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堅持謙遜之道。
對方是賢伉儷,自稱愚夫婦。人家是府上,自家是寒舍。親友家孩兒統(tǒng)統(tǒng)尊為公子、千金,自己的子女則謙稱小犬、丫頭。
文章當(dāng)然是拙作,主意是愚見。
寫一封信,到結(jié)尾署名,還得注明愚兄,誠惶誠恐,無論如何不肯做聰明人。
大抵是看穿了,直的樹木先遭砍伐,甘的泉水先被汲干,智慧豈可外露?否則人家不是怕,便是妒忌,彼時若要明哲保身,非得學(xué)習(xí)深藏不露。
雖然時移世易,大道理還是不變。
任何一個行業(yè)的頂尖人才,總是沒有架子的居多。一般人說,官越大越和氣。閻王易見,小鬼難纏,就是這個意思。
事業(yè)做到一定地步,器量、見識、胸襟,自然而然地跟著開闊,實實在在感覺到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手頭上的一點成績,不足夸耀。
也許,只有著名的成功人士方有資格平和得毫不計較,而一般人,犯不起這種奇險,生怕一退讓,立即被對頭踩死。
(據(jù)《山西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