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耳穴撳針聯(lián)合電針治療帶狀皰疹急性期的療效及對血清細胞因子的影響

      2022-01-17 07:23:44戴麗娟王淑蘭張加英徐炳國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21年12期
      關鍵詞:帶狀皰疹急性期耳穴

      王 會 戴麗娟 王淑蘭 張加英 徐炳國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yī)院,江蘇省南京市第一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06)

      帶狀皰疹是因潛伏于神經(jīng)節(jié)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被激活所致的一種病毒性皮膚病[1],急性期神經(jīng)痛是帶狀皰疹最主要的癥狀之一。研究顯示,約89.6%帶狀皰疹患者會出現(xiàn)急性疼痛[2],而急性期疼痛程度越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PHN)出現(xiàn)的概率越大[3-4],因此盡快緩解急性期疼痛可能是預防PHN出現(xiàn)的方法之一。關于PHN發(fā)生的機制,目前研究認為與T淋巴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紊亂有關,帶狀皰疹患者存在Th1∕Th2失衡的現(xiàn)象,而Th1 ∕Th2的平衡向Th2漂移則會影響抗病毒免疫應答[5-6]。臨床研究證實,電針治療帶狀皰疹具有很好的鎮(zhèn)痛效果[7],同時可促進皰疹愈合,縮短恢復期,但在初期疼痛明顯時,電針往往存在鎮(zhèn)痛效果不夠持久的缺點,易使患者出現(xiàn)焦慮情緒。撳針可增強針刺的鎮(zhèn)痛作用,而耳穴撳針可較長時間保留,彌補了針刺時間短、療效不夠持久的缺點,從而延長對疼痛的抑制效果,進而緩解患者因疼痛出現(xiàn)的焦慮情緒,但其機制是否是通過糾正Th1∕Th2失衡暫不明確。本研究以此為切入點,探討耳穴撳針結合電針對PHN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2(IL-2)、干擾素-γ(IFN-γ)、白細胞介素-10(IL-10)、白細胞介素-6(IL-6)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1)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依據(jù)《皮膚性病學》有關帶狀皰疹的診斷標準[8];中醫(yī)診斷根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蛇串瘡”診斷標準[9]。2)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年齡18~70歲;身體健康,無智力或聽力障礙;發(fā)病7 d內(nèi)未使用抗病毒或鎮(zhèn)痛藥物治療;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4分;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3)排除標準:不符合納入標準者;特殊類型帶狀皰疹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對紙膠布及本次所用藥物過敏者;1個月內(nèi)使用類固醇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者;嚴重心、腦血管、肝腎及精神等疾病者;病情危重,難以對治療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確切評價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yī)院中醫(yī)針灸科就診的帶狀皰疹急性期患者62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32例與對照組30例。觀察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齡48~75歲,平均(63.17±7.61)歲;病程1~7 d,平均(4.58±1.56)d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46~73歲,平均(61.25±6.72)歲;病程1~5 d,平均(3.70±1.55)d。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3 治療方法 1)對照組給予藥物加電針治療。藥物治療:給予注射用更昔洛韋(湖北科益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0981088,0.25 g∕支),每 12小時 1次;甲鈷胺片[衛(wèi)材(中國)藥業(yè)有限公司制造,國藥準字H20030812,規(guī)格0.5 mg∕片]0.5 mg,每日3次。電針治療:取患側皮損局部及患側夾脊穴、雙側陽陵泉、合谷、太沖。患者取側臥位,暴露患處,常規(guī)消毒后,在皮損邊緣處圍刺,沿皮損邊緣每隔2 cm刺入一針,針身與皮膚呈15~30°,刺入深度30~40 mm;夾脊穴取疼痛皮損部位對應神經(jīng)節(jié)段,針尖沿脊柱方向垂直進針,刺入深度為15~25 mm;陽陵泉直刺20~30 mm,合谷、太沖直刺10~15 mm。得氣后,皮損及夾脊穴接6805-D電針儀,疏密波(疏波4 Hz,密波20 Hz),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個療程5 d,共2個療程。2)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耳穴撳針治療。取神門、交感、心、肝、皮質下、內(nèi)分泌穴。對耳穴部位碘伏常規(guī)消毒后,鑷子將針柄夾持,對準耳部位垂直按下,每日1次,每次留針24 h,雙耳交替。每個療程5 d,共2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1)簡式McGill疼痛量表評分(SFMPQ):分別于治療前、第1療程結束后、第2療程結束后使用SF-MPQ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分。疼痛評定指數(shù)(PRI):為感覺類分和情感類分,兩者相加即疼痛總分。VAS評分:患者依據(jù)自我疼痛強度。采用長為10 cm的游動尺規(guī)進行觀測和記錄,0為無明顯疼痛,10為最劇烈的疼痛。疼痛強度(PPI):患者根據(jù)自我感受進行選擇,分6個級別,依次計0~5分。2)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該表包括焦慮心境、緊張、害怕、失眠或注意障礙等14個項目,以14分為界,大于等于14分,可判斷有焦慮,分值越高,焦慮程度越嚴重,小于14分則表示無焦慮或僅表示可能有焦慮。3)血清細胞因子含量:治療前后分別檢測患者血清IL-2、IFN-γ、IL-10、IL-6含量,計算IFN-γ∕IL-4。取患者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取血清1 mL于-70℃冰箱儲存,檢測由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yī)院完成。

      1.5 療效標準 治愈:治療后所有伴隨癥狀及皮損消失。顯效:30%以上皮損消退,無新發(fā)水皰,且水皰大部結痂,無明顯神經(jīng)痛。無效:皮損未消退或消退不足30%,自覺神經(jīng)痛無明顯緩解,且仍有新發(fā)水皰;或因各種原因中止治療者。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2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服從正態(tài)分布和方差齊性者行獨立樣本t檢驗,不服從者行非參數(shù)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兩組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差別不大(P>0.05),但觀察組治愈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不同時間SF-MPQ及HAMA評分比較 見表2。第1療程結束時,兩組SF-MPQ及HAMA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評分降低更明顯(均P<0.05);第2療程結束時與治療前相比,兩組評分均降低(均P<0.05),但兩組間評分比較差別不大(均P>0.05)。

      表2 兩組不同時間SF-MPQ評分、HAMA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不同時間SF-MPQ評分、HAMA評分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下同。

      組別 時間觀察組(n=32)對照組(n=30)治療前第1療程結束時第2療程結束時治療前第1療程結束時第2療程結束時SF-MPQ評分睡眠質量16.31±1.50 9.81±2.50*△5.00±0.50*14.75±1.00 11.14±1.50*5.36±1.00*VAS 7.11±1.55 3.69±0.95*△1.52±0.60*7.02±0.80 4.96±0.75*1.76±0.25*PPI 3.13±0.50 1.59±0.50*△1.00±0.50*3.04±0.20 2.07±0.15*1.07±0.22*HAMA評分11.78±3.00 6.09±5.00*△4.75±2.00*11.71±2.50 8.25±2.00*4.93±2.30*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見表3。治療后兩組IL-2、IFN-γ均較治療前升高,IL-10、IL-6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各項指標改善均優(yōu)于對照組(均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pg∕mL,±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pg∕mL,±s)

      組別 時間I L-2 I F N-γ I L-1 0 I L-6觀察組(n=3 2)對照組(n=3 0)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3.8 1±2.2 1 5.4 7±2.3 5*△3.6 8±2.6 1 4.8 3±2.7 1*3.7 7±1.8 8 5.1 9±2.4 4*△3.3 7±1.8 3 4.7 4±2.2 6*8.1 2±5.7 0 5.9 3±3.7 8*△8.8 1±6.5 6 6.6 8±4.7 5*1 7.3 5±7.8 2 5.3 9±3.9 7*△1 4.7 1±1 0.8 4 8.0 9±6.6 9*

      3 討論

      帶狀皰疹急性期疼痛與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有關[10]。研究證實,炎癥反應越重,急性期疼痛越嚴重,也越易發(fā)生PHN[11-12]。而急性期抗神經(jīng)痛治療可以減少PHN的發(fā)生[13]。T淋巴細胞介導細胞免疫主要通過分泌不同類型的細胞因子作用于外周組織,引起疼痛[14-15]。Th1主要分泌IL-2、IFN-γ等細胞因子,Th2主要分泌IL-4、IL-10等細胞因子。炎性因子其不僅可以誘發(fā)疼痛,還可加重皮損[16-17],如IL-4、IL-6等炎癥因子過量釋放可刺激皰疹病毒復制加快,加重皮損和周圍軟組織損。本研究發(fā)現(xiàn),急性期帶狀皰疹患者血清中Th2細胞因子增加,說明帶狀皰疹患者存在T細胞免疫失衡現(xiàn)象,出現(xiàn)向Th2的偏移。

      帶狀皰疹屬于中醫(yī)學“蛇丹”“纏腰火丹”等范疇。中醫(yī)學認為與感受風火或濕熱毒之邪,與情志、飲食、起居失調(diào)等因素相關。情志不遂則肝氣郁結、郁而化熱;飲食不節(jié)則脾失健運、濕濁內(nèi)停;或起居不慎,衛(wèi)外功能失司,使風火、濕毒之邪郁于肝膽。肝火脾濕郁于內(nèi),毒邪乘虛侵于外,經(jīng)絡瘀阻于腰腹之間,氣血凝滯于肌膚之表而發(fā)為本病[18]。因此,中醫(yī)多以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為主。本研究中在皮損局部圍刺可達到疏通經(jīng)絡止痛的作用,華佗夾脊穴旁通督脈,還可調(diào)理臟腑氣血,促進皰疹的愈合。

      《素問》中記載“耳為宗脈之所聚”,刺激耳穴可達到對經(jīng)絡臟腑的治療,研究也表明,耳穴與經(jīng)絡、臟腑、體液神經(jīng)都相關,臨床上常作為輔助療法以減輕患者疼痛[19]。結合帶狀皰疹常見臨床證型,耳穴的基本治法以疏肝解郁、通絡止痛為主,常用耳穴處方包括心、肝、交感、神門、內(nèi)分泌、腎上腺等穴。肝穴可疏肝理氣、通絡止痛,神門穴、心穴可寧心安神止痛,四穴合用可達到疏肝解郁、通絡止痛之效,改善患者睡眠,從而緩解患者焦慮情緒;交感穴可通過調(diào)節(jié)自主神經(jīng)功能而達到緩解焦慮情緒的目的。內(nèi)分泌穴調(diào)節(jié)機體內(nèi)分泌功能,腎上腺穴調(diào)節(jié)腎上腺功能,兩穴合用既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又能增強機體應激能力。耳穴撳針通過其對耳穴的持續(xù)刺激作用,與電針合用,既加強了針刺鎮(zhèn)痛效果,又延長鎮(zhèn)痛時間,達到快速且持久止痛的目的,加快帶狀皰疹的愈合。本研究也證實,治療后,Th2細胞因子較治療前下降,而觀察組下降更明顯,說明耳穴撳針聯(lián)合電針可糾正帶狀皰疹患者Th1、Th2細胞失衡現(xiàn)象。但本研究目前只初步證實了耳穴撳針聯(lián)合局部電針可能是通過糾正患者的免疫紊亂狀態(tài)達到快速緩解帶狀皰疹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焦慮情緒的目的,尚未對帶狀皰疹患者PHN的發(fā)生率的影響進行觀察,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將繼續(xù)觀察此方法對患者PHN發(fā)生率進行觀察。

      綜上所述,耳穴撳針聯(lián)合皮損局部電針可緩解帶狀皰疹急性期患者神經(jīng)痛、改善患者情緒,臨床效果較好。

      猜你喜歡
      帶狀皰疹急性期耳穴
      帶狀皰疹診治釋疑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5:06
      艾灸與耳穴治療假性近視
      KD患兒急性期h-FABP、PAC-1表達與冠狀動脈受損的關系
      老年失眠多苦悶,耳穴壓豆來幫忙
      警惕帶狀皰疹潛伏惡性腫瘤
      老年帶狀皰疹藥物治療的對比觀察
      中成藥(2017年8期)2017-11-22 03:19:55
      DWI結合ADC圖在超急性期腦梗死診斷中的臨床應用評價
      一部治療帶狀皰疹的創(chuàng)新之作——讀《帶狀皰疹治療學》有感
      丹紅注射液治療腦梗塞急性期52例
      耳穴貼壓配合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
      通河县| 来安县| 葵青区| 静乐县| 沅江市| 玛多县| 美姑县| 盐津县| 岫岩| 广丰县| 吉木乃县| 府谷县| 固原市| 高雄县| 金乡县| 景东| 潜江市| 抚顺县| 邮箱| 陆丰市| 桐城市| 宜春市| 游戏| 泗水县| 姚安县| 保德县| 方正县| 龙胜| 乌拉特后旗| 丹巴县| 鄂州市| 华容县| 乃东县| 隆林| 贵港市| 淮南市| 乐安县| 澄迈县| 珲春市| 甘孜县| 宁晋县|