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巴黎凱旋門掛歐盟旗幟,歐洲主流媒體一開始都連連叫好,等“撤旗”之后又覺得這種事發(fā)生在法國“很正?!眹督裹c》周刊刊文說,歐盟旗幟代民主,法國在_個有特殊意義的地方懸掛歐盟旗幟體現(xiàn)了歐盟的活力和競爭力。.文章認為,“掛旗”和“撤旗”這樣具有象征性的事件提醒馬克龍,法國人對歐洲的熱愛是有限度的,相當一部分法國選民已嚴重懷疑歐盟,而這場爭端將使瑪麗娜?勒龐、澤穆爾和佩克雷斯等人受益。
《世界報》 去年底公布的調查顯示,法國希望在移民、安全、環(huán)境政策等重要問題上由歐洲層面作出更多決定,但56%的法國人又認定歐盟“效率低下”,75%的法國人贊成維持歐元系統(tǒng)。雖然是歐盟創(chuàng)始國,但法國人的“歐盟歸屬感”并不高,明顯低于-德國人和意大利人。不少法國人認為,歐盟“強制”讓成員國實行經(jīng)濟新自由主義秩序,降低了法國人的社會保障標準、削弱了法國人的權益。歐盟2015年取消牛奶生產(chǎn)配額后, 法國奶農(nóng)抱怨德國等國的大型農(nóng)場以量取勝,在歐盟'內部形成不公平競爭,牛奶降價壓縮了他們的生存空間。2019年法國國民議會投票通過歐盟與加拿大自貿協(xié)定時,法國農(nóng)民又認為,面對加拿大大型農(nóng)場競爭,法國家庭式生產(chǎn)將遭受極大沖擊,于是駕駛上千輛拖拉機駛入巴黎,以“蝸牛行動”堵塞公路的方式進行抗議。
“法國人在享受歐盟好處的同時卻不想被歐盟干涉自由。”法國圖盧茲第三大學教授博坦告訴《環(huán)球時報》 記者,法國國家格言中“自由、平等、博愛”中的“自由和博愛”兩個追求是有沖突的。從屬于歐盟、服從歐盟的“管束”意味著法國不能單獨行事,這讓習慣于將自由標榜為第一價值的法國人從心理上就感到不適。然而離開歐盟,勢必會讓法國在政治、外交、軍事、經(jīng)濟及移民問題上難以“獨善其身”。絕大多數(shù)法國人至今鄙視英國“脫歐”,認為這是一項愚蠢和?自私的決定。博坦認為,“離開歐盟:可能得不償失,留在歐盟就會被束縛,這種「德矛盾態(tài)度反映出法國人其實跟英國一樣只看重自身利益”。他表示,政客喜歡利用歐盟作為“競選杠桿”,說服或煽動選民。
近些年,在一些涉及法國利益的重要事件上,歐盟沒少為法國出聲。如去年美國為遏制中國搐掇澳大利亞購買美國核潛艇,讓后者撕毀同法國的潛艇合同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等幾大巨頭都明確表示美澳等國如此對待歐盟成員國“不可接受”。法國人對歐盟的微妙態(tài)度,已讓不少德國民眾對法國的印象正變得越來越差。家住德國南部斯圖加特的汽車工程師羅特里爾告訴《環(huán)球時報》 記者,由于二戰(zhàn)歷史的原因,德國人對歐洲其他國家有一種負疚感,加上法國在戰(zhàn)后對德國伸出友誼之手,因此在許多歐洲.事務中,德國總是忍讓法國,寧愿自己吃點兒虧。但新一代德國人則希望德法關系“正?;?,再看法國時已與其他歐洲國家一視同仁。他記得曾有一家法國車企做廣告時,把德國車比作法國長面包;意思是“經(jīng)不起:撞擊”,這讓德國人很不爽。他認為,法國人對歐盟不怎么看重的原因,其實體現(xiàn)出的還是對自己政府的不滿。
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法國經(jīng)濟研究中心主任趙永升告訴《環(huán)球時報》 記者,與基于盎格魯一撒克遜文化的英國人不同的是,法國人極少會自認為法國可以“獨立于歐盟”。他認為,某種程度上說-,盡管給歐盟這個“大家庭”貢獻最多錢財?shù)氖堑聡皇欠▏?,但法國人還是覺得-自已是家里的“頂梁柱”。2020年的數(shù)據(jù)顯示,法國人口占歐盟總人口的15%、GDP比例的17%,在歐洲議會705個席位中,法國:議員名額為79個。法國對外貿易的70%在歐洲內部進行,對外投資也主要集中在歐盟:成員國。同時,法國人又覺得自己只是個“上門女婿”,貢獻不少但不落好,其他“家庭成員”對法國未懷足夠的感恩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