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建
“南有蘇杭,北有臨張”,這是當年人們對京杭大運河沿岸著名商埠的總結,其中“臨”即為山東臨清。臨清位于山東省西北邊界,明清時期以“軍事要地、漕運咽喉、商業(yè)都會”而聞名。由于城市的發(fā)展、商業(yè)貿易的興盛,官員和商人皆視臨清為安居樂業(yè)、繁衍生息的樂土,進而在此大興土木、構建宅第。現(xiàn)保存下來的有臨清民居冀家大院、朱家大院、汪家大院、趙家大院等,主要分布在運河兩岸,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冀家大院位于臨清市區(qū)運河西岸青年街道辦事處前關街,其位置曾經(jīng)是臨清最重要、最繁華的地段。
明洪武十五年(1382),山西平陽府岳陽縣人冀天儀遷調山東兗州護衛(wèi)。洪武二十一年(1388)改調平山衛(wèi)臨清千戶所,舉家遷居臨清,開始置買土地,構建筑住宅。景泰二年(1451)、嘉靖、萬歷年間陸續(xù)增建擴建,形成一定規(guī)模。清嘉慶年間,武德騎尉冀輝再次擴建,使大家宅第初顯風采,功能逐漸完備。至道光初,冀家大院占地已達2 萬多平方米,房舍四百余間。2003 年冀家大院被公布為聊城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 年被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冀家大院各院分布情況如圖1 所示。
圖1 冀家大院各院位置分布圖
冀家大院建筑多為尖山式硬山建筑,單體建筑平面柱網(wǎng)布置一般為前后廊式,次要建筑無前廊但以懸臂梁出挑。正脊為花瓦脊,花瓦圖案為短銀錠,兩端施蝎子尾。布瓦仰合瓦屋面,檐口用勾滴,邊壟使兩壟筒瓦。木構架均為抬梁式,主要建筑墻體下堿用方料石砌筑,上身外墻面為青磚清水墻,空斗墻砌筑法。內墻面為白灰抹面。各建筑內木雕、石雕、磚雕俯拾即是,題材廣泛,寓意祥和。
建筑坐南朝北,平面呈長方形,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前后出廊硬山頂建筑。八檁三柱抬梁式木構架,共4 榀梁架,前檐設抱頭梁,后檐設懸臂梁,懸臂梁中部落于檐柱柱頭,大梁則壓在懸臂梁上。此懸臂梁作法屬當?shù)孛窬拥湫妥龇āG伴苤深~枋相拉接,額枋板呈月梁狀,其下安裝花牙子,其上置平板枋,平板枋之上設荷葉樣式的墩斗承接前檐檁。磚石砌筑墻體。室內墻面上身為白灰抹面,下堿清水墻面,下花堿處用木條壓面。明間前后檐及前檐兩次間設槅扇門,后檐兩次間設檻窗,室內及前后廊地面用青磚鋪墁,磚砌臺明。圖2 為冀家大院82 號院一進院南屋。
圖2 82 號院一進院南屋
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上下兩層式樓閣,面闊兩間,進深兩間,前出廊卷棚硬山頂建筑,為冀家小姐閨房。垂脊為披水排山脊,布瓦仰合瓦屋面,檐口用勾滴。一層橫梁四榀,上搭楞木承托樓板。二層為七檁抬梁式木構架,共4 榀梁架,一、二層前檐設懸臂梁,梁頭雕刻花草圖案。二層前檐出挑垂花柱形成前廊,廊步圍以花磚墻。垂花柱由額枋縱向拉接,山面垂花柱外側安裝騎馬花牙子。檐下及墻體構造與82 號院一進院南屋基本一致。一層東間設板門,西間設檻窗。二層前檐明間四抹槅扇門,前檐東西次間設兩抹隔扇窗,后檐東西次間設八角窗。一層室內西北角設木樓梯,共八步。一層室內及一、二層前廊地面用青磚鋪墁,二層室內木地板地面。臺明用青磚砌筑,階條用臨清城磚砌筑。
大運河山東段貫通后,人文地理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促進了山東運河區(qū)域的對外交流,漕運和各地官紳、士人、商賈、船家等大量人口的流動往來,改變了運河沿線人們的生活和生產(chǎn)方式,促進了運河沿線工商業(yè)城鎮(zhèn)的崛起,帶動了運河沿岸民居的發(fā)展。冀家大院作為大運河沿線的典型民居,對研究臨清當時的歷史、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及城市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
冀家大院院落布局合理巧妙、建筑式樣豐富、地方特色濃郁且極具時代和地域特點,磚木石構件上的浮雕工藝精湛(見圖3),圖案疏朗大方,對研究明清時期及魯西北民居建筑的藝術風格特點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臨清民居是研究當?shù)孛髑鍟r期家族發(fā)展、家族生活的實物對照,其意義超越了建筑本身具有的外在價值。明清兩朝,冀家共出進士、舉人、貢生、庠生、太學生68 人,其家族人丁興旺,財產(chǎn)殷實,冀家大院是臨清地域文化、歷史情感延續(xù)、文脈傳承的重要載體。
冀家大院現(xiàn)存72 號院、75 號院、78 號院、82 號院、86 號院五個院落,其中72 號院、75 號院現(xiàn)各存北屋一座建筑;78 號院僅存一進院南屋及影壁、北跨院一進院西屋兩座建筑;82 號院僅存一進院南屋、北屋、穿堂,二進院北屋四座建筑;86 號院僅存一進院西屋、北屋,二進院繡樓三座建筑。共計十一座單體建筑。由于年久失修,人為拆改等原因,現(xiàn)存建筑層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病害。
1.推進相關資金、政策支持
財政統(tǒng)籌利用現(xiàn)有資金渠道,設立“冀家大院專項資金”,制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建立“申請、評審、監(jiān)督、驗收”四位一體的項目管理機制。突出重點,??顚S?,定期對專項資金進行監(jiān)督檢查,為規(guī)劃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能進行分工,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和專項規(guī)劃要求,積極支持冀家大院保護利用工作,完善支持政策。引導社會資金發(fā)揮作用,激發(fā)市場主體活力。
2.制定科學合理的維修措施
近幾年,在省級及地方財政專項資金支持下,委托具有文物保護專業(yè)資質的單位設計施工,針對不同部位的病害,制定科學合理的修繕措施。包括屋面揭頂修繕,更換糟朽木基層,落架大修木構架,對構件進行清污、防腐、防蟲處理,局部拆砌歪閃墻體、剔補清理酥堿青磚、重做白灰墻面,重做地面、散水,全面檢修門窗,重做木構件地仗油飾,修補磚雕、石作構件等。按照文物保護的原則對現(xiàn)存建筑進行了全面修繕,對保存環(huán)境進行了提升,為冀家大院的保護利用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3.推進公眾積極參與,充分利用文物資源
臨清市有關部門注重發(fā)揮公眾的參與作用,鼓勵社會資金投向冀家大院保護工作。加大輿論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的自覺性。激發(fā)公眾的監(jiān)督意識,做到定期將保護利用成效向公眾公布,接受公眾的監(jiān)督。
大力發(fā)展文化遺產(chǎn)研學旅游,把冀家大院融入臨清運河旅游整體框架。借助運河風光,體會兩岸城市的發(fā)展與變化,從冀家大院感受運河歷史的發(fā)展變遷,觸摸運河文化的現(xiàn)在與未來。
冀家大院充分體現(xiàn)了明清時期魯西北民居的建筑特點,是研究運河文化、城市發(fā)展、商貿流通、家族生活乃至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實物資料,是臨清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冀家大院文物的保護與利用,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