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必文,李 強,章小兵,王 磊,王海北
(1.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100160;2.北京科技大學,北京100083)
電子電器廢棄物是重要的銅、錫、金、銀等有價金屬回收原料,其平均含銅量達16.4%[1-3]。通過配加一定廢舊銅和其他輔料,可實現(xiàn)電子電器廢棄物工業(yè)自熱熔煉[4-5]。熔煉形成的爐渣與主要金屬的收得率緊密相關。以往研究者主要從溫度、配料等工藝條件研究金屬回收情況,或從渣?銅分離角度分析渣型對熔點和黏度的影響[6-8]。文獻[9-11]研究了FeO對廢線路板熔煉效果的影響,指出FeO有利于降低爐渣熔點,促進渣?銅分離。廢線路板混合料中含有鋁、鐵及硅,通過添加石灰,可獲得熔煉效果較好的CaO?SiO2?Al2O3?FeO四元渣,實現(xiàn)渣?銅分離[12]。
本文從廢線路板火法熔煉過程中渣型選擇出發(fā),通過實驗室高溫熔煉實驗,基于爐渣離子分子共存理論,研究了堿度及FeO含量對銅、錫及鉛分配規(guī)律的影響;并結(jié)合實驗中銅的收得率及渣中含銅情況,探究適宜該廢線路板混合料火法熔煉的熔渣組成范圍,以期為工業(yè)生產(chǎn)提供參考。
熔煉過程中,根據(jù)氧化反應先后順序,通過控制反應時間和氧氣量,使鋁、鐵氧化后進入渣相,碳氧化后進入氣相逸出,而錫、鉛及銅留在金屬相中。廢線路板混合料主要元素氧化反應標準吉布斯自由能變曲線見圖1。
圖1 廢線路板混合料主要元素氧化反應標準吉布斯自由能變曲線
進入熔煉后期,密度小的渣相處于上層,密度大的金屬銅相位于下層,渣?銅界面處發(fā)生渣?金屬反應。通過調(diào)整熔渣成分,使爐渣在1 300℃處于液態(tài),促進渣?銅分離。圖2是FeO?Al2O3?SiO2?CaO四元系1 300℃液相區(qū)域。配料中加入CaO和FeO,有助于擴寬該渣系的液相區(qū)域,有利于提高熔煉效果;同時,應控制Al2O3含量不超過20%。
實驗原料為國內(nèi)某廠廢線路板混合料,主要成分見表1。根據(jù)物料平衡可知,該廢線路板混合料中鋁含量滿足熔煉要求,加入CaO、SiO2和FeO調(diào)控爐渣成分即可。輔料使用分析純試劑CaO、SiO2和草酸亞鐵(純度均大于98.0%)。
表1 某廠廢線路板混合料主要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
熔煉實驗在馬弗爐中進行。通過程控表輸出脈沖信號控制輸出功率至加熱元件(硅鉬棒),使用單鉑銠熱電偶測得溫度信號,經(jīng)PID調(diào)節(jié)使馬弗爐穩(wěn)定工作,控溫精度為±1 K。所有實驗均使用Φ100 mm×120 mm剛玉坩堝。
圖2 FeO?Al2O3?SiO2?CaO四元渣1 300℃液相區(qū)域
實驗前將混合料進行機械破碎,每爐實驗稱取200 g混合料,配入CaO、SiO2和FeO(以草酸亞鐵形式加入),充分混勻,裝入坩堝中。放入坩堝后,馬弗爐開始升溫,至1 300℃后保溫并開始計時。充分反應60 min后,坩堝隨爐冷卻。冷卻至室溫后,取出坩堝破碎,分離渣樣和粗銅樣并稱重。爐渣磨細至-74 μm,放入120℃干燥箱中,待用。
對粗銅中銅、鉛、錫及鐵含量進行化學分析,對爐渣主要成分進行X射線熒光分析(XRF),分析精度為0.01%。
實驗后爐渣主要成分如表2所示。由表2可見,隨著CaO含量增加,渣中銅、鉛、錫含量呈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1?!?#);隨著FeO含量增加,渣中銅、鉛、錫含量呈增大趨勢(01?!?5#)。實驗后熔渣實際二元堿度與配料比略有出入,但整體變化趨勢與設計一致。
表2 熔煉實驗后爐渣和銅液主要成分
通過查閱相應二元、三元相圖,基于爐渣結(jié)構(gòu)分子離子共存理論,確定CaO?SiO2?Al2O3?FeO四元渣系的組元為:SiO2,Al2O3(簡單分子);Ca2+,F(xiàn)e2+,O2-(簡單離子);CaO·SiO2,3CaO·2SiO2,2CaO·SiO2,3CaO·SiO2,F(xiàn)eO·Al2O3,3CaO·Al2O3,CaO·2Al2O3,2CaO·Al2O3·SiO2,CaO·Al2O3·2SiO2,2FeO·SiO2,CaO·FeO·SiO2(復雜分子)。以各組分相對摩爾濃度作為活度,分子的作用濃度如式(1)所示,簡單離子的作用濃度如式(2)所示。
式中Ni為組元i的作用濃度,無量綱;ni為組元i的物質(zhì)的量,mol;∑ni為所有分子、離子總物質(zhì)的量,mol;MO為簡單離子氧化物。
各組元作用濃度表達式見表3,反應標準吉布斯自由能變及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見表4。
表3 按共存理論模型的熔渣組元及其活度表達式
表4 熔渣主要化學反應及其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
假定未形成復雜氧化物前CaO、SiO2、Al2O3及FeO的摩爾含量分別為bCaO、bSiO2、bAl2O3及bFeO,則有:
式中Kj為反應j的平衡常數(shù);ΔGj0為反應j的標準吉布斯自由能變,J/mol;R為理想氣體常數(shù),取值8.314 J/(mol·K);T為反應溫度,K。
由表2~4和式(1)~(8),采用牛頓迭代法,可計算出各組元的作用濃度Ni。
熔渣平衡時,按100 g爐渣計算得到的CaO、SiO2、Al2O3及FeO摩爾數(shù)與作用濃度Ni的關系見圖3。作用濃度與反應平衡后組元摩爾數(shù)呈較好的線性關系,由此可知該熔渣組元以自由分子/離子濃度表示活度更符合實際情況。
圖3 CaO、SiO2、Al2O3及FeO活度與其自由摩爾量的關系
渣中含CaO組元的活度與CaO加入量的關系見圖4。由圖4可知,CaO、3CaO·SiO2、2CaO·SiO2和3CaO·Al2O3活度隨著CaO含量增加而增大,當CaO含量超過30%后,這4種組元的活度迅速增大;而3CaO·2SiO2、CaO·SiO2、CaO·Al2O3·2SiO2、2CaO·Al2O3·SiO2和CaO·FeO·SiO2活度隨著CaO含量增加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變化趨勢。
圖4 含CaO組元活度與CaO含量的關系
CaO?SiO2?Al2O3?FeO主要組元活度與二元堿度R的關系見圖5。由圖5(a)可知,隨著堿度增加,CaO活度增加、SiO2活度減小、FeO活度先減小后增大、Al2O3活度先增大后降低;由圖5(b)可知,隨著堿度增加,2CaO·SiO2和3CaO·SiO2活度增加、3CaO·2SiO2和CaO·SiO2活度先增大后降低;由圖5(c)可知,隨著堿度增加,CaO·Al2O3·2SiO2、2CaO·Al2O3·SiO2和CaO·FeO·SiO2活度隨著堿度增加先增大后減?。挥蓤D5(d)可知,隨著堿度增加,2FeO·SiO2活度減小、FeO·Al2O3活度先增大后減小,鋁酸鈣鹽活度增大。
圖5 爐渣主要組元活度與二元堿度R的關系
當CaO含量較低時,主要以CaO·SiO2存在,并含有較多自由的SiO2;隨著CaO含量增加,CaO·SiO2含量增多,繼續(xù)增加CaO含量,CaO·SiO2向3CaO·2SiO2轉(zhuǎn)化,CaO·SiO2含量開始減少;再增加CaO含量,CaO·SiO2、3CaO·2SiO2向2CaO·SiO2、3CaO·SiO2轉(zhuǎn)化,3CaO·2SiO2含量降低。
對于硅酸鋁鈣鹽、硅酸亞鐵鹽及鋁酸鹽,CaO含量較少時,自由Al2O3和FeO較多,增加CaO含量,與Al2O3和FeO反應,相應復雜化合物增多;進一步增加CaO含量,自由Al2O3和FeO不足,則CaO部分取代Al2O3和FeO的位置,硅酸鋁鈣鹽和硅酸亞鐵鹽含量下降,硅酸鈣鹽含量增加。
爐渣主要組元作用濃度與FeO含量的關系見圖6。由圖6(a)可知,隨著FeO含量增加,CaO和FeO活度增加、SiO2和Al2O3活度減??;由圖6(b)可知,隨著FeO含量增加,2CaO·SiO2和3CaO·SiO2活度略有增加、3CaO·2SiO2和CaO·SiO2活度降低;由圖6(c)可知,隨著FeO含量增加,CaO·Al2O3·2SiO2和2CaO·Al2O3·SiO2活度降低、CaO·FeO·SiO2活度增加;由圖6(d)可知,隨著FeO含量增加,2FeO·SiO2和FeO·Al2O3活度增大。
圖6 爐渣主要組元活度與FeO含量的關系
對于二元堿度R=1左右的CaO?SiO2?Al2O3?FeO四元渣系,F(xiàn)eO主要以自由FeO、2FeO·SiO2、FeO·Al2O3及CaO·FeO·SiO2等4種形態(tài)存在。隨著FeO含量增加,與自由SiO2、Al2O3反應,硅酸亞鐵鹽和鋁酸亞鐵鹽含量增多;部分硅酸鈣鹽活度降低,主要是因為熔煉后期氧化生成的FeO與硅酸鈣鹽反應生成了硅酸鈣鐵鹽。
渣?銅界面存在Cu、Sn、Pb和FeO的反應平衡,渣中FeO活度決定了渣中銅含量以及錫、鉛分配比[13]。以作用濃度為爐渣組元的活度,渣中組元以純物質(zhì)為標準態(tài),銅液中鐵、錫及鉛以1%溶液為標準態(tài),則有:
式中KCu、KSn、KPb分別為反應式(9)、(12)、(15)的平衡常數(shù);γ(Cu2O)、γ(SnO2)、γ(PbO)分別為渣中Cu2O、SnO2及PbO的活度系數(shù);f[Fe]、f[Sn]、f[Pb]分別為銅液中Fe、Sn及Pb的活度系數(shù);w(Cu2O)%、w(Sn)%、w(Pb)%分別為渣中Cu2O、Sn及Pb的質(zhì)量百分數(shù);w[Fe]%、w[Sn]%、w[Pb]%分別為銅液中Fe、Sn及Pb的質(zhì)量百分數(shù);LSn和LPb分別為Sn和Pb的分配比。
渣中Cu2O、SnO2及PbO濃度較低,按稀溶液處理,活度系數(shù)取1;同理,鐵、錫及鉛的活度系數(shù)亦取1。根據(jù)爐渣離子分子共存模型計算出的FeO活度,計算出渣中平衡銅含量、錫分配比及鉛分配比,并與實驗結(jié)果對比,如圖7所示。
圖7 按共存理論計算的Cu、Sn及Pb渣?銅平衡分配值與實驗值對比
由圖7可知,隨著堿度增加,渣中銅、錫及鉛含量計算值先降低后增加,與實驗結(jié)果變化趨勢一致;計算值的拐點先于實驗值。而隨著FeO含量增加,渣中銅、錫及鉛含量呈增大趨勢,在FeO含量較低時計算值與實驗結(jié)果的變化趨勢略有差異。根據(jù)式(11)、(14)、(17),渣中銅、錫及鉛含量與渣中FeO活度成正比,圖7結(jié)果印證了圖5(a)和圖6(a)中FeO活度的計算結(jié)果。圖中計算值均低于實驗值,推測其原因,一是渣中夾帶部分金屬銅、錫、鉛,分析過程中將金屬計入氧化物中;二是實際爐渣和銅液中組元活度系數(shù)按稀溶液取1帶來的誤差,且不同實驗試樣中活度系數(shù)存在波動。但計算結(jié)果的變化趨勢能較好反映實驗結(jié)果。
結(jié)合爐渣熔點(圖2(a))及氧化性(圖5(a))對熔煉效果的影響,堿度R(CaO/SiO2)應控制在0.6~1.2;結(jié)合爐渣熔點(圖2(b))及氧化性(圖6(a))對熔煉效果的影響,F(xiàn)eO含量不宜過高,以15%~24%較合適。
1)添加石灰的廢線路板混合料自熱熔煉,其產(chǎn)生的熔渣為CaO?SiO2?Al2O3?FeO四元渣系。使用熔渣結(jié)構(gòu)離子分子共存理論,能較好表征該熔渣組元的活度。隨著CaO含量增加,渣中FeO活度呈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當CaO含量較低時,F(xiàn)eO主要以2FeO·SiO2形式存在,CaO與2FeO·SiO2反應生成更穩(wěn)定的鈣鐵橄欖石CaO·FeO·SiO2,自由FeO含量減少,活度降低;繼續(xù)增加CaO含量,CaO置換出CaO·FeO·SiO2中FeO,自由FeO含量增加,活度升高。
2)熔煉實驗結(jié)果表明:CaO含量從14%增加到34%,渣中銅、鉛、錫含量先下降后升高,在CaO含量26%附近取得極小值;FeO含量從14%增加到30%,渣中銅、鉛、錫含量從0.66%、0.11%、0.21%增加到0.95%、0.24%、0.25%。
3)渣中銅、錫及鉛含量與渣中FeO活度成正比。渣中銅、錫及鉛含量隨著堿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隨著FeO含量增加而增大;計算結(jié)果變化趨勢與實驗值一致。結(jié)合該渣系1 300℃液相區(qū)域面積及氧化性(FeO活度)對熔煉效果的影響,應控制堿度R(CaO/SiO2)0.6~1.2、FeO含量15%~24%,該條件下渣中銅含量低于0.7%、錫含量低于0.2%、鉛含量低于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