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拉斯凱茲(1599—1660)
偉大的寫實主義者被譽為“真理畫家”
《宮娥》與《蒙娜麗莎》一樣,同屬于世界三大名畫。論知名度,這幅畫也許爭不過“隊友”《蒙娜麗莎》,但要論神秘感,絕對不相上下。因為幾乎所有人一眼就能看出,《蒙娜麗莎》的主角是誰;而《宮娥》的主角,估計大多數(shù)人會認為是位于畫面“C 位”的小女孩,但其實這幅畫里暗藏乾坤。
《宮娥》
這幅畫的類型是“肖像”。畫中央漂亮的金發(fā)女孩是5 歲的瑪格麗塔,她是當時西班牙的公主。初看這幅畫,我們會默認這是一幅她和侍女們的肖像畫。但當我們再仔細去觀看這幅畫,就會發(fā)現(xiàn)侍女們殷勤地圍著公主,公主卻一點也不在意她們,反倒是看向我們。還有站在左邊的畫家本人、似若行禮的侍女、侏儒以及遠處位于門口的男子,他們都齊刷刷地朝畫外看。他們都在看什么?線索就藏在畫面中。
小公主左上方的墻上,掛著一面鏡子,里面映出的兩個人,他們是瑪格麗塔的父母——國王腓力四世和王后瑪麗安娜。他們才是畫家的作畫對象,就站在觀者站的位置。這也解釋了畫中人為什么會畢恭畢敬地看向我們。
其實,《宮娥》這個名字是后人改的,這幅畫的原名叫《國王之家》。通常,一幅畫中有這么多人物,畫面很容易顯得混亂。但委拉斯凱茲有自己的小妙招:他用點綴的紅色將人物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條視覺動線,這不僅加強了人物之間的聯(lián)系,也將觀者的視線最終引導到了國王和王后身上。由此也印證了誰才是這幅畫真正的主角。
點綴的紅色巧妙引導觀者視線
《宮娥》中真正的主角
LINK
委拉斯凱茲在藝術界有很多“迷弟”。其中,大名鼎鼎的畢加索為了致敬《宮娥》,甚至把這幅畫臨摹了58遍!
畢加索版《宮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