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共產黨百年政治紀律建設*

      2021-12-27 09:34:30劉紅凜李夢宇
      理論視野 2021年8期
      關鍵詞:人民出版社紀律政治

      ■劉紅凜 李夢宇

      【提 要】縱觀百年政治紀律建設發(fā)展歷程,可劃分為四個階段,即黨的創(chuàng)建和“與生俱來”的政治紀律,革命時期政治紀律概念提出與應用拓展,全面執(zhí)政后政治紀律的延續(xù)與改革發(fā)展,新時代政治紀律的強化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不同歷史階段,黨的建設的形勢任務不同,政治紀律建設的問題意識有所差異;但百年政治紀律建設始終圍繞著一條主線展開,即立足于黨的政治綱領、政治路線、政治領導,圍繞黨的團結統(tǒng)一和中央權威來加強政治紀律建設,以堅定政治信仰、強化政治領導、保持黨在政治上的先進性與領導力、保證全黨團結一致履行使命和責任。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建設,必須樹立正確的政治紀律觀,避免政治紀律“寬松軟”現(xiàn)象,把黨內法規(guī)制度作為加強政治紀律建設的根本保障。

      世界上任何政黨要想有序運作起來,必須依靠一定的組織原則與組織紀律。這正如習近平所言:“現(xiàn)代政黨都是有政治紀律要求的,沒有政治上的規(guī)矩不能成其為政黨。”[1]比較而言,旗幟鮮明地講政治、紀律嚴明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顯著特點。中國共產黨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先進政黨,“旗幟鮮明講政治、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tǒng)一是黨的生命,也是我們黨能成為百年大黨、創(chuàng)造世紀偉業(yè)的關鍵所在”[2]。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過程中,著力強調要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在建黨百年之際,認真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政治紀律建設的基本歷程,深刻總結歷史經(jīng)驗,這有利于深化對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規(guī)律性認識,增強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理論自覺與行動自覺。

      一、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百年認知與發(fā)展進程

      客觀地說,任何事物的形成與發(fā)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個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根據(jù)黨的政治紀律的基本形成、概念明確與應用拓展,尤其根據(jù)黨的政治紀律的發(fā)展變化與理念變遷,可將黨的百年政治紀律建設劃分為四個階段。在這四個階段,黨的建設的形勢任務不同、政治理念不同,對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認識與要求也明顯有所不同。

      (一)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建和“與生俱來”的政治紀律

      對中國共產黨而言,黨的政治紀律可謂與生俱來。1921年,黨的一大綱領就明確要求:全體黨員在入黨前“必須斷絕同反對我黨綱領之任何黨派的關系”[3],必須保守黨的秘密,自覺接受監(jiān)督?!吨袊伯a黨第一個決議》明確指出:“黨應特別機警地注意,勿使工會執(zhí)行其他的政治路線。”[4]從形式上看,雖然中共一大沒有明確使用“黨的政治紀律”概念,但上述要求無疑體現(xiàn)了對黨忠誠、保守黨的秘密、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等黨的政治紀律的基本要求。故有學者將上述要求視為黨的政治紀律的首項要求[5]。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通過“專章”明確規(guī)定黨的八條紀律,要求“全國大會及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之議決,本黨黨員須絕對服從之”,“下級機關須完全執(zhí)行上級機關之命令”,“本黨一切會議均取決多數(shù),少數(shù)絕對服從多數(shù)”等[6],初步形成以“四個服從”為基本內容的政治紀律。同時,二大黨章把“言論行動有違背本黨宣言章程及大會各執(zhí)行委員會之議決案”作為開除黨員的六種情形之首,彰顯了黨的政治紀律嚴肅性。盡管二大沒有明確使用黨的政治紀律概念,但卻以黨章形式確立了“四個服從”為基本內容的政治紀律,彰顯了黨的政治紀律對中央統(tǒng)一領導、維護中央權威、貫徹黨的綱領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為黨的政治紀律建設奠定了根本遵循,標志著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初步形成。

      (二)革命時期政治紀律的概念提出與應用拓展

      隨著革命形勢發(fā)展,尤其是對大革命失敗的反思,使我們黨對政治紀律的認識更加深刻。1927年中共五大《組織問題議決案》指出:“黨內紀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視政治紀律?!盵7]學界基本認同,這是黨的重要文獻中第一次明確提出“政治紀律”概念。結合時代背景,當時強調“政治紀律”,意在維護中央權威與組織統(tǒng)一,如瞿秋白當時指出,黨組織或個人“違背中央命令,違背政治議案而對之怠工”就是違背“政治紀律”[8]。

      在“八七”會議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對派方針以后,隨著黨的工作重心從城市向農村轉移,土地革命、根據(jù)地建設、軍隊建設與武裝斗爭的推進,黨的政治紀律的使用范圍開始向軍隊拓展,政治紀律建設的內容得到豐富。如在土地革命時期,中央《關于反帝工作的指示》指出,“放棄革命”“在黨的政治紀律上是不能容許的”[9]。1936年,毛澤東開始強調政治紀律對革命武裝的重要性,要求人民軍隊“承認嚴肅的政治紀律”[10];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要求“一切指戰(zhàn)員遵守政治紀律,給人民以良好影響”[11]。

      (三)全面執(zhí)政以后黨的政治紀律的延續(xù)與改革發(fā)展

      新中國成立后,革命時期加強政治紀律的基本精神與基本要求得到延續(xù);同時,隨著黨的領導與執(zhí)政地位的確立,黨的建設形勢任務發(fā)生了重大轉變,黨的政治紀律要求融入黨的各項工作尤其是組織工作之中,很少再單獨強調“政治紀律”。如1951年4月,《關于整頓黨的基層組織的決議》明確要求“一切黨員必須執(zhí)行黨的政策和決議,嚴格地遵守黨的紀律”[12]。1956年八大黨章規(guī)定:“在黨內不容許有違反黨的政治路線和組織原則的行為,不容許有分裂黨、進行小組織活動、向黨鬧獨立性、把個人放在黨的集體之上的行為?!盵13]從八大黨章相關要求看,全面執(zhí)政以后,黨的政治紀律主要圍繞黨的政治路線與組織原則展開,主要聚焦在“分裂黨”與“非組織活動”問題上,旨在維護黨的團結與統(tǒng)一。然而遺憾的是,受國內外各種因素的影響,黨的八大關于政治紀律建設乃至整個黨的建設的基本要求未能有效貫徹執(zhí)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后,黨的紀律監(jiān)督機構遭到破壞、政治紀律建設遭到中斷。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的政治紀律建設得以重啟、并得到強化與穩(wěn)定發(fā)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黨的領導機構、成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根本任務,就是維護黨規(guī)黨法、切實搞好黨風。[14]針對黨內民主集中制松散現(xiàn)象,1980年2月,中央《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規(guī)定:“全黨服從中央,是維護黨的集中統(tǒng)一的首要條件,是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保證”[15],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絕不允許發(fā)表“與同中央的決定相反的言論”和“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相反的意見”[16],彰顯了改革開放伊始政治紀律建設的基本任務。1983年10月,中央關于整黨的決定要求,全體黨員和黨組織“必須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路線的基礎上同中央保持一致,這是黨的政治紀律”[17]。在該決定中,不僅明確強調黨的政治紀律,而且將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核心內容定位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上,確立了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主調”與核心內容。1999年,江澤民進一步指出:“黨和國家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也是最重要的組織紀律和政治紀律?!盵18]

      (四)新時代黨的政治紀律的強化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過程中,著力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嚴明黨的政治紀律,不僅明確指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么管,憑什么治?就要靠嚴明紀律”[19];而且強調“黨面臨的形勢越復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確保全黨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20]。這充分彰顯了新時代黨中央嚴明政治紀律的決心與信心。對于政治紀律,習近平強調“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21];告誡全黨“如果黨的政治紀律成了擺設,就會形成‘破窗效應’,使黨的章程、原則、制度、部署喪失嚴肅性和權威性,黨就會淪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22]。

      在重視政治紀律建設基礎上,根據(jù)新時代黨的建設形勢任務要求,習近平對黨的政治紀律建設作出系統(tǒng)闡述,既指明了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核心內容、首要任務、根本目的,又明確了政治紀律建設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一是對于政治紀律建設核心內容,強調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最核心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jīng)驗、基本要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中央權威”[23]。這一講話,將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兩個維護”、堅持“五基本”有機統(tǒng)一起來,充分彰顯了對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系統(tǒng)性、全面性、整體性認識。二是對于嚴明政治紀律、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十九大報告指出:“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24]2018年2月,習近平進一步強調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權威性和嚴肅性”[25]。三是對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根本目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指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目的是堅定政治信仰,強化政治領導,提高政治能力,凈化政治生態(tài),實現(xiàn)全黨團結統(tǒng)一、行動一致?!盵26]這一表述,將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與根本目的區(qū)分開來,打破了人們對黨的政治建設的狹隘或片面認識。四是對于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要著力解決的突出問題,2014年10月,習近平提出“七個有之”,并將其作為新時代加強政治紀律要著力解決的突出問題。2016年10月,十八屆六中全會《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維護中央權威與嚴肅政治生活為基調,要求“不準在黨內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等,進一步豐富了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基本內容。

      二、百年政治紀律建設的基本舉措

      建黨百年來,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方向始終是明確的。但在不同時期,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形勢與任務不同,相關舉措與方法也有所不同??v觀百年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基本舉措,既有歷史繼承性,更有時代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性。

      (一)革命時期政治紀律建設的基本舉措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嚴明政治紀律,我們黨采取了許多舉措。概括地說,至少包括六個方面。一是建章立制、黨章規(guī)定政治紀律建設基本要求。這是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根本舉措。中共二大以后,歷次黨的代表大會與黨章修改都強調黨的政治紀律。1945年七大《黨章》明確要求:“在黨內不容許有離開黨的綱領和黨章的行為,不能容許有破壞黨紀、向黨鬧獨立性、小組織活動及陽奉陰違的兩面行為?!盵27]二是以“決議案”推進黨的政治紀律建設。這是革命時期的基本做法。如1925年中共四大《對于組織問題之議決案》,要求“擴大黨的數(shù)量,實行民主的集權主義,鞏固黨的紀律”[28]。1927年11月,在黨的歷史上形成唯一一部《政治紀律決議案》,強調嚴密的政治紀律“是每一個共產黨所必具的最低條件”[29],要求維護中央權威。三是嚴格執(zhí)行以“四個服從”為主要內容的政治紀律。如1923年11月在黨的歷史上首次集中對一批違紀黨員依據(jù)黨章進行嚴肅處理,將完全喪失黨的立場、嚴重違反黨紀的郭平伯等四人開除黨籍。[30]四是建立監(jiān)察委員會以鞏固黨的威權與統(tǒng)一。1927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要求“為鞏固黨的一致及威權起見,在全國代表大會及省代表大會選舉中央及省監(jiān)察委員會”[31];從此以后,中央及省監(jiān)察委員會在黨內開始建立。五是制定黨內法規(guī)以統(tǒng)一各級領導機關行動。針對張國燾在長征途中分裂黨和紅軍事件,毛澤東在六屆六中全會上明確指出:“為使黨內關系走向正軌,除了上述四項最重要的紀律外,還須制定一種較詳細的黨內法規(guī),以統(tǒng)一各級領導機關的行動?!盵32]六是加強黨性修養(yǎng),通過“整風”“整黨”來加強黨的建設、嚴明政治紀律。如1941年《中共中央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要求“堅決肅清陽奉陰違的兩面性的現(xiàn)象”[33];1942年2月至1945年春在全黨全軍開展整風運動,通過整風“肅紀”來推進黨的建設。

      (二)執(zhí)政初期與改革開放時期政治紀律建設的基本舉措

      在全面執(zhí)政初期,革命時期形成的政治紀律建設的基本做法得到延續(xù),通過修改黨章、加強監(jiān)督、嚴格執(zhí)紀、“整風”“整黨”等來加強政治紀律建設的基本舉措得到堅持。其中,在整黨整風方面,1950年在黨內開展了一次覆蓋全體黨員的整風運動,此后陸續(xù)開展了1951—1954年的整黨、1957年的整風、1963—1966年的整黨等。在嚴格執(zhí)紀方面,1952年2月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紀委處理周季方、宋瑛等破壞政治紀律的案件。在加強紀檢監(jiān)督、完善機構方面,1949年11月中央做出成立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決定;1955年3月又做出成立各級監(jiān)察委員會的決議,以監(jiān)察委員會代替此前的紀律檢查委員會[34],賦予監(jiān)察委員會更廣泛的職權、較強的工作獨立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既堅持優(yōu)良傳統(tǒng),通過修改黨章、整黨、嚴格執(zhí)紀等來加強政治紀律建設;又立足于民主法治建設時代要求,實現(xiàn)“整黨”向“黨內主題教育”轉變,著力通過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來推進黨的政治建設。一是在整黨與主題教育方面,1983年《中共中央關于整黨的決定》要求以“統(tǒng)一思想,整頓作風,加強紀律,純潔組織”為主要任務,自上而下開展的為期三年的“整黨”。這是改革開放以后唯一的一次整黨,從此以后,黨內“主題教育”取代了“整黨”,如1998年至2000年開展了為期三年的“三講教育”。二是在建立完善紀檢體制方面,1980年中紀委二次全會將“維護黨的政治紀律,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作為黨的紀檢工作的重要任務[35];1982年十二大黨章明確規(guī)定了黨的紀律檢查機關設置,提高了紀律檢查機關的地位和權威。為了提高紀律執(zhí)行力,1993年中央紀委與監(jiān)察部實現(xiàn)合署辦公;1996年3月中央通過了《關于建立巡視制度的試行辦法》,并于2000年12月在黨內展開了重點巡視。三是在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方面,從十二大到十八大先后修改出臺了六部黨章,黨的十四大明確將“黨內法規(guī)”概念正式寫入黨章。據(jù)統(tǒng)計,1978年至2007年間,中央頒布有關黨的紀律的法規(guī)133部[36];在十七大到十八大間,新頒布黨內法規(guī)和規(guī)范性文件116件[37]。在這一時期,出臺的與政治紀律建設密切相關的黨內基本法規(guī)有《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1980),《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1997,2003)、《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2009)等。四是在嚴格執(zhí)紀方面,1987年中紀委《關于共產黨員必須嚴格遵守黨章》通知要求,不管是誰,“如果違犯黨的政治紀律,違背四項基本原則”,就要受到黨的紀律處分。[38]據(jù)統(tǒng)計,1987年10月至1992年10月間,全黨共處分違犯政治紀律的黨員13254人[39];1992年10月至1997年6月,各級紀委查處違反政治紀律的黨員干部三千七百多人[40];1997年10月至2002年9月,全國紀檢監(jiān)察機關對八千多名違反政治紀律的黨員給予了黨紀處分[41];2002年12月至2007年6月,全國紀檢機關黨紀處分518484人[42]。

      (三)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基本舉措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得到發(fā)揚;同時,著力建立與完善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實行依規(guī)治黨,全面從嚴治黨、依規(guī)治黨成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鮮明特色。一是在主題教育方面,從黨的十八大至今先后開展了“群眾路線教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教育學習”等五次主題教育活動,這五次主題教育活動均突出黨的政治性,旨在通過思想教育來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意識、促使黨員干部“牢記政治責任,襟懷坦白,言行一致,自覺維護黨的形象”[43]。其中,對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習近平指出:本次教育活動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有效解決政治紀律渙散等問題的重要抓手[44]。對于“黨史教育學習”,要求“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45]。二是在建立完善紀檢體制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力深化紀檢監(jiān)察體制改革、建立與完善權力監(jiān)督與制約機制、發(fā)揮巡視監(jiān)督尤其是政治巡視作用,著力構建黨統(tǒng)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jiān)督體系。2018年3月,全國人大選舉產生國家監(jiān)察委員會主任、通過監(jiān)察法,國家監(jiān)委正式揭牌、實行紀委監(jiān)委合署辦公。三是在加強政治紀律方面,2018年10月新版《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施行,其中第六章專門對違反“政治紀律”行為做出明確規(guī)定,構建起以“兩個維護”為核心內容的黨內政治紀律新圖譜。四是在建立完善黨內法規(guī)制度方面,從黨的十八大至今,黨內已出臺《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2015)、《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2016)兩部黨內準則;修訂與制定了《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2015)、《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2016)、《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2018)等多部與黨的政治紀律建設密切相關的黨內條例。五是在嚴格執(zhí)紀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嚴格貫徹落實“八項規(guī)定”、嚴整“四風”、嚴懲腐敗的同時,中央加大對政治紀律遵守與執(zhí)行情況的政治巡視力度。從十八大至十九大,黨內共立案審查違反政治紀律案件1.5萬件,處分1.5萬人,其中,中管干部112人。[46]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紀檢機關有效運用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嚴肅整治一大批違反政治紀律的案件。

      三、百年政治紀律建設的基本經(jīng)驗與啟示

      通過對百年政治紀律建設發(fā)展歷程的梳理,既可發(fā)現(xiàn)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發(fā)展演變軌跡與內在邏輯,也可生動展現(xiàn)百年政治紀律建設的內容圖譜,有助于克服政治紀律建設上的“片面認識”。百年政治紀律建設充分說明:黨面臨的政治形勢越復雜、政治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建設,越要強調全黨集中統(tǒng)一、維護中央權威;只有如此,才能確保全黨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步調一致向前進,才能充分發(fā)揮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作用。深刻總結百年政治紀律建設,可得出一些基本經(jīng)驗與基本啟示,這對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建設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一)基于黨的政治綱領、政治路線、政治領導來強調“兩個維護”

      從百年政治紀律建設的緣起與走向看,中共一大強調黨的政治紀律,主要圍繞黨的政治信仰、政治路線來進行;二大黨章強調以“四個服從”為主要內容的政治紀律,主要圍繞中央權威、組織權威、綱領政策來進行;五大《組織問題議決案》強調政治紀律,主要聚焦中央權威與綱領政策,圍繞違反中央命令、政治決議案來強調;土地革命時期強調黨的政治紀律,主要是圍繞黨的政治使命來進行。新中國成立以后強調黨的政治紀律,主要圍繞執(zhí)行黨的政策和決議進行,核心問題仍是聚焦在黨的綱領政策上;八大黨章強調黨的政治紀律,主要圍繞黨的政治路線和組織原則進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強調黨的政治紀律,主要圍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全黨服從中央”“同中央保持一致”來進行。新時代強調黨的政治紀律,主要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中央權威”來進行,“兩個維護”是首要任務??v觀百年政治紀律建設,盡管各個歷史時期的聚焦點有所不同,但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核心內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維護黨的綱領和路線方針政策,這是貫徹百年政治紀律建設始終的基本內容,與“緊密圍繞黨的政治路線來加強黨的建設”的基本原則密切相關。二是維護黨的領導、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這是從土地革命時期至今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的主要內容。這與黨的根本組織原則與領導制度相輔相成,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三是維護領袖核心地位,這是十八大以來黨的政治建設的時代要求,與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形勢任務密切相關。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建設,上述三個方面內容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二)樹立正確政治紀律觀,克服政治紀律“寬松軟”現(xiàn)象

      從根本上看,現(xiàn)代政黨是一個政治組織,需要政黨紀律來保障其有序運作。故從寬泛意義上看,政黨的所有紀律都具有政治性。從中國共產黨百年政治紀律建設角度看,黨的政治紀律有一個從狹義到廣義、從抽象到具體的發(fā)展過程。在建黨初期,黨的政治紀律主要圍繞政治綱領、政治路線、中央權威展開,屬于嚴格意義上的政治紀律。在土地革命時期及以后,隨著黨和軍隊的發(fā)展壯大,立足于黨的政治紀律,開始拓展形成組織紀律、工作紀律、群眾紀律、廉潔紀律乃至生活紀律,如1927年毛澤東在“三灣改編”后宣布的“三大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明顯屬于政治紀律;次年1月宣布的“六項注意”,則屬于組織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范疇。正是基于黨的紀律涉及多方面,才有黨的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47]“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48]之說。再比如,解放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要求“一切指戰(zhàn)員遵守政治紀律,給人民以良好影響”[49],這里所言的“政治紀律”應屬于廣義或寬泛意義上的政治紀律。改革開放以后,圍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中央保持一致”而強調的政治紀律,則屬于嚴格意義上的政治紀律。黨的十八大以來,對黨的紀律的認識進一步細化、形成“六大紀律”,即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與生活紀律,從寬泛意義上看,這六大紀律都屬于黨的政治要求;但從嚴格意義上看,六大紀律并列必取其狹義。這正如習近平所言,黨的政治紀律作為“全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動方面必須遵守的剛性約束”[50],集中反映了黨的政治要求。因此,新時代要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建設,必須把黨的六大紀律明確區(qū)分開來、從嚴格意義上適用政治紀律,必須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與“兩個維護”來謀篇布局,克服與避免對黨的政治紀律的泛化理解。否則,對黨的政治紀律泛化理解,則難以聚焦解決政治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也容易導致黨的政治紀律“寬松軟”現(xiàn)象。

      (三)加強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是嚴明黨的政治紀律的根本制度保障

      從百年政治紀律建設的基本舉措看,在革命時期,主要是通過建章立制、以決議案形式來推進黨的政治紀律乃至整個黨的建設,這與復雜多變的革命形勢相適應,已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黨建模式。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領導與執(zhí)政地位的確立、政治局面的穩(wěn)定,要求推進黨的建設制度化。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強調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長期性,“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51]。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著力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建章立制、實行制度治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強調“法規(guī)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長期性”[52],要求“加強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完善黨內法規(guī)制定體制機制,形成配套完備的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運用黨內法規(guī)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53],推行依規(guī)治黨與制度治黨,這已經(jīng)成為新時代黨的政治紀律建設乃至黨的建設的成功經(jīng)驗。百年政治紀律建設的基本經(jīng)驗表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既要靠嚴明政治紀律,更需要健全完善的黨內法規(guī)制度作保障;“推進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建設的基本趨勢[54],也是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的基本要求。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嚴明政治紀律是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與關鍵內容,但并非代表著黨的建設的全部內容。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建設,必須從黨的建設、黨的領導、黨的事業(yè)相統(tǒng)一高度來定位黨的政治紀律,在協(xié)調推進六大紀律建設中彰顯政治紀律的根本性,在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總要求中彰顯黨的政治建設的統(tǒng)領地位。

      注釋

      [1][21][22][23][47][48]《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133頁;第764頁;第134頁;第132頁;第764頁;第131頁。

      [2][45]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1頁;第11頁。

      [3]《中國共產黨章程匯編》,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頁。

      [4]《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檔案資料(增訂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頁。

      [5]楊衛(wèi)軍:《黨的政治紀律的歷史考察及其啟示》,《江西社會科學》2014年第6期。

      [6]《中國共產黨歷次黨章匯編(1921—2017)》,中國方正出版社2019年版,第67~68頁。

      [7]《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3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36頁。

      [8]《瞿秋白選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6頁。

      [9]《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4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04~505頁。

      [10]《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2頁。

      [11][49]《毛澤東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4頁;第154頁。

      [12]《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207頁。

      [13]《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9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版,第319頁。

      [14]《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15頁。

      [15][16]《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頁;第8~9頁。

      [17]《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93頁。

      [18]《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4頁。

      [19]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1月16日。

      [20]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3年1月23日。

      [24][25]《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黨建讀物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112頁;第120頁。

      [26]《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34頁。

      [27]《中國共產黨黨章匯編》,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頁。

      [28]《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80頁。

      [29][31]《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4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642頁;第274頁。

      [30]《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6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74頁。

      [32]《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8頁。

      [33]《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8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445頁。

      [34]《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6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頁。

      [35]《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機構治革及領導人、歷次中央紀委全會專輯》,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頁。

      [36]統(tǒng)計于《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guī)選編(1978—1996)(1996—2000)(2001—2007)》,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7]《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guī)選編(2007—2012)》,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38]《中華人民共和國編年史(1949—2009)》,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94頁。

      [39]《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9頁。

      [40]《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6頁。

      [41]《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114頁。

      [42]《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頁。

      [43]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0頁。

      [44][54]《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77~179頁;第509頁。

      [46]《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4頁。

      [50]《習近平關于嚴明黨的紀律和規(guī)矩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6年版,第7頁。

      [51]《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頁。

      [52]習近平:《加強反腐倡廉法規(guī)制度建設 讓法規(guī)制度的力量充分釋放》,《人民日報》2015年6月28日。

      [5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2014年10月29日。

      猜你喜歡
      人民出版社紀律政治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我可以咬你一口嗎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政治攀附”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純”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當代陜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寶雞“十嚴禁”嚴明村“兩委”換屆紀律
      當代陜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4:00
      紀律
      故事大王(2016年6期)2016-07-21 17:42:08
      抉擇
      全國新書目(2016年3期)2016-04-20 23:38:10
      把紀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個在前”
      學習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24
      兴仁县| 宜丰县| 玉龙| 甘孜| 都安| 石景山区| 田东县| 会同县| 关岭| 镇宁| 汤原县| 武穴市| 民权县| 阳城县| 淳安县| 平邑县| 湖南省| 大宁县| 景宁| 师宗县| 木兰县| 昭平县| 安康市| 阳曲县| 永顺县| 德钦县| 遵义县| 马龙县| 广昌县| 沁阳市| 马公市| 锦屏县| 巴南区| 错那县| 泸定县| 英超| 漠河县| 崇仁县| 黎川县| 香河县| 高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