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玲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不同的玉米生產區(qū),玉米紅蜘蛛病蟲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玉米紅蜘蛛是一種繁殖能力強、蟲口密度大、防治難度大、危害損失重的暴發(fā)性有害蟲螨,所以深刻了解玉米紅蜘蛛,根據發(fā)生規(guī)律制定正確的防治措施,對促進農業(yè)增效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玉米紅蜘蛛又稱玉米葉螨,群體密度較大,主要通過刺吸為害,影響玉米的光合作用。它的食性較雜,代次多且世代重疊。經常趴在土塊的縫隙中或雜草的根際中越冬,等到來年四五月份,隨著氣溫上升,紅蜘蛛就慢慢出土,集中于一些雜草上進行繁殖,卵常產于植物葉片底部。早期在麥田、豆類及雜草上取食,差不多到6月下旬,集體向玉米地遷移。紅蜘蛛一般在玉米抽穗之后開始為害,發(fā)生早的年份,在玉米只生長五六片葉子的時候就開始為害了,先是危害葉片主脈兩側,然后慢慢向上部葉片蔓延,導致玉米葉出現黃褐色焦枯斑。每年七八月份是紅蜘蛛繁殖速度最快的時候,在抽雄期到玉米灌漿期危害加重,此時是它們?yōu)楹Φ姆笔⑵凇?月上旬,隨著氣溫下降和玉米植株衰老,玉米紅蜘蛛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并逐漸向越冬場所轉移。
(一)溫度、濕度
每年七八月份,氣溫偏高,持續(xù)干旱少雨??諝庀鄬穸?5%~55%時,玉米紅蜘蛛蟲口數量會急劇上升,迅速由點擴散到全田。
(二)世代短
玉米紅蜘蛛繁殖能力強。6~7天即可繁殖1代,一年可繁殖10~20代,尤其是七八月份出現的高溫干旱天氣,更適宜其迅速繁殖蔓延。
(三)寄主多,基數大
玉米紅蜘蛛除為害玉米外,也為害小麥、高粱、大豆、黃瓜等幾十種農作物。有幾十種雜草是其寄主,包括藜科的灰菜,莧科的莧菜,茄科、菊科的雜草等。
(四)玉米紅蜘蛛蟲體小,一般在玉米葉片的背部,比較隱蔽,早期不容易被發(fā)現。
主要以成蟲和若蟲群集于玉米葉背取食汁液,先取食下部3~5片葉,而后向上部片蔓延。被害處呈現失綠斑點或條斑,影響光合作用,被害葉片失綠干枯后,即轉移到另外綠色葉片,嚴重時整株葉片干枯,減產幅度相當大,并造成玉米籽粒干瘦、無光澤度,嚴重損害玉米的品質。
在防治上,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輔以藥劑防治,創(chuàng)造有利于玉米生長發(fā)育而不利于玉米紅蜘蛛發(fā)生危害的玉米田生長環(huán)境。提前預防,減少后續(xù)紅蜘蛛的發(fā)生。具體措施主要有:
(一)及時徹底清除田間、地埂、渠邊雜草,減少紅蜘蛛的食料和繁殖場所,降低蟲源基數,切斷轉移途徑。
(二)選擇種植高抗害包衣的正規(guī)品種,增加玉米自身的抗性。
(三)利用天敵綠色滅蟲。我們可以選用玉米紅蜘蛛的天敵——食螨瓢蟲、草蛉等,它們對控制玉米紅蜘蛛害蟲數量可起到積極作用。因而,在防治害蟲時勿傷其天敵。
(四)適時開展化學防治??蛇x用15%掃螨凈乳油2000倍液、80%阿維菌素2000倍、15%噠螨靈乳油2000~3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500倍、50%三氯殺螨醇乳油等進行噴霧,盡量將藥液噴灑在玉米葉片背面,噴勻噴透。嚴重發(fā)生的地塊要在第一次用藥7天后進行第二次噴藥,這樣可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五)煙霧防治。有條件的地方可選用噠螨靈乳油、阿維菌素乳油,使用煙霧機于早晨或傍晚氣壓低時進行防治。
需要注意的是,玉米生產中后期植株高大,此時對玉米田進行噴霧防治比較困難,甚至容易造成人員中暑,建議利用植保機械無人機在無風晴好天氣飛防。
總之,玉米紅蜘蛛的防治應講究科學,采取合理的有效方式,改單純施用一種農藥為多種農藥交替輪換施用,增強防治效果。還要注意日常田間管理,早發(fā)現早采取措施,確保玉米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