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寄奴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陰行草的全草,別名陰行草、九牛草、六月霜等,主產(chǎn)于河北、山東、河南、吉林等省區(qū)。秋季采集,曬干,切段生用。
劉寄奴味辛、苦,性涼,入肝、脾、肺、腎與膀胱經(jīng),是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清熱除濕的良藥。其辛散苦瀉,涼能清熱,專入血分,通行走散,用治血氣脹滿,功效卓著。婦女血滯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以及腹中結(jié)痛屬于血滯者,每多用之,臨床多與當歸、赤白芍、川芎、丹參、牛膝、元胡等配伍:用于癥瘕積聚,可與三棱、莪術(shù)、山甲、當歸等同用:治療跌打損傷、瘀血作痛,是取其活血消腫止痛之功,可單味研末,用溫黃酒送服,每次6克,亦可配乳香、沒藥、三七等同用內(nèi)服。
本品既能行血,又能涼血止血,故可用治血淋、血痢。由于能清熱利濕,故治療黃疸腫脹、小便不利(如黃疸型肝炎、膽囊炎以及腎炎等)其效甚捷。常用量10~15克,大量可用至30~6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惟性偏于降泄行散,故氣血虛弱、脾虛泄瀉者忌服。
這里介紹幾則單方驗方,供讀者參考。
1.治血淋、血痢。劉寄奴30克。水煎,加蜜調(diào)服,每日2次。
2.治產(chǎn)后氣血運行不暢。劉寄奴20克,丹參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3.治跌打損傷,腹中瘀血作痛。劉寄奴30克,丹參20克,元胡12克,骨碎補30克。用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再加酒(或酌加童便)適量,溫服。
4.治療創(chuàng)傷出血,或瘡口腫痛。劉寄奴一味研末摻敷,包扎。
5.治燒燙傷。劉寄奴40克,冰片1克分別研成極細末,混合后加香油(芝麻油)適量調(diào)成稀糊狀(沒有凝塊),外用。
6.治乳腺炎。劉寄奴鮮草搗爛外敷患處,每天換藥,3~5日可愈。
7.治療濕熱黃疸或小便不利。可單用本品30~60克,水煎服(可調(diào)入蜂蜜)。
溫馨提醒
本品有南北兩個品種。北劉寄奴(陰行草)使用于華北、東北、西北以及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等地區(qū),是劉寄奴商品中應(yīng)用較廣的一種:南劉寄奴系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歷代《本草》所記,多與本品近似。其味苦,性溫,其攻破之力較強,但只在江浙、上海、江西、福建等地使用。二者雖功用相近,但一溫一涼,性味不同,臨床應(yīng)用應(yīng)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