照顧下去,令人感動!
雖然,每個老人心目中“頤養(yǎng)”的需求并不相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如今“老有所養(yǎng)”已經不能滿足老年群體的愿望,他們迫切想要在“醫(yī)食住護娛”五個核心層面更加有獲得感,渴望能受到專業(yè)照護、擁有均衡膳食、學習知識、開闊眼界,等等。這有待政府、社會、家庭各個層面共同努力才能實現(xiàn)。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苯刂?020年底,寧波市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人達160.88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26.21%,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其贍養(yǎng)問題成為讓子女頭疼、讓社會憂心的難題。群眾的需要就是改革的方向,寧波將在未來五年開展“甬有頤養(yǎng)”行動,在完善養(yǎng)老服務網絡、加快構建老年友好政策體系等方面進行了頂層設計,對群眾的殷切期望,如增加養(yǎng)老機構護理型床位、持證養(yǎng)老護理員人數,新建縣鄉(xiāng)康養(yǎng)聯(lián)合體,建成5A級鄉(xiāng)鎮(zhèn)居家養(yǎng)老服務中心等,都規(guī)定了量化指標和完成時限。這意味著市委、市政府主動承擔起提升寧波長者生活品質的使命和擔當,將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把多年來探索和努力的、行之有效的“盆景”逐漸變成“風景”,惠及更多老年群體,為千萬寧波百姓送來福音。這是一個漸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們堅持國家所需、寧波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順應老年群體提升養(yǎng)老服務的需求而不懈努力,寧波的養(yǎng)老服務業(yè)一定能實現(xiàn)跨越發(fā)展。
責任編輯:劉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