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淑平
老家的旁邊有一座梨山坡,那里種滿了梨樹。對我而言,那座小山坡就好比魯迅先生兒時的百草園,深深淺淺地記錄了我童年的印記。
說來也巧,小時候的我常一個人捧著書本,在那座小山坡上學習?;蛘弑晨吭诶鏄渑?,或者就坐在石頭上。風兒輕輕地吹著,草兒慢慢地生長著,梨花悠悠地香著,我靜靜地讀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只不過,兒時的我懵懵懂懂,也不會對大自然有過多贊美的語言,但是隨著年歲一天天長大,那些喜愛和依戀之情也就慢慢地根植在心間了。
印象中的小山坡里,沒有涓涓的流水,只有一條不大的溝渠,溝渠里的水很少。溝渠的旁邊便是一片片梨樹,還有那些正在和大地母親對話的高高的大石頭。其實,小山坡是一座荒山,山上的人很少來這里伐木取柴。長年累月,雜草叢生,那梨樹卻毫不矜持地多了起來,因此,在我小小的心里便親切地喚它“梨山坡”。
雖然這里比較偏僻,但是路還是有的,只不過,路是一條小徑,窄而長。小徑的這一邊是梨園,那邊便是我家的旱田。開墾出來的一塊兒旱田并不大,但卻顯得敞亮而闊綽,盡管它沒有山下的良田秀氣而肥沃。
小時候,作為孩子的我們不大喜歡待在家,因此,常常跟著大人們?nèi)ネ嚼?。娃雖小,但是也免不了要牽牛放羊割豬草。那時候,放羊割草其實并不覺得累而乏味,相比于課堂上的背誦和聽寫而言,其實還蠻有趣味,也會讓我生出一些小歡喜來。比如“哞哞”地學牛叫,但是老黃牛只是一個勁兒地埋頭吃著小路旁邊的野草,并不搭理我。而當我趕著一群羊進入小山坡上時,我在后邊“咩咩咩”的聲音,定會有無數(shù)的回音從前邊悠悠地傳來。那場面,如同統(tǒng)率著千軍萬馬一般,當然我是主帥;那聲音,整齊劃一,聽著好不舒坦!
最有趣的莫過于去林子里看梨花。一夜春風梨花白,那場面給人一種極其盛大的感覺。一朵梨花開了,一樹樹梨花也就隨之紛紛綻放,如趕赴一場約定,掩飾不住的溫柔,關(guān)不住的滿園春色。梨花雪白雪白的,還夾雜著一股股清清甜甜的花香味道。那些先我而來的蜂兒們已經(jīng)在花中忙碌起來,從一朵花飛向另外一朵花,仿佛不把每一朵花統(tǒng)統(tǒng)問候個遍都不滿意。還是鳥兒悠閑,站在不大的一根樹枝上,歡樂地唱著自己的歌謠,歌聲清脆而悠長,從林中舒舒緩緩地傳到了你的耳朵,最后久久地留在了你的心中。
等到花兒紛紛落去,變成了一個個梨子的時候,我們又有了新的樂趣。那些指頭一般大小的青青的果子常常是我們的玩具。聽長輩說,這梨樹全是野生的,即使果實成熟后,吃起來也是澀澀的,因此無所謂小孩采摘和玩樂了。但每每看到那么多成熟的果實掛滿了枝頭,我心中還是不免會生出一些小小的疑惑來,那么多的梨都去哪里了呢?也許,正是無人問津,它們才在這里欣然棲居,然后長出一片片梨樹的吧。
上中學后,我漸漸遠離了那座小山坡,但那山坡里又多了新的瑯瑯讀書聲,那聲音是愛學習的鄰家小孩的。也許,在某棵樹上,某個石頭上,或者熟悉的牛羊的叫聲中,又會多了一些屬于童年時光的小秘密來。
一座小山坡,一棵棵梨樹,一群群牛羊,就連一個個沉睡在土地上的石頭都是溫柔的,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故鄉(xiāng)情結(ji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