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生
一
單瓣茶花,怒放的紅色花朵,在二月里惹人目光。出租車駛到御林銘園大門不遠處,我看到山茶花,如同火焰吞噬天空,讓人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我想讓師傅停下車,奔向滿樹開花的山茶樹,擁抱熾熱的火,使自己融入其中。我眼睛里裝滿紅色,感覺略微灼痛。撲面而來的熱度,帶著花的清香,還有樹的體溫形成浪潮。這種紅色殺傷力極大,讓人喘不過氣來。
山茶花燃燒寒冷,具有勢不可當?shù)臍鈩?。云南山茶品種多,不是任何人都能夠看到的。
從小區(qū)大門到七號樓,是一段幾百米的上坡路。兩旁居民樓在車窗外閃過,紅色和灰色碰撞,不知如何面對眼前景象。我放置好東西,拉桿箱丟在客廳中,返身下樓,去看山茶花。
山茶花,也稱玉茗花,是我國傳統(tǒng)的觀賞花卉。在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山茶花華貴,透不出俗氣。汪曾祺想到了,如果家鄉(xiāng)人來看過,一定會大聲叫絕:“乖乖隆地咚!”山茶花開得太多,不要命了,寺里的和尚怕茶花樹承擔不起花的重量,有個萬一,預防為主,搭起杉木架子,四圍支撐木條。
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一日,汪曾祺創(chuàng)作《滇南草木狀》,一共寫九節(jié),第七節(jié)寫到了茶花,不到一百個字。
汪曾祺看過云南山茶,別的不用看了。他說“中國是茶花的故鄉(xiāng)”,茶花共分滇茶、浙茶兩種。浙茶后來傳到日本,再由日本傳到美國。不過說實話,現(xiàn)在日本的浙茶比中國的要好,美國的浙茶傳過來,卻管理得比日本好。不管怎么說,云南的滇茶任何國家都不能相比,它是世界第一。汪曾祺喜愛山茶,云南山茶古代稱為瑞花,這種叫法大氣。
汪曾祺畫過一幅茶花,宣紙上五朵茶花,濃得化不開。題款云:“云南茶花天下第一,西山華亭寺有寶珠茶一本,開花萬朵?!彼漠嫼臀淖忠粯?,簡單中透出盛大精神,人到老年筆墨沒有枯萎,卻是感情飽滿,色彩鮮濃,張揚生命活力。
云南山茶花是傳統(tǒng)花木,或稱滇山茶。樹體較高大,濃蔭匝地,葉闊大,花朵肥碩。山茶花花期長,紅色為主調(diào),開時似火一般紅,如荼那樣白,熱烈地綻放,深受人們喜愛。冬盡春來的交替季節(jié),山茶花開放之際,為春天傳遞火紅的信息。
許多地方都有山茶花,云南山茶花的位子,別的替代不了。陸游《山茶一樹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詩曰:
東園三日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shù)枝紅。
詩人寫山茶花,清寒的日子迎霜斗雪,清明后沐浴春天的風雨。字字精練,風格與眾不同,氣勢豪邁,平易流暢。不顧清寒的冷酷無情,茶花執(zhí)著地開放,這是精神的體現(xiàn),一生的追求。有的茶花高不過尺余,有的已經(jīng)年過百歲,仍然一身朝氣,不減當年的精力,綻放虹似的花朵。
山茶花燃燒寒冷,具有勢不可當?shù)臍鈩?。云南山茶品種多,不是任何人都能夠看到的。
牡丹自古被稱為富貴花,與山茶花比較,牡丹富麗嬌艷,茶花在大自然中經(jīng)受寒冬考驗,高貴的品質(zhì),是茶花不同于牡丹之處。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關注滇茶花,他在游記中寫道:“滇中花木皆奇,而山茶、山鵑杜鵑為最?!?/p>
二
御林銘園小區(qū),大門左側(cè)山坡是一塊休閑地,一條木廊道貫穿,其間有休息的條椅,兩側(cè)種滿櫻花、海棠和山茶花。我去的時候,山茶花正是盛開季節(jié),在綠色中格外顯眼,但它們數(shù)量極少,顯得有些孤獨。
二〇二一年二月十一日,大年三十,我們?nèi)以谫F陽度過。四年前母親因病去世,父親賣掉房子尋找自己的生活,我們兄妹成了獨立的分子,過著自己的生活。沒有母親,就沒有家了,所以在什么地方過年都無所謂。高淳海開車,上午游玩秀甲樓,下午去天河潭。去年我來過這里,由于時間倉促只走了一半。天河潭位于貴陽市花溪區(qū)石板鎮(zhèn),是典型喀斯特自然風光和歷史名人為主題的風景名勝區(qū),在路線牌上,看到吳中蕃故居、車田河、瀑布群,石縫間生長著千里光、火棘、小葉石楠、白車軸草,再去臥龍湖看到木橋邊的結香,過了百步橋,來到詩人吳中蕃故居——夢草園。
我并沒有急于走進去,對于游覽詩人故居,最好的辦法是放慢腳步,觀察每一處細節(jié),這里有歷史遺留下的記憶,有詩人的情感。他在每一個文字中存儲大量信息,嵌在時間中,蒙受太多塵世的灰塵,現(xiàn)在無法破譯。
吳中蕃故居外的山坡上,有一片山茶花,它與故居的白墻灰瓦相映,形成獨特的美感,歷史與現(xiàn)實在這里交融。我的眼睛被吸引住了,它支配腦神經(jīng),調(diào)動身體行動,控制不住的意識,讓我邁開腳步走進故居。
山茶花的紅色似乎要探過墻頭,當年這里是否種有山茶花,沒有檔案史料記載。如果種了,清晨時,吳中蕃來到山茶花前,看著花瓣滾動露珠,這樣的情景如何感受呢?正如詩人威廉·布萊克在一封信里所說:“有些人看到一棵樹,會感動得流下眼淚,可是在其他人的心目中,那只是一棵攔路樹罷了?!?/p>
認識山茶花,最早是山茶花煙。那時我父親抽煙,他抽“迎春”牌香煙,偶爾有朋友送一兩盒“茶花”。商標上的“茶花”兩字,是唐伯虎手跡。茶花是云南名花,也是昆明市花。“茶花”個性鮮明,一朵山茶花,它是名人、名花和名煙的最佳組合,體現(xiàn)西南文化。我對山茶花的情結從這時開始,后來讀歸有光的《山茶》:“山茶孕奇質(zhì),綠葉凝深濃。往往開紅花,偏在白雪中。雖具富貴姿,而非妖冶容。歲寒無后凋,亦自當春風。吾將定花品,以此擬三公。梅君特素潔,乃與夷叔同?!睔w有光說牡丹不如茶花,梅花也較之遜色。在吳中蕃故居又遇上山茶花,而且是開放季節(jié)。
我看到吳中蕃的肖像畫,那個時代沒有相機,所以無法留有圖像,人們只能根據(jù)史料記載畫出來。吳中蕃坐在椅子上,戴著東坡冠,身穿灰色道袍,左手拿著一個硯臺。清癯的臉頰,一雙銳利的眼睛,注視前方,蘊藏豐富的內(nèi)容。這是一件藝術品,畫家?guī)е饔^意圖,憑著史料中描述,想象促使畫家畫出個性突出的詩人畫像。
吳中蕃的晚號是今是山人,這個號,更能代表性格。他是貴陽人,出生在明萬歷四十六年臘月初九(1619年1月24日)。祖淮,嘉靖三十一年壬子科解元,官戶部郎中,著述豐富。其父吳子騏,萬歷四十年舉人,官興寧縣令。崇禎十五年(1642年)吳中蕃鄉(xiāng)試中舉人,由于戰(zhàn)亂,而未進京應試。永歷王朝立西南,他得到重用,歷任中書省秘書郎、遵義知縣、重慶知府、禮部儀制司郎中兼吏部文選司郎中、誥授中憲大夫。清軍平定西南云貴,他目暏所發(fā)生的事情,這個官不想再做下去,便辭官還鄉(xiāng),陪母于家中,以詩文排愁悶,寬慰自己。清廷曾經(jīng)召他任云南知府,被委婉推辭。
康熙十五年(1676年),吳中蕃進入?yún)侨鹉桓慰偫聿坎埽匆娝斜畴x之心??滴跏四辏?679年),為了保持自身純潔,引退而歸,便有了這個號——今是山人。吳三桂孫子吳世璠派人軟硬兼施,讓他復職。他披頭散發(fā)假裝瘋癲,拋擲桐城方以智所贈的石硯,斷為三截。發(fā)生的事情,讓使者相信這么聰明的人,真的變瘋了。回去描述親眼所見,這件事就無人再提了。吳中蕃兩次應聘修纂《貴州通志》。貴州總督推薦他做官,后來滇黔督撫多次欲推薦他重新入清廷,被他決然推辭。他生活在貴陽城西夢草池,清心靜養(yǎng),后移居真龍山、蘆荻寨各地。吳中蕃繼承祖父遺風,少年遍游吳越,他著書多部,可惜的是大多散佚,現(xiàn)在僅存《敝帚集》十卷。
孔尚任自稱云亭山人,和吳中蕃的晚號,有些相似。孔尚任是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清初詩人、戲曲家。他的《桃花扇》,代表我國古代歷史劇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杰出財富。
明末清初,貴州詩人吳中蕃,被大戲劇家孔尚任稱為“屈子之閑吟澤畔,子美之放歌夔州”,這樣的贊美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的,尤其在貴州文化史上,也是沒有過的現(xiàn)象。
孔尚任在未接觸貴州詩人時,按照自己的經(jīng)驗,根據(jù)各地人才多少,劃了分布比例:“吳越得其五,齊魯燕趙中山得其三,秦晉巴蜀得其一,閩楚滇粵再得其一,而黔陽則全無?!彼p視貴陽,不值得一看,是一個空白區(qū)。
有一次,在貴州長期居住的諸生唐御九從黔歸來,“盛言其地人才輩出,詩文多有可觀者”,孔尚任聽后,不以為然。唐御九拿出吳中蕃《敝帚集》兩冊,孔尚任讀后,大為驚喜,主動為此寫序,做出極高評價:“先生為人,予無從悉其概。觀其詩,多憂世語,多疾俗語,多支離漂泊有心有眼不易告人語。屈子之閑吟澤畔,子美之放歌夔州,其人似之,其詩似之?!眳侵修脑妿е揭皻庀?,鋪天蓋地而來。
孔尚任讀后明白,過去自己下的結論是錯誤的,認識到貴州地處荒涼,但不缺少人才,而是:“有之而人不知,知之而不能采,采之而不能得,等于無耳!”孔尚任讀過吳中蕃的詩,對貴州文化評價來了個大轉(zhuǎn)變,他作自我批評,一個人無論知識多么淵博,經(jīng)驗如何豐富,總會有走眼時,“予論才而不及之也,固不任失言之咎矣!”孔尚任在《敝帚集序》中說出真心話,貴州除了吳中蕃,人才“尚不乏人,安能一一搜而傳之”。孔尚任為《敝帚集》作序,時間已過去三百多年。
吳中蕃一生坎坷,生活在貴州,況且是離亂之世。作為亡明遺臣,他與世人志趣或主張不同,不肯俯首,拒絕與新統(tǒng)治者合作。
孔尚任與吳中蕃身世不一樣??咨腥斡羞^得意的時候,在御前講經(jīng),曾經(jīng)得到過康熙皇帝的褒獎,當過國子監(jiān)博士。中年以后,游歷江南,結識許多前朝遺民逸士,憑吊亡明故地,感觸很多。他同情南明愛國抗清志士,憎惡賣身求榮者??咨腥翁幱趧?chuàng)作《桃花扇》的高峰時期,他為《敝帚集》寫序,與吳中蕃思想和感情一致,心意相通,在精神上產(chǎn)生共鳴。
跨過門檻,走進吳中蕃故居,院子里很安靜,沒有一個游人。幾棵蘇鐵、桂花和墻外的山茶花,陪伴山野中的詩人故居。白墻青瓦隔斷外面世界,形成獨立空間,目光越過墻頭,看到山茶樹枝頭花朵飛濺,激情飛落到院子中,在與詩人的詩句相會。
站在院子中,觀望每一處細節(jié),似乎聽到走來的腳步聲,東坡冠帽的眼睛,是否看到墻外山茶花的紅焰。一只鳥兒在天空飛過,沒有留下熱情的鳴叫,只有云在飄游。墻外的山茶花挾著陣陣鳥鳴聲,一潮潮卷來。在這個院子中,吳中蕃遠離塵世的煩擾,坐在院子里,用山水泡茶,望著墻外,遠處的山野,不盡的草木散發(fā)生命激情。他的詩自然樸實,與他淡泊名利的心境分不開,透出自然的美感,清新中又露出熾熱的激情。
我很想讀一首吳中蕃寫山茶花的詩,一種植物生長在不同的地方,其意義不一樣。在山野之中,山茶花只是普通花,無什么特殊之處。試想當年,山茶花開得繁茂,是否打動吳中蕃,讓他情感波動,寫下動人的詩句呢?吳中蕃畫像,手中端的硯臺不是賞玩之物,漢代劉熙寫的《釋名》中解釋:“硯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卑l(fā)好的墨如油,在硯中生光,隨筆旋轉(zhuǎn)流暢。墨條在硯臺中研磨,既充滿神秘,又呈現(xiàn)情感。
磨墨也是如此,不僅是技術,心正墨亦正,墨若偏斜,磨出的墨不均勻。這么個不大的石塊,在研動中發(fā)生變化,決定了一個字的好壞。所以吳中蕃手中拿的是硯臺,而不是一支毛筆。
三
我走出吳中蕃故居,不是馬上往下游玩,而是直奔墻外的山茶樹林。由于是山坡,腳步受到限制,喘息聲微微急促。一樹的紅色花朵,打著浪頭似地奔過來?;ǖ臍庀е鵁岫?,灼得情感疼痛。
我在山茶樹前停下,在枝頭選中一朵,觸摸它細嫩的葉瓣,光滑如絲綢般的感覺,讓呼吸瞬間停止。我把耳朵貼在樹身上,聽汁液輕微的流淌聲。一只鳥兒,也是撩花高手,在花朵中,仰起小腦袋唱起情歌。這是一首純樸的情歌,沒有被塵世污染,人類無法模仿,只有聽的權利。
我在樹下,目光在每一朵花上拂過,做邂逅的問候。地上有幾朵散落的花瓣,由于失去母樹的滋養(yǎng),斷絕營養(yǎng)來源,花瓣變得枯萎,成為植物尸骸,不久將融進泥土中。大自然上演的生與死,也是極其殘酷的,毫無一點情面。我蹲下身子,望著丑陋的花瓣,撿起一瓣,它和枝頭的紅艷無法相比。花無生動的氣息,紅色的火焰褪盡,暗淡無光澤,釋放出死亡的陰影。
山茶含有多種維生素、蛋白質(zhì)、脂肪、淀粉,還有微量的礦物質(zhì),高效生物活性物質(zhì)。山茶瓣洗干凈后,與子雞或瘦肉片做出美味佳肴。白山茶、紅山茶瓣與米和面制成茶花餅。山茶花有藥用價值,紅色山茶花健胃,具有治療痢疾的功效。山茶是油料植物,它的種子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之一。
我撿起一枚干死的山茶花,觀察它血脈干涸的脈絡。我想把它帶走,夾在書中,作為美好的記憶。
這里臨著湖水,空氣中有潮濕的水腥味。山茶樹下的泥土吸足水分,松軟不板結。我找了一根棍子,當作挖土工具掘出小坑,放進去敗花,然后用土埋起來。
我躬起身子,陽光照在背上熱乎乎的。在山茶林中,每一棵樹形狀不同,枝葉襯著花朵,沖擊人的神經(jīng)。高淳海和他的母親在一棵花朵繁茂的山茶樹前,擺好姿勢拍照,說話聲不時傳來。
眼前不斷有游人走過,看著山茶花發(fā)出贊美之聲。有幾個女孩一路狂奔,嘻嘻哈哈地笑著,鉆進花叢中。舉起手中的手機,不停地變換角度拍照,她們與花那么和諧。吳中蕃故居院墻外,在山茶樹下,突然有了沉重的感覺,語言無法表達。
我在樹下,目光在每一朵花上拂過,做邂逅的問候。地上有幾朵散落的花瓣,由于失去母樹的滋養(yǎng),斷絕營養(yǎng)來源,花瓣變得枯萎,成為植物尸骸,不久將融進泥土中。大自然上演的生與死,也是極其殘酷的,毫無一點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